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了父母对“我”童年诗歌的迥异评价,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反差中的爱意。教师应聚焦“精彩”与“糟糕”的反差,帮助学生理解父母期望的美好。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从多个维度,包括行为举止、言辞表达以及内心情感等方面,深入感受和理解父母对“我”所展现出的复杂而深沉的情感,其中既包含温柔慈爱,又不乏严格要求。
2.鼓励学生联系日常生活,反思并探讨父母在关爱自己时所表现出的不同方式和特点,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和感悟父母爱的多样性。
3.分角色朗读文本,身临其境地体会“我”的父母对“我”这首诗歌的不同态度以及反应。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文本中的人物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着重让学生感受巴迪在收到父母不同反馈时的情感波动和成长过程。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父爱和母爱,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以积极的方式回应和表达对父母的感激和爱意。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并启发观察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与我们之前学习的文章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呢?
生1:我发现标题里使用了引号,这应该是直接引用了别人的评价。
师:很好,你观察得很到位。那除了引号,还有没有其他特别之处呢?
生2:我还注意到“精彩”和“糟糕”是一对反义词,而且它们后面分别加了“极了”和“透了”,这样的表达方式让评价显得更加极端和强烈。
师:这些特点正是我们今天要深入探讨的内容。
(二)探讨作者及其作品风格
师:在预习时,我们了解了作者巴德·舒尔伯格的一些作品信息。现在,我想听听大家对这个作者有何看法。
生1:我觉得巴德·舒尔伯格是个才华横溢的作家,他的作品语言风趣幽默,同时思想深邃,读起来让人受益匪浅。
师:他的确是个很有魅力的作家。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想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呢?
生2:我也认为巴德·舒尔伯格的作品很有创意,尤其是他的题目设置,如《聪明的糊涂和糊涂的聪明》,这种充满矛盾的标题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师:他的创意让作品更加吸引人。那么,你觉得这种创意在他的作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生2:这种创意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并进行深入思考。
(三)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师:同学们对巴德·舒尔伯格的作品评价很高,看来大家都很喜欢他的作品。那么,今天我们学习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就是作者其中的一篇,让我们带着对作者的好奇和对作品的期待,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之旅吧!
(四)梳理生字新词
师:同学们,我们来进行一下预习反馈。请大家看这些句子(多媒体展示预习清单),你们在家已经尝试选择过正确的读音或汉字了,现在我们一起来核对一下。
师:第一句,大家觉得哪个读音或汉字是正确的?
生1:“歧”应该读“qí”,不是“qǐ”。
生2:“慈祥”是正确的,不是“慈详”。
生3:“鼓励”是对的,不能用“鼓厉”。
师:很好,大家都选对了。那接下来我们看第二句。这里的正确读音是什么呢?
生4:“誊”应该读“téng”,不是“yù”。
生5:“谨慎”的“谨”应该读“jǐn”。
师:看来大家对读音掌握得不错。我们齐读这些重点词:歧视、慈祥、鼓励、誊抄、谨慎。
生齐读。
(五)聚焦文本,梳理情感
师:现在请大家回到课本,大声朗读课文,感受童年的这段记忆给巴迪留下了怎样的深刻影响。
(学生开始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相互交流,童年的这段记忆对巴迪有什么影响?他是如何感受到父母的不同评价的?
(学生相互交流)
生:我认为这段童年的记忆对巴迪影响很大。他感受到了母亲对他的赞扬和父亲对他的批评。
师:很好,你提到了母亲和父亲对巴迪的不同评价。那么,请同学们用不同颜色或不同符号将课文中母亲对他的评价以及父亲对他的评价勾选出来。
(学生勾选课文中的评价,教师巡视指导)
师:同学们找得很准确。现在我们知道了母亲对巴迪主要是表扬和鼓励,而父亲则相对严厉一些,主要是批评。那么,你们感觉他们评价时分别带有怎样的感情色彩呢?
生:我认为母亲的评价带有浓厚的爱和鼓励的感情色彩,而父亲的评价则带有严格要求和提高标准的感情色彩。
师:分析得很好!在朗读课文时,你们注意到给人物评价添加的提示语了吗?提示语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比如,“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这里的“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就是提示语,它告诉我们母亲当时兴奋的状态。现在,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的提示语,并根据提示语读出人物的对话,体会其中的情感。
(学生寻找提示语并朗读对话)
师:很好,你们找到了很多提示语。这些提示语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比如,母亲是兴奋和高兴的,而小巴迪则是害羞和期待的。那么,为什么母亲会如此兴奋呢?
