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文阅读可行性的研究方向和策略
在教学研究中,我发现群文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增强学生的语感。特别是通过实践,我自身也成长了不少,尤其是群文阅读的研究方向和可行性策略认识,现在我总结如下:(1)选文策略:结合教材中的文章,精心选择适合初中学生的课外文章,确保文章内容具有多样性、趣味性和适当的难度,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教学方法: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进行群文比较阅读、讨论分析、归纳总结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阅读技巧指导: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技巧,如速读、精读、批注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深度。(4)主题设计: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将多篇文章围绕同一主题进行组织,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深化对主题的理解。(5)评价与反馈: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展和问题,给予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6)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的群文阅读教学能力,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7)与其他学科融合:将群文阅读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促进跨学科学习,拓宽学生的视野。(8)利用多媒体资源:结合多媒体技术,如图片、音频、视频等,丰富阅读材料的呈现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9)培养阅读习惯: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自主阅读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外广泛阅读,提升语文素养。(10)实践研究:通过教学实践进行实证研究,收集数据并分析群文阅读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运用和创新以上策略,以提高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深入思考,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索成效
2022年9月,群文阅读在我校开始推行,实践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和反响。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教师尝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人数在增加,范围也在扩大,在校内甚至盟区掀起了探究群文阅读这种教学模式的热潮。目前,我们已建立起符合我校学情的可操作、可评估、相对成熟的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形成一支相对稳定、业务能力较强的、热衷于群文阅读教学研究的师资队伍。在平时的听评课和教研活动中,我们还总结了若干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下课堂教学典型课例,这些成果正在向盟区学校逐步推广。
(一)群文阅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课,我们主要采纳“五环节教学法”的操作模式,即主题归纳—整体感知—片段共享—特色探究—拓展延伸。
第一环节是“主题归纳”。在单元学习提示的基础上,学生浏览整个单元的课文,提炼出这个单元的主题。这实际上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能够用简练的语句对单元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第二环节是“整体感知”。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延伸到教师推荐的几篇关联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课前天天午读或晚读半小时,写阅读笔记,进行较准确的概括。
第三环节是“片段共享”。这是课堂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民主、互动、多元的对话,让学生一同分享阅读心得,营造出深厚的读书氛围,提高个体与群体阅读素质,让他们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第四环节是“特色探究”。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出一个探究点,引导学生的思考向纵深发展。这个探究点就是一个讨论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触发学生思维的碰撞。
第五环节是“拓展延伸”。学生有了课内阅读的基础,就自然而然延伸到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达到以一引百的目的。同时,若能以文为例学写作,就达到更深层次的教学目标。
(二)群文阅读下教学模式课例分享
七年级群文阅读课例之“托物言志”写法探究。
【群文议题】“托物言志”写法探究
【群文篇目】《陋室铭》《爱莲说》《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片片蝶衣生》
【教学目标】
1.认识“托物言志”写法。
2.阅读选文,找出各文托何物、言何志。
3.归纳五篇文章的共同点,总结写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2、3。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同学们,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自然万物皆有真谛。一棵破土的草芽,蕴含生命延续的韧劲;一树枯黄的秋叶,彰显生命轮回的静美。行走的时候,请放慢我们的脚步吧,倾听自然的声音,如同倾听天籁中生命的哲学!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名家如何借自然之物来言自己之志向的。这种写法就叫“托物言志”。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托物言志”是古典诗词和散文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也称“寄意于物”。它指运用象征或起兴等手法,通过描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来言志。
3.进行群文阅读
请同学们阅读《陋室铭》《爱莲说》《紫藤萝瀑布》《一棵小桃树》《片片蝶衣生》这五篇文章,完成驱动任务。
【驱动任务】
本环节设置了三重关卡,我们一起来闯。
◆第一关:读选文,看看各托了什么物,言了什么志,探讨“物”和“志”的关系。
【学习方法指导】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完成表格。(完成后的表格见表1)
学生通过填表格,总结“物”和“志”的关系: “物”是基础,是实物;“志”是灵魂,是无形;“物”是手段,“志”是目的。写物是为了写人。
◆第二关:每位同学各选三篇文章精读,思考:
(1)各文所托“物”是如何出场的呢?
(2)用波浪线画出选定文章对“物”进行描写的句子,并思考这些描写与作者所言的“志”的关系。
(3)作者是如何把“物”和“志”联结在一起的?
(4)结尾是如何收束全文的?
【学习方法指导】学生阅读,教师指导。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第三关:结合以上交流,总结写作方法。
【学习方法指导】讨论完成,在小组长带领下各抒己见,达成共识,再选出小组代表分享。
【总结写法】
人在情境(衬托、对比、场景等)中发现“物”—描写“物”(抓住“物”能体现“志”的特点描写)—由物及人写感悟—回到现实情境(积极向上追求,留下意蕴深远的想象空间)。
4.课堂小结
同样是托物言志,但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是名家文章的魅力。我们异中求同,为我所用就好。
以上课例成果形式已经成型,正在推广使用,希望能够对同仁有所帮助。
总之,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值得研究,也希望更多的教师加入其中,让这些有效的策略方法更趋完善,高效服务于学生,如此便无愧吾心!
(作者单位: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第三中学校)
编辑:张俐丽
新课程·上旬202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