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信仰,这些精神藏身于中国文化典籍中,需要我们去探索。如何让中学生对我国的文化充满自信,形成坚定的历史责任感,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对历史文化主题脉络进行探索学习是一种不错的办法。
【课题研究意义】
中国文化典籍中荡气回肠的游侠故事让人热血沸腾,凄美委婉的爱情故事让人不禁潸然泪下,然而震撼人心的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最让人心潮澎湃,这种精神激发了世人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刘哲昕在《家国情怀:中国人的信仰》中认为:家国情怀就是中国人的信仰,它不是宗教的,却是如假包换的信仰。家是生命的接力,突破的是生命纵向的限度;国是生命的互助,突破的是生命横向的限度。纵横交织,经纬交错,织成一张生命之网。中学生应该通过学习课内外经典作品以及文人的事迹来感知并继承这种情怀。
本次教学探索采用同一主题群文阅读教学的方式,纵向学习一些家国情怀主题的文献,通过分析时代因素、精神实质来探索家国情怀的精神传承,旨在结合时代提升学生对历史文化精神的认识,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精神核心的正确认识,从而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文本选择及原因分析】
本次群文阅读教学选择了司马迁的《屈原列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以及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己亥杂诗·其五》为主要探究文本。这些文章零星分散在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学生对这些内容已经有初步感知,纵向整合学习有利于加深理解。这些作品皆展现了古代文人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历史担当感,这种情怀和担当随着时代的变迁愈加浓重,非常有必要深入思考。
课题实施中,通过纵向群文阅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家国情怀”行为表现加以分析,从理性思辨的角度重申内涵,归纳概括出“家国情怀”的实质意义,从而形成爱国价值观及勇负时代责任的担当精神。
【教学过程】
一、学习任务
本堂课拟在“家国情怀,历史担当”这一议题下完成三个任务:
1.归纳概括人物在作品中“家国情怀,历史担当”精神的表现。
2.注重历史观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运用,通过对比、整合、分析材料,明确古代文人“家国情怀,历史担当”的积极意义以及时代局限性。
3.通过对当今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对比,审视“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倡导发扬“爱国担当”价值理念。
二、准备环节
1.学生根据《屈原列传》预习案,完成对文本字词句的掌握;初读课文,勾画出司马迁对屈原评价性的语言;学习《离骚》,概括屈原的形象。
2.学生复习《岳阳楼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过零丁洋》《己亥杂诗》,摘抄评论作者的语言。
3.学生对比文本完成学习单。(见表1)
三、课堂推进
▲环节一:追溯古代文人爱国主题文献,整理“家国情怀”的来源
(一)资料呈现
《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二)课堂教学互动环节
师: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慷慨激昂。
师:士兵为何事心潮澎湃?
生:打仗,为国而战。(提示:王于兴师)
师:士兵们为国而战的表现是怎样的?
生:愿意同袍同泽,生死与共。
总结:本诗用问答形式反映了即将奉命出征的士兵慷慨VIdxj5aD+nEG+1H4vtY3Ug==激昂,应国家号召,决意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反映了秦国底层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因为他们深知,有国才有家。
(三)资料呈现
《国风·魏风·园有桃》:“园有桃,其实之肴。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四)课堂教学互动环节
师:诗人为什么忧伤?
生:因为遇到了伤心事。
师:你认为伤心事指的是个人的事还是国家的事?
生:应该是国家的事情,“谓我士也骄”,士代表有一定职位的人,他报国无门,因此很悲伤。
总结:诗中主人公空怀报国之志,落为庸人笑柄,最终郁郁寡欢,蹉跎岁月。诗中表现出的爱国感情和忧愤情绪与《离骚》是相同的,屈原对故国深深眷恋,日日担忧,最终难以承受“独醒”的艰难,选择了汨罗江;本诗作者则是勉力自持、自欺欺人、空言忘却。
由此可见,早在《诗经》时爱国情怀已经在文学中萌芽,然而真正意义上将家国情怀提上文化进程的是屈原。
▲环节二:文本对比,探寻“家国情怀”的精神内涵
(一)为国“殉情”的家国情怀——屈原
资料呈现:
《哀郢》:“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译文:我放眼眺望四方啊,何时能回一次故乡?飞鸟还要飞回自己的巢窝啊,狐狸死了还把头朝向生它养它的山冈。)
学生概括: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眷恋。
《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学生概括:这句话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精神世界。
《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生概括:这句话表现了屈原艰难探索,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
《史记》中司马迁对屈原的评价: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学生概括:这两句评价表达了司马迁对屈原人格的赞扬。
思索:屈原为什么不离开楚国?当时社会背景是怎样的?
