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

2024-09-03 00:00付永生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7期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教学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合作本领和探究能力,这为初中语文有效教学指明了方向。本文将以《安塞腰鼓》为例,深入探究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以期为初中语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充满激情与力量的散文,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不仅是一篇描写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的文章,更是一首赞美黄土高原人民豪放、乐观、坚韧不拔精神的壮丽诗篇。刘成章以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情感,将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和深厚文化内涵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较为陌生的地域文化和艺术形式,如陕北高原和安塞腰鼓,可能存在认知上的空白,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文化背景的补充,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八年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能力尚在发展中,对于《安塞腰鼓》中传达出的磅礴气势和深邃情感,可能还不能完全领悟,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情感引导,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情境创设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深入感受文章的情感主题。再者,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阶段,对于新鲜事物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充满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与安塞腰鼓相关的文化背景和艺术特色,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以及学习并掌握文章中运用的修辞手法。

2.教师可以通过朗读、默读、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腰鼓表演或相关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安塞腰鼓的直观感受。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审美意识及人文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创新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的策略需要不断创新和优化,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教师可以采用师生对话的方式进行《安塞腰鼓》的教学,该方式不是普通的你问我答,而是通过循循善诱的对话,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首先,教师针对《安塞腰鼓》这篇课文的特点,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章的内涵和主题。例如,“安塞腰鼓为什么会成为陕北地区的代表性舞蹈?”“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价值观?”等。其次,教师需要营造宽松的对话氛围。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想法,鼓励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再次,教师还需要注意引导对话的进程和方向,确保对话能够围绕主题展开,避免偏离主题。最后,教师还需要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师生对话。除了传统的问答式对话,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对话中来。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互相交流意见,促进彼此之间的思维碰撞;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中的人物和情节,增强对话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主题。教师还能够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课堂活跃度。对于学生而言,他们也能够在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中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未来的学习和成长。

(二)情感熏陶为重,培养审美意识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教师要注重情感熏陶和审美意识的培养。通过深入地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以及探讨美的本质和价值,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素养、审美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教师:同学们,文章中作者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表达,向我们展示了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和深邃情感。那么,我们如何通过阅读、思考和讨论来深入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呢?

学生1:我觉得可以先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再深入分析作者描绘安塞腰鼓的表演场景、动作和表情的语句,体会那种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情感。

教师:非常好,把握整体情感基调是关键。我们可以先从作者的描绘中体会那种激昂、热烈的气氛。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深入探讨文章中的一些具体描绘。

教师:同学们,文章中哪些描绘让你印象深刻?

学生2:我觉得作者对安塞腰鼓表演者的动作和表情的描绘特别生动,让我仿佛看到了他们激情四溢的表演。

教师:这些描绘确实非常生动。那么,你们能否具体分析一下这些描绘是如何表现出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情感的?

学生3:作者通过运用一些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比如“骤雨一样”“旋风一样”“乱蛙一样”“火花一样”等来形容表演者的动作和表情,这些词语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动感。

教师:非常好,这些描绘不仅生动形象,而且通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同学们在阅读时可以多加留意这些描绘,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内涵。

教师:除了具体的描绘,文章中还有一些抒情和议论的语句,这些语句对情感的表达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学们能否找出一些例子并进行分析?

学生4:文章中有一段话:“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段话通过强烈的对比和反差,突出了安塞腰鼓所蕴含的生命力和活力。

教师:很好,这段话确实非常有力量。它通过强烈的对比和反差,突出了安塞腰鼓所展现的生命力和活力。这种表达方式能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学们在阅读时也可以多留意这些抒情和议论的语句,感受它们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安塞腰鼓》这篇文章中的情感和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同学们在阅读时可以通过把握整体情感基调、深入分析描绘、关注抒情和议论的语句等方式来感受其中的情感和内涵。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进一步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5:老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进行讨论和交流呢?

教师:同学们可以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或问题,如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表演技巧等。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可以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意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讨论之后,我们可以进行总结和汇报,将讨论成果与其他同学分享。

以上师生对话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安塞腰鼓》所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培养自己的情感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地域文化交融,增强文化认同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交融性,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共性,培养他们的文化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同时,教师通过增强学生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的文化自豪感和归属感,促进个体或群体更加开放和包容地看待不同的文化现象。

1.多元文化元素:在讲解《安塞腰鼓》时,教师可以引入其他地区的民间舞蹈和鼓乐,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域文化的特点和共性,可以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示不同地区的舞蹈表演,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化的魅力。

2.对比分析文化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安塞腰鼓与其他地区民间文化的差异,让学生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差异性,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强化文化认同感:在了解了不同地域文化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家乡的文化特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家乡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组织学生进行家乡文化展示活动,通过分享家乡的文化传统和习俗,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4.拓展阅读与写作: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与地域文化相关的阅读材料和写作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来深入了解地域文化的内涵和意义,通过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思考能力。

5.开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或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地域文化的魅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博物馆、民俗村或民间艺术团体,让学生直接接触民间文化的表演者和传承人,了解地域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以上具体做法,可以有效地促进地域文化交融,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同时,这种教学策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文化包容心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修养。

(四)跨科整合资源,拓宽学习视野

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需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师可以与历史教师进行合作,将《安塞腰鼓》置于具体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进行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安塞腰鼓的历史渊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当代社会的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传统文化现象。通过历史教师的讲解,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安塞腰鼓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语文教师还可以与艺术教师合作,将《安塞腰鼓》与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进行有机融合,邀请舞蹈教师为学生展示安塞腰鼓的舞蹈动作,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一传统舞蹈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欣赏与安塞腰鼓相关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从音乐的角度感受这一传统文化现象的艺术魅力。语文教师也可以与体育教师合作,将《安塞腰鼓》与体育课程中的舞蹈课程进行整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以安塞腰鼓动作为主的体育课程,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学习和掌握安塞腰鼓的舞蹈动作。这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丰富体育课程的内容,还能够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传承。

五、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作为一篇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课文,它不仅展现了黄土高原上的豪放与力量,更传递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不屈。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创新教学方式、进行情感熏陶、增强文化认同以及跨科整合资源等策略,使这篇课文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和有意义。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不断反思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拥抱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做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鸳鸯初级中学)

编辑:张国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