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导向下的幼儿行为习惯培养

2024-09-05 00:00:00赵娟
留学 2024年16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与0-3岁儿童的保育教育以及小学教育相互衔接。”为做好幼小衔接,幼儿教师需引导幼儿适应小学生活,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以小学生应具备的素养要求自己,提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聚焦于此,对幼小衔接导向下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探析。

创设适宜环境,培养幼儿独立性

由于年龄限制、家庭环境等因素,幼儿普遍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想要完成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就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幼儿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各种教学情境,改变幼儿所处环境,为提升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条件。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水平,巧妙地设置各种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培养他们独立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勇气。通过这种方式,幼儿不仅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幼儿教师在教室内设置科学角,摆放科学探索所需材料,在教学中适当引入科学知识,为幼儿设置探究任务,要求幼儿探索一些简单的科学原理,培养他们初步的探究能力,如纸船为什么会浮在水Op+CTnMrbNJkMdcKM/yWIf8m6qNSheaMzVT49zyZRKo=里?四季都有哪些变化?盐为什么会融化?这样既可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也可以拓展幼儿的认知,让幼儿逐渐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为幼儿的学习与成长提供帮助。

开展生活教育,锻炼幼儿生活技能

锻炼生活技能是助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核心。可是在以往的幼儿教育中,部分幼儿教师很容易忽视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这对幼小衔接的开展不利,如有些教师在一日流程中,过于强调时间观念,为了节约时间,出现了帮办现象。因此,在幼儿教育工作中,教师应当灵活运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各项环节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生活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技能。同时,教师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活技能的引导和教学,以确保每一个幼儿都能有效提升和掌握生活技能。此外,教师还应当注重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生活中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幼儿教师可在教育中引入劳动,教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劳动技能,如自己刷牙、洗脸、穿脱衣服鞋帽、打扫卫生、清洗衣物、摆放碗勺、叠被子等,且针对小、中、大班不同年龄的幼儿,教师可结合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分阶段进行引导。开展生活劳动教育,能有效促使幼儿掌握生活基本技能,养成独立意识和能力,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利用游戏环节,重视细节教育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处于认知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世界和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基于这一点,首先,教师可以开设行为习惯培养的相关课程,课程内容如:如何整理玩具、如何排队、如何分享玩具、怎样做有礼貌的好孩子等,教师可选择以创设生活场景的形式开设,也可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呈现。此课程能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规范行为的重要性,引导幼儿明确规则,做一个受欢迎的孩子。

其次,教师应充分发挥游戏环节的教育功能,将游戏融入收纳、整理等日常行为教育中,抓住孩子的兴趣点和关注点,以有趣的活动吸引幼儿,从而促进幼儿进行深度学习。例如,在益智类游戏中,教师可以帮助幼儿张贴积木的分类照片,幼儿分组进行积木的收纳和摆放,看看哪一组收纳得又快又好,再设置代币奖励,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从而让他们养成认真收纳个人物品的好习惯,并在潜移默化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责任感和竞争意识。

家园携手共育,凝聚教育合力

园所与家庭是幼儿最为重要的成长环境,要想充分发挥两种环境的优势,幼儿教师就需要与家长进行合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开展教育,对幼儿进行全方位引导,帮助幼儿逐渐适应小学生活。

例如,幼儿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搭建网络群组,或者通过家长会,与家长展开互动沟通,将幼儿在幼儿园内的情况分享给家长,一旦幼儿遇到问题,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幼儿教师还可以提供给幼儿家长专业的教育知识,帮助幼儿家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幼儿,合理有效地分析幼儿的行为表现,为家长解答教育困惑,与家长携手,为幼儿逐步适应小学生活奠定基础。

幼小衔接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仅需要幼儿园和小学双向共进,更需要强大的合力。教师一方面要给幼儿园的孩子创设“做中学、玩中学”的环境氛围,另一方面还要给予小学的孩子“缓坡式”的适应空间,幼小双方互促共进,双向衔接,才能够在教育观念上形成共识,共同开展好幼小衔接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未来的发展与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幼小衔接中,幼儿教师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培养,帮助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由此可见,教师只有以发展的眼光、开放的心态、对话的精神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才能真正让“幼”与“小”之间的过渡更加科学。

(作者单位:济南市槐荫区青少年宫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