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法,群文阅读强调以相似体裁或主题的文本为依托,有针对性、目的性地展开一系列阅读。在传统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习惯采用单篇阅读教学形式,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的阅读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而群文阅读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深受师生的喜欢,其是对传统单篇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有利于优化学生的阅读思维和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达到理想的阅读教学效果。
一、群文阅读概述
群文阅读指的是在规定时间内阅读形式丰富、思想内容相同的文本并展开全方位、深层次思考的阅读学习方法,其能够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枯燥性、单一性的不足,提升教学质效。
群文阅读具有独有的教学特点,一是有目的地确定议题。课堂阅读时间有限,但文本和议题较多,所以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在目标指引下明确议题,辅之以文本的精心选取形成群文。二是文本选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群文阅读中的阅读素材可能有不同的题材,但基本是围绕议题所选,故而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共通性,如此才能构成群。三是阅读后新共识的达成。群文阅读强调通过对比阅读和分析多个文本来形成新的认知和收获。四是学生主体与教师引导的结合。学生的阅读主体性表现为素材的选择,通过阅读来达成共识,进而获得情感、思维的发展以及知识的更新;教师的阅读引导性则表现为对学生思路的引导、文本类型与标准的选择、议题的确定等。
二、群文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与传统的阅读方式相比,群文阅读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规律更相符,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是阅读教学在新课改背景下进行的有益尝试,也是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小学高年级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培养阅读兴趣
部分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课堂上以讲解为主,忽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导致学生只能被动阅读,容易产生厌烦情绪。而群文阅读有着丰富有趣的内容,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和探究,使其尝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多文本阅读,这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突出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二)提升阅读认识
群文阅读的开展对学生阅读认识的丰富有着积极意义,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拓展来更好地了解文本内容。在群文阅读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带领学生结合多篇文本开展纵向阅读,引导学生围绕作者、具体物象和文本进行内容的探讨和补充,使学生在阅读中深入理解文本内容,以此获得学习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阅读速度
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小学生的阅读速度有明确规定,要求学生每分钟不得少于三百字,但很多学生的阅读速度并不能达到规定标准,究其原因就是平时练习少。群文阅读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完相关文本,教师将其应用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无疑会推动小学生阅读速度的提高。当然,群文阅读并非只强调阅读速度,也不是提倡学生走马观花式地阅读,而是强调以保障阅读质量为前提实现阅读速度的提高。
(四)开阔阅读眼界
在群文阅读模式下,高年级学生不再只局限于单篇阅读,而是结合阅读文本内容实施必要的延伸或拓展,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阅读体会,实现阅读眼界的开阔。通过群文阅读,学生可以跳出单一文章或体裁的限制,共同探讨和拓展多种文章,进而接触到更加丰富的阅读资源,实现多角度阅读和形象化、多样化的阅读表达。
(五)发展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模式下,教师挑选的文本有着内在的关联,学生会在阅读中不可避免地关注这些联系,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所读文本间的异同展开分析,进而理解不同写作内容及形式所产生的不同阅读效果。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群文阅读来掌握多种阅读方式,如浏览、略读、精读等,使学生学会技巧性阅读,进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群文阅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一)突出教材作用
语文教材是经过编者精心编选的,与学科目标、培养目标和教育目标相符,教材选录的课文非常经典,所以教师要以教材为基础进行群文阅读,有效凸显教材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有时教材中的文本量较少,有些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理解文本,因此教师需要围绕教材引入新元素,如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外书籍等,以便学生更好地解读课文内容。
以《少年闰土》阅读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选择与之相关联的其他文本,如《有的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有助于学生完整地认识鲁迅先生——从“天真无邪”的小孩到“多为他人着想”以及“为更多人更好地活着”的鲁迅先生,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脱离教材的教学往往难以深入人心,教师只有在文本组建环节深挖教材内容,围绕重难点来确定群文阅读议题,才能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实现高效阅读。
(二)明确教学理念
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明确的教学理念,这是帮助师生达成共识的关键。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树立明确的教学理念,准确定位自己与学生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的角色,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降低自身导与教的分量,尽可能地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更多空间,使学生能够感受到群文阅读的乐趣并从中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
以《少年闰土》教学为例。教师应当改变教学观念,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阅读该课文,即通过趣味性的导入话题“大家印象中最深刻的人是谁呢?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与‘他’的故事呢”。利用趣味导入来引导学生初步掌握人物特点的描述方法,活跃课堂气氛。然后,教师向学生介绍鲁迅先生的其他优秀作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为后续的阅读打好基础。接着,教师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对阅读课文产生更大的期待,并通过概括课文大意来写读后感。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呈现作者创作的《藤野先生》片段,让学生通过阅读来对比《藤野先生》与《少年闰土》在人物描写方面的异同,并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如此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树立群文阅读理念,还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学习主体性。
