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我国多地部署工作的重要高频词,新动能之势正在中国大地孕育。新质生产力即创新起主导作用,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支撑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科技创新、人才。进一步抓好新质生产力培育和发展,对于通辽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办好“两件大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 产业 科技创新 人才 高质量发展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当前,通辽市正处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对于通辽市聚焦聚力高质量发展和办好“两件大事”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概念及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核心要素是通过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家的战略之举,同样是通辽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长远之策。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加快将生产力由“新”向“质”转变,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而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对于通辽市摆脱“标兵渐远、追兵渐近,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困境是一条必经之路,能够为持续夯实建设现代化通辽物质基础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二、通辽市新质生产力的现状及发展条件
产业、人才、创新是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看,比较优势已经形成,部分产业处于向高端迈进阶段;从人才看,对现有生产力发展的基础性人才有一定支撑,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处于改革试点阶段;从科技创新看,部分行业科技创新有一定探索和破题。总体来看,部分领域具备孕育和挖掘新质生产力的潜质,具体情况如下:
(一)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较好
经过近些年的积蓄发展,通辽市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玉米生物等产业发展势能正逐步显现,处于转型升级的蜕变阶段。
煤电铝产业发展势头强劲。通辽市探明煤炭保有储量130亿吨,依托褐煤资源现已形成褐煤—发电—电解铝—铝后加工产业链。重点企业有锦联铝材、创源金属、联晟新能源、霍煤鸿骏铝等。企业能够生产汽车轮毂、电池箔、铝带箔等产品,铝产业已经具备了向产业链高端攀升的基础条件。
新能源及高端装备制造能力显著增强。通辽市是国家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和蒙东重要能源基地。2023年全市新能源装机1028.5万千瓦,其中风电825.7万千瓦、光伏186.3万千瓦、生物质16.5万千瓦。全市煤炭产量达到4950万吨、发电量达到706亿千瓦时。高端装备制造业以龙马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为龙头,现有风电装备制造企业11家,形成年产1520台风电整机、1300套风机叶片、2100套塔筒、2.5万吨金属结构件的生产能力。依靠绿电优势,通辽市能源产业正在加快调整步伐,高端装备制造业向成熟端延伸。
玉米生物产业实现新突破。以建成世界级小品种氨基酸生产基地和全国原料药生产基地为目标,通辽市大力发展糖、酸、药、醇等产品,推动产业链向食品药品级高端终端延伸。土霉素碱、强力霉素产量全国市场占有率已达48%和18%,舒巴坦酸产能占全球产能的50%,味精占国内市场份额的20%,现已形成80万吨淀粉、50万吨味精、26万吨氨基酸、35万吨酒精、5000吨黄原胶、1.35万吨土霉素碱、6万吨糠醛、30万吨胚芽油的生产能力。目前,通辽市玉米生物产业向精深转变,华欣药业等13个项目竣工投产,实现了从原料药到成品药的突破。
(二)人才驱动作用日益明显
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塑造科学创新思维,增强人才创新能力,植育人才协作精神,是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所在。目前通辽市常住人口283.5万人,拥有大学(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达37.3万人。近年来,通辽市打出招才引智“组合拳”,开辟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引进“直通车”,符合条件的博士研究生可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引进,对于单位无空余职数的,博士研究生可申请特设岗位予以聘用。建成500余套人才公寓,将博士后、博士研究生、“双一流”院校硕士研究生和世界排名前500强院校硕士研究生的补贴待遇分别提高至50万元、30万元和15万元,将以往生活、租房、购房三项补贴改为一次性安置费,这些政策对于通辽市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智力支撑。
(三)科技创新水平稳步提升
目前通辽市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有了一定积累,先后与中科院、农科院、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40余家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国家、自治区级领先水平的科研平台37个,签署产学研合作项目122项,累计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65个、334人。为加快科技创新与产业、人才领域融合,建立了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生物科技产业化基地、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节水抗旱稻北方研究中心等一批高层次创新平台。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32项,建成自治区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4个、专业化技术研发与中试公共服务平台1个。近年来,通辽市企业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家、自治区级创新型中小企业9家、自治区级科技领军企业1家。部分领域智能化改造取得新突破,南露天矿安全智能管控平台试运行,北露天矿5台无人驾驶矿车投入使用,完成5个机器换人项目,4家企业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11家企业获得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认定。
三、通辽市发展新质生产力遇到的困难
与发达地区相比,通辽市发展新质生产力存在诸多困难和不利条件,主要表现在产业层次距离高科技、高效能还很远,高新科技资源相对匮乏,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凤毛麟角,发展所需的高层次人才不足等问题。
(一)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政策机制尚未建立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与制度环境相适应和配套,但目前通辽市现行政策还未跟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行业部门还未对新质生产力进行细化分类,缺少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存在边界不清、概念模糊等多方面问题。同时,区域协调发展制度还未建立,制度环境建设与科技创新发展需求不匹配,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环境不够优化,导致政策环境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促进作用不够充分,不利于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和承接蒙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
(二)发展传统产业仍有较强的路径依赖
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配套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些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要发展好这些产业,前提是让制造业新旧动顺畅转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通辽市产业主要依靠工业,产业链不强、门类不广、竞争力薄弱。以铝新材料为例,铝后产品中低端较多,附加值偏低,多数产品不能直接进入终端市场。同时支柱产业数字化赋能产业升级较为薄弱,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还处于空白,科技研发对外依赖度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培育高端产业存在一定困难。
