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浸式学习的混合教学创新与实践

2024-08-26 00:00:00张静赵宇红
科技风 2024年24期
关键词:持续改进混合教学案例教学

摘"要:针对以学生为中心,从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改进、教学平台建设、课程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和考核方式革新等方面着手,开展面向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保障,使学生获得沉浸式学习氛围,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和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混合教学;OBE;案例教学;持续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Innovation"and"Practice"of"Blended"Teaching"Based"on"Immersive"Learning

Zhang"Jing"Zhao"Yuhong

College"of"Information"Engineering,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Inner"MongoliaBaotou"014010

Abstract:Under"the"background"of"new"engineering,aiming"at"the"\"pain"points\""in"teaching,this"paper"proposes"to"take"the"OBE"teaching"concept"as"thenbsp;guidance,and"take"students"as"the"center,starting"from"the"reconstruction"of"teaching"objectives,optimization"of"teaching"content,improvement"of"teaching"methods,construction"of"teaching"platform,construction"of"course"resources,implementation"of"blended"teaching"model"and"reform"of"assessment"methods.The"teaching"reform"oriented"to"the"cultivation"of"innovation"ability"and"practical"ability,provide"allround"learning"guarantee"for"students,enable"students"to"obtain"an"immersive"learning"atmosphere,and"effectively"improve"students'"learning"experience"and"learning"enthusiasm.

Keywords:blended"teaching;OBE;case"teaching;continuous"improvement

“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是面对软件工程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Web前端开发技术,具有知识体系繁杂、理论与实践并重、课程应用范围广、前沿技术更新快的特点。但传统教学中仍存在教学目标不完善、教学模式重教轻学、教室机房分段授课、传统笔试考核的“痛点”问题[1],因此提出基于OBE教学理念的混合教学改革。

1"教学分析

随着对高校一流人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在教学中还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体现在:

(1)教学目标注重对知识的要求,缺乏对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要求,难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2)教学模式按照传统“填鸭式”开展教学,课堂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学模式重教轻学,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2]。

(3)教学手段采用分段授课,先到教室讲授知识再到机房上机实验,导致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不好,影响了教学效果。

(4)考核方式采用传统的试卷笔试,还是以知识考核作为主要考核标准,缺少形成性评价,难以考核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2"教学设计与实施

新工科背景下,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教学团队将OBE(Outcomebased"Education)理念引入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设计,重构教学目标,优化整合教学内容,融入思政和技术前沿,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在多元化课程资源建设和系统化线上课程平台建设的基础上,课程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采用机房授课+屏幕分享+边讲边练+屏幕录制的创新化教学手段,建立注重过程、全面、规范的课程考核机制。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保障,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沉浸式学习氛围,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显著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实践和创新能力也得到有效的提升[3]。教学创新实施方案,如图1所示。

2.1"重构课程教学目标,强化思政教育

团队首先做好课程顶层设计,重构课程教学目标,将思政教育目标融入课程,重构知识传授、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具备HTML5搭建网页结构和CSS3美化网页必备的基础知识,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独立设计开发应用级商业网站的能力,价值目标注重塑造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理想信念。做到课程教学全过程育人,着力培养创新型、高技能、应用型一流人才。

2.2"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营造沉浸式学习

团队实现了多元化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优质的教学资源是开展混合教学的重要保证[4]。通过梳理与当前Wed前端开发技术接轨的知识点,学习引进新的教学案例,录制课程的授课视频,建设完成了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学讲义、视频资料、电子课件、演示代码、实验项目及素材、导学任务书、扩展资料,实训项目及素材、课程作业、在线测试等线上线下各教学环节所需的教学资源,目前建设完成课程资源总数168个,其中视频数68个。

团队实现了线上平台的建设,如图2所示。课程框架已搭建完整,完成了课程导学、播客单元、教学资源、课程实验、项目实战、线上学习六个线上模块的建设,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活动开展活跃,课程应用情况良好。

团队实现混合式教学设计,课前利用线上课件PPT、视频、“在线测试”“在线讨论”等资源和活动,完成线上预习任务,自主学习相关的课程内容。混合教学设计注重线上反馈线下结合,通过课程“大数据”查看学生在线测试、课前讨论完成情况,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容易出错的问题。线下课堂注重的是重要知识点的梳理讲解和技能的强化训练,课前导入总结核心知识点,强调反馈学生线上学习中的问题进行纠错。学生还可以通过“课程实验”“项目实战”等项目案例的训练,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前端开发的技能,实现从基本技能到高阶技能的提升[56]。课程优化整合数字化课程资源,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序列,根据专业课程的特色,构建了适合本课程的线上教学平台,拓展了教学空间,使学生爱学、乐学,获得更好的沉浸式学习体验。

2.3"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手段

团队以学生为中心,采用“机房授课+屏幕分享+屏幕录制+边讲边练”的授课模式。56学时课程全部安排在机房授课“边讲边练”,教师编码演示讲解后,学生立即同步实践,大大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相比传统的一块黑板或投影幕布,对于90多人的大班授课,“屏幕分享”可以让学生更加专注地、清晰地观看自己的电脑屏幕边看边练。贯通课程的案例教学法,需要根据讲课进度随时给学生发送多媒体的案例素材,“机房授课”可以方便学生快捷地获得相关课程资源。

