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通互鉴艺术共美

2024-09-03 00:00:00孙晓婕
人民音乐 2024年8期

2024年4月8日晚,伴着绵绵细雨,“李树化作品特别音乐会”在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为国立艺术院,1928年成立于杭州)成功上演。本场“特别音乐会”由青年钢琴家张奕明博士携星海音乐学院青年艺术家们共同演绎,精选了李树化在国立艺术院工作时期创作的,与杭州文化人脉、历史风情相关的多首音乐作品,包括7首钢琴曲和17首声乐曲。李树化的音乐创作融合了西方作曲技法和中国音乐传统元素,同时呈现出音乐与诗歌、戏曲、绘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共美之特征。音乐会采用演奏、演唱和讲述三种方式,营造沉浸式欣赏空间,于舞台上构建出琴韵、歌声、诗境、画意的艺术共美聆赏模式。

音乐会开场,浙江音乐学院郑晓丽介绍了李树化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与国立艺术院①的历史渊源。李树化(1901—1991),生于泰国,是中国第一代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1920年留学法国里昂国立音乐院,专攻钢琴、声乐和指挥;1927年毕业回国后,任教于北平国立艺术专门学校;1928年入职于杭州刚刚成立的国立艺术院,任音乐研究会主任,1932年音乐系成立后成为首任负责人;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离开国立艺术院,随后辗转多地,命运坎坷。②李树化的大部分作品诞生于在国立艺术院“黄金十年”教学期间。根据目前公布的材料可知,李树化共创作28首歌曲、17首钢琴曲和3首室内乐。杭州十年是他音乐创作的高峰期,或许是国立艺术院的艺术运动社、梅州三剑客③、灯芯琴室④、西子湖畔及杭州的人文地理赋予了他创作的灵感。

一、钢琴作品——融通中西

1928年,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择址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综合性的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首任校长林风眠⑤ 提出了“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教育主张。李树化深受这一理念的影响,他的作品既富有法国音乐的精致细腻、华丽浪漫,又蕴含中国音乐的流动婉约、诗情画意,将法兰西式绚烂多彩的光影感与中式气韵灵动的意境美自然融合。

李树化的钢琴作品多为小品,少则数小节,多则五十余小节。音乐会开始, 张奕明连续演奏了5 首钢琴小品⑥,分别是回忆往日《秋夜》的宁静,渐入庄重高贵《礼》的仪式感, 慨叹昔日《感旧》的悲哀,再到突如其来《紧张之夜》的惶恐与祈祝,终曲回味《浪漫曲》(残稿)中的遗憾与未知。5首小品具有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标题特征,在演奏家的调配之下形成“ 组曲”特征。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李树化的人文情怀与艺术心境, 展现了2 0 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第一代钢琴作品的精妙与智慧。李树化在《东南日报》1946年2月21日发表的《漫谈声乐和器乐》一文中写道:“一切言语不能表态的情感,只有音乐才可以把它表现出来,我们要把音乐当作灵魂的语言。音乐中的器乐,就是最完备、最美满的灵魂语言。”⑦ 李树化的钢琴音乐虽然在作曲技法、演奏技巧方面没有复杂的设计,但是其清晰的音乐思维和丰富的音乐情感,吸引着听者去探寻他跨越中西的灵魂语言。

张奕明是我国最早开展李树化音乐研究与演奏的学者之一,2023年出版唱片《西湖荡漾:李树化音乐作品专辑》,其中包含27首李树化创作的声乐曲和钢琴曲。音乐会特别选用1895年产自德国的博莱斯勒钢琴,张奕明结合早期钢琴演奏的弹奏手法,还原历史的声音,宛若在与作曲家及作品中的人物进行着隔空对话。

第一首《秋夜》以弱起开篇, 旋律在柔美的和声伴奏下,悠长清晰,催人共情。此曲作曲家标注“赠我友林风眠( 1 9 3 1 年) ” , 音乐浸透着温馨与亲切的氛围,第一乐句徐缓的下行音阶和八分音符重复,仿佛是在秋风细雨中慢慢述说着往事,中段4小节的转调和力度变化将和谐短暂打破,呈现出曲中人物心境的波动。演奏者轻柔的触键勾勒出似断又连的旋律线,有如肖邦夜曲中的绵延和宁静。

第二首《礼》是在1933年蔡元培等人提议政府设立国乐馆,制作礼制音乐的背景下完成的。李树化运用复调创作技术,四个声部连绵不断,平稳进行,使人安静神往。钢琴家以传统的行板速度演奏,在声部之间形成对话,并赋予宫廷雅乐的表达,传递出中国韵味与气质。

