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美术学科创造性表达的培养

2024-08-28 00:00:00李鲁强
家长·中 2024年7期

教育是针对人的,追求以有效方式帮助人获得知识和技能,学会思维,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价值观,使之适应社会生活,既能以一己之力促进社会的进步,也能使自己获得生存的幸福感。现阶段,初中美术学科的教学要求,主要体现在核心素养培养中。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幸福感。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水平,应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能力。在创意实践中,最重要的就是关于美术的创造性表达。当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创造性表达,则会萌发幸福感。中学生美术创造性表达是指中学生通过绘画、雕塑、手工等艺术形式,运用个人的创意和想象力,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和表现力的艺术作品。这包括对主题的独特诠释、艺术元素的创新运用,以及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反映了学生对艺术的理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这种创造性的美术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想象力和艺术技能。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初中生美术学习的现状

美术学科在初中教育中往往被认为是一门“副科”,其在传统考试体系中并不占主导地位,甚至部分地区直接忽略美术考核,导致人们对美术的关注度较低。然而,美术学科的独特性及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它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又能够锻炼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呈现出明显参差不齐的现象,这种差异性可能源于天赋、兴趣以及前期学习基础等多方面原因。个体差异较大,给美术教师的教学带来巨大挑战,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对此,教师可以采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以促进学生在美术学习上得到更好发展。

此外,初中生在美术表达上常常表现得相对拘谨。出现这一问题,可能是由于学生在艺术表达上自信心不足,或者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难以走出固有的艺术框架。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鼓励他们敢于表达独特的想法,挑战传统,释放内在的创造力。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但值得欣慰的是美术是潜藏在人类身体中的一种本能。教师在美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寻找激发学生潜能的有效方法。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独立见解和独特审美观。此外,创设宽松、鼓励创新的学习环境也是关键所在,让学生在自由的氛围中更好地展现艺术才能。

因此,美术教育的目标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也是在激发学生艺术兴趣、提升审美修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通过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掘、理解并发挥出自身的艺术潜能。这样的美术教育将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生培养成更具创造力和综合素养的个体。

二、初中生美术学科创造性表达的培养策略

(一)激发兴趣

创造性表达常源于对主题的热情。通过引入吸引学生的艺术主题、风格或者艺术家,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新鲜感对于他们很重要。作为美术教师,不能故步自封,应该多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才能更好知道什么事物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提供多样性的材料和工具

给予学生多样的绘画、雕塑、手工材料和工具,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拓展创作的可能性。如果获取这些材料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存在困难,那么可以遵循既方便又廉价,便于推广的原则,多尝试不同形式的绘画方式。

(三)鼓励自由表达

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自主选择机会,让他们不拘泥于传统规范,有机会表达个性、尝试独特的艺术风格。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让他们能够进行表达,从而将内在的语言转化为外在的美术创意后再进行创作。

(四)激发想象力

经常进行创意激发活动,如头脑风暴、故事创作等,促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开发。头脑风暴对于学生而言是很有趣的,不断在思维碰撞中形成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实践中,教师也要警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思考,照搬别人的理解。相比之下,故事创作就有趣得多,通过接龙式的创作表达,每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尽管最终是同一个故事,但是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方式各有不同,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

(五)分享与反馈

创建一个鼓励学生分享作品的环境,同时针对学生作品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为他们提供有效反馈。分享经验和观点可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很多初中生不是自负,就是自大,而知识类学科的答案很多时候具有单一性,标准也比较统一,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而美术类的学科评价,则具有多元化特征。为此,在学生分享以及评价反馈中,教师应尽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六)引导观察与体验

人不能想象出自己没见过的东西,所以带领学生参观艺术展览、工作室,或者通过实地考察,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度,是十分必要的。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表达能力时,教师要督促学生多去参观、实地考察,借此深入地了解美术作品,让他们感受相应的文化,为进行有效地创作奠定基础。

(七)教授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是根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必要的艺术技能培训,以确保学生在创造性表达时有足够的理论、技能支持。学生心中有万千世界都是以基本技能为根基,通过手中的画笔完成表达。所以在平时建议加强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和培养。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的品质,从而在美术学科中展现出更为丰富的创造性表达。素养不只是知识与技能。它还是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包括技能和态度),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所以美术教师应为学生设定情境,利用和调动学生的技能和态度,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表达。

三、初中学生创造性表达培养的注意事项

在实施这些关键方法时,美术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并灵活运用以下注意事项,以便全面地在初中美术学科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表达能力。

(一)个性化关注: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喜好。在课程设计中,选择与学生紧密相关、引发其共鸣的艺术主题和风格,以确保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投入更多的热情和精力。个性化关注还体现在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理解。通过对个体差异的精准洞察,教师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展开独特而富有个性的创作。总之,个性化关注是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基石。

