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 湖南省教育厅和湖南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2023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和教师基本功展示活动, 于2023 年12 月4 日—8 日在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举行。来自全国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107 所高校共258名学生、94 位老师参加了这次展示活动。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崔保师在开幕式上就本次活动的背景、初衷和目标发表了讲话,他指出:举办本次音乐基本功展示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一次集中学习,是在建设教育强国、学校美育面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一次全新教学改革实践,也是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生交流互鉴的大教研。崔保师强调,举办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展示,应将着眼点放在推进美育工作上, 用美育推动音乐教育,赋予新时代音乐教育明确的价值追求、深刻的思想主题,辅以音乐教育人才娴熟的专业技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实现价值塑造、丰富精神生活、完善人生品格、涵养文明言行、推动社会和谐。
本届基本功展示活动全面检阅了近年来我国高校美育改革发展的成效,总结了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与反思了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短板。通过发挥基本功展示的示范引领作用,将有力推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特色与亮点
相比以往历届音乐教育专业基本功展示活动,本届展示体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特色亮点。
一是参展师生的代表性。一方面,参展师生来自全国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与学校。本届展示活动31 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积极参与,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绝大部分省份都满额派出了3 名教师和来自三所学校的9 名学生参展。参展学校既包括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专业音乐学院,也包括部属院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可以说这次展示是对全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次全方位、各层次的集中检阅。另一方面,参展师生代表了当下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素养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高水平。各省参加展示的3名教师均由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选派,他们是各省音乐教育专业的优秀教师代表。而每个学校参展的三位选手均由学校自荐优秀学生,不再通过抽签来选拔,这对于各参展学校互学互鉴、查找自身差距、明确人才培养规格都具有积极作用。可以说,这样的展示既是育人成果的展示,也是教师素养与人才培养的检验。
二是项目调整的导向性。较之上届展示活动,本届展示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从顶层设计上对展示项目进行了部分调整。其中,学生的专业展示项目,取消了原有的“歌唱与伴奏”,增加了“戏曲”, 确立了两个必展项目———即兴弹唱与合唱指挥, 和三个自选项目———器乐展示、 舞蹈展示、戏曲。之所以取消“歌唱与伴奏”项目,主要是因为该项目与“即兴弹唱”在内容与形式上有一定的重叠,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师,具有高超的歌唱与钢琴演奏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需要良好的即兴弹唱能力,而即兴弹唱可以说是长期以来音乐教育专业本科学生的最大短板。因此,这次把原来的自选项目“自弹自唱”调整为必展项目“即兴弹唱”,目的就是要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与教学直接对接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而将“合唱指挥”由自选项目改为必展项目,则是基于合唱已经成为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与美育实践活动的最重要内容这一现实所做出的调整。此外,本次展示增加“戏曲”自选项目。《戏剧(含戏曲)》已经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体系,戏曲也已经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育使命使然。
上述调整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积极评价,大家一致认为本届现场展示项目的设置,准确对标对表“两办”美育意见精神与艺术新课标要求,紧密对接基础教育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美育人才的需求,既体现了科学性,又体现了先进性,具有鲜明的导向性。此外,这次的教师展示增设了“社会实践”的内容,许多参展教师第一次深入中小学校园,观摩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美育实践, 深受感染与启迪,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涵养了美育情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会实践环节虽然并非参展师生个人的展示项目,但其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生的导向作用不容低估,它让所有参与者明确了中小学音乐教育需要什么样的音乐教师,高校需要培养什么样的音乐教育人才。
