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巧枝
河南省中牟县朝阳街小学
党支部书记、校长
我校坚持“立德树人、成就未来”的办学宗旨,秉持“让每一个生命都发光”的办学理念,坚定“固本、传承、拓新”的办学思想,树立“立中华美德、树时代新人”的办学目标,遵循“厚德立校、质量兴校、科研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思路,秉承“自强至善、厚德致远”的校训,营造“和而不同、乐在其中”的校风、“乐教善导、惟精惟一”的教风、“乐学善思、日新日进”的学风,打造“和乐共生、幸福成长”的教育生态。践行“大道至简、和乐共生”的教育主张,培养“具有中国精神、国际视野、幸福能力”的时代新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幸福人生奠基。
刘丙军
山东省新泰市青云街道朝阳学校
党支部书记、校长
我校遵循“为学生终身幸福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责任、合作、传承、创新”为校训,“崇真、尚美、求知、健体”为校风,“因材施教,诲人不倦”为教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学风。“德雅”教育是学校发展的灵魂,“立德求雅,绽放幸福”是学校的办学目标。我校用“德雅”教育润泽师生心灵,围绕“德雅”教育,将自身发展与国家、社会、民族的发展相结合,聚焦核心素养,力争做到匠心独运,打造气韵高洁的德雅校园;善事利器,锤炼内外兼修的德雅教师;破中求立,构建优质高效的德雅课堂;突出个性,培养全面发展的德雅学生。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学生喜欢、家长放心、教师舒心、人民满意的鲁中名校。
赵一庆
义乌市绣湖中学集团
党委书记
初中阶段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国际理解教育不仅是一种教育形式或手段,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全球视野的体现。它有助于拓宽师生的视野,增强其文化包容性和全球意识,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与尊重,推动和谐国际环境的构建。义乌是世界小商品之都,新丝路的起点城市。依据地域的优势,学校已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学校开展交流与合作,我校引进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课程资源,提升本校的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国际合作的新模式,不断推动国际化教育的深入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李颖伟
山东省宁津县宁城街道南环小学
党支部书记、校长
我校以“走方圆之路、写智慧人生”为办学目标,以“方圆文化”为办学特色,创设了“童心指尖”课程体系,其中包括入校课程、走楼梯课程、传统面塑课程、趣味篮球、黑白线描画、毕业课程等。课程的开发理念是:从细得不能再细、小得不能再小、微得不能再微的行为习惯素材中发现、挖掘、开发大得超乎人的想象的方圆知行教育。欲方先圆,理解、尊重是前提;以圆促方,协调、认同是基础。我们将坚守探索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之路,立足县域特色和学校实际,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有动手实践和创新发展能力的人才。胸怀大爱用心做小事,让良好习惯助力孩子拥有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基础能力。
胡天胜
重庆市武隆中学副校长
我校坚持“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践行“尚德、睿智、唯实、创新”的校训,聚焦“学生成才、教师成长、学校发展、人民满意”的工作愿景,着力高水平管理、高效率课堂、高质量教研、高品质服务,努力成就“有情怀、高质量、有温度”的品质武中。学校以“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为教研核心,从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管理四个维度,开展“主题式、项目式、融通式”校本教研样态,构建基于素养的“一核四维三式”校本教研体系和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品德高尚、身心健康、志趣高雅、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兼具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顾万春
无锡市旺庄实验(集团)小学校长
我校立足品质化、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目标,以“追求高品质教育,为幸福人生奠基”为发展理念,构建高品质课程,打造高水平课堂,培育高素质师资,践行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了师生获得人生幸福,全校师生坚守教育本质,把幸福作为教育的责任和使命。为了幸福办最美的学校,把学校建设成智慧的学园,和谐的乐园,幸福的家园;为了幸福做最优的教育,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幸福在发现的课堂上,在快乐的活动中,在合作的团队里;为了幸福做最好的自己,培育具有世界眼光和家国情怀的旺小少年和诚智英才。让每一个孩子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天性得到充分发展,实现人生目标,创造幸福生活。旺小幸福教育的阳光将点亮每一个孩子童年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