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实证研究

2024-08-23 00:00:00王丹妮凌玲
中国市场 2024年22期
关键词:固定效应模型农业保险农业生产

摘"要:文章基于我国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市2012—2022年关于农业保险及农业生产的面板数据,构建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对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也使农业生产效率随之提高,促进农业发展;农业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但作用不显著。根据上述结论,文章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旨在为西部地区的农业保险助力农业生产提供依据。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业生产;固定效应模型

中图分类号:F84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2-0016-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22.004

1"引言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发展以及农户收入增长起到关键作用。但农业发展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洪涝旱灾等极端气候以及病虫害等自然灾害都将给农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因此,防范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农业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一种风险管理工具,随着保险科技的发展,农业保险和高科技越来越高度融合,处理灾害的技术和技能逐渐提高,既能在农业生产中给农户提供各种防灾减损的经验指导,又能在农业风险发生时及时给予农户经济补偿,使其尽快恢复生产。当前,农业保险在精准承保理赔、农业防灾减灾等领域不断强化5G、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技术,不仅提高自身效率,也使其在惠农、富农、强农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我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东中部地区较为落后,但由于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西部地区许多省份都是农业大省,农业总产值占地区GDP比例较高。然而,由于复杂的地形气候,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使得西部地区农业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此外,虽然农业保险对区域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在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受到多重因素限制。一方面,西部地区农民可支配收入较低,在满足基本生产生活需求之后,可剩余资金很少,因此就抑制了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宣传及实施没有落实到位,而且农户在发生保险事故后的索赔受到多方面困难,导致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积极性不高。因此,文章基于西部地区的发展,研究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后分析研究结果并给出针对性建议,对加强农业风险管理、提高农户收入、促进农业保险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

关于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目前已经有较多研究成果。周稳海、赵桂玲和尹成远(2015)运用动态差分GMM模型对河北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具有明显促进作用[1]。马述忠和刘梦恒(2016)以农业生产效率为出发点,对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农业保险显著抑制农业生产效率,由此认为中国农业保险市场当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2]。江生忠和张煜(2018)通过构建简化的三部门(政府、金融机构、农业保险机构)宏观经济理论模型,分析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得出农业保险助力农村经济发展的效用不够明显的结论[3]。赵沛如和穆月英(2019)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区域,利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同时,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业保险赔付率也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影响[4]。王韧、夏昱和李晶(2020)采用灰色关联法,对湖南省农业保险支持农业产业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湖南省农业保险与农业产业化具有正向高度关联性[5]。温虎和王阳(2019)建立动态GMM模型,以云贵川三省46个市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具有正向影响,且区域间存在异质性[6]。崔丽(2023)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农业保险可以促进农民收入提高,并据此提出大力发展农险,对农户实施精准管理以促进农户增收等建议[7]。余海霞(2023)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西部9省、市、自治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发现该区域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据此提出完善农业保险发展以更好服务农业经济的建议[8]。

综合来看,针对农业保险与农业生产关系的研究,已有文献研究对象主要为全国范围或者少部分省域数据,针对西部地区的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之上,基于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及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选取农业生产水平、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及农业机械化水平等相关变量进行实证研究,为进一步提高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户增收提供依据。

3"实证分析

3.1"变量选取

3.1.1"被解释变量

农业生产水平(Y)是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以往研究中,衡量农业生产水平的指标有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等。笔者认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能够反映一定时期内农业生产总规模和总成果,因此,文章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代表农业生产水平。模型中,其值等于当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除以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

3.1.2"解释变量

农业保险发展水平(Develop)是解释变量。农业保险密度即人均农业保险保费,农业保险密度越大,说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越高。文章用农业保险密度来衡量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其值等于农业保险保费除以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

3.1.3"控制变量

农业生产水平受到农业风险、农业机械化水平以及农业资本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模型中加入如下四个控制变量。

