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背景,立足学院招生规模逐年扩大的实际情况,结合学习投入理论在现实教学中的反馈,针对近年来大学生在课上课下学习投入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对应用型本科类院校学生提出了提高学习投入度的策略,包括增强专业认同、内驱动力主导、人文精神关怀,以及改善教学环境等。
关键词:学习投入;大学生;医学院校
2020年9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全力提升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一流医学院。举办医学教育的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深挖潜力,着力提升培养能力,积极扩大本科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中加大对医学人才培养支持力度[1]。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自2013年迁址连云港办学以来,经过十年发展,目前学院在校生人数12000余人,专兼职教师2375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880人。设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等19个专业21个方向。学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清华大学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学院新生质量、毕业生质量连续三年在全国近300所独立学院中位列前10位。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课堂学习环境在悄然发生变革。近年来相关研究学者越来越关注学习投入度的概念,并视其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
一、“学习投入”的理论背景和概念
1930年,“学习投入度”的概念由著名教育心理学家Tyler首次提出,后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又引述为学生投入、学习参与度等。随着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投入问题。传统教育观念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而学习投入理论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投入对学习有效性的重要影响,这一观念的转变挑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终身学习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学习投入理论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初由Schaufeli将工作投入迁移至学习领域,定义为“与学习密切相关的努力状态”[2]。后由Fredeicks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提出学习投入是指“学习过程中展现出来的积极状态”[3]。总体而言,学习投入指的是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充实的精神状态,它衡量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努力程度,包括活力、奉献、专注三个认识维度,以及行为投入、情绪投入、认知投入三个独立维度[4]。
二、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一般特征
相比中学阶段而言,大学生在学习投入上更加侧重行为投入和认知投入。一方面,在学习投入中往往表现出更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更加积极思考问题而不是被动接受问题,能够自主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合适的课程和学习方式。另一方面,大学生学习投入往往需要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检验和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也表现出协作性特征,他们能够与同学、教师等进行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或进行研究,通过协作来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互补。在教学情境中,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主要表现在线上线下学习和课后作业复习的时间安排两方面。在元认知层面,大学生从情感投入出发,表现在对学习内容兴趣的投入和学习体验的升华。在认知策略层面,大学生主要的学习投入表现在根据自身的认识获得感和学习层次判断能否针对学习内容合理有效地安排学习时间,并在结束学习阶段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收获和学习投入做出符合客观条件的评价。
三、医学类院校本科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
医学院校作为全国高等院校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大学生在学习投入方面既有大学生学习投入的一般性,也有作为专业自身的特殊性,同时在宏观层面也受到学校办学特色和就业方向的影响。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类医学院校有着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理念。学校重视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支持的同时,还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精神培养,通过不断推进教育改革和课程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但随着近年来社会的变化和学生成长环境和价值观变化等各种主客观原因,大学生在学习投入的影响因素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认同
高考志愿填报阶段,大学生往往面临就业取向和兴趣取向两方面考虑,二者既有对立性也有同一性,贯穿其中的是学生本人对本专业的认同。具体而言,专业认同是学习者对本专业学习内容和就业前景的综合心理倾向认可程度,伴随对专业领域背景和发展前景的主动探究和积极投入。医学专业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和应用特征,一些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对专业内容并没有做到充分了解,医学专业内容庞杂,学习科目多,学生学习任务较其他专业相对繁重,一些学生入学之后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倍感吃力,继而产生倦怠心理。相对的,一些同学在入学阶段对医学专业认同感较强,立志投身医学事业,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有主动性,更加专注学习过程,投入更多学习成本,学习者在日积月累中对专业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得到的反馈也会越来越正相关。
(二)教育经历
医学院校学业繁重,大学学习基本延续高中模式,尤其在入学阶段。另外,学生生源构成也相对复杂,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既有来自国内一流高中的学生,也有来自偏远地区学校的学生;既有普通类高考生,也有五年一贯制专转本的学生。不同的入学前的学习经历对他们在入学后的学习投入也表现出不同的影响。由于不同层次中学在软硬件条件和教育水平上的客观差距,一些来自星级中学的学生在学习自主性、课堂专注度、学科竞赛和个人特长等方面都明显优于非星级高中的学生。在课后学习方面也能一以贯之地延续投入强度,可以明显看出入学前学习经历和层次对学习投入影响直接相关。
(三)家庭环境
家庭的经济状况和学生的成长环境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也有明显表现。在常年寻访和调查中发现,家庭经济处在较高水平的学生在学习投入效果上的表现明显优于家庭困难学生。从大数据分析上看,家庭经济水平较低的学生在校生活上多处于保守,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信心不足,学习情感投入也不饱满,优秀率和合格率都低于平均水平。由于家庭条件的制约,这些学生在校的精力有相当一部分用来思考改善家庭或自身的经济条件,不能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学业上,这样一来必然牵扯到学业成绩。
(四)年级学段
大学不同年级的学习投入也呈现明显差异,相关数据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投入呈现V字形分布。医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投入始终处在较高水平分布,其中临床全科等部分五年制专业学生在最后一年还有见习和实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主要以实践操作为主。对于刚入学的本科生而言,高中的学习惯性还在延续,大一阶段的学习投入保持在较高点位,经过一年多的适应调整和校园生活的丰富,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逐渐放松学习强度。随着毕业和就业的压力以及学生的认知逐渐成熟,在大学生涯的最后阶段学生的学习投入达到峰值。由于医学学科的门槛较高,大部分医学生本科都选择考研作为将来进一步的规划,这一阶段的学生无论在学习投入强度还是专注度,都远高于其他年级学段的学生。