生:因为小巴迪在8岁时就写出了一首诗,母亲觉得他很了不起。
师:对,母亲看到了孩子的才华和努力,所以她感到非常激动和兴奋。这种鼓励让小巴迪满怀自信地等待父亲的夸奖。但是,父亲的评价却是“糟糕透了”。这让小巴迪感到非常沮丧和失落。同学们,你们能理解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吗?
生:父亲可能是想让孩子不要骄傲自满,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师:没错,父亲的严厉也是一种爱,他希望孩子能够不断进步。在这篇课文中,我们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爱——慈爱和严爱。这两种爱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分角色朗读对话,体会不同人物的情感和态度。
(六)穿越语言,感悟道理
师:同学们,请从文中勾画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此时学生纷纷从书中找寻答案。
生:平衡。
师:为什么呢?
生:不能只有夸奖,否则一个人会因为骄傲自满而退步,同时也不能只有批评,这样一个人的积极性会被打击,彻底消沉。
师:同学理解得很对。那这段话中“谨慎地把握住自己生活的小船”,这里作者使用了“谨慎”一词,是想要表达什么呢?
生:既不会被“精彩极了”所刮倒,又不能被“糟糕透了”所刮倒。谨慎地把握住自己的生活,能够使我们更加稳定、理智地应对各种情况,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师:此时,如果有人给我们吹来了“精彩极了”的风,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保持这艘小船不被刮倒呢?
生1: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要被过度的兴奋冲昏头脑。
生2:寻求平衡,避免过分依赖或沉浸于“精彩极了”的情绪中。
(七)理解关爱,发现真爱
师:现在请大家再次聚焦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在巴迪成功后,你们觉得巴迪最想感谢谁?为什么?
组1:我们认为巴迪最想感谢的是他的父母。因为文章中提到,巴迪的父母在他成长过程中分别给予了他鼓励和警告,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既不失自信,又能保持谦逊,最终取得了成功。
师:很有道理。还有其他小组有不同的看法吗?
组2:我们也认为巴迪最想感谢的是他的父母,但我们想强调的是他母亲的慈爱对他的影响。在巴迪小时候,母亲的鼓励让他对写作充满了热情和信心,这是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师:确实,母亲的鼓励对巴迪的成长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那么,有没有小组想从父亲的角度来谈谈呢?
组3:我们认为巴迪也会非常感谢他的父亲。虽然父亲在巴迪小时候对他的作品评价很严厉,让巴迪有些失落,但正是这种严厉让巴迪更加努力地去改进自己的作品,不断追求更高的水平。
师:同学们分析得都很透彻。巴迪的成功离不开他父母的共同努力。那么,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创设教学任务:假设现在巴迪就站在领奖台上,鼎鼎大名的他此刻思绪万千。请你站在巴迪的角度写一篇获奖感言,表达他最想感谢的人是谁,并说明原因。
(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现在请几位同学来分享一下巴迪的获奖感言。
生1:首先,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一直陪伴着我,给予我无尽的支持和鼓励。母亲的慈爱让我充满信心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而父亲的严厉则让我时刻保持清醒和谦逊,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正是他们不同的教育方式塑造了今天的我。
生2:站在这个领奖台上,我最想感谢的是我的父母。他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也是我能够取得今天成就的最大支持者。我会永远珍惜这份来自父母的深沉的爱,并继续努力,不辜负他们的期望。
师:同学们写得都非常真挚感人。通过今天的学习和讨论,我们不仅深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还学会了如何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表达情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继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取得更大的进步!
五、教学反思
首先,我通过引导学生观察课题的特别之处,并探讨作者巴德·舒尔伯格作品的风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学生积极讨论,对作者及其作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在“梳理生字新词”环节,我注重学生的预习反馈,通过核对读音和汉字,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
在“聚焦文本,梳理情感”环节,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交流,深入感受父母对巴迪的不同评价所带来的情感波动。学生能够准确地勾画出课文中母亲和父亲的评价,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感情色彩。
在“穿越语言,感悟道理”环节,我引导学生从文中勾画出作者想要表达的道理,并进行深入的讨论。学生能够理解平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生活中保持谨慎的态度。这一环节不仅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了文本内涵,还启发了他们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道理。
最后,在“理解关爱,发现真爱”环节,我通过创设教学任务,让学生站在巴迪的角度写一篇获奖感言。学生积极参与,纷纷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这一环节不仅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父母的爱,还锻炼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榕城小学)
编辑:温雪莲
新课程·上旬2024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