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2024-09-02 00:00王素清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9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中明确要求,小学语文教学需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意味着语文教学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探究精神。与此同时,新课标还强调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儒家教育思想中的重要理念,其主要强调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在学生苦思而未得其解时给予启发,在他们想表达却难以言传时给予点拨。这种教学策略的主要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以《两小儿辩日》为例,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理念全面运用于整个教学,通过故事导入、自主预习、朗读训练、合作探究、情景模拟和总结提升等环节来激发学生对古文和古代文化的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一、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一篇有趣的古文,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太阳的故事。受自然规律和人们认知规律的影响,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的探索充满了好奇和疑问。现在,让我来给你们讲一个关于古人如何观察太阳,并对其产生疑问的小故事吧!

教师讲述一个简短的古人观察太阳的故事,以此过渡到新课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和科学的兴趣,为学生进入新课内容做好情感铺垫,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二)自主预习与字词教学

教师:请大家先独自阅读课文,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不懂的字词标注出来。稍后我们一起来探讨。

学生自行阅读,并标注不懂的字词。

教师: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些字词。比如,“东游”是指……

教师详细解释“东游、故、去、车盖、盘盂、探汤、孰为汝多智乎”等字词的意思,并补充《列子》的相关文学常识。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发现问题,在学生“愤”的时候给予适当的点拨,即“启”。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三)朗读指导与训练

教师:接下来,我先为大家范读一遍课文,请大家注意古文的韵律和停顿。

教师范读课文。

教师:现在,请大家跟我一起读,注意模仿我的语调、语速和停顿。

学生跟读。

教师: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好,现在请大家自由练习朗读,争取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指导和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文的韵律美,提升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四)合作探究与深入理解

教师:这篇课文中,我们通过标题中的“辩”字能够感受到观点的不统一,所以,现在请大家分组合作,探讨两小儿的论点及论据。

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两小儿的论点及论据。

教师:现在,我们来分析孔子的态度。他为何说“不能决也”?这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态度?

学生讨论孔子的态度,理解其谦虚谨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师:那么,两小儿的观点各有什么依据?你赞同谁的观点呢?

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通过这个过程,教师既能够培养学生在合作中的探究能力,又充分体现了“不愤不启”的教学理念。)

(五)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

教师: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来扮演两小儿和孔子,重现辩日的场景。这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重现两小儿辩日的场景。

教师:非常好!通过角色扮演,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大家给予表演者一些评价和建议。

学生互相评价和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课文内容,加深对古文的理解。在学生表演过程中遇到难题或表达不清时,教师通过“不悱不发”的儒家教育理念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总结提升与拓展延伸

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探索精神。请大家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核心观点,并分享自己在本次学习中的收获和体会。

学生总结并分享收获。

教师:那么,通过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你如何看待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探索精神呢?

学生思考问题并回答。

教师:最后,我给大家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请大家查找与太阳相关的科学知识,或者写一篇关于《两小儿辩日》的读后感,或者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计意图:在总结提升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总结课文内容和核心观点,分享学习体会。拓展延伸部分则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教学反思

(一)亮点

1.愤而启之,以疑激趣

“不愤不启”,即在学生对某个问题感到困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时,教师才给予适当的引导。这种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我将这一思想运用到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引导学生之初,我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古人如何观察太阳并对其产生疑问的小故事,成功地点燃了学生的“愤”之情感。他们对这个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之后,便自然而然地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太阳的知识。此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引入新课内容,让他们带着疑问进入学习状态。这种以疑激趣的方法不仅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还让他们明白学习本身就是不断探索和解答疑问的过程。例如,当我在课堂上讲述完古人观察太阳的故事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古人会对太阳产生这样的疑问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是因为古人对自然的探索精神,有的说是因为太阳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他们的回答虽然各不相同,但都体现出了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索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我适当地给予引导,帮助他们理清思路,使他们的思考更加有条理和深度。总之,在“愤而启之”的教学策略下,我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主动提问,展现出了对学习的热情。

2.悱而发之,自学解疑

“不悱不发”意味着在学生想要表达却难以言传时,教师应及时给予点拨,帮助他们将内心的理解转化为准确的语言表达。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我在自主预习阶段运用了这一策略。当面对课文中的陌生字词和深奥含义时,学生往往会产生困惑和疑问。此时,我鼓励学生自行查找资料、思考解答,通过这一方法有效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但是当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难以逾越的障碍时,我会适时地给予点拨。例如,在预习过程中,有个学生遇到了“车盖”这一陌生词汇,不知道其具体含义。他尝试通过上下文来推测词义,但仍无法确定。此时,我给予了他适当的引导:“车盖在古代是指什么?你可以想象一下古代马车的结构。”经过一番思考,他最终理解了“车盖”的含义,并成功地将这一知识点内化。通过“悱而发之”的教学策略,我帮助学生锻炼了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体会到了通过努力获取知识的成就感,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敢地寻求帮助并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问题。

