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4-08-28 00:00:00林鹭 吴巧倩
家长·中 2024年7期

基于对教材架构和整体设计的全面深入研究,教师可以采用大单元教学法,从更高层次去看待和把握教材的整个编排特点及各知识点的联系,从中找到多学科及各教学环节相互影响、互相促进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师应当以此为基础,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来整合编排教材内容,使其内部各要素得到有效衔接,高效落实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小学篮球大单元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育不再局限于单一技能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小学篮球教学中,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一种更加科学、高效、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提出的“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下的一种创新尝试,它将学习过程分为理论学习、技能练习、实战竞赛与综合评价四个紧密相连的环节,旨在通过全方位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篮球技能的掌握、体育精神的培育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实施“学、练、赛、评”教学一体化的内涵与意义

(一)“学、练、赛、评”教学一体化的内涵

体育教育改革涵盖了四个核心层面,即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练、赛、评,这既相互关联又逐次深化。在“学”的层次上,教师注重对学生传授健康理论知识,强化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发展其专项运动技能;在“练”的层次上,教师需要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延伸相结合,合理地配置练习时间,稳固学生的基础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专项运动水平;在“赛”的层次上,不仅包括每堂课程都要设置教学竞赛,还要保证每名学生都能够积极参赛,让表现出色者参与专项锦标赛;“评”的意义则更为深远,教师要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从而调动并保持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探索正确方向。

学、练、赛、评四个方面齐头并进、渐次深入且密不可分。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必须深入思考如何根据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为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设置适宜的竞技规则和评判标准。在线性规划中,教师主要根据新课标中的建议与内容,科学地设计并排列各项目的教学大纲,使每节课、每个学期甚至整年的教学课程都能够形成纵向连接。在“怎么学”这一关键环节,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和设计好的学练过程,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运动知识和体育技能。对于“如何赛”这个难题,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精心设计比赛形式,以便对学生的所学、所练进行精准检测和深度巩固。

(二)“学、练、赛、评”教学一体化的意义

在大单元教学的广阔舞台上,深度融入并实践“学、练、赛、评”四位一体的教学理念,其意义深远且多维,对学生与教师双方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首要而言,这一教学策略促使教师跃升至一个全新的教学认知高度,不仅加深了对所授主题精髓的把握,更促使教学视野变得更为开阔与精准。教师能够细致入微地洞察每个教学单元乃至课时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准捕捉“学、练、赛、评”四大环节的核心要点,进而量身定制出既科学又高效的教学蓝图,实现了教学设计的个性化与精细化。

进一步而言,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推行,犹如编织了一张紧密相连的知识与技能网络,其系统性与连贯性为学生的学习旅程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在这一框架下,学生得以清晰地勾勒出学习目标的轮廓,不仅掌握了具体的运动技能,更深刻地理解了这些技能背后的知识脉络与相互关联。这一过程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他们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对篮球运动乃至更广泛的体育领域形成了全面而深刻的认知体系。此外,通过“学”以启智,“练”以强技,“赛”以验能,“评”以促进的循环往复,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篮球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方法、理念比较陈旧

在新课改的持续深入过程中,部分教师尚未完全适应全新的教育方式与教学策略,难以真正取得优质的教学成果。经过深入剖析我国小学阶段篮球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部分教师仍沿用着传统的教学理念,无法用生动形象的方式传授各类知识,导致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较为有限,并未形成深入而全面的认识。同时,当前的体育教学环境中,部分学校未将篮球教学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来,他们往往将大量的时间投入理论教学及技术动作训练中,这无疑限制了学生战术思维及篮球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二)学校的硬件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升级

当前,部分学校缺乏优良的篮球教学场所,训练设施无论是在品质上还是在数量上,都亟待得到大幅度的改善与提升。这对篮球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为了确保篮球教学的实际效果,充足且高质量的场地及器材显然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如果硬件设备供给不足,学生的训练会受到极大的限制,他们只能进行基本的动作练习,无法开展诸如投篮比赛等多项活动。同时,有些学校的篮球场是水泥地,这使得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更易受伤,长此以往,学生的积极性势必会逐渐消磨殆尽。

(三)不重视体育教学

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实践中,部分教师并未将篮球教学视为重点,更多时候只是将其视作一个可供选择的附带课程,这种现象使得篮球课程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变得日益边缘化。近年来,各级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学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对篮球教学领域的深入研究与探索逐渐增加,以满足广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五育”齐发展。但是,在教学内容设计环节,部分教师固守模式且枯燥乏味的内容,使得学生错失体验篮球运动魅力的机会。

三、基于“学、练、赛、评”一体化的小学篮球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重视学生的理论学习

丰富且全面的理论知识是球员未来在球场上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掌握篮球规则和裁判制度,才能参与比赛并深入理解动作技战术,同时提升自身的体育素质。当学生熟悉各种篮球动作名称及其相关文化元素时,便能够打下坚实基础,为后续灵活运用各种篮球技巧做铺垫。在小学阶段开展篮球课程教学时,教师务必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确保教学内容的生动有趣,如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以篮球的起源为例。教师可以讲解篮球的历史演变进程、各国联赛竞技水平与现状,或者介绍球员的成长轨迹等,播放经典篮球比赛的视频,让学生体会到篮球的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投篮的几个关键因素(球的旋转,弧线,瞄准等),三分球的认识,了解前锋、中锋、后卫等。在对已有一定基本技能的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将较深层次的理论内容融入教学中。就拿NBA来说,目前NBA已经进入了一个“小球时代”,以团队合作为主,中锋的作用在不断削弱,多个前锋将会逐步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发展和变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加强篮球训练

