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的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厨房是一个充满化学现象的场所,为我们的化学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本节课中,我们将以“厨房中的化学”为主题,通过实验探究、理论分析和应用拓展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魅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厨房中的化学”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旨在通过厨房中的化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化学知识。教材以水垢的去除、菜刀的除锈、调味品的鉴别、松花蛋的制作等生活实例为载体,引出相关的化学知识。该部分内容注重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小资料,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与思维发展
使学生通过实验设计和操作,探究厨房中常见的酸碱盐,特别是醋酸的化学性质,从而培养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合作交流能力
使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学会合作和交流,这不仅包括在实验中的数据共享和讨论,还包括对实验结果的共同分析和解释,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技能。
(三)科学伦理与责任感
使学生理解科学的社会角色和责任,认识到科学知识和技术对社会和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对科学伦理和责任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于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通过实验验证,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的能力。教学难点在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以及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实施策略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引入问题】
小明家的水壶中有很多水垢,菜刀上也生了一些铁锈。小明想用食醋来去除水垢和铁锈,但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你们能帮小明想出办法吗?
【实例展示】
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厨房中常见问题的视频或图片,如水壶中的水垢、铁质菜刀上的铁锈等现象,让学生感受到这些现象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自由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与前后左右邻座同学围绕如何解决小明的问题展开讨论。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
【引导探究】
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逐步深入探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讨论和实验演示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提问引导,让学生思考实验现象背后的化学原理,如食醋与水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二)实验探究,加深理解
【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可以取一些水垢和铁锈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食醋,观察产生的气体和沉淀等现象。通过实验观察,学生直观地了解到醋酸与水垢、铁锈的反应过程。
教师: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水壶中的水垢和菜刀上的铁锈这样的问题呢?你们知道如何去除这些污垢吗?
学生1:我家里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但我们通常只是用刷子刷。
学生2:我妈妈会用食醋来擦拭水壶,效果好像还不错。
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对这个问题有所了解。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食醋是如何去除水垢和铁锈的。我们先来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醋酸与水垢、铁锈的反应。
学生3:我们可以直接将水垢和铁锈放入试管中,加入食醋观察反应吗?
教师:是的,这个方法很好。我们先取一些水垢放入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食醋,然后观察产生的气体和沉淀等现象。
学生4:那铁锈呢?我们也要用同样的方法吗?
教师:对,铁锈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我们取一些铁锈放入另一个试管中,再加入适量的食醋,观察产生的反应。
学生5:我们可以用石灰水来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
教师:这是个很好的想法。我们可以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学生6:那我们怎么判断铁锈被除干净了呢?
教师:我们可以观察铁锈与食醋反应后的颜色变化,如果铁锈的颜色变淡或消失,说明铁锈被清除掉了。
学生7:老师,那我们开始实验吧!
教师:好的,请大家按照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下来。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分享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学生8:老师,我发现加入食醋后,水垢产生了大量的气泡,而且石灰水变浑浊了。
学生9:老师,我发现铁锈与食醋反应后,铁锈的颜色变淡了,而且也有气泡产生。
教师:很好,你们的观察非常仔细。通过实验,我们可以得出:食醋可以去除水垢和铁锈,这是由于食醋中的醋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发生了化学反应。
【总结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醋酸的化学性质。学生可以观察到水垢和铁锈与食醋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和沉淀,通过分析这些现象,推断出醋酸具有腐蚀性和还原性等化学性质。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通过实验观察了醋酸与水垢、铁锈的反应,接下来,我们总结一下实验结果,并分析醋酸的化学性质。
学生1:老师,我发现加入食醋后,水垢产生了大量的气泡。
学生2:我观察到铁锈与食醋反应后,铁锈的颜色变淡了,而且也有气泡产生。
教师:很好,你们的观察非常仔细。那么,这些气泡是由什么气体产生的呢?
学生3:我们可以用石灰水来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如果是二氧化碳,石灰水会变浑浊。
教师:非常正确,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验证气体的成分。那么,这些气泡的产生说明了醋酸具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4:这说明醋酸具有腐蚀性,它可以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5:这也说明醋酸具有还原性,它可以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铁盐。
教师:很好,你们的推断非常准确。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醋酸具有腐蚀性和还原性等化学性质。这些性质使得醋酸可以去除水垢和铁锈。
学生6:老师,那我们以后生活中遇到水垢和铁锈的问题,就可以用食醋来解决了。
教师:是的,食醋是一种常见的酸性物质,它的腐蚀性和还原性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清洁剂。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食醋时,要适量,避免过量导致不必要的损害。
学生7:老师,我们可以用这个实验方法来检验其他物质是否具有腐蚀性和还原性吗?
