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作业是一种新型作业形式,它打破传统学科界限,强调在作业设计中融合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产生全新的、跨学科的理解,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规定,“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小学英语如何通过实施跨学科作业设计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中发展核心素养?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研究与思考。
跨学科作业的形式与存在问题
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设计以英语课程内容为依托,利用非教学时间,以解决真实问题为作业载体,整合相关联学科的学习内容、方法、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形成相对系统的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其通常表现为将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如数学、科学、艺术等进行有机融合,通过综合性的任务促进学生跨学科思维的形成与实践能力的提升。但作为一种新型作业形式,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融合程度不够深入。作业设计仅仅在内容上将英语与其他学科内容进行简单拼接,缺乏真正的跨学科思维与方法的渗透,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无法真正体验到跨学科学习的乐趣与价值。
课堂内外联通不够。作业设计项目与学生真实生活结合不够密切,片面追求跨学科作业的学科价值,忽视学生所学内容与真实生活的联系。
作业层次性与差异性体现不足。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需求存在差异,但教师在跨学科作业设计时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这些特点,缺乏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化设计,这既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跨学科作业设计的理论研究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新课标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在设计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时,要始终以学生的需求、兴趣和认知特点为出发点,确保作业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满足他们在英语学习中的实际需求。以英语学科与体育学科融合为例,可以设计趣味性强的体育主题作业,让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对某项运动的热爱,如设计一个班级阳光体育活动文案、编写一条运动标语口号、作为一名小记者报道一个比赛活动等。学生以主角身份融入,不仅可以提升语言能力,还可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坚持学科融合的设计理念。新课程方案提倡各学科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作业设计的核心在于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融合,实现知识的有机融合,这就要理清英语学科与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之间的潜在联系和融合点。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个能够关联不同学科的主题,如环境保护、节日文化、健康生活等,以此设计成问题或项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知识和技能来完成,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就培养了跨学科思维。
明确跨学科作业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实践性、层次性和创新性,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跨学科学习,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在方法上,采用项目式、主题式等多样化的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跨学科作业设计实践研究
主题式跨学科作业。这类作业围绕某一特定主题展开,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现象、分析数据等,综合运用英语和其他学科知识完成相关任务。依据教材内容,我们确立了节日文化、环境保护、动物世界、健康生活、艺术欣赏、数学世界、历史探索、地理发现、日常生活、文学阅读十个主题。
以英语与数学学科为例,确立跨学科作业主题:生活中的数字与英语。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基本的数学词汇和表达方式,如数字、加减法等;学生寻找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场景,如购物、测量等,并用英语描述这些场景;学生用英语完成简单的数学题目,并解释计算过程。
该案例将英语学习与数学应用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知识,既培养了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又锻炼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又如,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让学生结合英语和科学学科知识,撰写一篇关于环保知识的英文报告,或制作一份环保主题的英文海报。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项目式跨学科作业。这类作业以实际项目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运用英语和其他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英语与艺术的跨学科作业设计,确定了艺术欣赏项目:创意绘画与英语表达。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关于颜色、形状等绘画基础词汇;学生根据确定的主题创作绘画作品,并用英语描述自己的作品内容和创作过程;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用英语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和心得。
该案例将英语学习与艺术创作结合,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应用型跨学科作业。这类作业突出真实学习生活情境,如学生平时关注的人和事、日常校园发生的事件、社会中的热点话题等,唤醒学生已有经历,引导学生整合不同学科所学。如:如何解决校园内数量众多的自行车乱停乱放问题?学校为什么提倡节约用水?此类作业贴近学生生活,属于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学生可以调动数学、科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学,放在英语学科作业中,进行英语表达,促进核心素养形成。
此外,还有案例式、体验式、探究式作业等,都可以结合学生所学和学生的兴趣点,设计出高质量的跨学科作业。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重作业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设计一些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趣味性作业,如英语歌曲创作、英语故事表演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研学旅行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跨学科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构建英语跨学科作业体系
围绕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设计,我们构建了包括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实施和作业评价四个环节的跨学科作业体系。
在作业设计环节,强调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关联点和融合点,加强英语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深度融合。通过深入分析英语学科与数学、科学、艺术等学科之间的关联,设计了一系列具有跨学科特性的作业任务,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实践探究,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在作业布置环节,注重作业的层次性和个性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需求,为不同学生群体设计了不同难度的作业任务。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形式和内容。
在作业实施环节,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自主完成跨学科作业任务,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尝试和创新。
在作业评价环节,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和综合性。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展示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对学生在跨学科作业中的表现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注重评价结果的反馈和应用,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系统的跨学科作业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创新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完成跨学科作业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拓展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小学英语跨学科作业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深度研读新课程方案和标准,精准把握学科联系,系统分析作业设计的切入点和呈现方式,高质量设计作业,引导学生经历跨学科学习过程,在跨学科作业中建构知识、提升英语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泰市向阳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