(二)资源的可及性:在提供多样性材料和工具时,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资源的可及性既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知识资源。在物质资源方面,教师可以与学校协调,积极争取各种艺术材料和工具。同时,通过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学科相关知识。另一方面,知识资源的获取也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区艺术活动、艺术家座谈等,拓宽他们的视野,培养学生对多样性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欣赏。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教师还可寻找创新的替代方案,例如鼓励学生利用可回收材料,或者引导他们尝试数字工具进行创作。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激发学生创造力。

(三)平衡自由度和指导:在创造性表达中,平衡学生的自由度和指导的关系至关重要。提供一定的自由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使他们在创作时更具独立性和主动性。然而,过度的自由度可能导致学生感到迷茫,因此,教师在提供自由度的同时,应确保学生在创作中得到必要的指导。这种指导不仅仅包括艺术技巧的传授,还包括对创作思路和表达方式的引导。在平衡自由度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创作中的困难,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习惯。

(四)激发合作与竞争:在启发想象力的活动中,鼓励学生合作、分享创意,同时也可以适度引入竞争元素,激发他们更强烈的创造动力。

(五)平衡正面反馈与建设性反馈:在分享与反馈环节中,确保反馈是及时的、鼓励的,并提供具体的建设性意见,帮助学生进一步提升作品质量。

(六)安排实地考察:在安排实地考察时,要确保考察地点与学生的年龄和理解水平相匹配。提前准备好相关教育资源,以便深化学生对艺术多样性的理解。

(七)技能培训的渐进性:在教授基本技能时,采取渐进性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逐步掌握所需技能。强调实践性的培训,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创作中应用所学技能。

综合考虑这些注意事项,可以更好地实现在初中美术学科中培养学生创造性表达能力。

四、实践案例——以《公益招贴设计》为例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公益招贴设计》一课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实践机会。在这个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实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能力的目的。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他们对公益事业的关注和热情。通过介绍一些成功的公益招贴案例,让学生了解招贴设计的应用背景和现实价值,激发他们对公益事业的热情。同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的本质和解决途径,为他们进行创造性表达奠定基础。比如,在这节课中,以现在比较热门的“流感”作为导入素材,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介绍一些成功的公益招贴案例,让学生能够从中进行归纳和总结,得出公益招贴设计的方法,启发学生用全新的方式设计公益招贴。

其次,课程中可以设置一系列的创造性活动,例如小组讨论、头脑风暴、实地考察等,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思考公益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汲取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考能力,为后续的创作提供更为广泛的思路。在本节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头脑风暴,引导学生表达创意想法,使很多有趣的创意呈现在课堂上。

再次,在实际的招贴设计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发挥个性,不拘泥于传统的设计框架,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设置一些启发性的设计任务,例如“用图像和文字传达一个社会问题的紧迫性”或“设计一个引人注目的招贴,让人在短时间内认识公益事业的重要性”。尽管公益招贴已经是一个常见的设计素材,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过创意创作,但恰恰可以作为学生突破传统框架、发表新的看法和见解的设计任务。

同时,提供丰富的艺术素材和工具,让学生可以更自由地发挥想象力,进行创意设计。工具包括各种颜色的画笔、纸张、剪刀、胶水等工具,以及引导学生运用数字设计工具进行创作。通过使用不同的工具,学生可以更灵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其多样性的创造性表达能力。

最后,在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应注重发现和肯定学生的独特之处,鼓励他们在表达中展现个性。同时,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作品,培养其对自己作品的批判性思维。这种正向的评价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创造性表达的信心和兴趣。

总体而言,通过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公益招贴设计》一课,教师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激发他们的创造力。提供充足的素材和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意表达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其在美术创作中能够更好地进行创造性表达。

五、教学总结和反思

美术创造性表达对学生的影响是多层次而深刻的,贯穿了审美、思维、情感和技能等多个方面,对其综合素养的形成有着积极而全面的促进作用。

首先,美术创造性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通过参与艺术创作和欣赏,学生能够逐渐形成对美的敏感性和辨别力,学会欣赏不同风格和表达形式的艺术作品,从而拓宽了审美领域,提升了对艺术的理解水平。这种审美观念的培养,不仅在艺术活动中得以体现,更影响到学生对生活、文化的深层次认知。

其次,美术创造性表达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从抽象的概念中提炼出具体的形象,这促使他们不断挑战自己的思维边界。通过实际的创作实践,学生逐渐形成了面对问题时的独立思考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艺术领域有所体现,更为学生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美术创造性表达能够对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绘画、雕塑等方式表达内心情感,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感状态,并找到适当的表达途径。这有助于他们更有效地处理情感问题。同时,这也培养了学生更广泛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为他们未来社交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

最后,美术创造性表达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技能。在实际的创作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绘画、雕塑等艺术技巧。这不仅使他们在艺术领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也为他们未来选择相关专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艺术技能的提升不仅在技术层面上有所体现,更锻炼了学生对细节的敏感性和对整体艺术构思的把握能力。最为重要的是,美术创造性表达对学生的个性和自信心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艺术创作中,学生可以逐渐发现和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特征。

总之,美术创造性表达有助于全面培养中学生的艺术素养,同时对其个人成长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也有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