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EP对海南自贸港外贸发展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2024-08-23 00:00:00陈仕榜
中国市场 2024年22期
关键词:对外贸易

摘"要:RCEP的正式生效为提升区域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给予了重要支撑。文章以RCEP的性质和意义为前提,深度结合海南自贸港外贸现状,从机遇及挑战两个视角分析了RCEP给海南自贸港外贸发展带来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统筹开展宣传培训、提供配套服务保障、发挥自身独特优势、从新业态新模式中拓展贸易新空间、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等应对策略,以助推海南自贸港在RCEP背景下提升外贸核心竞争力,实现外贸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RCEP;海南自贸港;对外贸易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24)22-0012-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22.003

1"引言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由中国、东盟十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成员国于2020年共同签署,并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RCEP的签署,标志着涵盖人口数量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成员结构最多元、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正式成立。RCEP作为具有全面、现代、高质量、互利互惠性质的自由贸易协定,在架构上由序言、20个章节、4个市场准入承诺表附件三个部分组成;在内容上不仅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市场准入规则,还涉及知识产权、电子商务、争端解决等诸多领域。RCEP践行“开放、包容、共享”的理念,为推进成员国间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经贸合作提供更加公平、透明、高标准的贸易规则。在这新发展格局下,我国对外贸易也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而海南自贸港作为我国面向东盟的桥头堡、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更要紧密结合自身优势,牢牢抓住机遇,有效化解风险应对挑战,积极对标和深度融入RCEP,全力提升外贸发展水平。

2"RCEP对海南自贸港外贸发展的机遇

2.1"关税减让承诺有助于提高进出口贸易自由度

按照RCEP关税承诺表相关要求,RCEP成员国间采用协定生效立即降为零、过渡期降为零、部分降税以及例外产品四种模式进行关税减让,以逐步推进货物贸易达到90%以上的税目零关税;并且RCEP第二章也作出相关规定,比如承诺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三条给予其他缔约方的货物国民待遇;通过逐步实施关税自由化给予优惠的市场准入;特定货物的临时免税入境等。这些规定的实施,一方面能打破RCEP区域内关税壁垒,提高进出口贸易自由度,实现高水平开放的国际市场,进而形成贸易创造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另一方面能惠及RCEP区域内外贸企业,降低企业跨境交易成本,推动企业间良性竞争、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等动态效应。

根据海口海关统计,海南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在2021年达到580.8亿元,增长47%;2022年达到711.8亿元,增长23%;2023年达到800.9亿元,增长13%。RCEP区域已成为海南最为重要的贸易市场,尤其是东盟自2019年以来已连续五年成为海南第一大贸易伙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随着RCEP区域内关税壁垒的不断突破以及关税减让范围的逐步拓宽,与海南“一负三正”的零关税清单政策将结合得更加紧密,从而推动海南逐步成为我国唯一的在国内供应链、RCEP区域内供应链、区域外供应链上都可以实现“零关税”的地区,这不仅有利于大规模提升货物进口数量和类型,满足海南在加工、消费、贸易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而且能大幅度降低出口成本,有利于提升海南出口货物数量,并提高在RCEP区域内的贸易竞争力。

2.2"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有助于优化产业链和供应链

作为RCEP最为突出的原产地规则之一,区域累积规则允许把在产品生产中所使用RCEP其他成员国生产的原材料视为产品生产所在国的原产材料,以此来确定货物的原产地资格。

区域累积规则将RCEP区域视为一个整体,极大延展了累积范围,一方面能降低货物获得原产地资格的条件,让企业更容易享受优惠关税税率;另一方面企业可以更为灵活和多元化地采购原材料、零部件以及中间产品等生产要素,优化产品研发和生产组装,从而重塑产业链和供应链。同时,RCEP第三章中的经核准出口商制度和原产地证明这两项规则,也有助于企业降低运营成本、简化申请程序、提升通关便利。

根据统计,海口海关2022年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234份,签证金额1.65亿元,为海南出口货物实现税款减让约800万元;2023年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666份,签证金额7259.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4.62%和198.62%。