(三)驱动创新的良性机制尚未形成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突出。带动力强的科技型企业较少,科技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实效还不明显。全市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53家,占全区3.4%,排全区第7位。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58家,占全区3.6%,排全区第8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占比7.4%,远低于全区14.6%的平均水平。科技创新投入不足。2023年全市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6.2亿元、投入强度为0.44%,排全区第6位。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51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0.4%,分别排全区第7位、第9位,低于全区0.67%的平均水平。全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带动社会和金融资本参与方面还没有破题,创新创业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科技保险等投融资瓶颈尚未有效解决。优质创新资源缺乏。目前通辽市在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等方面均为空白,自治区级重点创新平台也没有实质性突破。现有孵化器、众创空间承载空间小,孵化能力弱。
(四)高层次人才支撑不足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拥有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人才,能根据不同领域的发展趋势,建立高层次人才队伍。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工作平台、薪酬待遇、生活环境等因素限制,通辽市引进的人才多数是硕士研究生、985高校本科生,高层次人才引不来、留不住,很多丰厚的人才政策落实难度较大。同时人才教育投入不足,本地高校、科研机构较少,教育质量不高,区域人才资源配置相对落后,人才很难满足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四、通辽市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以服务和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切入点,推动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人才工作、产业发展等方面共同发力、有机融合。
(一)坚持不懈完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体制机制
一是发挥政府引导、鼓励作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将新质生产力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做好科学分析和指导,加快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向“新质”升级,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二是制定、出台政策措施。抓好科技创新“突围”工程建设,以解决玉米种植、肉牛改良、生物科技等产业向高端攀升的阻滞问题为目标,优化完善人才“选、留、育、用”机制,全力加强要素市场建设,将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得更加完善。三是加强对外高质量合作。以融入国际国内“双循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战略、承接蒙东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为机遇,加快“招商引资”向“招商引智”转变;加强与发达地区交流合作,学习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等方面先进经验、做法。
(二)坚定不移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以零碳园区创建和电力低碳转型行动为抓手,找准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核心和制约产业升级的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解决,加快推动产业链向终高端延伸,促进形成一批在全国具有份量的优势产业。二是发展培育一批新兴产业。积极引导“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做大体量,带动新兴产业快速健康成长,使产业和企业联动发展,不断将优质企业培养成新兴产业的中坚力量和未来支柱。三是发挥好数字技术对产业的赋能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装备数字化、生产智能化、管理信息化、营销网络化,有效提高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控制水平,逐步向高质量、高性能、高技术产品转型,提高产业链水平,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
(三)持之以恒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
一是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加大财政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扩大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支持范围,鼓励民营企业重大创新和技术研发,帮助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减负”前行,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数量和质量。二是积极搭建和用好科技创新平台。发挥“蒙科聚”主平台作用,探索“创新飞地”新模式,整合科技研发、项目孵化、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资源,加强与主导产业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能力,加快催生新产业、新动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优化科技创新的融资环境。把科技创新与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打通“科技—产业—金融”链条,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四)不遗余力打造区域高端人才高地
一是强化产业人才招引。围绕重点产业、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招引人才,以研究基金的形式资助科研人才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构建“新质”劳动力的培养体系和成长机制。加大对高校院所和创新平台的支持,鼓励和引导高校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二是强化产业人才培育。探索产学研联合引进模式,构建企业—高校订单式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对存量人才、新质生产力劳动力培训的支持,鼓励企业对技术和产业工人持续培训,打造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的应用型人才队伍。三是强化产业人才使用和激励。进一步健全完善人才引用制度,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发挥好科技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的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激励机制,更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
参考文献:
[1]郝思斯. 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N].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4-02-20(005).
[2]本报评论员. 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N]. 陕西日报, 2024-02-26 (001).
[3]中国内蒙古·通辽,欢迎您[J]. 中国对外贸易, 2020, (11): 56-61.
[4]徐政,郑霖豪,程梦瑶. 新质生产力助力高质量发展:优势条件、关键问题和路径选择 [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06): 12-22.
(作者单位:通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责任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