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榜样活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区域新探索

2024-09-03 00:00曾文雯吉星范海艳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7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明确提出:“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办好、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并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类学科和教材中。”推进新时代大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而榜样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基于重庆市江北区“榜样力量”大思政品牌建设,以榜样活动为抓手,区域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存在区域衔接阻隔化、内容承接浅表化、引导方式单一化、协同联动疏离化等四个新困境,亟待以融通化浸润、系统化关照、体系化建构为实践新向度,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增强榜样引领的针对性、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

一、融通化浸润:以榜样活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区域新指向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修课和主抓手。以榜样活动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要遵循学生个体化、阶段性特征,系统化设计不同学段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内容、方法,达成一体化育人目标。

(二)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对照

榜样教育实质是榜样精神教育。榜样精神的具体内涵因时而变,但其基本特征和内涵品质所体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不变。榜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表达。榜样教育为学生树立了可观可感的价值标杆,知榜样故事,赞榜样精神,当模范先锋,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理论到实践、由价值到行动的转化、深化、内化。

(三)融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青年担当

发挥区域榜样力量渗透激励作用,让学生自主激活崇拜之情,激励青少年向榜样看齐,通过精神涵养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使他们在了解榜样生平、感悟榜样精神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在弘扬榜样、学习榜样、争做榜样的实践中,锤炼服务本领,成长为有理想、有责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二、系统化关照:以榜样活动破解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区域新困境

(一)区域衔接阻隔化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需要横向上各学段衔接,纵向上各育人要素有机耦合,是构建大中小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格局的重要任务。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各级学校和不同学段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时,往往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状态,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协调,导致“分段育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分段式的教育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进行内容上的调整,但也造成了“分层评价”的问题。区域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等主体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联动意识不强,政策带动和资源撬动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各个主体之间缺乏有效的统筹和协作,导致爱国主义教育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碎片化、表面化的问题,淡化了其作为一项整体育人工程的系统性和贯通性。

(二)内容承接浅表化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概括为“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等八个方面。契合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采取适切的“知—情—意—行”爱国主义情感生发引导方式,承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容、新要求,成为当前纾解爱国主义内容序列承接与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生长逻辑路向矛盾的适然之策。

(三)引导方式单一化

爱国主义教育不能仅停留于学术层面和精神层面,更需要借助具体载体,使其与青少年的现实生活密切关联,成为青少年易感易知易从的思维活动、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现阶段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常见讲座中讲道理、讲意义、讲情怀等老套的思想灌输,对区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数字技术等更具教育感染力、吸引力的教育载体开发与运用相对滞后。

(四)协同联动疏离化

家校协同方面,家长本身作为行业榜样的资源未能充分调动,家校联动乏力;社校联动方面,未能协力统整区域红色资源、核心商圈地域资源以及校园“最美人物”等先锋资源,从顶层建构榜样活动,打造区域“历史榜样、行业榜样、身边榜样”特色榜样品牌,形成“榜样活动”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格局。

三、体系化建构:以榜样活动推进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区域新路向

(一)适配化顶层建构,绘制集体行走价值图谱

以系统性思维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顶层设计,从目标、路径、保障等方面协同发力,实现“分段实施,学段衔接”。

1.精准制订适宜目标

教师充分认识到并尊重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设置各学段的爱国主义教育目标。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和情感体验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当注重激发和培养他们朴素的爱国情感。通过生动形象的故事、诗歌、绘画等形式,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体会身为中国人的自豪与荣耀,从而在心中埋下爱国的种子。进入初高中阶段,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我意识有了显著提升,对爱国主义的认知不再满足于感性的认识,而更倾向于理性的理解和坚定的信念。因此,这个阶段的教育目标应转向塑造学生的爱国信念,教师通过历史教育、道德教育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国家的重要性,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而进入大学阶段,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已经较为成熟,他们不仅需要理解和认同爱国主义的价值观,还需要将这种认同转化为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和改革的洪流中。这个阶段的教育目标应聚焦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鼓励他们以批判性思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心国家发展动态,并通过科研创新、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真正承担起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重任。