第三首《感旧》以中国传统诗词为基础, 进行创作谱曲。此曲来源于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感旧》,李树化将乐句与诗句相对应,通过五声性调式传达出东方意蕴,5—6小节与20—21小节两次转调和渐强来释放情感的晦暗,乐曲最后4小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强奏起音后模仿第一句旋律下行,渐弱渐慢至消失,抒发了诗人亡国后生命落空的悲哀。演奏者通过强弱的对比、微小的伸缩节奏处理,恰如其分地展现出曲中的凄凉和伤感。此曲似模仿格里格钢琴曲《致春天》中的织体形式,左手旋律线条,右手柱式和弦切分节奏的伴奏织体,双手协调呼应。

具有现代音乐风格的第四首《紧张之夜》, 开篇五组小三和弦半音连续下行弱奏(ppp),烘托惶恐氛围。李树化运用低音旋律、三连音、切分节奏、增三和弦等手法及频繁的变换节拍速度,在不规则律动中实现“思绪”的延展变化。受法国“印象派”作曲技法的启发,曲中不同音区半音阶的音色对比,及增三和弦的重复运用,令听者留下了强烈的异样感。号角声后,钢琴三次奏响代表“钟声”的主导动机,暗喻安宁与和平正在“走来”,“钟声”的回荡,给人们带来一丝安抚、一份希望。

仅有6 个小节的终曲《浪漫曲》(残稿),选用中国传统音乐创作方式,运用了“一串珠”和“双头鸟”的旋律写法。欲说还休、音里有言的基调充斥着这首小品, 承上启下,给人留下了美好与希望。

音乐会尾声,在现场观众意犹未尽、热情欢呼声中,张奕明加演了《树化歌曲集Ⅰ》⑧ 中的《湖上春梦》(赠蔡威廉⑨) 和《艺术运动》两首钢琴曲。《湖上春梦》与音乐会第一首钢琴曲《秋夜》遥相呼应,借景抒情。轻柔、断续的琶音仿佛微风阵阵,用音乐开掘出一片梦幻与现实之间朦胧的艺术天地。作曲家使用延音踏板将各种不同音响和声交织在一起,试图还原西湖雾绕寥寥的梦境画面。最后一曲《艺术运动》曲调慷慨激昂、鼓舞人心,与“艺术运动社”提倡“促成中国之文艺复兴”之艺术理想相契合。

高质量的音乐会演出,赋予不被熟知的音乐作品以神采奕奕。张奕明娴熟的演奏,引人进入一种明澈、纯粹的艺术境界,引导观众透过乐曲感受那个时代的音乐特色。对作品细致的把握和深刻的理解,助人品味李树化钢琴音乐的美学倾向和文化语境。弹奏中精准的跑动、绚丽的连奏、充满张力的音乐情绪对比,给予在场观众难忘的听觉享受。

二、声乐作品——艺术共美

国立艺术院创立之初,以林风眠为首组织成立了“艺术运动社”,其核心理念是创作民族时代艺术, 召集师生以创作、教育、宣传“ 三位一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新艺术活动,推进新艺术运动。“艺术运动社”倡导的启蒙主义美学观和中西文化调和论,为艺术社成员艺术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参照和理论依据。李树化作为“艺术运动社”重要成员,在其音乐创作中,践行新艺术运动的思想理念,调和中西方音乐,勾画出音乐与诗歌、绘画互融相通的共美蓝图。

(一)诗乐相融

自1919年“五四”运动,“西学中用”风潮的兴起,将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传统诗词歌赋、五声调式相结合的艺术歌曲创作逐步增多。受清末民初时期学堂乐歌的影响,“引乐入诗”(用西方音乐技法创作的旋律激发中国古典诗词意境)在李树化音乐创作中多次运用。

李树化在艺术歌曲创作中,借鉴了中国传统音乐曲牌的表达形式——一曲多用,即为不同的诗词、典故创作同一首曲调。艺术歌曲《柳枝与竹枝》是由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和顾况的《竹枝词》为素材创作的,一首曲调配以两首不同的诗词。作品通篇为“一字一音”中国式腔音化旋律的词曲关系。通过D大调与A大调的转调对比,突出柳枝与竹枝的不同性格特点。李树化擅长运用离调、转调的方式传递作品中情绪的转变或递进,使乐思出现微妙的变化。这与李叔同创作的中国近代第一首合唱歌曲《春游》如出一辙。李树化分别为《酌酒与君》(王维词)与《客家山歌》(黄遵宪词)两首不同题材的古诗词编配了同一旋律。作曲家在《酌酒与君》中借用王维对好友的劝诫,与诗人感物伤怀产生情感共鸣;《客家山歌》则表现“客家女子嫁郎”时的情景,在咬字吐字、行腔归韵方面,独具匠心地运用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客家话方言。钢琴伴奏左手低音使用静态叠置五声化和声语言(五度四音和弦),衬托乱世浮沉、人情冷暖的内心独白。静谧的音乐曲调氛围使两首不同填词的艺术歌曲各显其韵味。声乐演唱翟晓寒、唐佳悦与钢琴伴奏张奕明的精致演绎,相互交织、互为渗透,表现出了琴声合乐的高度默契感,使听众清晰地捕捉到作曲家传递的意境。艺术歌曲是李树化探索中国化、民族化音乐创作的重要体裁,通过艺术歌曲创作对诗词进行重构、解读,歌诗一体构筑出的意象,体现了李树化的精神内涵。

