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包括使用生物学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生物学不仅揭示了生命现象的奥秘,也使学生学习到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进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和探究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对生物变异的理解,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和遗传进化方面,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以“生物的变异”教学片段为例,探讨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希望本文能促进教师、学生、教学之间的良性互动,使学生“动”起来,教学“活”起来。
【内容分析】
“生物的变异”是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属于生物学课程中的“遗传与进化”领域。课程标准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学段主题划分:第一学段(初中)主题为“生物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生物界的多样性以及生物体的共同特征,接触了生物变异的基本概念;第二学段(高中)主题是“遗传与进化”,相较于初中内容有所加深,对学生的学习要求有一定提高。在这一阶段,学生将学习基因的概念、遗传的规律以及生物进化的原理。学生对生物变异的学习,不仅有助于自身理解生物个体之间的差异和种群的多样性,还为进一步学习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奠定了基础。
【教学概述】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物学实例,让学生认识生物的变异现象,并通过观察和记录生物特征的差异初步了解变异的概念。
2.通过对生物变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初步形成科学研究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掌握观察和记录生物特征差异的方法,能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
教学难点:准确地观察和记录生物特征的差异,以及从收集到的数据中发现规律和趋势。
(三)教学思路
“生物的变异”的教学思路主要包括三个部分:观察变异、记录变异和分析变异,关注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生物变异的概念、原因和作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记录能力和分析能力。
1.观察变异:教师利用提问和引导,让学生意识到生物变异的普遍存在,鼓励学生观察校园里不同的植物或班级中同学的不同特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使他们对生物变异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记录变异:在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记录下自己观察到的生物变异现象,如植物的叶子形状、花朵颜色或同学眼睛的颜色,在记录的过程中细致地了解生物变异的具体表现,培养他们记录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3.分析变异: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他们记录的数据,尝试从中找出变异的特点或规律,并探讨可能导致这些变异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思维,帮助他们理解生物变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本次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生物变异现象,让他们深刻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以及生物变异在生物适应和进化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教学片段】
(一)观察变异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生物的变异”。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不知有没有同学注意到,在我们的周围,即使是同一种生物,它们的外观也会有所不同呢?
(预设)学生:是的,比如我们班同学的身高就不一样,花园里月季花的颜色有红的、白的、黄的……
教师:没错,这些都是生物变异的例子。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更系统地观察和记录这些变异呢?接下来,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变异现象。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生物变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如观察校园里不同的植物或者班级中同学的不同特征,让学生记录下各自的观察结果。
教师继续引导:变异不仅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中,其实在我们自己的身上也能观察到。比如,你们有没有发现同学的眼睛颜色、头发质地甚至指纹都是不同的?这些都是遗传变异的表现。
(预设)学生回答:是的,有的同学的眼睛是棕色的,有的是黑色的;有的同学的头发是直的,有的是卷的。
教师:对,这就是生物多样性的体现。生物的变异不仅使我们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而且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生物的变异是如何产生的呢?我们知道,生物的遗传信息是由基因决定的,基因的不同组合可以造成个体之间的差异。同时,环境因素也会影响生物的表型,如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其叶子的颜色可能会有所不同。
接下来,我想邀请大家一起参与一个小实验。我们将在班级里进行一个小型的调查,收集大家的一些基本信息,如眼睛的颜色、头发的质地等,并记录下来。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同一个群体中个体的差异性。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观察和记录,他们发现同学们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了不同特征。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观察和实验,我们发现生物的变异是普遍存在的,它体现了生物的多样性。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深入学习生物变异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好奇心,积极探索生物学的奥秘。
(二)记录变异
教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活动,让大家亲自动手记录生物的变异现象。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并记录它们的不同特征,如植物叶子的形状、花朵的颜色等。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可以利用课本提供的观察表格,或者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来记录观察到的数据。重点是要注意观察生物特征的细节,并尽量准确地记录下来。
学生积极参与,记录下了各自小组观察到的生物变异情况。有的小组选择了观察学校花园中的蝴蝶,记录了它们翅膀的颜色和图案;另一些小组则选择了观察班级中同学头发或眼睛的颜色,发现即使是同一种颜色,也会有深浅之分。
教师:大家都记录好了吗?现在请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观察到的生物变异现象。请大家注意,分享时要尽量详细地描述你们观察到的特征,并说明这些特征在不同个体之间是如何变异的。
学生代表依次分享,其他学生认真聆听并讨论。一位学生代表分享道:“我们观察了班级里同学的头发颜色,发现大多数同学的头发是黑色的,但也有少数同学的头发呈现出棕色或黄色。这让我们意识到即使是同种族的人,头发的颜色也可能有所不同。”
另一位学生代表则分享了他们组观察校园植物的经验:“我们选择观察不同种类的树叶,发现即使是同一种树,不同树叶的形状和大小也有所差异:有的叶子边缘是光滑的,有的则是锯齿状的。这些差异可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师:非常好,大家的分享都很精彩。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观察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也学会了如何记录这些变异,这对我们深入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非常有帮助。记住,生物的变异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它为生物的适应和进化提供了可能。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变异背后的科学原理,并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三)分析变异
教师:观察和记录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对这些变异数据进行分析。请大家回到小组,根据刚才记录的数据讨论你们观察到的变异有什么特点或规律。在分析过程中,你们可以思考以下几个方面:变异的类型(如颜色、形状、大小等)、变异的范围(如是在个体间还是种群间),以及可能导致这些变异的因素(如遗传、环境等)。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尝试从数据中找出一些规律或特点。一些小组发现,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在叶子的形状和大小上有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可能与植物生长的环境有关;另一些小组则注意到,班级中同学的眼睛颜色主要是黑色和棕色,但在棕色眼睛中还存在不同的深浅程度,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教师:大家讨论得怎么样了?有没有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呢?现在,请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分享你们的分析结果。
学生代表再次分享他们小组的分析结果,教师给予点评及进一步引导。例如,一位学生代表分享道:“我们组发现,在观察的蝴蝶种群中,翅膀的图案虽然基本相同,但在颜色的分布和明暗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变异。我们猜测,这种变异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如提高伪装能力或吸引异性。”
教师:非常好,你们的观察和分析都非常细致。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生物的变异是多种多样的,它们可能受到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和分析这些变异,对我们研究生物学和探索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生物变异不仅是自然选择的基础,还是生物适应环境变化的重要方式。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生物变异的遗传机制以及它们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教学小结】
本次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全程参与、亲自动手并鼓励发言,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生物变异的概念和原因,建立基础的生物学知识框架,尝试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总体来看,学生在课堂上比较活跃,能跟随教师的思路开展活动、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学习参与度较高。
关于生物变异的学习是学生在生物学学科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从实际学习效果来看,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基本吻合,但仍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例如,在观察和记录变异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对生物特征的描述不够准确,需要在后期的学习中提升观察的技能。
(一)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观察能力
在生物学教学中,实际操作和观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变异现象,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操作,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
(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我尝试运用了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如实地观察、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然而,我发现自己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还有待加强,未来可以尝试结合更多的多媒体资源和网络平台提高教学效率。
(三)重视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
在教学中,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在本次教学中,我采用了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该方法可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相互学习。未来,我将进一步探索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使评价更加全面和客观,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教学研究室)
编辑:陈鲜艳
新课程·上旬202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