三是师生素养的全能性。本届学生展示项目包括:教学展示(微课)、专业技能展示(三项)、社会实践;教师展示项目包括:教学展示(微课)、专业技能展示(自选一项)、审美和人文素养展示(经典作品赏析)、社会实践。这些项目的设置,全面地展示了音乐教育专业师生的专业技能素养。其中,微课的形式展示了教学素养,社会实践展示了学习素养与精神风貌,经典作品赏析展示了教师自身的文化底蕴。可以说,这是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师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核,是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和中小学音乐教师必备核心素养的理想构建和现实呼唤。令人欣喜的是,这次参展师生无论是教学素养(微课水平)还是专业技能水平,以及教师的审美与人文素养,都较上届有明显提升,师生素养的全能性、综合性特征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四是专家评审的引领性。这里所说的引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委构成的引领性。在评委构成方面,31 个省(区、市)与6 所部属院校各派出一位来自参展学校的具有正高职称的院系领导任现场展示项目评委, 同时还特邀了10 位来自全国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小学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家担任现场项目的评委工作。参加线上评审的16 位微课评委则由长期从事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与研究的高校教授和中小学音乐名师担任。特别值得肯定的是,现场展示评委和微课评委中共有10 位评委是来自基础教育一线的音乐名师,他们或为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或为省市级音乐教研员。这样的评委会组成模式不仅体现出鲜明的代表性,也确保了专业性与权威性,还特别关注了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与基础音乐教育的有效对接。可以说,这些评委就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引领力量。二是专家点评的引领性。本届展示活动特别设置了专家点评会,包括现场展示项目的七个小组和微课展示的师生两组,共九个小组的评审组长在会上进行了点评, 点评会持续三个多小时,会场座无虚席。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无论是本届展示活动的项目设置与调整、参展师生的推选机制与比例、各项目的评审要求与评分标准,还是参展作品的要求等,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均具有前瞻性、示范性、导向性和引领性。参展师生、各校领队与观摩人员都深切感受到,本届基本功展示活动是新时代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风向标。
五是培养质量的均衡性。本次展示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而衡量各校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学校团体奖”。所谓“学校团体奖”,就是将每个学校所派出的三名参展学生所获得的各项目分数加起来,依据总分排名而定,体现的是各参展学校的人才培养整体质量水平。本次学生展示活动共有86所高校参加, 其中有29 所学校获得“学校团体奖”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为33.7%。以下是获得本届基本功展示“学校团体奖”的名单(见表1)。
从以上获奖名单不难看出,这次参展高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上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部属院校有优势。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5 所部属师范大学中,有1 所获得全能一等奖,3 所获得全能二等奖,体现出了部属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优势。二是传统强校依然强。在最近几届基本功展示中成绩一直保持在第一方阵的几所高校,包括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浙江音乐学院、华南师范大学等,这一届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表明其人才培养质量一直保持稳定。三是西部高校已崛起。这是本届展示最亮眼的变化,陕西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分列一等奖的一、二名,广西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进入二等奖行列,充分表明西部高校在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上的整体崛起。四是地方院校提升快。这里所说的地方院校是特指省外的高校,如湖南的吉首大学、湘南学院,福建的泉州师范学院、闽南师范大学,吉林的延边大学等,都获得了三等奖,院校培养质量提升之快实属不易。五是专业学院势头足。在9 个获得团体二等奖的学校中,专业音乐学院就占了4 席,在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了扎实的专业基础与良好的发展态势。上述五个特点充分表明,近年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整体提升,取得了均衡性发展。
二、改进与建议
基本功展示每两年举办一届, 是由教育部主办的唯一一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展示活动, 它见证了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改革发展的轨迹与路向,是基于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而设计的一项重要改革深化举措。在专家点评会上,专家们从不同的内容、视角与维度, 基于中小学美育改革发展对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期待与需求, 聚焦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必备基本功的夯实与核心素养的培育, 既充分总结了展示活动所呈现的成绩、经验与亮点,又透过展示活动“把脉问诊”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存在的短板与问题,并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改进思路与举措。参展师生、省市领队、参展学校领导与教师也通过各种方式对基本功展示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第一,建设曲库,优化曲目。学生专业技能展示中的两个必选项目“即兴弹唱”与“合唱指挥”,教师专业技能展示项目中的“指挥”,都是现场抽签进行展示的,需要提前准备曲目。本届展示的抽签曲目是在展示前委托专家出题,由于时间紧、曲目多,工作量大,很难在曲目的数量、难度、风格等方面做得很完善。基于此,特别需要组织专家力量,提前为展示活动建设专门曲库,并能够根据中小学教材与高校教材的变化调整而随时更新与优化曲目。