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海春风传承之路

2024-09-03 00:00:00朱依依
人民音乐 2024年8期

2024 年3 月24 日,香港牛池湾文娱中心举行了竹韵小集中乐团二十周年庆活动之一的“未来的传统:星闪闪·乐悠悠”民乐合奏音乐会。在节目单标题的英文翻译中,“星闪闪”被译为“才华闪耀”(Shing)Talents),“乐悠悠”则译为“乐聚四方”(Confluent)Music)。诚如这个更为直接的表述,本场音乐会虽然只是竹韵小集今年众多活动中规模不大的一场,但是它汇集了生活在不同地区老中青三代华人作曲家的原创作品,可谓当代中华音乐的一次展示。同时,作为香港地区资深的民乐表演团体,竹韵小集的发展历程映射了香港现代民乐合奏的历史特征,乐团在此重要历史节点举办的这场音乐会不仅是一次庆典,更是对香港民乐文化精神和历史责任的重申。

文化名片国乐情怀

现代民乐合奏(香港称为“中乐合奏”)在中国香港是一种常见但又特殊的音乐表演形态,其发展始于20 世纪50 年代,归功于一批热爱中国音乐的普通民众、粤乐演奏者和爱国学子的集体努力。1957 年,香港爱国文艺团体“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成立了下属民乐队,它是香港首个现代民乐合奏表演团体。至此,不同于广东传统乐器组合形态的现代民乐合奏开始在香港为人所知, 并在60 年代初至70 年代中期快速发展, 涌现出大量的社会民乐合奏团体,可谓香港的“国乐之春”。民间自发的风潮弥补了中国现代音乐在香港主流艺术中的缺位,是港英时期一场“自下而上”的民族音乐文化运动。因此,现代民乐合奏既是青少年主流业余文艺活动之一,也是香港爱国民众建立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这股民间热潮在70 年代中期引起了港英政府的关注,基于安抚民众、稳定社会的政治考量,当局在1977 年成立了香港首个公立职业中乐团———香港中乐团。自此,香港的民乐合奏文化进入了职业与非职业并行发展的时期。香港回归后,本地的民乐团体积极地与内地开展文化交流,成为文化回归的先锋。2005 年香港中乐协会成立之际,有三十个社会及学校民乐合奏团体加入,近年还有不少新的中乐团陆续成立。时至今日,香港民乐团体的数量仍旧可观。香港民乐合奏文化的兴起和发展见证了香港音乐工作者和爱国民众通过发展现代民族音乐,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深化民族认同的坚定步伐。同时,它也极大地促进了本土民乐创作的蓬勃发展,为香港作曲家思考和实践中国当代音乐创作提供了一方天地,民乐合奏作为香港的“文化名片”乃是实至名归。

成立于2003 年的竹韵小集中乐团传承和延续了香港民乐合奏文化的优良传统,已是香港小有名气的职业民乐团,现有20 位专职乐手,一直受到香港艺术发展局资助。乐团始终秉持“小而美,简而精”的艺术宗旨,传承民族音乐传统、培育香港本土民乐表演人才、展现香港多元的民族器乐文化。乐团不仅深入研习和传承传统的广东乐种,也积极地发掘和演奏现代民乐作品,特别是本地作曲家的原创作品。自2004 年起,乐团陆续委约二十余位香港作曲家编创作品四十余首,首演新作六十余首。与其合作演出的内地与本地演奏名家不计其数,对于一个规模不大的地方乐团而言,这是极为可贵的。

此外,竹韵小集还积极地参与内地文化艺术项目及活动。2022 年,国家艺术基金首次向香港和澳门特区的艺术机构和艺术工作者开放申请,竹韵小集于2023 年成功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香江雅韵·弦歌不绝:岭南音乐文化传承及实践计划成果巡演”。今年2 月,乐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和天津民族文化宫举办了音乐会,演出曲目既有传统的广东音乐名曲,也不乏香港作曲家的新作。此外,香港中乐团和香港城市中乐团也都成功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巡演项目。可见,香港民乐界依旧是积极融入祖国文化发展的领航者。