第一,农业风险(Risk)。农业属于“靠天吃饭”的行业,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等风险的影响,当发生风险的时候,就会使农业生产带来减产的后果。农业受灾面积是指因自然灾害等风险造成农作物相较于正常年份减产的播种面积。文章用人均受灾面积来衡量农业风险水平,其值等于受灾面积除以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

第二,农业机械化水平(Mechanize)。农业机械化指的是利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机械总动力是衡量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主要指标,模型中的值等于农业机械总动力除以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

第三,资本投入(K)。资本的投入对生产来说必不可少,而化肥是农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资本投入之一。因此,使用农用化肥施用量作为资本投入的代理变量,模型中的值等于农用化肥施用量除以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

第四,农业保险赔付水平(Ration)。农业保险赔付水平的高低能够影响受灾地区后续的农业生产,也是影响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农业保险赔付率能够有效衡量一个地区农业保险赔付水平,农业保险赔付率越高,越能给予农业生产后续更高的保障。模型使用农业保险赔付率作为衡量农业保险赔付水平的指标,其值等于农业保险赔付额除以农业保险保费收入。

此外,关于数据来源的汇总有以下内容。文章选取2012—2022年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重庆、西藏、宁夏、新疆、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使用Stata"15软件进行实证研究。农业生产水平、农业风险、农业机械化水平、资本投入、农林牧渔业从业人数等变量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市、自治区的统计年鉴。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农业保险赔付水平等变量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保险年鉴》。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定性,在进行实证分析之前要对所有变量值进行取对数处理。

3.2"模型构建

面板数据模型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两类。前者指模型的截距对不同的个体存在实质差异,而后者指模型截距对不同个体只存在随机扰动差异,已有相关研究主要采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固定效应模型相对于随机效应模型,能够更为准确地估计模型各项参数,控制个体之间的差异,从而得出更可靠的结果,因此,文章选取固定效应模型,而为了控制个体和时间的异质性,提高回归分析准确性,构建如下个体时间双固定效应模型:

lnYit=α+βlnDevelopit+γlncontrolsit+λi+μi+εit

式中,i表示省份,t表示年份;Yit表示i省份第t年的农业生产水平,lnDevelopit表示i省份第t年的农业保险发展水平,lncontrolsit为控制变量组,λi和μi分别为年份和省份固定效应,α、β、γ为待估计参数,εit为随机干扰项。

3.3"实证结果与分析

3.3.1"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为防止出现伪回归,在进行模型估计之前,对面板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文章选取了十二个省、市、自治区近11年的数据,属于短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的方法主要包括ht检验和ips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此可知,面板数据的所有变量都通过了单位根检验,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3.3.2"回归分析结果

在通过如上单位根检验之后,可以构建个体时间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第(1)列为不加入任何控制变量的实证结果,可以看出,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变量系数为0.6311,且变量显著性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农业保险的发展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水平,农业保险发展水平越高,将越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第(2)列为加入所有控制变量之后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模型拟合度有所提高,且农业保险发展水平变量系数变为0.1644,变量显著性仍然在1%水平上显著,表明在综合考虑农业风险、农业机械化、农业资本投入及农业保险赔付水平等控制变量的影响之后,农业保险发展水平仍然能够对农业生产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此外,农业机械化变量系数为0.4457,其显著性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农业机械化水平高,能够带来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终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业资本投入变量系数为0.3674,其显著性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农业资本投入的高低也对农业生产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保险赔付率变量系数为0.0670,其显著性在10%水平上显著,表明了农业保险赔付水平高,有助于农业生产的防灾减损,也将能够给农业生产更好的保障,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农业风险变量系数为-0.0032,但不显著,说明农业风险对农业生产具有抑制作用,但是作用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西部地区地域辽阔,受灾面积占比较小,对该区域总体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明显。

