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农村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实践研究

2024-09-05 00:00:00叶俭利
留学 2024年16期

教育科研是学校工作的基石。作为农村小学,我校精准摸排教师整体科研能力,积极向外寻求发展路径,与金师附小结为城乡教育共同体,成为金华市特级教师带徒活动基地校,精心培育“山桥学堂”和“山桥成长营”,取得丰硕科研成果。

立足常规教研,提升教师发现问题的能力。学校紧扣“双减”改革的关键,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质增效。

教师摸排,组建分层培养梯队。学校组建教师培养梯队,创建山桥学堂,要求教师勇挑重担、沉下心来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推出招募令,依自愿报名和成果排名,优选青年教师组建了山桥成长营。

花落平台,打破常规教研瓶颈。学校与中国名校金师附小喜结城乡教育共同体,成为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带徒基地校,并以此激励教师们加强学习、更新理念、茁壮成长。

借助平台,提升常规教研能力。发挥校际联动优势,学校各教研组集中试讲、打磨,最终打造了一节节优质的展示课;开发行走中的课堂—金华山大课堂,带领孩子们六年走完金华山,不仅让课堂动起来,也让孩子们爱上了自己的家乡。

转化思考路径,培育教师探究问题的能力。教师从事教育研究,不仅可以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教学方式,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

专家指导。学校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专家讲座,聘请各级各类专家为教师做科研专题讲座,帮助并指导教师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宝藏教师。学校挖掘宝藏教师,分享实用性教育科研经验,给予“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教师“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课题思路。

组织阅读。学校从制度上规范教师读书活动,引领教师成长,通过共读和自读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读后感评比、读书沙龙等活动。

依托课题研究,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不断提高教师科研对于教育教学的反哺作用、推动作用、渗透作用,在标杆引领、教研合一方面收获了成果。

标杆引领,创设课题研究氛围。学校鼓励并推动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成为引领标杆,让他们把科研工作的队伍带动起来;发挥校长带头作用,组建科研团队,引领教师投身课题研究。

研教合一,强化课题研究成果。学校借助平台,建立机制,以多种方式引领教师成长,让优秀教师分享个人成果和奋斗经历,以此激发全校教师的斗志,强化课题研究成果。

学校鼓励并支持广大青年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鼓励教师总结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在持续开展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教师们不断总结反思,以自我成长为案例,以和谐学习为理念,以自我反思为平台,以论文撰写为契机,进行有效的实践、反思、调整、改进、巩固、提高,探索了成长路径。

如今,学校教科研工作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教师们在专业意识、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理论等方面不断提升,科研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师生的全面成长。

(作者单位:金华市婺城区罗店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