“屏幕录制”把最新课堂教学视频及时分享到线上“播客单元”,方便学生在手机端或PC端随时进行查漏补缺的复习巩固,实现碎片化、移动化、个性化学习。多种教学手段的应用方便了学生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4"以线带点,改进教学方法

团队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教学方法,29个面向企业级应用的教学案例,覆盖Wed前端开发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点。案例导入后注重教学互动,以“任务驱动”提出问题,以案例做主线,引导学生通过每个案例任务主动思考及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和技能点。创新型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效,提升了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通过采用“问题推进式”教学策略,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2.5"以“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为宗旨,优化教学内容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团队优化整合了教学内容,强化课程前后衔接,适应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教学团队优化整合教学内容,新增Wed前端开发必备的HTML5、CSS3等前沿内容。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深入巧妙地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把思政教育结合在实践、乐趣之中,寓教于乐。结合所授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依据知识内在联系对教学模块进行了重组,课程教学内容优化重组。优化后的教学内容具备“两性一度”,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需要,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所需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6"以成果为导向,改进课程评价

团队把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的多元化,逐步细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建立系统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以成果为导向,教学产出丰富,包括平时表现、课程测试、讨论、实验、结课大作业。根据课程评价结果,分析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为后续教学提出持续改进策略。

团队建立注重过程、全面、规范化的课程考核机制。由于传统的笔试、机试都不能满足应用型一流人才的培养需求,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最后教学环节的终结性评价采用“大作业”形式,要求学生综合应用本课程所学内容设计、开发完成一个网站主页。采用DIV+CSS布局,使用HTML、CSS语言编写代码,编码符合W3C标准,无冗余代码,结构和样式相分离,采用链接式外部样式表,创建规范的网站目录结构,教师在答辩时的评价是根据每位学生大作业的代码量、网站的完整性、技术难度、页面界面的美观程度、编码的熟练程度、代码的规范性进行综合评定,给出公正合理的成绩。通过设计和综合型的大作业可以使学生利用所学的内容设计出自己的主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但是面对180人的大作业考核是个难题,如果单凭交上来的大作业直接给分成绩肯定不准确,给每个学生和他的努力相匹配的成绩,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为了全面考核每个学生的大作业完成情况,给每位学生一个公平合理的成绩,采用“答辩+上机编程演示”的考核方法,不仅考核学生是否“会讲”,更重要的是考核学生是否“会做”。“大作业+答辩+上机编程演示”更加注重过程、多元化的考核,解决了传统的笔试、机试考查不全面的问题,对学生实际Wed开发能力进行全面、精准的考核。

3"创新成效

到目前为止,“互联网应用开发基础”线上教学平台的课程资源丰富,课程活动开展活跃,课程应用情况良好,课程访问数达18947次。课程提高了学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通过对软件和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课程评教满意度达到95%以上。在教学内容、教师认同感、学习获得感、课堂讨论、能力提升等多个维度的评价良好,认为通过上这门课感觉有收获,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多次线下师生见面会和线上匿名课程评价中,学生都反馈良好。教学创新前后,学生成绩优良比例提升到55%,反映出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Wed前端开发的基本技能。学生能设计、开发出面向企业级应用的商业网站,学生成绩和教学产出都反映出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结语

基于沉浸式学习的混合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形成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自主学习氛围。这门课程的教学平台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混合教学方案的设计,对计算机专业相关课程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线上课程也面向全校其他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同步开放,目前课外访问次数1306次,为热爱网页设计的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保障,进一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课程持续迭代更新,目前新增教学资源45个,访问次数增加11329次。将OBE理念引入一流课程的建设,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成果为导向的课程教学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践、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动手能力,显著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为社会培养更多创新型、高素质、应用型前端开发人才。

参考文献:

[1]储久良.WEB前端开发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4(14):1215.

[2]阮晓龙.WEB前端开发课程内容改革的探索与尝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4):9497.

[3]陈霞,吴东.基于就业导向的HTML5前端开发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现代计算机,2017(4):2932.

[4]周立柱.谈谈慕课的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7(11):29.

[5]郎振红.翻转课堂在WEB程序开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2):151154.

[6]曾明星.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5(4):102108.

基金项目:2022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JY2022018)

作者简介:张静(1978—"),女,汉族,河北玉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Web前端技术。

猜你喜欢
持续改进混合教学案例教学
质量持续改进在呼吸科患者鼻导管氧疗护理中的应用
大班教学环境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设计与效果分析
《高级食品化学》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移动环境下高职金融课程混合教学的研究
价值工程(2016年30期)2016-11-24 13:50:10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16:1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3:04
EXCEL在《投入产出法》案例教学中的应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0:02
《运筹学》教学模式探讨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8:37
“混合教学”在开放大学教育模式中应用的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13期)2016-06-13 18:03:03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科技视界(2016年13期)2016-06-13 12: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