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助推海南外贸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进一步扩大中间产品加工贸易,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联动,从而延伸和提升产业链和价值链;另一方面有利于海南外贸企业在RCEP区域内自由拓宽生产要素采购市场,合理分配生产资源,优化及巩固供应链布局,从而降低生产和出口成本,增强货物国际竞争优势,这也为传统劳动密集型外贸企业提供了发展新机遇。

2.3"贸易便利化措施有助于打破非关税贸易壁垒

在RCEP第四章《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中明确提出,RCEP各成员国要积极采取预裁定、抵达前处理、信息技术运用等措施,优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降低通关成本,从而促进贸易便利化。特别是针对鲜活易腐货物和快运货物,RCEP规定要尽量在该类货物抵达以及提交放行所需资料后的6小时内给予放行。该项措施有助于减少货物在运输以及通关过程中的损耗和成本,降低货物因流通效率低下而贬值的风险,极其有利于海南扩大优势水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贸易。

同时,对于经认证的经营者(AEO),该章节要求RCEP各成员国要为其提供更为便利化的贸易措施,而且该制度的适用对象涵盖中小微外贸企业。海南外贸企业以民营中小微企业居多,该些企业通过认证后,将进一步享受通关便利,降低企业负担,从而获得更多贸易空间。

此外,RCEP第五章《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规定的“等效性”原则和第六章《标准、技术法规和合格评定程序》规定的“合理时间间隔”等内容,都将减少绿色壁垒和技术性贸易壁垒等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障碍和消极影响,提升贸易公平化和透明度,助推贸易互联互通。值得关注的是,日本作为全球前五大农产品进口国之一,RCEP的实施打破了日本在农副产品领域的保护政策,这为海南优势农产品项目进一步拓宽日本出口市场带来机遇。

2.4"多元化外贸市场有助于拓宽贸易覆盖面

RCEP由15个成员国共同签署。在地理区位上,成员国纵跨南北半球两大洲,涵盖东亚地区主要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上,成员国既囊括日本、韩国等发达经济体,也囊括菲律宾、柬埔寨等欠发达国家。这些国别结构特征构建了一个以RCEP区域为依托的多元化外贸市场,而且其人口数量、GDP、贸易总额这三个指标均占全球总量的约30%。

在与东盟国家贸易方面,随着RCEP正式生效,一方面将为海南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往来注入强劲动力,助推双方经贸合作增量提质;另一方面将助力东盟、东亚、大洋洲的国际市场进行联通,形成高水平开放一体化大市场,有助于拓宽海南外贸覆盖面。

同时,通过RCEP,我国和日本首次建立自贸伙伴关系,实现自贸区建设历史性突破;并同步整合了我国与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之间的多个自贸协定,这些都将释放巨大市场潜力,有助于优化外贸市场布局,丰富外贸产品类型,培育壮大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带动海南外贸更为全面、深度地融入市场竞争,提升自身贸易影响力。此外,多元化外贸市场也能大幅度降低海南对传统单一贸易市场的依赖度,增强其应对外部风险和冲击的能力。

3"RCEP对海南自贸港外贸发展的挑战

3.1"产业转移将对现有产业链产生冲击

随着关税减让、原产地累积规则、贸易便利化措施等逐步实施,RCEP区域内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将被大幅度削减,这也将带动产业调整和转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进一步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区域流动。近年来,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速度加快,海南的劳动力成本、土地使用成本等要素成本持续上涨,这也使得海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生产和经营成本逐步提升。相比RCEP其他成员国,如东盟的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其劳动人口数量众多、土地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廉,而且国家对于产业转移的承接也给予政策支持和措施保障,RCEP的签署可能将强势吸引海南部分以成本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盟国家转移,从而冲击现有产业链,影响出口商品结构和数量。此外,海南目前主要进口金属矿砂、煤炭、天然气等能矿产品,而RCEP成员国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为降低生产成本,海南的资源密集型生产企业可能会依托RCEP,选择将产业链下游外迁到该国,这种现象也将直接影响到海南相关产业链的升级发展。

3.2"市场一体化将激化区域内贸易竞争

RCEP大幅度提升区域内贸易的自由度和便利性,加速生产要素跨境流通,助推成员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涌入市场,这也必将激化区域内的贸易竞争。机电产品和农产品作为海南当前出口的前两大类货物,也将面临出口优势被弱化的可能。

