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新视角下,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课程讲授时,应当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人地协调观念以及地理实践能力,使其可以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实践活动、教学拓展延伸等方式落实核心素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深度思考的兴趣,使其可以在积累知识的同时,获得学科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
一、基于核心素养新视角的初中地理教学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意识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初中地理新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索,获得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形成深度思考意识。为了提高学生获得地理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师应当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效融合,使学生可以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获得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与思考,可以对自然资源、人文精神、环境问题形成更为深刻的理解,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全面发展。
(二)有利于丰富和优化地理课程内容
基于核心素养新视角开展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可以使整体的课程结构以及教学内容得以优化创新,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可以在自主探究的学习状态中,形成与发展解决问题意识以及创新思维意识。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会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获得地理核心素养以及综合学习能力的显著提升。
(三)有利于带动教师创新意识的提升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应当以核心素养培养为核心,在原有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优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知识的探索分析。伴随着现代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当树立创新意识,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将素质教育与文化教学进行有效结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基于核心素养新视角的初中地理教学基本原则
(一)以生为本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新课程教学讲授时,应当坚持以生为本的基本原则。围绕着学生的兴趣偏好以及发展需求进行具体教学方案的设计,保障教学内容与学习需求之间的同步发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主题活动、创设教学情境、开展课堂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其可以在实践参与的过程中,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获得问题意识、自主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初中地理教师应当设计深度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探索学习,实现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显著提升的教学目标。
(二)知识应用
就地理学科特征来看,初中地理知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当将地理教学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结合,降低地理学习的难度,使学生更加愿意参与地理问题的探索分析。教师在开展新知识讲授时,应当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力,回顾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获得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会逐渐获得综合思维能力的形成,从而获得知识应用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全面联系
在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树立整体学习意识,将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知识进行全面联系,从而获得区域认知体系的完善,实现自身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地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为直观地呈现出来,强化学生的地理思维,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落实。
三、基于核心素养新视角的初中地理教学新课程教学策略
(一)开展主题探究,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意识
基于核心素养新视角,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意识,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自身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为此,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结合教材内容开展主题教学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将地理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推进主题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应当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指导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使其获得知识应用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以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三节《黄土高原》为例,通过开展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需要了解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以及范围,并可以在地图上准确无误地找到对应的内容,获得识图能力的提高。为了使得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黄土高原,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可以以“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
区——黄土高原”作为探究主题,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学资源,更加全面地认识与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地理特征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自主学习以及深度分析,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两方面进行探索分析,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意识,使其可以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以及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实现显著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应当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学生带到探索学习的氛围中,使其获得地理综合思维以及深度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提问、图文结合等方式,强化学生的学习代入感,使其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感。与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不同的是,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知识进行亲密接触。同时,也有利于体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可以积累丰富的实用性知识,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第二节《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为例,在正式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青藏地区存在的自然灾害以及环境问题,使其获得直观的学习感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青藏地区的资源种类以及开发情况进行深度思考,体会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教师应当在学生了解青藏地区的自然资源分布情况、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后,引导学生思考: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如果长期进行滥采滥伐会造成怎样的后果?面对这一问题,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互动交流,全面分析青藏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从中获得综合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
(三)开展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受到理实一体化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应当结合理论知识有效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地理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造能力的显著提升。教师应当立足课堂进行教学课程的拓展延伸,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系。为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服务意识,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具体教学方案的设计,使其获得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地理实践能力的提升。
以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二节《节约与保护水资源》为例,在各种各样的资源中,水资源尤为重要,是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有“水是生命之源”之说。伴随着社会经济、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污染、水浪费的现状逐渐出现。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一问题,并树立节约与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师需要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可以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同时形成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为此,教师可以将教学课堂延伸到实际生活中,组织学生思考:你在生活中会存在浪费水资源的现象吗?怎样杜绝水资源的浪费,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进行深度思考,使其获得人地协调观的形成,也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四)借助识图绘图,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地图资源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具有重要的辅助功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整合并展示图片资源,帮助学生更为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获得区域认知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相较于文字教学的方式来说,将地图资源融入地理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了解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更多内容,从而获得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识别地图中的各种信息,从而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二节《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分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形图,通过对湖泊、河流、山脉等信息完成自主识图的学习,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进一步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富饶与美丽,获得区域认知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从图中找到巫山、洞庭湖、淮河、汉江……并将其地形地貌特征进行描述,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相关知识,获得地理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此外,教师应当带领学生结合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的农作物分布图,思考并回答:为什么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之为鱼米之乡?强化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实现以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为视角开展课堂教学的目标。
(五)拓展学科教材,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要素
受到现代教学观念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不仅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更需要使其获得人地协调观的形成。为此,教师应当拓展学科教材内容,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人文要素,使学生可以认识到人地协调发展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和价值观,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以教材为起点,从多个角度探索人文知识要素,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与效率。
以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与文化》第四节《繁荣地方特色文化》为例,在本节内容中,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还渗透了人文要素。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拓展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环境对我国不同区域特色文化的影响?对此,学生可以从服饰、饮食、生活习俗等方面进行思考,从而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的旅游胜地,通过趣味探索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逐渐认识到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获得地理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地理学与生活》《中国国家地理》等课外书籍的阅读学习,拓展自身的文化视野。
(六)整合评价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应当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对于提高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推动作用,使学生获得地理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结合新课标的相关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应当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主评价以及相互评价,结合自身真实的学习感受、学习表现进行自主评价。以此,引导学生亲眼见证自身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提高,构建高质量的地理教学课堂。
以商务星球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和湖泊》为例,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我国的内流区、外流区的划分与分布形成更为清晰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过程性评价,如基于自身对主要河流以及湖泊的掌握情况,开展自我评价与学生互评,谈谈自己真实的学习感受,并完成相应的评价表。在整个自评与互评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秉承客观、真实的态度进行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受到新课改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不仅需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为日后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使整体的教学效果得以显著提升,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知识应用以及全面联系的基本原则开展教学设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获得综合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