为了验证模型的稳健性,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的方式再次进行回归分析。表2中第(3)列lnY1为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对数,将其替换原被解释变量人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其他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均不变,同样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解释变量及三个控制变量的符号及显著性未发生改变,仅有lnRisk即农业风险水平一个控制变量的符号发生改变,由此可以说明模型具有稳健性,回归分析结果可靠。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4.1.1"农业保险能够促进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相对于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较为落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而农业生产又面临极大的自然灾害及市价风险,一旦风险发生将很有可能导致已经实现脱贫的地区返贫。农业保险的发展,体现在农业保险密度及赔付率的提高,能够通过灾后损失补偿,稳定农户收入,保障后期的农业生产,巩固西部地区脱贫攻坚成果。

4.1.2"农业机械化及资本投入对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除了农业保险,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包括农业机械化水平上升以及农业化肥等资本投入的增加,都能使农业生产效率随之提高,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4.1.3"农业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西部地区的农业生产,但作用不显著

农业风险主要包括干旱、暴风暴雨等自然灾害,这些灾害的发生不可避免,且将对农业生产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在西部地区,可能是因为农户在防灾减损方面有一定经验,且由于地域辽阔,受灾面积占比不大,因此不足以对整个区域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

4.2"建议

4.2.1"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提高农户接受度

农业保险有助于农户抵御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风险,进而促进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一方面,针对农险经营机构,政府应该通过实施减免税收等措施降低业务经营风险,鼓励其加强拓展业务,创新农险品种,因地制宜推出适合不同地区的农险品种。同时,在理赔环节,加强对农险经营机构的监督,提高其对农业风险案件的理赔效率。

另一方面,为了提高农户投保积极性,政府可以提高财政补贴标准,实施保费补贴制度,且加强农业保险入户宣传,以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

4.2.2"提高西部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及加大资本投入力度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因素。在农业生产中,政府可以采取各项措施,比如在购买部分农业生产用具或农业化肥时给予一定程度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户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引入更多高科技农业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出水平的提高。

4.2.3"运用保险科技,提高农业保险保障能力

农业保险赔付水平越高,说明农业保险保障能力越高,这是灾后能否快速恢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保险科技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客服、智能风控和智能理赔,提高农业保险核保及理赔效率。目前,部分农险经营机构已经运用保险科技,实现为客户提高灾害预警、农业大灾抢救等专业服务,大大提高了保险保障能力,进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稳海,赵桂玲,尹成远.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影响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北省面板数据和动态差分GMM模型[J].保险研究,2015(5):60-68.

[2]马述忠,刘梦恒.农业保险促进农业生产率了吗?——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1(6):131-144.

[3]江生忠,张煜.农业保险对农村经济的助力效果分析[J].保险研究,2018(2):102-111.

[4]赵沛如,穆月英.中国农业保险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J].当代农村财经,2019(1):9-15.

[5]王韧,夏昱,李晶.农业保险支持农业产业化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农村金融研究,2020(10):17-23.

[6]温虎,王阳.农业保险对农业生产影响的效应分析——基于云贵川三省"46个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9(4):34-41.

[7]崔丽.农业保险发展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来自西部地区农业保险的证据[J].黑龙江金融,2023(12):64-70.

[8]余海霞.新型城镇化视角下西部地区农业保险对农业经济的溢出效应研究[D].贵阳:贵州财经大学,2023:33-53.

[基金项目]2022年广西农业科技自筹经费项目“科技金融驱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Z202256)。

[作者简介]王丹妮,经济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通讯作者:凌玲,讲师,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

猜你喜欢
固定效应模型农业保险农业生产
创造与替代:对外投资与本地就业关系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农业机械化应用现状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分析
农业保险精准扶贫路径探索
时代金融(2016年30期)2016-12-05 19:39:18
农业保险效率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时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7:42:37
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效应分析
经济师(2016年10期)2016-12-03 11:29:11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商业健康险保费收入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商(2016年24期)2016-07-20 20:55:07
农业保险正外部性的经济法激励探析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8: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