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生命线,多措并举推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2024-08-29 00:00:00曹红
北方经济 2024年6期

摘 要: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职业学院近年来推动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进行深入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多角度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解决方案,以期为职业教育就业实践探索、就业改革提供借鉴,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助力。

关键词:高质量就业 职业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5月27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全面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各项促进就业工作要求,始终将毕业生就业工作视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优化就业指导服务。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以及用人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学院就业去向落实率和就业质量不断提高,得到学生、家长、企业、社会的广泛认可。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压实工作责任,强化就业服务指导

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成立以党委书记和院长为“双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就业工作作为学院“双一把手工程”加以推动落实,定期召开就业工作调度会,督促督导各项就业制度、工作举措、毕业去向落实。各系(部)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学生在1000人以上的系(部)设有就业科,配备就业工作专职人员,推进就业工作“三级包联”制度。制定《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评价奖励制度》,将就业工作作为系部领导和班主任重要考核指标,对就业工作实际开展情况进行奖惩。印发《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就业工作条例》《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就业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四不准”等规定,建立监督举报机制,认真核查毕业生就业数据,确保就业数据的真实性。

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班子成员、部门负责人、系(部)领导和专任教师齐上阵,认真落实访企拓岗任务。2023年“访企拓岗”数量超过120家,从2022年10月到2023年6月共组织开展130场次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参会毕业生28143人次,参会企业1763家,提供就业岗位18825个。目前,2024年“访企拓岗”135家,从2023年9月到2024年6月共组织开展82场次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参会毕业生58000人次,参会企业810家,提供就业岗位19100个。

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努力打造高质量创新创业平台和创业孵化基地,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在校内搭建学生创业实习平台,如京东超市、快递驿站,将校内商铺与大学生创业实习有机结合,最大限度提供实践基地。加强双创和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校企协同育人,全方位提升学生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现有专兼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108名、现代产业导师100名、省级及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双师型”教师442名。加大就业困难毕业生帮扶和指导力度,指定专人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

(二)优化专业布局,构建“招-培-就”一体化机制

学院紧紧围绕自治区十六条重点产业链和呼和浩特市六大产业集群,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推进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抓手,以提高就业质量为目标,以招生为调控反馈,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联动,形成了具有呼职特色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先后制定《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关于专业优化调整工作的实施方案》《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专业设置与调整管理制度(修订)》等文件。定期开展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与分析,形成《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并以此作为招生计划制定、专业设置调整和人才培养改革依据,实施专业“建新、汰旧、扶强”齐抓。2017年以来先后停招专业28个,新增专业32个,专业结构与区域经济适配度大大提高。

良好专业布局有效促进就业。近三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在97%以上。2023年,就业人数4684人,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7.42%,就业对口率达88.49%,其中在央企、国企和全国500强企业就业、入伍参军、考入政策性岗位等1200余人,占比达25%;专升本1608人,占比达33.44%。截至今年6月底,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已达94.11%,其中,专升本录取1890人,占毕业生人数40.65%;自治区、呼和浩特市重点产业和行业就业人数占比17%。

毕业生优质就业质量有力带动招生。在生源大战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学院招生人数大幅增加,学生入学分数攀高,生源素质好,报到率高,录取率、录取分数等指标均在自治区名列前茅,计划招生数和实际招生数居全区同类院校第一。2023年招生5190人,录取完成率达100%,是自治区高职院校规模最大、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最多的院校。

(三)实施“订单式”培养,促进就业质量提升

学院坚持“专业对接产业、育人对接企业、学业对接就业”,与国网蒙东、新特硅、弘远新材料、内蒙古大厦等229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开设订单培养专业8个,订单班24个,订单班培养学生数达1200人。构建校企协同育人体系,实现学院技能供给和企业岗位需求精准对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适应性,毕业生就业质量逐年提升,在合作企业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7.22%。

学院产教融合成果丰硕,现有首批拟开展职业本科专业稳定合作的规模以上企业30家,实质性运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项目15个,其中校企共建产业学院3个,校企共建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大型龙头企业职工培训基地2个,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2个,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

多年来,学院与呼和浩特铁路局、沈阳局、兰州局、南昌局、西安局、北京局等中国铁路总公司下设单位开展“准订单”培养,实施半军事化管理。近5年,铁路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2023届毕业生进入铁路行业企业就业539人,占学院毕业生就业人数27.77%,占比最高,有力满足自治区乃至全国铁路运输行业的人才需求。与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形成“三段四双六联呼职校企合作育人新模式”。成立供用电技术专业定向培养班,2019年以来,联合培养供用电技术专业毕业生152人,就业率100%,就业对口率100%,平均薪资高于当地公务员水平,实现“进校即进厂,入校即入职”。双方合作形成的“深化“引企入校”改革为乡村振兴充电赋能”案例获评自治区优秀典型案例,入选教育部2021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国典型案例;“‘破五唯+行五元+育五有’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实践”产教融合项目获评2022年自治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优秀典型案例;“基于内蒙古新能源产业一线人才需求 探索‘四双六联’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项目获2023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企合作 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并编入中央党校出版社《基层领导干部提升7种能力案例精选》一书中,是自治区唯一获得该项殊荣的高职院校。

(四)抓实赛创融合,以赛促学育能

学院聚焦以创培智,推进双创育人,将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指导与专业教育相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制定《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办法》。面向全院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课程,结合专业特点设置特色创新创业课程,形成公共课和专业课有机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用,印发了《呼和浩特职业学院专业技能竞赛管理及奖励制度》,调动师生参赛积极性,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双创赛事,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在比赛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二、面临挑战及下一步举措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以及高校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毕业生“慢就业、缓就业”,求优求稳情况日益凸显;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与高校培养技术技能水平不匹配情况也依然存在,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下一步,将在延续以上成效做法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发力,继续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一是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提升就业指导质量。加强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深入分析和研判,紧密关注区域内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与就业发展趋势精准对接。细化深化就业育人专题教育,提升生涯发展、职业规划针对性、精细化水平,根据毕业生的个性化就业意愿,精心组织就业能力提升活动,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

二是拓展就业渠道,提升就业服务能力。大力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与用人单位建立紧密务实合作关系。建立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就业服务。重点关注困难群体就业问题,了ec4898bc1327cd4953fcc7a761547ee6解困难群体学生实际需求,制定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方案,细化帮扶举措,帮助困难毕业生精准就业。

三是优化创业环境,提升创业就业成效。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撑平台,完善“就业创业帮扶”保障机制,进一步扩大创客空间规模,投入专项资金扶持学生开展小型创业项目,鼓励引导有意愿、有条件的毕业生自主创业。

四是加强校企合作,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学院将助力“强首府”工程,深入开展校企合作,紧密对接自治区16个重点产业和呼和浩特市“六大产业集群”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通过与校企合作单位合作加大订单班的组建力度,以订单培养模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参考文献:

[1]方长春.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内涵、意义与路径[J].人民论坛,2024-06-30:24-27.

(作者系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