1.技术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重视巩固学生的基本功,使其熟练掌握传接球和运球的技巧,提高学生的运球质量。同时,教师示范技巧要领,引导学生注重连续性和力量速度的增进,以此逐步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在技术训练课上,为提升学生的篮球技巧,教师应当配置足够数量的篮球供学生训练。同时,根据篮球技术理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修正,确保学生的运球及传球等动作的精准无误。针对基础较弱或身体协调性不高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适当的力量训练,如负重深蹲或平板支撑等,以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2.球感训练。

在篮球教学中,球感训练同样至关重要。首先,教师可以在固定区域内进行球感专项训练,接着开展跑步运球、步行运球、原地运球等多样化练习,让学生在行走训练中逐步提升运球技巧。教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方式培养学生的灵敏度,使学生精准预判空中球的力道和运行节奏。训练初期重点关注学生的双手配合训练,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训练难度,将练习范围定界清晰,超出该范围则判定为失误。在这种训练模式下,学生有机会频繁接触篮球,为建立优良的球感奠定基础。

提高球感的关键在于扎实基本功的形成,球感训练需与技能训练相互促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循序渐进,逐步提升学生的球感水平,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态;尽量多创造触球的机会,否则随着训练频率下降,学生的球感会日益消退,其篮球水平也随之下降。

(三)以球导学,激发学生的篮球兴趣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逐渐从各种方式的“导学”过渡到“激趣”再到“以趣导学”。这里的“学”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组织、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学习。在大单元教学中,“篮球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为一个大单元,教师可以通过高矮人运球、穿越小树林、通过障碍的导学,提升学生原地高低运球的节奏感和运球能力。

通过“穿越小树林”四人一小组的合作导学,学生直线运球,经过两名在行进间路线上原地运球的同学,然后相互击掌,解决学生低头看球的问题,同时利用地板上的线路规范好学生落球体前侧的位置。在下个导学中穿过由另外两名同学手拉手搭建的树洞,解决学生行进间运球过高的问题,提升学生行进间运球的能力。最后,在体前变向换手运球时,由三人原地运球为障碍,另一名同学越过障碍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在越过障碍时与非运球手的同学击掌互动,提升学生跨步、低头、探肩的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动作。

在大单元内容的设计导学下,学生对原先的运球和运球障碍有了清晰的认识,课堂教学变得有活力、有挑战,师生互动寓教于乐。

(四)应用实战,积累经验

鼓励选手在实际比赛中进一步提升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这是“趣导学—学促练—练展赛”这个连续的激励体系中的关键环节。这意味着,优异的训练成果最终通过比赛及游戏的形式完美呈现,帮助选手深入理解技能训练的实际价值。在篮球诸多的子单元教学中,“水平三篮球体前变向换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单手肩上投篮”即一套全面的评估系统。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练习并掌握了基本、变向换手甚至半场比赛等多种技能。并通过四人一组成员间的游戏比赛,让他们能切身感受到篮球大单元战术学习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法有着显著的效果,练习就在比赛中进行,并在不断磨合中锻炼了学生的整体协调能力。这样的课程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又能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情和动力。

(五)在篮球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小学篮球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贯彻立德树人的育人理念。篮球作为一项集体运动,其强调团队合作与配合,通过对战术与技巧的传授,着重强化学生的合群精神,增强其集体观念及集体意识。若学生缺乏集体意识,会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影响球队士气。在课堂上,要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团体合作的力量和团体的重要性。篮球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的体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老师要把学生锻炼得坚强和英勇,让学生敢于直面各种困难,逐渐地学会各种技术。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充满信心,勇于面对各种困难,不断攀登巅峰。在进行篮球竞赛教学时,要使学员明白规则的含义及意义,一旦违反规则,不但将失去进球机会;甚至,他还会被驱逐,被淘汰出局。这个教学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培养自律的好机会,让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形成一个遵纪守法的原则。

(六)优化小学篮球教学评价

“学练赛评”结合的综合教育体系,对提高学生篮球技术水平起着引导和激励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确定评价的要点,评估学生的技能和态度,鼓励学生主动地参加评估;老师要按照《篮球课程纲要》的规定,对教学评价的指标和内容进行改进,并结合学员在篮球技能和战术训练方面的情况和成绩,对理论讲授和实践练习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评估学生的三段上篮技术时,老师要对学生的拍球方式和运球技术进行细致的考察,来判断学生是否在认真地进行练习,还是只是在应付,以此来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缺点,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时的评估,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让学生看到自己的缺点,从而让学生在篮球练习中进行思考。

其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除个人测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如鼓励学生团队参与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投篮、传球和运球等任务。学生小组可以自行分配任务,教师则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学生反思自身的不足和优点,明确自我成长前景。最后,体育教师据此全面总结、评价学生的成果。

最后,持续改进篮球教学考核评价机制。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不断创新评价方法与评价理念,致力于实现教师间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估,提升师资力量。

四、结语

新时期的小学体育教育,要对“学”“练”“赛”“评”有更深的认识,并能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来帮助改善和提升篮球课程的教学质量,充实课程的内容,根据学员的缺点,设计出一套个性化的课程。教师唯有全面整合学、练、赛、评各环节,才可以发挥“学、练、赛、评”一体化教学的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注: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基于大单元教学视域下小学篮球‘学、练、赛、评’一体化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FJJKZX22-37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