举办基本功展示的目的不是为了选拔人才,而是为了培养能够胜任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是为了提高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的师范性素养。基于此,建议曲库建设要体现“练以备用”“学以致用”的原则,学生的“即兴弹唱”与“合唱指挥”曲目,均可选自目前在全国通用、由国家教材委员会审定通过的各版本中小学音乐教材, 而教师展示的“指挥”曲目则要基于培养未来中小学教师的需要凸显师范性特点, 要适合于培养胜任中小学合唱教学与社团训练的教师, 而不是主要适合于培养专业“指挥家”。在学生展示的曲目方面, 目前全国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有14 套,高中音乐教材有3 套,其中适合于“即兴弹唱”与“合唱指挥”展示的曲目非常多但难度不一致。为此,曲库建设可以考虑根据难度将曲目进行分类, 并确定曲目难度系数,这样就能确保展示评审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第二,以展促学,提高素养。基本功展示的最终目的是夯实教师与学生的基本功, 促进素养的全面提升。基于此,不仅要建设好曲库,而且所有现场抽签的曲目都可以考虑提前公布, 使参展师生在日常的学习与工作中就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曲目, 没有参加展示的老师和学生也能够了解基本功展示的作品与素养要求,并主动自觉地熟悉这些曲目,以此引导师生把工夫用在平时的学习与工作中, 自觉提高自身素养。唯有如此,通过基本功展示活动全面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师生的基本素养的目的才能真正实现,才不会出现为展示而展示、为比赛而突击训练的情况, 基本功展示活动才能真正贯穿和助力人才培养全过程。比如, 本届学生即兴弹唱的150 首抽签作品,均来自于中小学音乐教材,如果平常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这些作品,那么,即兴弹唱的基本功这一项就可以帮助其胜任中小学的音乐教学了。
第三,专项培训,补齐短板。本届展示活动,也暴露出参展师生的一些问题与短板,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开展专项培训来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在教师方面,“审美与人文素养”依然是老师们面临的一大挑战,一方面需要提高教师对自身文化底蕴的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也需要指导教师如何通过作品赏析来展示自身的审美与人文素养。建议国家与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全国或省级高校美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音乐与舞蹈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等相关部门举办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审美与人文素养专项培训。在学生方面,“即兴弹唱”依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不仅需要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上给予保证,同时也需要对高校相关专业教师进行培训, 以提高学生的即兴弹唱能力;“合唱指挥”成为学生的必选展示项目之后,明显暴露出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整体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也需要高校充实合唱指挥教师队伍并且接受专业培训;“戏曲” 是新增的对标义务教育艺术新课标的展示项目,许多学校尚未开设专门的课程,需要对高校教师开展专项培训,尽快补齐“戏曲”短板。上述学生三大短板的补齐,尤其需要各方面各环节形成长效机制。首先,办学主体和教师必须明确培养目标,清晰新时代学校美育浸润背景下,“即兴弹唱”“合唱指挥”与“戏曲”这三个方面是中小学音乐教师的必备核心素养。其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必须从课程改革入手, 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要凸显师范特征,上述三个方面的课程内容要紧密对接基础音乐教育实践。其实,当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教师专业基本功上暴露出的短板,某种意义上是因为我们把太多的精力花在那些培养专业音乐家的传统课程上,而这些课程往往在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中又难有用武之地。所以,基于基础教育现实需要及时调整与优化课程设置对于补齐短板尤为重要。再次,教学方式的创新要聚焦于实践体验,无论是“即兴弹唱”还是“合唱指挥”或是“戏曲”,在教学上一是要着力夯实学生的专业基本功,二是要尽早让学生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切身感受与体验这三个方面教学的重要性与对教师素质的真要求。最后,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可以采用基本功展示的方式进行,尽可能在真实教学场景下对学生的专业与教学基本功进行全面考察。
第四,加强宣传,强化引领。基本功展示是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领域规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展示活动,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推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活动中所涌现的,坚守师范特质、育人成效好的参展学校及优秀参展师生的榜样示范作用,充分利用活动中所积累的优质微课与专业表演资源,这是活动之后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建议加强基本功展示活动的宣传力度,搭建好基本功展示资源共享网络平台,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基本功展示的引领作用,促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课程与教学改革, 不断提高育人质量。此外,通过这次基本功展示也发现,有极少数参展学校对这项活动不够重视,如何提高学校的认识水平和参与的积极性,可考虑研究有关评价机制来规约这一问题。
结语
总之,这次展示活动让全体参展师生进一步明确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改革方向与理念,坚定了师范特质与立场,找到了破解问题、补齐短板的有效路径与方法。本届教师基本功展示虽然落下帷幕,但改革永远在路上。相信这次展示必将对深化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优化课程体系结构与改进教学方式,推进高校音乐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