(三)制定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高年级小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文本概括能力,能够简单描述文中的场景、人物等。对此,在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新课标要求,综合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和认知规律,围绕具体的文本与议题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段阅读目标。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其虽然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但依旧无法实现多篇、长篇文本的有效阅读,阅读的兴趣和动力不高。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来制定教学目标,即依托学生的认知兴趣、学习特点等来明确群文阅读目标。
以《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围绕主题“与诗同行”开展群文阅读,先整合教材中的诗歌,再搜集课外诗歌、当地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故事和知识等。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对文本语言的解析上,还要突出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注重对学生情感的熏陶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朗读和编写诗歌,熟悉诗歌内容并能作简要描述;知晓诗歌的创作手法、艺术特点和文本价值;感受到诗歌的魅力,激发出对古诗词的喜爱之情。值得注意的是,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若教师逐字逐句讲解,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背离教学初衷,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情和课标要求来设计明确、可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从整体角度来认知、解读、理解文本。
(四)创新阅读手段
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当围绕学生的学习需要来创新阅读手段,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动力和兴趣。换言之,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阅读兴趣点,探索能够提高群文阅读教学质效的手段或方法,用其指导学生开展高效的群文阅读。
以《刷子李》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刷子李》和《人物描写一组》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系统性地展开群文阅读,即带领学生采用“粗读+精读”的方式进行群文阅读,使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课文采用的描写方法有哪些,课文从哪些方面进行人物描写”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赏析文中的重点词句,使其掌握文本在人物细节刻画方面的技巧或方法。比如,《刷子李》通过人物高超的刷墙技术来侧面描写人物形象;《人物描写一组》中用“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他自己笑了”这段话来生动刻画出祥子朴实、健壮、吃苦耐劳、坚韧的形象。除此之外,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知晓的人物细节描写句式开展趣味游戏活动,如“我形容你猜测”活动:要求学生利用自己知道的刻画或描写人物的方法来描述班级中的某位同学,其他同学则结合其描述的容貌、形态、装束等特点来判断所描述之人的名字。这样一来,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在活动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升群文阅读效果。
(五)改进读文方式
要想达到理想的群文阅读效果,教师应该从教学内容方面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引导学生改变自己的读文方式和阅读习惯,适当扩大学生阅读的范围或活动。在多文本、大篇幅的文本阅读学习中,若学生阅读速度过慢,往往难以保证课堂的顺利实施,甚至在漫长的阅读中遗忘已读内容,继而失去阅读兴趣,影响预期目标的达成。鉴于此,教师在群文阅读教学环节要明确阅读主题,适当调整文本,改变学生的读文习惯,使学生掌握科学可行的学习方法。比如,引导学生养成默读习惯,逐字解析课文,明晰课文主旨大意。当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后,教师引导其以“视读”的形式预览文字,准确把握主题,从而节省阅读时间、加快阅读速度;鼓励学生跳跃式阅读课文,通过对语调和题目的准确把握,掌握重点词句或关键字,全面读完课文,快速且准确地找到课文主旨。
(六)注重寻同品异
群文阅读既能够帮助学生增加阅读量,还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在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注重寻同品异,引导学生在掌握群文共同主题的基础上,对文本的思想情感进行感悟,探析文本的不同之处,提升学生的认识。
以《伯牙鼓琴》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即整合对比课文《月光曲》与《伯牙鼓琴》,引导学生通过对两篇课文的朗读来寻找两者在形式上的相同之处,如两者都是以琴抒情。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围绕课文的写作方法、思想情感进行对比分析,如《月光曲》主要是赞扬贝多芬对穷苦百姓的关爱,《伯牙鼓琴》则是赞扬朋友间的真挚情感。同时,引导学生聆听《月光曲》和《高山流水》的音乐,从音乐角度体会两者的不同之处,升华学生的情感。接着,教师播放民间乐曲《二泉映月》,让学生从“琴”的角度对比《月光曲》和《高山流水》,进而感受到中西方在音乐、文学等方面的不同表现。最后,教师带领学生归纳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和文化品质。
(七)倡导小组合作
群文阅读强调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集体构建来形成阅读共识,因此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法时,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群文阅读教学,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交流讨论时间,以便学生轻松准确地理解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教学为例。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完成讨论后推选出组长,由其整理好本组成员讨论的内容,并上台进行阐述,其他小组聆听后打分,最终由教师适时补充相关内容,如杜甫不同时期所作的其他古诗《春望》《蜀相》《旅夜书怀》等,分析诗人在诗作中传达的不同思想情感,进而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和性格。当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演讲比赛或做好笔记,使其从多文本的阅读中总结相关经验,掌握群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确保阅读更加方便简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阅读水平。
(八)关注阅读反思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模式时,教师既要创新阅读手段,选择适合学生的授课方式,也要系统性地回顾和反思群文阅读全过程,从中找出问题并调整阅读手段,使其与学生的阅读需求相符。
以《威尼斯的小艇》教学为例。为了增强群文阅读效果,教师可以整合课文《威尼斯的小艇》和《牧场之国》,带领学生系统地阅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旨大意。当学生完成群文阅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和反思阅读的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录制功能来记录群文阅读教学过程,在课下反复观看录像,从中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如有些学生阅读文本后,并不能准确地理解文中用比喻、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描写小艇的好处。这时候,教师可以将这个问题作为课堂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课后评价自己的阅读表现,让学生在评价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结语
作为课内阅读的有效补充,群文阅读能够弥补传统单篇阅读的不足,帮助学生实现创新性和高效率的阅读。将群文阅读应用于高年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从实际教学情况出发,采取科学合理的应用手段,如突出教材作用、更新教学理念、制定教学目标、创新阅读手段、改进读文方式、注重寻同品异、倡导小组合作、关注阅读反思等,帮助小学生更好地阅读文本,使学生获得阅读视野的拓宽和阅读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