(五)院校层次
不同的办学层次教学水平和质量也会对学习投入产生影响。不同层次的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育理念、管理水平都存在差异,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也有不同。教务教学人员和辅导员的层次水平和精力投入对学生的学习投入效率有明显影响。横向比较下,独立学院在对学生投入的管理时间和精力上要远高于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尤其是辅导员和教辅人员等一线队伍在与学生的黏合度方面远高于普通本科院校。在专业课教学方面,独立院校更加侧重学生的学习任务完成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以及一线的实习动手能力,更加关心学生的学业质量和教学反馈。学院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教育教学摆在突出位置,始终保持强有力的教学执行和督查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氛围,学生的学习投入度普遍较高。
四、医学院校提升大学生学习投入度的路径
学习投入度是大学生学习状态的重要指标,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大学生的学习投入相比过去虽有提高,但仍有较大进步空间。国家和教育部也出台了多项政策保障大学生学习投入度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基层一线的教学单位和教学教辅人员认真落实,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和内容,才能切实解决投入问题。作为应用型医学类本科院校,康达学院针对专业特点和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上采取了多项举措。
(一)发挥辅导员作用,纠正学生学习认知,激发学习动机
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学生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在教学辅助中深入实践,以价值引领全方位掌握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动态,将工作做实、做精、做细,提出了“七个一”工作标准,具体内容是:每周至少与学生谈话一次(每学期与分管学生谈话一次),每周至少深入课堂一次,每周至少进宿舍一次,每周至少参加学生活动一次,每两周至少组织骨干学生理论学习、能力拓展一次,每两周做一次工作小结和案例分享,每个月至少召开主题班会一次[5]。深入课堂,深入宿舍,跟学生谈心谈话,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扰,及时解决他们在校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课程宣讲、高年级优秀同学经验分享和学科成绩预警,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全面激发学习动机。
(二)注重实践阶段引导,加强职业引领
医学院校区别于普通院校的最大特色就是专业实践,实习、见习和实验操作在医学生学习内容上占有及其重要的位置。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每年选派一定数量优秀学生到南京医科大学等国内知名医科院校相关专业学习一年,为学生提供到高水平医科大学进行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学院大力开展境外交流与合作,拓展学院对外办学路径,目前已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加拿大西三一大学、美国国王学院等国外院校签订联合培养本硕协议。学院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并积极开展药企职工培训,为企业培养并输送亟须的专业化医药学人才[6]。学生通过走出学校,直面职业一线,深刻体会医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工作内容,回到校园后对自身未来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可以更加积极地投入学习。
(三)完善奖助学制度,加强人文关怀
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部分学生学习投入度明显偏低。康达学院充分考虑困难学生实际情况,大力发扬人文精神,对这部分学生在物质和生活上给予了充分的关怀。除了国家奖助学金之外,学院设立了刘一麟奖学金、钟山奖学金、创新奖学金、中康励志助学金等奖助学金,以及临时困难补助、寒假返乡补助、残疾学生学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并设置众多勤工助学岗位,最大限度地帮助经济上困难的同学,让他们能做到安心投入学业中去。除了物质帮助之外,学院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十分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日益突出,相关事件屡见报道。学院专门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心,投入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业人员随时关注在校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同时开展入学心理健康普查、学生朋辈心理辅导能力提升培训、“520”大学生心理健康日等活动,充分关心帮助大学生的心理成长[7]。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学习投入度受专业兴趣、教育经历、家庭背景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相较于综合类大学,医学类院校还有专业性强、实践性强、培养周期长等特点。医学生需要通过实验、实践等方式来巩固和加深对医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大量的医学知识同时,还需要培养临床实践技能。作为应用型医学类本科院校既要扩大外延又要深挖内涵,升级教育理念,拓展教学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培养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28):2731.
[2]Hamilton,Queen,Martin.The"relationship"of"course"completion,student"achievement,and"the"teaching"methods"in"California"community"college"English"classrooms[J].Heian"Jogakuin"Junior"Collegegaku,2002,33:920.
[3]Schaufeli,W.B.,Salanova,M.,GonzálezRomá,V..The"Measurement"of"Engagement"and"Burnout:A"Two"Sample"Confirmtory"Factor"Analytic"Approach[J].Journal"of"Happiness"Studies,2002,3(1):7192.
[4]周玲,陈玉洁,谭瑶,等.“混合学习”环境下大学生学习投入影响因素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3,22(22):133137.
[5]张鸿来,张鹤,姚媛,等.辅导员队伍制度化建设研究——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辅导员“七个一”工作制度为例[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09):6465.
[6]张焕,杨明利,王维维.从实训角度谈对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与建议——以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为例[J].教育界,2019(15):131132.
[7]涂鸽.医学类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C大学为例[D].苏州:苏州大学,2016.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教育信息化研究课题重点课题(2023JSETKT033);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23年度智慧校园专项课题(2023R107297);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1SJA2492)
作者简介:顾金媛(1986—"),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医学信息化。
*通讯作者:曹悦德(1988—"),男,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医学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