多样化教学材料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2024-09-05 00:00:00韩雨薇
留学 2024年17期

自主选择材料,是指幼儿在无教师干预的情况下自己选择操作性材料进行游戏和学习。作为一种教育策略,自主选择材料旨在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促进其全面发展。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独立、自由、自主的“自然人”,强调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认为幼儿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进行学习。

提供多样化材料,满足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在科学教育活动“郊游”中,笔者为幼儿提供了多样化的测量工具,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比如图书、玩具、水彩笔、吸管、积木等。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笔者首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提供了难易程度不同的测量工具,以满足幼儿不同的发展需求。简单的材料包括积木、纸牌、木制游戏卡牌等,有一定难度的材料包括比较细的木棒、易滚动的吸管、轻飘飘的纸条等。其次,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来准备材料,例如:针对喜欢搭建建筑物的幼儿,笔者准备了许多可供搭建的积木;针对专注于绘画的幼儿,准备了长短不一的水彩笔;针对喜欢阅读的幼儿,准备了图书、故事卡等材料。

自主探究多样化材料,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郊游”活动中需要测量马路,幼儿诺诺先选择了图书作为测量工具。她把图书左右摆放,摆过来摆过去,一直没有测量成功。过了一会儿,她又换了较短的小木条进行测量,终于测出了马路的长度。由此可见,自主选择材料能让幼儿亲身体验物体的长短、大小等不同的特点,也能进一步思考自己选择的测量工具是否便捷、合适。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材料能够激发幼儿对材料选择的思考,促进幼儿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

多样化材料能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行为

良好的合作意识与能力是幼儿适应社会的必要条件。“郊游”活动的最后环节需要两名幼儿合作完成自主记录和测量。幼儿在合作过程中,提出意见、互相商量,最后得出解决方案,这培养了他们的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比如: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健健想选择吸管,可是多多不同意,觉得吸管外表比较圆、滑,容易滚动,最后健健接受了多多“找能固定的材料”的建议,决定选择木质的游戏卡牌作为测量工具。但在记录和测量时,健健和多多又起了争执,两个人都想记录路线距离,谁也不愿意进行测量。最后,在笔者的引导下,两人协商决定轮流进行记录和测量。合作探索多样化材料的过程,让幼儿学会了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并通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北京育新实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