教师:当然可以。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物质与醋酸反应产生的气体和沉淀来推断其化学性质。
通过这个教学场景,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分析醋酸的化学性质。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得出醋酸具有腐蚀性和还原性的结论。这个教学场景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醋酸化学性质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
【交流实验心得】
学生可以分享他们在实验中的观察结果、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心得体会。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通过实验观察和总结得出醋酸的化学性质。接下来,我们将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实验心得。请大家自由组成小组,每组大约3~4人。每个小组可以选定一位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和总结。
(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实验心得)
教师:通过小组讨论,大家互相学习和交流,提高了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希望你们以后能够继续运用这种学习方法,共同进步。
(三)理论分析,归纳总结
【总结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醋酸与水垢、铁锈的反应,发现醋酸具有腐蚀性,可以与碱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相结合,总结出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如酸碱中和反应、酸的腐蚀性等。
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时,可以进一步探讨酸碱盐的其他性质。例如,教师让学生观察不同金属与醋酸的反应,了解不同金属的活泼性差异;或者让学生观察不同碱与醋酸的反应,理解碱的强弱性对反应的影响。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酸碱盐的溶解性,了解不同酸碱盐在水中溶解的情况。通过这些实验观察,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书写化学方程式,加深理解】
为了加深学生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书写实验中观察到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例如,学生可以书写醋酸与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H3COOH+CaCO3■Ca(CH3COO)2
+H2O+CO2↑;以及醋酸与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6CH3COOH+Fe2O3 ■ 2Fe(CH3COO)3+3H2O。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过程。
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反应条件的表示。通过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酸碱盐化学性质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化学方程式推导出反应物的摩尔比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定量关系的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练习书写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醋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以及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方程式,如醋酸与氧化铁的反应。
【利用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
为了帮助学生构建酸碱盐的知识体系,教师可以利用白板展示酸碱盐反应的知识网络。在白板上,教师可以列出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等。
在构建酸碱盐知识体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酸碱盐反应的类型和特点,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通过知识网络的展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看到酸碱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网络找出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酸碱盐的反应规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绘制酸碱盐反应的知识图谱,将反应类型和特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四)应用拓展,巩固提升
教师在课堂开始阶段带领学生学习了醋酸的化学性质,并了解了如何用醋酸去除水垢和铁锈。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然而,化学知识的学习不应仅限于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更应通过实验来验证和应用。因此,教师在应用阶段提出一个新的挑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食盐、纯碱、淀粉的性质。这是一个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好机会。
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醋酸的化学性质,并了解了如何用醋酸去除水垢和铁锈。现在,我们来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食盐、纯碱、淀粉的性质,以提高我们的探究能力。
学生1:老师,我可以设计实验来测试食盐的水溶性吗?
教师:是的,你可以设计一个简单的溶解实验,看看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学生2:老师,我想测试纯碱的碱性。我可以将纯碱与某种酸反应,看看是否会产生气泡。
教师:很好,你可以尝试将纯碱与醋酸反应。如果产生气泡,那就说明纯碱具有碱性。
学生3:老师,我可以设计一个实验来测试淀粉与碘的反应吗?
教师:当然可以。你可以将一些碘溶液滴入含有淀粉的溶液中,如果溶液变蓝,那就说明淀粉与碘发生了反应。
(学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结果)
学生4:我发现食盐在温水中的溶解度比在冷水中高。
学生5:当我将纯碱与醋酸反应时,产生了气泡,说明纯碱具有碱性。
学生6:我将碘溶液滴入含有淀粉的溶液中,溶液变蓝了,说明淀粉与碘发生了反应。
教师:很好,你们的实验结果都很有趣。通过这些实验,我们不仅验证了食盐、纯碱和淀粉的性质,还提高了我们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这些实验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化学知识,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通过这个教学场景,教师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方案,验证食盐、纯碱和淀粉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探究能力。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结果,巩固和提升了所学的化学知识,并能够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总结评价,反思提高
在课堂尾声,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学生通过自我评价,深入反思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进行总结评价,以了解教学效果,并根据需要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教师首先回顾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醋酸的化学性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以及如何用醋酸去除水垢和铁锈。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学生纷纷表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了解了厨房中的化学现象,还学会了如何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化学知识的奥秘,将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社会的发展做贡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化学知识,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邵寨中学)
编辑:温雪莲
新课程·上旬202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