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当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必考内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常常是教师讲、学生听和记,即教师一词、一句地讲解之后,再进行段落梳理,这种“串讲法”主要侧重于教师的“讲”,忽视了内容的情境创设、问题分析和整体大意的梳理,这就出现了学生学习不主动、文言文背后蕴含的意境无法体现出来、整体大意衔接不顺畅等问题。从中考改革的方向和初中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来看,新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对文言文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面对这些要求如何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实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值得探讨。笔者认为,可以采取“情境·问题·整体”的教学设计流程,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双提升。
一、“情境·问题·整体”视域下文言文教学的内涵和特质
文言文要想得到精学,就要做到精解,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对文章词句进行理解和运用,还要能读透、读懂文言文背后蕴藏的深刻含义,还要求学生能在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性、创新性的问题,来辅助理解整篇文言文的内涵。这其中会涉及“情境”。情境是用来为文言文内涵做衬托的背景。在恰当的情境下,学生能深入文言文之中,去读、去品、去探索,直到与作者的心境产生碰撞,形成新的认知;这里也会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寻找新的问题和突破口,在不断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要站在作者的角度去阅读和品味,以达到深度理解;这里还会强调“整体”,因为文言文的学习并不是简单的记住字词和死记硬背,而是要找到能统领文章整体的句子、段落等,通过认真分析之后对各个段落的内涵进行衔接,形成一条完整的主线。由此可见,初中语文教学要重视问题导学,从文言文整体和情境出发,整合教学资源,借助现代化教学工具,运用真实情境创设、提出问题、整体分析等步骤,厘清文章脉络,掌握思想主旨,感悟作者心境,达到精学的目的。
二、“情境·问题·整体”视域下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实践
初中语文课程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通过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在新情境下对文言文历史进行探索,拓展其对汉字文化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桃花源记》是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文言文,是陶渊明的代表作,在每年的中考题型中或多或少都有涉及。整篇文章分成了五个段落,主要讲述了打渔人误打误撞进入一个世外桃源的故事。陶渊明用精巧的文字设置了五个场景,即发现桃花源—初入桃花源—桃花源休憩—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其中前四个场景写得非常细致,能让人产生联想和想象,能把人带入一个世外桃源。根据这一脉络可以用情境创设、提出问题、整体分析三个步骤来设计教学。
(一)情境创设
情境一(发现桃花源):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渔夫顺着细流划船的场景,划着划着却忘记了远近。”(配以舒适的音乐)突然,镜头转换,呈现出“一片盛开的桃花林,溪流的两岸一排排桃树,看着桃树的树龄长达百年,中间只有桃花并没有其他树木的掺杂,花瓣一片片落下,美妙至极”(配神秘的音乐),渔夫完全被这一场景吸引住了,想着继续往前走,一探究竟。
布置任务:结合多媒体情境展示,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注意时间、地点、人物的描写,画出读不懂的词句,并能简单翻译,辅助理解。
情境二(初入桃花源一):多媒体继续演示“渔夫划着划着,一座山映入眼帘,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泛出一些微光。”这一场景吸引了渔夫的注意力,渔夫非常好奇,这样一个世外桃林怎么还有山洞呢?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渔夫必然会进入山洞。多媒体继续动画展示“渔夫将船靠岸停下,径直奔着山洞走去。洞口很窄,只能通过一个人。渔夫又走了几步后,突然一个全新的场景映入眼帘。”(暂停播放视频)
布置任务:深度阅读第2自然段“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对后面的内容进行续写,可以是文言格式,也可以是白话文,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境三(初入桃花源二):教师紧接着情境二中的场景进行切换,多媒体继续播放动画视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排列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竹等。田间的小路相互交错相通,村落里传来了鸡鸣狗叫的声音。村里的人们来来往往,年轻人都在耕田劳作,老人和小孩悠闲愉快,自得其乐,每个人都在快乐地忙碌着,从他们的穿戴来看像是村落以外的世人。”教师借助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惟妙惟肖的动画,用细腻的音乐传达出村落的生活场景,给学生以感官刺激。