对于海南农产品来说,其产业链条较短,深加工水平不高,附加值较低,还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而东盟国家农业资源丰富,其农产品具有种类多、产量大、价格低等竞争优势;同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作为农牧业高度发达国家,其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有较大优势,这些都将对海南农产品的出口贸易带来强有力竞争,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挤占海南农产品在国内的市场份额,给海南农业发展带来挑战。

对于海南机电产品来说,目前出口的主要是汽车零配件、电工器材、汽车等货物,其核心竞争力较为薄弱,而日本和韩国在制造业产品、高新技术产品上具有明显技术竞争优势,其机电产品也拥有较高的市场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在RCEP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日本和韩国机电产品出口量的增长也必定对海南机电产品出口贸易以及相关产业发展造成冲击。

3.3"RCEP区域一体化将加剧贸易风险

RCEP区域一体化促进了成员国间产业合作、技术服务、金融投资等方面的经贸活动,使得区域内经贸关系日益紧密,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乘数效应也越来越凸显,但是这也将不可避免地加深成员国间的经贸依赖度,加剧区域内风险关联效应。如果RCEP成员国中有一个国家遭受难以控制的危机或风险时,那该危机或风险极有可能通过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等渠道,更直接更快捷地传播、蔓延到区域内的其他成员国,使得整个区域都受到波及,导致风险或危机的加剧,从而给成员国的经贸活动带来重创。

近年来,海南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的进出口额度占海南进出口总额的1/3以上,尤其是中间产品贸易所占的比重已达到74.7%。从贸易关联度分析,海南与RCEP其他成员国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的合作已有较高融合度。因此,一旦RCEP区域爆发危机或风险,海南的外贸将深受影响。此外,民营企业作为海南第一大外贸主体,其经营规模普遍不大,在市场分析、风险预测、风险抵御等方面的能力明显不足,在危机中将受到更为严重的连锁冲击。

4"RCEP背景下海南自贸港外贸发展的应对策略

4.1"统筹开展宣传培训,提供配套服务保障

RCEP具有涵盖内容丰富、涉及范围广泛、专业性强等特征,这给外贸企业在解读和运用时带来了较大挑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外贸企业对协议内容解读不深入、理解不透彻;二是大多数外贸企业对于RCEP的运用仅停留在关税豁免政策方面,对于原产地规则、经核准出口商制度、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等内容关注度不够。

为了让外贸企业抓紧机遇,抢占外贸发展先机,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政府部门要构建联动机制,尤其是海关、商务厅、贸促会等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制订RCEP培训计划,加大政策宣传力度,通过“线上+线下”开展多批次多层次的专题培训;并积极组织和鼓励具有代表性的外贸企业举办交流会,分享对RCEP运用的经验,助力外贸企业吃透用好RCEP规则。另一方面,要提供优质服务保障,政府部门要深入调研,主动了解外贸企业在理解和运用RCEP时存在的难点、痛点及堵点,并进行精准指导;同时搭建大数据平台,在税款减让、物流运输、市场供需、原产地规则等方面为企业提供高效便利的信息支撑服务,进一步完善RCEP企业服务中心。此外,政府部门要建立风险预警平台,以应对贸易风险的自动隔离、应急响应、协同治理等相关机制,提升对RCEP成员国贸易风险的防范,强化外贸企业风险防控的意识和能力,确保其稳健发展。

4.2"充分发挥海南自贸港独特优势

海南自贸港作为我国对外开放新高地,在抢抓RCEP机遇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

4.2.1"区位优势

海南的地理坐标不仅位于我国面向东盟的最前沿,而且背靠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腹地经济,更是处在RCEP国际市场的核心位置以及联通东南亚国家的重要航运枢纽。海南应充分发挥独特区位优势,将其更有效地转化为对外开放发展优势,特别是要借助与东盟国家在人文、商缘等方面的深厚渊源,以提升与东盟贸易规模为切入口,积极对接RCEP,提高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水平,将自身打造为连接我国与RCEP区域的重要交汇点。

