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探索与实践

2024-09-05 00:00:00柴俊红
留学 2024年17期

2022版新课程标准对各学科的教学有着清晰的定位和要求,并提出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大概念教学等新的概念。这要求教师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本文旨在探讨在新课标背景下历史学科如何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

跨学科融合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跨学科融合教学是新课标背景下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是以历史教学为主线,融合其他学科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九年级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为例。课文重在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在探讨欧洲人为何痴迷于亚洲的香料时,笔者除了提供历史学科本身的思路之外,还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来引导学生:一方面,欧洲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以畜牧业为主,肉食是主要的食物来源,但保存肉类食物需要大量香料,这促使欧洲人向外寻找香料产地;另一方面,欧洲本土光照不足,不适宜香料生长,亚洲的气候则较为适宜香料生长,因此欧洲人渴望打通到香料产地的航路。除了常规讲授的教学方式外,笔者还让学生在地球仪上画出了航海探险的路线。历史与地理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带给了学生新的思考角度,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从美术学科的角度,让学生动手画出大洲大洋的轮廓图,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几位著名航海家的航线,最后通过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大概念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整合能力

“大概念”是2022版新课标的一个热词,大概念教学是从目标的角度来强调,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指向。围绕大概念进行的大单元教学,有助于学生在建构整体的知识网络的同时,了解知识网络中各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培养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以九年级下册“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单元为例。首先,笔者制作了这一单元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梳理这一单元的知识脉络;然后,遵循大概念教学的原则,对教材内容从底层逻辑上进行了重新编排与整合——在讲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接着讲第10课《凡尔赛条约》相关内容,以及第12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然后再回头讲第9课《列宁与十月革命》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通过对教材的重新编排,提升了学生对这一时期历史的整体认知,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安达市教师进修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