(二)音画相通

李树化的艺术歌曲中体现了“音画之通感”的思想,即在音乐创作中渗透绘画的规律特点,产生音画共振的关联表现。李树化在《亚波罗》第1期(1928年10月)发表的《音乐是……》中表达了音乐与绘画的关联:“音乐是一种艺术,它亦与画相近,它的特别色彩,即是管弦乐;它的构图、线条,即是旋律,组织上理智的重心的关要。此两种艺术,彼此都一样以谐和为基础。”⑩作品中,作曲家通过特定的乐音组合,调配出各种调式与和声色彩,象征性地表现出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空间关系。比如,强和弱的对比营造出近和远的空间感,旋律与伴奏声部体现出前景与后景的空间关系,音区对比展现了绘画中的多方位空间层次感在音乐上的同构关系。《温和的海》《流星》和《春》像隽永的水彩小画,赋予了几分亲切和温暖。李树化用谱写音符的“画”笔,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美妙画卷。《温和的海》将大海比作温柔的情侣,沉醉于大海的爱意之中。男中音翟晓寒的演唱醇厚饱满,悠长的旋律线条反映出他对气息掌控的自如,加之在歌曲尾声“吁”的弱音唱法,细腻诠释出曲中画面的神韵,营造出中国水墨画轻描淡写的神奇意境美。曲中在第二句的终止(第17小节)时,作曲家使用了变徵音作为阻碍终止,这样的增四度音程效果,带有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色彩性和声的影子。同样在《星》的第18、19、22小节钢琴伴奏乐谱中,全音音阶的运用使不和谐乐音与朦胧音色的冲撞融合,将音响瞬间加以印象化,如同印象派绘画一般,成功地将琴声和人声融入到了画意世界中来。《金陵怀古》中多处在休止符作延长标记,神似山水画中的“留白”,为听众构建个性化聆想空间,带领听众徐徐漫步于景、情、声、色、韵相融彻的“画境”。

(三)个人情感体验

音乐会上除了上述作品,还有一部分反映李树化个人生活、情感体验的歌曲,歌词大多由作曲家本人创作。例如,《表白你的心》讲述了作者对爱人的炙热情感。李树化在法国留学期间,与法籍妻子珍妮相遇、相爱,此曲似对爱妻珍妮的表白。作品为四三拍,钢琴伴奏声部的固定音型结构模仿法国作曲家比才作品《卡门》中《斗牛士之歌》的伴奏节奏特点,充满了激动与不安之感。《假如你……》讲述了爱情的离别与失落。此曲是由16小节组成,小行板速度。曲中存在歌词与曲调异步的现象,这对演唱者的气息控制和吐字归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曲家还为女儿创作了《摇篮曲》(给我的小宝宝尘生)、《催眠歌》(给我的尘生),两首歌曲均为八六拍,由女中音唐佳悦深情演唱,舒缓的旋律流露了父亲陪伴女儿安静入睡时的祥和与温情。在《我怀想的音乐女神妃》中,作曲家将音乐视作女神,表达对其倾慕与真切之情。曲中的强弱变化、音程大跳等对比,增强了歌曲的戏剧性。音乐会最后还演唱了由李树化译词的三首法国民歌《在败坏的封建时代的宫墙中》《在月亮底下》和《乍克哥》。

结语

1928年至1937年处于中国专业音乐创作的早期阶段,中国作曲家和音乐作品的数量都十分有限。李树化作为杭州国立艺术院的教授,创作出如此之多,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钢琴曲和艺术歌曲,为中国近代音乐历史的发展贡献了关键性力量,作出了实质性推进。近二十年来,在张静蔚、梁茂春、欧阳鹭英 等专家学者的努力下,李树化及其音乐创作的图景逐渐清晰,并通过研讨会、讲解音乐会等方式得到了推广。本场音乐会三位音乐家的表演浑然一体,对作品的情感表达和处理力图遵循历史原貌,展现了深厚的中国音乐文化底蕴。

李树化音乐作品在值得我们推崇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创作手法大多是对欧洲作曲技法的模仿和借鉴,创作内容聚焦于个人感怀、祖国山河与人文风情等,缺乏戏剧性的张力和悲剧性的内涵;旋律虽优美如歌,但少有多声部复调音乐;缺少纵深的历史维度,削弱了作品的深刻性与思想性。但不可否认的是,李树化与他同辈艺术家们以开阔的艺术胸襟、兼容中西的气度,拓展了当时人们的视野,为中国音乐创作的民族化风格探索作出了奠基性贡献,促进了近代中国音乐文化整体性进步,为新中国音乐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随着现代文化的快速发展,中国早期音乐文化传统面临着式微或隐没的危机,然而对早期音乐发展的关注、传播和继承,恰可为我国现当代音乐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反哺当代音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