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有一个小小的菜园,园子里应季种些小青菜、茼蒿、辣椒、茄子、葱、蒜……
每到春天,菜园里陆续开着白色的辣椒花、黄色的番茄花、紫色的茄子花……让我稀罕得拔不动腿,可我母亲好像认为这些花儿开都是很自然的事。我想想,母亲对我好像也是如此……
七岁时,我上了小学,第一次被老师表扬:字写得端正又漂亮。我回家后乐滋滋地向母亲转述老师的话,可在灶台忙碌的母亲向我的作业本匆匆一瞥后说:“邻居家燕子的字那才真漂亮,像是用钢板刻出来的。你的字太小了,从远处看像一群蚂蚁在爬!”
十一岁时,我独自一人在一条碎砖石路上摔了无数的跟头后,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在家门前歪歪扭扭地展示给母亲看,母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你婶婶家的花儿妹妹十岁就学会了骑车,她个头还小你一头,骑起自行车来像一阵风!”
二十岁时,我成为教师,走上了三尺讲台,上了教师生涯中的第一节公开课,获得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我回家得意扬扬地告诉母亲,母亲却淡定地说:“你念了这么多年的书,课要上不好,那才让人笑掉大牙呢!”
直到一日,母亲对我说:“丫头,你现在长大了,读书辛苦、教书辛苦、离家在外工作也辛苦。平日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特别是保护好眼睛!”看到母亲眼里流露出的关爱,我突然想起她对待那些菜蔬的态度。
母亲从不赞美菜园里的花儿,可对留菜种格外上心。她总是把最大、最好的果实留下来做种子。为防备刮风、小鸟儿祸害了果实,她就用纸袋子把它们套起来,然后,小心翼翼地等待果实成熟后收种子。
如今,我也终于成了她珍视的一粒种子。
摘自《精神文明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