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怀念》所属单元的主题是“亲情”,但相较于同单元的《散步》和《荷叶·母亲》等作品,《秋天的怀念》表露出的情感更为沉痛,令人惋惜。作者在文章中不仅描写了母亲对“我”深沉的爱,还写出了“我”在母亲去世之后的内疚之情。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文章的场景引导学生体会情感的变化,感知作者表现出的多重情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朗读技巧,品读人物刻画方法。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既要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一、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对“亲情”这一人文主题进行了深刻探讨。本单元课文围绕亲人间的真挚情感,从多元视角出发,描绘了亲情流淌的动人瞬间。《秋天的怀念》是本单元的开篇之作,文章在感悟母爱伟大与深沉的同时,巧妙地勾勒出作者内心的愧疚之情,阐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这种情感的交织,让作者在歌颂母爱的基础上完成了自我反省与生命哲学的深刻对话。
二、学情分析
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朗读方法,学会了使用重音、停顿等技巧。虽然学生还未掌握“剖析人物心理”和“情境情感基调”,但大多已经能根据以往阅读经验使用上述朗读技能。七年级学生认知水平较低,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后能够基本理解文章的主旨,明确“母爱”的主线情感,但难以理解更为细腻的人物情感变化。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指导学生使用不同的方法朗读文本,通过粗读、精读的有序过渡深入人物内心,从而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表现力,使他们在朗读中更加投入,更加感受到文章传达的情感力量。
三、教学目标
1.粗读感知:明确课文的文体是回忆性散文,感知其传达的沉痛情感基调,学会随着文章场景转换而调整朗读的方式和情感的投入。
2.细读剖析:通过朗读文中的关键片段,感受母亲忍受病痛折磨时对儿子倾注的坚韧的爱,理解作者当时自暴自弃的态度,通过情感对比体会作者的内疚和自责。
3.知识内化:将作者在文章末尾说的话补充完整,根据作者的经历品读“好好儿活”所隐含的深切母爱。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朗读文中的关键片段,感受母亲忍受病痛折磨时对儿子倾注的坚韧的爱,理解作者当时自暴自弃的态度,通过情感对比体会作者的内疚和自责。
2.将作者在文章末尾说的话补充完整,根据作者的经历品读“好好儿活”所隐含的深切母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解析题目,理解文体:今天我们将一同品鉴史铁生的名篇《秋天的怀念》。学习之前,请大家思考一下,“怀念”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个词一般出现在什么场景之中?
明确:根据“怀念”一词进行合理推断,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回忆的对象就是作者的母亲。
(二)粗读定基调,明确读法
设问1:在早自习的时候我们进行了预习朗读,相信同学们对文章内容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深入探讨课文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一个关键问题:当朗读这样一篇充满个人情感记忆的文本时,我们应当表现出怎样的情感色彩?是应该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来阅读,还是以舒缓、平和的节奏来感受文字,抑或是通过深沉而忧伤的语气来表达对往昔的思念?请分享你的见解,并解释你的选择依据。
明确:文章主要描写了母亲离开之前的种种,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因此应当以沉痛、忧伤的语气进行朗读。
设问2:现在,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走进史铁生那深沉而忧伤的记忆世界。在朗读的过程中,请关注以下问题:文章进行了几个场景切换?如何使用语气变化让听众明白此时场景发生变化了?请举例说明。
明确:文章共切换了四个场景,在场景转换时,需要调整朗读的语气和节奏。例如,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描述了儿子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希望,而母亲则努力唤起他对生活的希望,这里的朗读应当充满激情,突出二人的情感冲突。在第3自然段中儿子同意了母亲的提议,约定好一起去北海赏花,母亲欣喜若狂,因此朗读时应采用较为轻松、愉悦的节奏。
衔接:在文学的海洋中,朗读就像一把钥匙,开启我们深入理解文本的大门。随着刚才的探讨,我们领略了史铁生作品中那股深沉的忧伤气息,还意识到根据不同场景调整朗读方式的重要性。现在,让我们带上这把钥匙,走进文章的具体场景,身临其境地朗读,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情感深度。
(三)悦读对话,感受情感
教师发布任务:为了深入体验文本,我们将在课堂上进行小型舞台剧。请大家分成小组,根据PPT上展示的场景一和场景二的对话内容,利用课文中的提示进行角色扮演和朗读。在锻炼发音和表演技巧的同时,大家要试图感知故事中的情感和人物关系。
(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进行三分钟的角色分配和对话练习。)
朗读演示环节:哪些同学愿意上台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读成果?