明确:战国时期无论是官僚阶层,还是社会底层人民之间,都未形成等同于今日的爱国主义情怀,这一时期的一个重要历史特征就是“尚游说”。在这样的历史大环境下,诗人忧国忧民,艰难探索,但是报国无门,他怀着对祖国的眷恋选择以自沉汨罗江的方式报答他一直深爱着的楚国,他是真正将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国家合为一体。屈原的爱国精神超脱了时代,永恒于千古,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信仰。
(二)不计私人得失、为国尽忠的胸怀意志——范仲淹
资料呈现:
《灵乌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答梅圣俞灵乌赋》:“危言迁谪向江湖,放意云山道岂孤。忠信平生心自许,吉凶何卹赋灵乌。”
学生结合背景概括:梅尧臣劝范仲淹不要在朝中屡次直言,希望他从此拴紧舌头,不要多事。但是范仲淹斩钉截铁地写道,无论如何他都要坚持正义、坚持真理,不管人们怎样厌恶乌鸦的哑哑之声,他始终都是“宁鸣而死,不默而生”,体现了他仁人志士的节操。
《上执政书》:“不以一心之戚,而忘天下之忧。”
学生概括:丁忧期间,范仲淹看到官吏的腐败、人民的苦难,忧心忡忡,直言上谏,表现了他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学生概括:这两句话表达了范仲淹心系天下、关心民众、为国尽忠的胸怀意志。
总结:范仲淹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尽忠的胸怀意志至今感动着成千上万的中国人。从读书时立志发愤读书、救国救民,到惩治贪赃枉法的恶官冗吏,提拔一批德才兼备、年轻有为的人,再到《上执政书》提醒皇帝,百姓的日子依然困苦,不能被表面的太平蒙蔽了双眼。他“视阙政如己之疾,视恶吏如己之仇”,是中国古代文人担忧社稷、为国远图的典型形象。
(三)满腔热情,铁骨铮铮报国情——辛弃疾
资料呈现: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学生概括:这几句表达了辛弃疾渴望恢复中原,却无法上前线的惆怅和苦闷。
《满江红·题冷泉亭》:“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学生概括:这些表达了辛弃疾对沦陷区国土和百姓的怀念,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强烈的责任感。
总结:山河破碎,民族危难之际,辛弃疾怀着一腔热血,挺身而出,展现出了他的报国情。他用笔墨写出了对中原故土的眷恋和对沦陷区百姓的深切怀念,写出了壮志难酬的愤慨。他想用自己的爱国心点燃周边人的爱国热情。
(四)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文天祥
资料呈现:
以别人的快乐为快乐的人,也忧虑别人忧虑的事情,以别人的衣食为衣食来源的人,应为别人的事而至死不辞。
学生概括:这是一种为国为民的责任担当。
崖山海战时已经被俘的文天祥,被元军将领张弘范要求写信给张世杰,劝他放弃抵抗投降元军。文天祥断然拒绝了张弘范的要求,并写下了传颂千古的《过零丁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学生概括:这一句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文天祥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学生概括:文天祥视死如归,生命已经与国家融为一体。
后人对文天祥的评语:文天祥代表整个中华民族之精神与人格,并为整个民族万古不磨的光荣。
总结:文天祥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榜样,他将自己与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人格已经上升到了民族的精神,已然成了一种民族英雄精神的化身。他所写的慷慨激昂的文字再次呈现了一个中国古代文人的生命观和高尚的爱国情操。
(五)放弃名利,甘做春泥的奉献精神——龚自珍
龚自珍是晚清经世派的代表人物,他最大的贡献是发表了大量的联系现实的政论文字,开一代政论之风。
参考资料:《龚自珍全集》
材料分析:
《西域置行省议》:官吏士民,狼艰狈蹶,十人中有五六个人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他们或者吸食鸦片,加入“邪教”,自取杀戮,或者冻馁而死,却始终不肯“治一寸之丝、一粒之饭”以有益于世人。结果从京师到各地,富户变贫户,贫户变饿者,作为四民之首的读书人也奔走下贱,弄得各省大局岌岌可危。
概括:龚自珍对腐败的社会风气痛心疾首。
《乙丙之际箸议第九》:朝廷中没有富于才干的将相,书院中没有富于才气的读书人,农、工、商,甚至小偷、强盗也都是庸庸碌碌之辈;而一旦出现有才能的人,就要想方设法地束缚他,扼杀他。
学生概括:龚自珍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痛恨吏治的腐败,对衰世景象深感担忧。
龚自珍有的诗篇也很出名。
资料呈现:
《夜坐》(其二):“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己亥杂诗》(其九):“翠微山在柘潭侧,此山有情惨难别。薜荔风号义士魂,燕支土蚀佳人骨。”
学生概括:这些诗作揭示了社会死气沉沉的衰败现状,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
《己亥杂诗》(其一二三):“不论铁盐不筹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学生概括:这首诗揭露了清朝政府的不作为,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
《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二十四):“谁肯栽培木一章,黄泥亭子白茅堂。”
学生概括:诗句流露出龚自珍对国家命运的关注,甘愿奉献自己的决心。
总结:龚自珍大胆揭露并严厉批判封建统治的腐朽,揭露社会弊病,抨击官僚制度,呼唤改革风雷,作者的热情如火一般,给人以鼓舞和激励。他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心系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环节三:结合现代文化精神,再现“家国情怀、历史担当”的重要意义
师:结合前文分析概括中国古代文人的爱国精神。
生1:为国奉献。
生2:有历史担当,把自己与祖国融为一体。
生3: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图表呈现:(见表2)
总结:纵向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文人的优秀文化精神表现为将家国情怀升华为一种信仰,勇于承担自己的历史使命,为国奉献自己宝贵的年华。
今天来看,无论为国为民的大任担当,抑或视死如归的热情,都是家国情怀在不同时代的经典表达,这种情怀已然汇集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引发了中华儿女爱国情感的共鸣。家国情怀,彰显着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大爱,是内化在中国人骨子里的血脉基因,已经成了一种信仰。
(作者单位:星海音乐学院附中)
编辑:李琴芳
新课程·上旬202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