2.推动建立适配机制

江北区教委统筹实施机制一体化建设、资源一体化建设、师资一体化建设、课程一体化建设、教研一体化建设等“五大行动”,为区域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战略支撑。各校对点精准施策“五大行动”,并探索将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纳入校级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实施项目,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成为学校各学段集体行走的价值导向。学校组织教师定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开展“传承爱国情 当好引路人”师德师风专题教育。以大思政学科中心组为载体,创建“榜样力量”红色思政中心组,打造“榜样力量”红色思政工作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为主题的项目式研修。以市级重点思政课题、市级中小学党建课题、区级思政课题、区级党建课题为指导,接续开发“榜样力量”市区级课题,开展以“榜样力量”为主题的跨学科、跨区域融合教研。推行江北区中小学“五要素”思政课堂评价标准,建立思想政治“五要素课堂”公开课展评机制。利用“码上研训”小程序助力教师选学、培训、评价、诊断,为爱国主义教育“知—情—意—行”情感生发逻辑路径智能画像,增进教师爱国主义教育使命感、责任感,唱响区域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

3.探索适性教育路径

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要因生制宜、适性调配。小学阶段,组织开展“童心绘童画 榜样伴成长”“榜样故事我来讲”等主题活动,激发拳拳爱国心;初高中阶段,通过书香领航活动、“五个一点”(读一点名著、做一点运动、学一点艺术、会一点家务、搞一点科创)五育融合主题实践活动滋养爱国情;大学阶段,将“榜样力量”实践教育基地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组织大学生参加江北区“小江映初心”暖心服务行动,举行“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系列主题活动,在实践中激发报国志、滋养爱国情。

(二)特色化品牌打造,讲好榜样育人江北故事

挖掘江北榜样资源,在全市率先举办“榜样力量”大思政课主题年会,以“历史榜样”筑牢信仰之基,以“身边榜样”凝聚奋进力量,以“行业榜样”树立理想标杆,增强榜样品牌感染力,增添榜样育人说服力。

1.榜样基地育人,讲好历史榜样故事

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地域优势,就地就近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尤其是丰富的红色资源,如设立在周边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场馆、党史馆以及产业园地等。这一系列资源为学校开展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生动而翔实的历史素材。依托地处五里店的“三三一”革命纪念基地,编排“恽代英在刘家台的英雄故事”校园课本剧,组织全校“恽代英英雄故事”朗读展演活动,并将其纳入学生电子朗读必读篇目及家校共读分享书单,形成红色“阅读”研修场、“悦读”活动场、“越读”环境场、“共读”亲子场于一体的多元化教育氛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读、演、看、听等多种形式中感受历史的厚重感,提升道德素养,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走出一条红色书香特色育人之路。

2.节庆仪式育人,讲好身边榜样故事

把握好重要时间节点,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我和国旗合影”“祖国山河我来绘”、学生与戍边战士“同升一面旗”等国庆系列爱国活动;开展“清明祭英烈”、纪念“11·27”烈士殉难等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开展“感动学校十大人物”“最美少年”“最美教师”等身边榜样评选及颁奖典礼活动,激发学生以榜样为镜,向标杆看齐,汲取前进力量。

3.特聘讲师育人,讲好行业榜样故事

榜样故事真切动人,是学生学习的“活教材”。邀请江北区各级各类榜样人物走进大中小学校,开展“榜样面对面·时代新人说”主题宣讲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师、非遗传承榜样人物走进课堂,指导学生研学夏布、扎染、竹雕、版画、蜀绣等传统技艺,借助“榜样力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邀请“改革先锋”“时代楷模”马善祥担任江北区特聘大思政课讲师,组织“老马带小马工作室”进学校,打造“与人为善、和美人生”思政课程,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个人与社会、他人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鼓励学生将个人的人生规划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在一起,将个人梦融入中国梦,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报国之志。

(三)多维化协同联动,培植共建共享育人生态

只有多维联动、统筹发力,才能形成协同共育的格局。

1.联动家有“大先生”

江北区将家庭教育纳入区级十大民生重点实事项目,统筹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长开放日等资源平台,建立示范性家庭教育指导站,开设社区家长学校,聘请家庭教育专家学者开展“大先生开讲啦”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开展家庭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组织思政课教师走进社区、走进家庭,创新线上“点单—问需—服务”协同育人方式,开展校家社共育工作调研座谈会,创新编写江北教育周历,编写家校共育内容,凸显红色文化熏陶,打造全时段育人空间,引导家长以身作则,培育家国情怀。