(学生积极举手,教师挑选两组学生上台展示。)
教师给上台的学生提供朗读指导,根据学生的表现提供反馈,如以重音强调课文关键词、适当的停顿给观众缓冲时间等。主要目标是唤起学生对朗读的热情,帮助他们深入角色的内心世界。
(四)细读内容,品味愧疚
设问3:通过刚才的舞台表演,我们脑海中一定浮现了母亲和儿子的人物形象,大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吗?
明确:母亲的形象是充满关爱、温柔体贴、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儿子则表现出自暴自弃、悲观厌世、消极颓废、绝望沮丧、情绪波动、冷漠自私等多重复杂情感。
衔接:通过朗读,我们剖析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明确了文章中的母亲和儿子都有什么样的想法,明白了他们的性格特征,接下来我们继续朗读。
设问4:老师选取了两组对话中的关键句子,请大家分析一下,这两句的朗读方式是否相同?请自行朗读这两句,并思考为什么它们的朗读方式有所不同。
(PPT出示)
■
明确:首句以探询的口吻开启对话,次句则语气更为迫切,朗读时语速也应加快一些,透露出一种急切希望——盼望着儿子能够前往北海,一睹那些盛开的花朵。
设问5:为什么母亲第二次的询问这么迫切?
明确:因为母亲意识到自己的生命正在迅速消逝,但看着儿子对生活失去信心,陷入绝望和自我放弃的深渊,十分焦虑。
设问6:作者知道母亲的身体状况吗?
明确:作者一直都不知道母亲的身体情况。
设问7:时间是无情的,那些史铁生在当年未曾了解的真相都成为日后刺向他的“利剑”。因此,作者撰写这篇文章等于重新踏入了这段沉重而悲伤的回忆之中,他的内心究竟涌动着怎样的情绪?
明确:史铁生怀着内疚、后悔的情感。
小结:因此,同学们在朗读上述内容时,一定要使用沉痛、难过、悲伤的语气,让听众体会到作者深切的懊悔之情。
(五)读作者生平,品“好好儿活”的情感
设问8:母亲的离世成为作者心中永远的痛,对母亲的爱和内疚交织在他的心中,成了他创作的源泉。在母亲离世后,史铁生深入反思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对待母亲的方式,产生了他对生命、爱和痛的深刻理解。他的作品中,常常透露出对母亲的怀念和对母爱的颂扬,这种情感的流露也让他的文字充满了真挚和力量。现在请同学们体会史铁生的心情,任选一处,将作者没说完的话补充完整。
(PPT出示)
(学生展示)
小结:出于对子女的无尽关爱,母亲在面对儿子的绝望与自弃时,心中依然怀有坚定的希望。即使自身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她依旧无声地守护着孩子们,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那句“好好儿活”成了母爱永恒的注解。
设问9:作者后来有没有按照母亲的希冀“好好儿活”?接下来请大家看黑板,结合史铁生的人生旅途分析一下,他有没有“好好儿活”?如何“好好儿活”的?你对“好好儿活”是怎么理解的?
明确:史铁生完成了母亲的遗愿,一直都在“好好儿活”。这个简单而又深刻的词组,蕴含着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态度,对困难和挫折毫不退缩的勇气。它代表了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即使面对重重困境,也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挺直腰杆,大步向前。这种信念,是母亲虽然没有明说,但用实际行动传递给我们的;这种信念,也是史铁生先生用他的一生去践行、去诠释的。
(六)作业布置
1.写作作业:阅读史铁生先生的作品《合欢树》《我与地坛》,深入了解史铁生与母亲的故事,以“我”的口吻给母亲写一封信,字数不少于300字。
2.实践作业:和亲人一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以社会实践表的形式记录活动经过。
3.探究性学习:本文作者的“怀念”包含着遗憾、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复杂情感,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不少文章,除了上述情况外,人们还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怀念”某些人或事?讨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怀念”的意义。
六、总结
根据《秋天的怀念》的文章结构以及学生的认知情况,本教学设计设定了三个主要教学目标,安排了导入、粗读、悦读、细读、品味情感五个教学环节。首先,教师通过剖析文题中的关键词,揭示文章是一篇回忆性散文,指导学生意识到,随着文本场景的转换,情感产生了不同的变化,朗读的方法也需要相应调整,如改变语气和节奏。其次,教师通过朗读对话和关键句子,让学生深入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洞察母亲与儿子之间的微妙关系,并理解作者内心的愧疚之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填补文中省略的内容,深化对“好好儿活”这一简短话语背后蕴含的母爱、期待和生活信念的理解。最后,教师通过布置阅读和书信写作的作业,鼓励学生在多文本的阅读中拓宽视野,获得更深的感悟,并将这些内在的情感体验转化为外在表达,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散文中的哲理内涵,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从而提高学习成效与主观能动性,促使其主动探索学科知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济南市莱芜区高庄街道南冶中学)
编辑:赵文静
新课程·上旬2024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