布置任务:深度阅读第2自然段,将情境二和情境三进行衔接,发挥自己的想象,如果你穿越到这样的世外桃源,你会是怎样的心情?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多次深度阅读,并品味其中的美,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情境四(桃花源休憩):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加文字对话):村落里的人也发现了渔夫,并大吃一惊,感到好奇,纷纷上前询问渔夫,渔夫也认真解答了人们的疑问。后来村里的人邀请渔夫到家里做客,并摆酒杀鸡做饭款待渔夫。通过聊天渔夫了解到,这里的人的祖先们为了躲避秦朝时的战乱而带着妻子、孩子来此避难,从此再也没有出去过,和桃花源外的世界隔绝了。有的人会问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渔夫耐心地回答着前来询问的人,他们听完后都感到惋惜。很多人也都邀请渔夫到自己家里做客、吃饭。这样渔夫在这里停留了数日,便告辞离开。在离开时,这里的人叮嘱渔夫“不足为外人道也”。
布置任务:学生反复阅读第3自然段,疏通文义,理解“设”“酒”“作”等动词和“便”“咸”“皆”等副词的用意,试着给句子添加上主语,体会村落中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人情之美,分析渔夫当时的心情。
情境五(离开桃花源和再寻桃花源):教师口头讲解,领读原文之后,解释“渔夫从山洞里出来之后,沿着原路返回,并在途中做了一些标记。当回到郡里,就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太守,太守立马派人手和渔夫前去寻找,虽然是沿着渔夫之前做好的标记走的,但是迷失了方向,而无法再次回到以前去过的那条路了。”“这件事传开之后,南阳刘子骥,他为人高尚,当听说这件事之后也计划前往,但不久却因病去世。从此再也没有人问起过有关去桃花源的路了。”
布置任务:用原文中的句子填空。渔夫并没有信守承诺,他离开桃花源之后先( ),又( ),除此之外,太守还( )。这并没有完全结束,又出现了一件怪事,刘子骥这样的名人志士也想去一探究竟,但只能是( )。从此,桃花源永远神秘地消失了,只留给世人无限的期盼和神往。
(二)提出问题
在课堂上提问是启发学生思维、诱导知识深入的过程,当教师通过一些问题简单点拨之后,学生的思路会被无限打开,从而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认知主动探究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本文在情境创设之后,可以采用逆向提问的方式,从结尾入手进行提问,启发学生深思。
问题一:陶渊明为什么会写这样一个亦真亦幻、真假难辨的故事呢?你知道陶渊明是个怎样的人吗?(搜集相关材料,并分析)
问题二:渔夫离开山洞后,答应了“不足为外人道也”,为什么又带人来再寻桃花源,这说明了一种怎样的人性?(通过当下的社会形态进行分析)
问题三:当渔夫在村落休憩的时候,那么多人前来问询,村落的人表现得很热情,渔夫也很耐心地给予他们解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仔细品味和阅读第3自然段)
问题四:当渔夫初入桃花源时,为什么呈现在渔夫面前的是那样欣欣向荣的场景,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处境和心情?(通过多种渠道了解陶渊明)
问题五:文章中表现了一种桃花源之美,有环境美、生活美、人情美,分别具体有哪些句子,勾画出来,并说一说美在何处,然后尝试写一写。例句:“这里的屋舍美,你看,排列得整整齐齐,炊烟袅袅……”
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主动组成探究小组。逆向式问题让学生在精读文本之后产生了新的认知和看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通过自主搜集资料了解了陶渊明的相关信息,为后面的问题解决奠定了知识基础。
(三)整体分析
分析作者: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一个战乱的朝代,他厌恶统治阶级奢侈和腐朽的生活,对当时的官场污秽表示憎恶,并经历了三次辞官回乡过田园生活,所以《归园田居》也为此而作。这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当时黑暗、腐朽社会形态的不满,对百姓寄托着深厚的感情,故构想出《桃花源记》这样的理想故事。
分析学情:《桃花源记》是八年级下学期重要的文言文。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文言文的学习并不陌生,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在阅读和理解方面也有了初步的经验和技能,能自主完成基础的朗读和翻译任务,但对文章中的思想主旨还无法正确把握,在理解时会有难度。虽然有的学生能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但是由于缺乏概括能力,所以在总结时常常语言表达不准确。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紧扣课后练习题,找到关键词,绘制知识思维导图(见图1),在层层渲染和对语句的赏析中总结阅读感受,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分析写作:《桃花源记》采用了设悬念的写作技巧,并结合了优美的语言表达,使文章环环相扣,引人入胜。教学中,教师应将这一写作手法进行渗透,并引导学生完成一些用设悬念写作手法的写作任务。除此之外,文章还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方式比较少见,教师应重点点拨。
分析效果:本课从五个情境导入,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整个教学环节紧凑,中心明确,步步深入,学生能在课堂上了解文章内涵。多媒体情境让课堂氛围活跃,层层问题导入让学生主动探究,这种采用“情境·问题·整体”的文言文教学路径,成功激活了初中语文课堂,让学生获得了美好的学习体验。在《桃花源记》教学中,教师以多媒体为信息媒介创设图文并茂、声色俱佳的文本情境,给人以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的阅读体验,并用逆向提问链接全文,体现出问题设计从整体到局部、从难到易的层次梯度思维,构建了整体教学框架。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三十五中学)
编辑:赵文静
新课程·上旬202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