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综合与实践领域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小学阶段的综合与实践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以现实背景为依托,将知识内容融入主题活动中。在新课标的视野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被打破,不同学科的内容相互渗透、融合,课程教学走向开放与综合。
成都市龙泉驿区永丰小学校低年级结合校园吉祥物“永小蜂”,开展了“Hello,永小蜂”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促进多学科跨界融合,强化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落实学校办学理念,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Hello,永小蜂”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背景
成都市龙泉驿区永丰小学校是2021年龙泉驿区教育局开办的“两自一包”新机制学校。学校以“万物并作 童样生长”为办学理念,以培养“知识丰富、情感丰沛、意志丰毅、成长丰盈”的风华少年。在此背景下,学校选取象征勤劳、智慧、团结、奉献等美好品质的蜜蜂,设计了校园吉祥物“永小蜂”,并据此开展“Hello,永小蜂”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让各学科知识从独立到关联,体现知识结构的整体性;从学习到应用,实现“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的一致性;从被动到主动,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知识习得走向素养生成。
小学低年级段学生仍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图形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热情,因此,“永小蜂”的视觉形象及其被赋予的精神内涵,能更好地陪伴学生成长,对学生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和精神引导作用,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发展,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Hello,永小蜂”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Hello,永小蜂”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和了解吉祥物“永小蜂”所代表的精神品质,并以校园文化宣传大使的身份,设计制作一系列有关“永小蜂”的物化产品,以此培养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审美情趣、乐学善学、勇于探究、社会责任、问题解决、劳动意识。
在实践活动的准备阶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赋予他们“校园文化宣传大使”的角色,激励他们思考如何让“永小蜂”丰富小学校园生活,并引导学生精神成长。学生在“识蜜”“说蜜”“绘蜜”“跳蜜”“灌蜜”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知识丰富、情感丰沛、意志丰毅、成长丰盈”的风华少年。
“识蜜”——丰“蜜宝”之智。科学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蜜蜂的相关知识,如蜜蜂的身体构造、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飞行特点等。道德与法治教师带领学生对“永小蜂”进行深入思考,了解“永小蜂”的由来、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丰富“永小蜂”的精神内涵,挖掘“永小蜂”背后的文化底蕴。
“说蜜”——塑“蜜宝”之德。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诠释“永小蜂”的精神品质,同时巧用“永小蜂”促进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参与“我为永小蜂代言”“小蜂监督员”活动,通过活动落地办学理念,丰富校园文化,让“永小蜂”的品质也融入了每一位“蜜宝”心中。
“绘蜜”——展“蜜宝”之美。学生们结合自己对“永小蜂”的理解和想象,设计“永小蜂”的物化产品——“Hello,永小蜂”手工作品、“永小蜂”花样表情包、“永小蜂”丝巾等。在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予以相关指导,丰富学生的设计思路,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此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灵感,进行创意表达,提高动手实践与综合运用能力。
“跳蜜”——强“蜜宝”之体。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将“永小蜂”的静态形象转换为动态形象,指导学生创编“永小蜂”啦啦操,促使学生体验创编的乐趣,感受体育舞蹈的韵律美。这一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能让他们在运动中感受到快乐和活力。
“灌蜜”——培蜜宝之劳。学生化身“永小蜂”,利用门前一分地,开展“商贸+”劳动,在劳动中感受和学习“永小蜂”的勤劳品质,体验劳动的乐趣,领悟劳动的意义,懂得“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在最后的总结分享阶段,学生展示物化成果,并与家长、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学校通过“蜜宝”画像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点滴表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同时,借助综合实践评价表“小蜜罐”,围绕解决问题、审美情趣、关键品格、团队合作、实践操作等几个方面,进行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教师评,进行总结性评价,以此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使学生感受到作为校园小主人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Hello,永小蜂”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效果
“Hello,永小蜂”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将学校的育人理念、培养目标凝聚于“永小蜂”一身,取得了不错的活动成效。首先,各学科教师通过“识蜜”“跳蜜”“绘蜜”“说蜜”“灌蜜”的过程,使“永小蜂”的角色形象深入学生心灵,让蜜蜂勤劳、勇敢、团结、坚毅的品质深入“蜜宝”内心,让“永小蜂”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图腾。其次,学生在深入了解学校吉祥物“永小蜂”、设计制作“永小蜂”系列物化作品的实践过程中,增强了动手操作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了核心素养。最后,此活动丰富了学校的校园文化,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阐释了学校“万物并作 童样生长”的办学理念,为其他跨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单位:成都市龙泉驿区永丰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