3.愤悱交织,以读促悟

在朗读训练环节,面对古文《两小儿辩日》的复杂句式和深奥含义,学生初读时经常会感到困惑和挑战,这正是“愤悱”之情的体现。根据儒家教育思想,“愤”是学生对知识渴望而不得的情感,“悱”则是他们想要表达却难以言传的状态。为了引导学生跨越这一障碍,我首先鼓励他们通过多次朗读来熟悉文本,感受古文的韵律之美和节奏之感。例如,当学生读到“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这两句时,由于句式结构与现代汉语不同,加之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考,学生初读可能会感到晦涩难懂,但在我鼓励他们反复诵读后,他们开始逐渐捕捉到古文的节奏和韵味,对句子的理解也随之加深。随着朗读的深入,当学生对古文有了一定的感悟,但仍难以完全理解其深层含义时,我便会适时地给予点拨。比如,在解释“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这一句时,我会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的视觉现象,如远处的树比近处的树看起来要小,从而帮助他们理解文中两小儿的辩论依据。通过这样的“愤悱交织,以读促悟”的教学策略,学生不仅能够在朗读中感受到古文的魅力,还能够逐步深入理解文本,最终实现自我感悟和表达。

4.合作探究,愤中求解

“愤”中求解,即在学生感到困惑和渴望解答的时候,引导他们通过合作来寻找答案。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我认识到了合作探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学生面对两小儿的论点及论据产生分歧和困惑之时,正是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锻炼其合作能力的良好时机。例如,当学生就“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这一论点展开辩论时,不同的小组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有的小组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因为太阳距离地球较近时确实会感到更热;而有的小组则持相反观点,认为太阳的温度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不能单纯以距离来判断。面对学生的分歧和困惑,我引导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来寻找答案。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相互启发,他Lj/mVPxBMIkOlISzRjU1kf7k/VWr5W0lE1ESUTYKiX8=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科学知识和文本理解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当小组讨论得如火如荼却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我会给予适当的引导。例如,我会提醒他们考虑地球自转对太阳距离的影响、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等因素。在这样的合作探究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合作与探究能力,还学会了如何面对和解决问题。他们在“愤”中求解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提升了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由此可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实现了自我成长和提升。

5.情景模拟,发而促行

情景模拟是教学中的一种重要方法,特别是在古文教学中,它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本内容,提升对角色情感的理解与表达。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中,我引入了情景模拟环节,让学生尝试扮演两小儿和孔子,重现课文中的辩论场景。在情景模拟的初期,学生往往难以准确表达角色的情感。他们虽然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但在实际扮演过程中常常显得生硬。这时,我并不急于介入,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行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例如,有学生扮演的“小儿”在辩论时语气平淡,缺乏激情。我便引导他去想象自己在古代与另一个小儿激烈地辩论太阳的远近,让他感受到那种争论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想象和体会,他逐渐找到感觉,辩论时的语气和表情也变得生动起来。当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表现,但仍显生硬或不够深入时,我会给予适当的点拨和示范。比如,在情景模拟过程中,我会通过语气、表情和动作的微妙变化来展示角色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在观察中领悟如何更好地表达角色情感。这样的点拨和示范往往能让学生在“悱”的状态下得到“发”的启示,使他们的表现更加自然和真实。通过这种“情景模拟,发而促行”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还学会了如何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进步;不仅加深了对古文的理解,还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主动学习和提升。

6.总结提升,愤悱并济

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总结提升阶段,我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总结和分享学习心得。学生面对所学内容感到既有所得又有所惑之时,正是他们进行深入思考和全面总结的契机。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总结,我会设置一系列问题来引导他们回顾和梳理所学内容。例如,“通过这篇课文,你学到了哪些关于古文的知识和技巧?”“在情景模拟中,你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角色情感?”“在学习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这些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当学生的总结不够全面或深入时,我会及时给予补充和引导。例如,有的学生只关注了课文的内容和语言技巧,却忽视了其中蕴含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智慧,我便会引导他们去挖掘课文背后的深层含义,使他们的总结更加全面和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愤”与“悱”的情感并济而生。学生既因为学到新知识而感到兴奋和满足(“愤”),又因为对某些问题仍存疑惑而感到好奇和产生探究的欲望(“悱”)。我充分利用这种情感交织的状态,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使他们在“愤”与“悱”中得到全面的提升和拓展。因此,在“总结提升,愤悱并济”的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改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升了他们的学习效果,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不足及改进

在《两小儿辩日》的教学实践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部分学生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环节中的参与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古文的兴趣不够浓厚,或者对角色扮演这种形式感到害羞。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一轮教学中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如通过小组竞赛、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其次,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总结能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在梳理所学知识和反思学习过程时往往缺乏条理和深度。为了改进这一点,我计划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总结能力的训练,如通过思维导图、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他们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

再次,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教学环节的引导不够精准和到位。例如,在合作探究环节,当学生讨论出现分歧时,我的引导有时过于直接,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为了改进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等方式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帮助他们自主解决问题。

最后,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我将进一步加强课后辅导和个性化指导,通过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线上答疑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从而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支持。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鼎市实验小学)

编辑:陈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