4.2.2"政策叠加优势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与RCEP在贸易、投资、人员流动、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存在共同之处,海南要充分发挥“自贸港+RCEP”所形成的政策叠加效应,尤其要重点从三个方面为切入口。一是在货物贸易方面,发挥自身“零关税”和RCEP“零关税”的政策叠加联动;二是在服务贸易方面,发挥自身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政策与RCEP服务贸易规则的叠加联动;三是在外贸产业发展方面,发挥自身加工增值政策与RCEP原产地规则的叠加联动,从而为深化与RCEP成员国的外贸合作增添新动能、激发更多红利。

同时,海南省政府制定的《海南省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条行动方案》和《海南深化与RCEP成员国合作的十六条措施(2023年)》,也为高标准抓好RCEP落地实施提供了政策指导。

4.3"从新业态新模式中拓展贸易新空间

4.3.1"大力发展跨境电商

RCEP在电子商务规则制定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其内容涵盖促进无纸化贸易、推广电子认证和电子签名等先进规则。海南要以此为契机,全力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一方面要从政策和资金等核心要素上加大对跨境电商的支持力度,积极发挥海口和三亚两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功能,加快培育和打造自身跨境电商主体及品牌。

另一方面要加大与RCEP成员国跨境电商主流平台合作力度,借助其营销网络提升区域内市场渗透率,并逐步拓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对接合作。

4.3.2"创新发展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

在货物贸易方面,海南外贸企业要用活用好“零关税”政策,根据RCEP成员国在经济发展、社会文化及需求、人口规模等方面的差异,结合自身产业特征实施“一国一策”贸易策略,强化需求对接,优化进出口货物结构,尤其是促进出口货物向精深加工转变,持续扩大机电产品、农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等的出口量。同时,海南要全面推广AEO认证制度,助力外贸企业及时享惠,推动货物贸易更加便利化。

在服务贸易方面,海南要紧密围绕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政策和RCEP关于自然人移动及专业服务相关规则,逐步加大在旅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开放力度,深化与RCEP成员国在国际货运、仓储、专业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的合作,大力促进数字新基建、产业及服务等贸易新业态发展,鼓励企业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开拓RCEP国际市场,从而推动服务贸易提质增效。

4.4"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外贸竞争力

第一,海南要全力推动《RCEP原产地管理办法》实施,助力企业充分利用原产地区域累积规则,在RCEP成员国间进行产业分工布局和跨境整合,比如将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相对低端的生产环节向东盟国家转移,以降低出口产品的经营成本;加大与日本、韩国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合作力度,以提升外贸产品附加值、推动产品向中高端市场进军等,从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外贸竞争优势。

第二,海南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贸易便利化措施,主动整合RCEP成员国在原材料、营销渠道、技术研发等要素上的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条,比如通过在海南建立热带农产品精深加工出口基地,并借助自身加工增值政策优势,对来自东盟国家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出口,这不仅有利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优化升级,而且能够有效抵消东盟国家农产品对自身农产品的冲击。此外,海南自贸港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链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并逐步抵消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出口下降。

5"结语

海南自贸港应以RCEP为契机,结合自身独特优势找准外贸角色定位,主动抓好机遇、规避风险,推进与RCEP其他成员国在产业链和供应链上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优化外贸产业结构,培育外贸新动能,提升RCEP公共服务水平,从而加快推进外贸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华,张兆鹏.RCEP框架下的中国自贸区建设与对外贸易发展[J].东南学术,2023(5):54-66,247.

[2]李加林,陈炎伟,陈秋华.RCEP成员国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外贸的影响研究[J].亚太经济,2023(6):62-71.

[3]金泽虎,曾桥.RCEP及其传导效应能够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吗?——基于中国样本的检验[J].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20(1):68-80.

[4]王春宇,王海成.RCEP关税减免对我国贸易的主要影响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22(6):74-81,90.

[5]赵青松,王文倩.RCEP的贸易效应及其影响研究——基于局部均衡模型的分析[J].价格月刊,2021(12):52-59.

[基金项目]海南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RCEP背景下海南—东盟贸易模式转变和发展对策研究”(项目编号:Hnjg"2023-186)。

[作者简介]陈仕榜(1986—),男,海南文昌人,硕士,副教授,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猜你喜欢
对外贸易
山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2:53:35
TPP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4:15:15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27:50
贸易品类别与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20: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