2.联动江北“最美人物”

江北区成立先进人物事迹宣讲团,持续组织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进课堂活动,联动江北报、重庆江北教育等宣传平台,开展“致敬最美的他(她)——榜样事迹展播”活动,宣传江北区各行各业涌现出的“最美人物”建功立业、担当有为的先进事迹,激励学生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组织江北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展播,引导更多追光少年一路向前,向身边榜样学习,向优秀靠近;组织江北区“五老”志愿者行动、“最美巾帼志愿者”志愿服务行动,生动展示榜样风采,传递有形正能量。

3.联动基地“榜样力量”

江北区率先打造老马工作室、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徐悲鸿美术馆等首批“榜样力量”六大实践教学基地,加强各级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的开发和使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教师要充分利用基地的教育资源,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策划推出区级“榜样力量”研学实践课程群,开展主题队(团)课、研学实践教育课、场馆亲子课等活动,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打造一批市级、区级“榜样力量”精品课程、精品社团,丰富行走的“榜样力量”大思政课,以丰富多彩的基地资源和富有吸引力的教育方式不断深化教育活动的多样性和内涵,激发青少年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以榜样精神为指引,塑造自身的品格,铸就坚韧的灵魂。同时,教师也要鼓励青少年积极投身火热的社会实践中,以实际行动践行榜样精神,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可触化境身合一,激活数字赋能育人引擎

教师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以声光电技术让爱国主义教育具象化为可“视”的精神与可“触”的信仰。

1.“重庆大轰炸”场景沉浸

教师利用“实景+AR”“实景+5G+VR”等技术,将“重庆大轰炸”的历史文献、实物文物等进行数字化展现,学生近距离查看、感受;采取学生讲解员现场解读和全息投影、数字展厅等技术相结合的方式,搭建历史时空,创造具有全景环视效果的在场体验式教育场景,真切再现“江北黑石子——重庆大轰炸遇难者的安息地”,复原抗战时期的溉澜溪老街日常生活场景;打造一批数字化“榜样力量”教学体验中心,打造一批“榜样力量”融媒体公开课,开发虚拟“榜样人物”讲师、思政课辅导员,学生直接参与到VR技术所创设的场景中,增强历史真实感,实现时空上的延展,更好地重温红色记忆,感悟历史内蕴。

2.“VR江北红岩英烈”互动沉浸

教师利用江北区学校党建育人教育基地资源,打造校园文化嵌入式场馆,运用VR、AR、MR等人机交互新媒体新技术,以实景空间+真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打破“信息扁平化”的局限,实现从平面叙事到立体叙事,打造集交互性、沉浸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虚拟体验中心;打造一批红色数字思政“金课”,使静态的红色资源“活”起来,使爱国主义教育直击人心。

3.“江北小交警”实景沉浸

江北区各学校依托“江北小交警”亲子文明劝导志愿服务德育品牌,建立江北小交警教育实践基地、志愿服务示范学校以及小交警亲子志愿服务站点,在各个学段统筹推进各有侧重的实践育人行动。小学阶段重在将实景沉浸融入交警的一日常规,不定期组织亲子家庭到重庆市科技馆“小交警教育实践基地”研学,每周六组织亲子家庭前往24个不同的交通路口点位进行文明劝导志愿服务;中学阶段重在开展榜样面对面以及交通警察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大学阶段特聘公安英模为思政课讲师“同上一堂思政课”,深化青少年职业认知,增强行业认同,激励青少年“从小学先锋 长大当先锋”。

重庆市江北区以榜样活动为抓手,树立大榜样教育观,以适配化顶层建构,绘制集体行走价值图谱;以特色化品牌打造,讲好榜样育人江北故事;以多维化协同联动,培植共建共享育人生态;以可触化境身合一,激活数字赋能育人引擎,放大区域“榜样力量”大思政品牌效应,不断增强榜样引领的针对性、感染力、吸引力、影响力。江北区将接续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突出学段衔接、内容承接、多维联动、数字赋能,走出一条具有江北辨识度的爱国主义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新路向。

(作者单位:1.重庆市二〇三中学;2.重庆市观音桥初级中学;3.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实验小学)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