兼收并蓄乐聚四方

“未来的传统:星闪闪·乐悠悠”音乐会是竹韵小集少见的全场均为当代民乐合奏作品的演出。音乐会一共演出了6 首曲目,作品出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的老中青三代华人作曲家之手,分别是:新加坡青年作曲家王辰威的民乐合奏《融》,马来西亚青年作曲家赵俊毅的民乐合奏《炎之物III》,周龙的民乐五重奏《长风破浪》,陈其钢的民乐改编版双簧管与乐队作品《道情III》,内地青年作曲家周嘉颖的古筝与乐队作品《踏香》以及竹韵小集为本次音乐会特别委约香港作曲家黄学扬创作的合奏组曲《悠悠太平山》。除《长风破浪》以外,其余作品均为二十余人的小型民族管弦乐队演奏,演出作品的题材、风格和表现形式多元,映射出香港中乐合奏文化兼收并蓄的风貌。

王辰威和赵俊毅是成长于东南亚的华人,因此,开场的两部作品《融》和《炎之舞III》显示出浓郁的南洋风格,呈现了东南亚地区多民族混居的人文特性。王辰威现为新加坡华乐团驻团作曲家,此作原为室内乐版,本次上演的是合奏版。赵俊毅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曾在香港中乐团举办的国际作曲大赛中拔得头筹,民乐合奏创作经验颇丰。这两部作品都将东南亚多种民间音乐素材进行了融合展示, 呈现了亚洲民间音乐节奏的复杂和多元性。《融》着重将印度族和马来族风格的主题对位或交替发展,首尾则以加美兰风格的主题进行呼应。《炎之舞III》将扎宾舞、麦仁南舞、佐吉舞、加美兰等多种民间音乐素材并置, 为了凸显舞曲素材的热烈,作品对打击乐的使用频繁且丰富,鼓、锣、板等打击乐器的合奏既有东南亚风格,还透露着中国打击乐的特性。此外,打击乐作为主奏乐器时往往配合以拉弦和吹管乐器组的“打击乐化”音响,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本次音乐会还上演了作曲家周龙和陈其钢的两部佳作,二者都典型地反映了第五代作曲家基于传统、民间音乐特性或素材,展现简约美学品格,同时传达厚重历史气息的创作特性,展现了老一辈作曲家与中青年一代不同的审美趣味,也彰显了中国音乐不同的时代风格。《长风破浪》是周龙2004 年为纽约长风中乐团创作的民乐五重奏作品,乐曲灵感来自李白的《行路难》三首之一,文学化的主题、精练的乐器组合以及短小的结构都使作品极具诗意。作品素材颇为简约,主要运用了笛、筝、琵琶、二胡同音或长音的波音, 颤音化演奏与打击乐合奏等,营造出带有即兴效果的、没有明确旋律形态的音响,这种音响效果交替以简短的、清晰的中国音阶旋律。二者的穿插如同“拔剑四顾心茫然”与“直挂云帆济沧海”两种心理状态的交叠,成就了作品简约清爽的文人气质。

陈其钢创作于1995 年的双簧管协奏曲《道情》是以现代音乐技法传达中国民间音乐色彩的佳作,集“雅”“俗”于一身的特性使之深受民乐界的青睐,现存有室内乐和管弦乐两个民乐改编版。本场音乐会上演的是新加坡作曲家罗伟伦在2010 年改编的双簧管与民乐室内乐组合版《道情III》,改编后作品音色的对比度和锐度更高, 乡野气息更为浓重,独奏乐器与乐队间“竞奏”感颇为强烈。担任双簧管独奏的是香港青年双簧管演奏家薛宇曦,他的演奏展现了香港当代音乐表演的实力。此外,本场音乐会还上演了上海音乐学院在读博士周嘉颖的古筝协奏曲《踏香》,担任古筝独奏的是新加坡青年演奏家郑怡雯。《踏香》描绘了花朵初生、含苞、绽放和凋落的生命周期,乐曲主题和音乐风格具有强烈的中国古典气质,营造出悲悯之感。

本场音乐会的压轴之作乃是竹韵小集特别委约的,表现香港主题的合奏组曲《悠悠太平山》。黄学扬是竹韵小集的驻团作曲家, 民乐创作经验丰富。近年为香港本地民乐团创作和改编了各类型的作品,也曾为香港中乐团创作过《八仙过海》等大型中乐剧场作品。轻音乐风格的《悠悠太平山》包含“天远云淡”“太平山街的回忆”“岁月共鸣”“盼望之歌”“漫步太平山”五个乐章,作曲家从其2016 年为香港话剧团创作的音乐剧《太平山之疫》中选取了歌曲主题重新编配,还引用了流行曲、音乐剧、民谣的曲调,丰富的素材被悠扬和轻快的浪漫风格整合于一体,延续了作曲家一贯的调性清晰、旋律轮廓鲜明和配器简洁的创作风格。太平山街是19 世纪末香港华人的聚集区,今天已成为了古迹、博物馆、咖啡厅聚集的特色文化街区,亦是游客青睐的休闲观光胜地。因此,将多种类型的音乐主题囊括于轻松的浪漫风格之下,对应了丰富多元的城市地域特征,呈现出与前几部作品截然不同的小资情调和城市气息。

音乐会上演的六首曲目展现了身处不同地域的华人作曲家截然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意趣,这也是对竹韵小集表演能力的一次考验。年轻乐手们对于当代的演奏手法和音响并不生疏,虽然在某些风格把握上有些许偏差,但整体效果让人满意。实际上,竹韵小集日常演奏的大部分作品是广东音乐和传统民乐合奏曲目,能在短时间内排演一整场当代作品实属不易。

听音寻路共话传承

音乐会也是本年度竹韵小集在香港特区艺术发展局支持下推出的“青年室内乐音乐家交流计划”的第一次成果展示,特邀新加坡民乐室内乐团鼎艺团的古筝演奏者郑怡雯加入演出。乐团希望依托此项目为香港本地民乐人才提供更多的外出展示机会,并与其他团体在表演、创作、管理等多方面展开交流学习。这是香港文艺界在新时代继续发挥枢纽作用,为不同地区民乐工作者齐聚一堂、共话传承与创新而设置的平台之一,竹韵小集这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行动力同样是对香港民乐合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肩负表演、教育、文化交流的多重任务一直以来都是香港地区民乐表演团体的传统,民乐合奏因而成为香港社会自发开展美育的重要载体,这与其“自下而上”的发展历程不无关系。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民乐合奏刚刚在香港立足之时,本地并无专业的学院或机构培养人才, 青少年往往跟随粤乐师傅、内地移居香港的民乐表演者私下学习,或是在劳工子弟学校、香岛中学等爱国左派学校的民乐小组学习。这些青年学子毕业后开始组织业余民乐团,在演出训练的同时开展教学, 因此,1977 年香港民乐合奏职业化之前的民乐教育具有“传、帮、带”的特点。换言之,在香港的大学设立民乐表演专业之前,社会民乐表演团体便是民乐人才的最主要的“孵化器”。与此同时,20 世纪60 年代以来,香港民乐表演团体之间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来往,共享乐手和作品、联合汇演、文化交流乃是常态,这种“集群式”发展助力民乐合奏迅速地“社会化”,并成为本土现代文化“新的传统”。

不论在什么时代都自发地传承民族文化,共同寻求创新的前行道路,充分利用香港作为中国面向国际的窗口的地缘优势,通过民乐深化国际对中华文化的认识,积极地融入国家文艺发展大局,这就是香港民乐文化的核心精神。竹韵小集是这种精神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如同乐团行政总监陈照延所言,“竹韵小集是‘博物馆’和‘实验室’的结合,要两条腿走路。博物馆就是把传统的留下来,能演的随时可以演。但也要有能力把以后的东西去实验,如果实验成功,它就可以留下去了。老的要保留,新的要创作”。这一席话不仅道出了竹韵小集的发展策略,亦代表着香港诸多民乐团体创造“未来之传统”的共同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