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新时代,实施课程思政教育,使专业课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电子商务基础》任课教师应当发掘与专业知识教学相关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具体教学情景之中,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塑造学生的价值观。为顺利实施课程思政,任课教师应提高课程思政修养,改革教学方法,学校应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促使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电子商务 课程思政 教学内容 实施途径 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185-03
课程思政是指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促使受教育者接受价值引领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为推动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的高质量发展,专业课教师应当认真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探索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从而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有效衔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
《电子商务基础》是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涵盖了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安全、网络营销等多个教学模块。为开展《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任课教师应当发掘与专业课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关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融入到具体教学模块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接受思政教育,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选向和精神追求[1],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心。
(一)了解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职业发展信念
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是电子商务基础第一个教学模块的内容。作为专业课教师,应当关注国内外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进展,引用有关权威数据,使学生深刻认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感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民族自信心,增强职业发展信念。一是介绍我国的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根据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2)》,2022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13.79万亿元,快递业务量总计为1105.8亿件。根据美国互联网统计公司Comscore发布的《数字商务状况》,2022年美国网络零售额为1.09万亿美元,快递包裹业务量为212亿件。通过数字对比,能够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互联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电子商务发展已经居于世界领先水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二是了解我国电子商务的市场主体规模,增强职业发展信念。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我国网络购物人数已达8.45亿,电商平台零售店铺总数达2448万家,电子商务从业人员逐年增多,已有6937万人[2]。相关数据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巨大且持续发展,从事电商事业大有可为,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专业知识的动力,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充满信心。
(二)了解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因素,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农村电子商务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农村地区的商品交易和服务的一种商业模式,是电子商务的新业态。发展农村电商对振兴乡村经济、缓解农民就业压力、助力农村扶贫有着重要作用。了解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和政府支持农村电商发展的相关政策,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树立为振兴乡村经济和发展农村电商做出贡献的理想。一是了解党和政府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支持,鼓励学生从事振兴乡村经济发展的事业。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3]。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农村电子商务连续多年得到迅速发展,全国农村电商零售额逐年递增。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2.49万亿元。二是分析电商平台精准扶贫案例,帮助学生了解电商企业对农村扶贫的贡献。为振兴乡村经济,2016年,京东在全国多地乡村实施“跑步鸡”项目。“跑步鸡”作为京东平台销售的绿色食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跑步鸡”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缓解了农民就业压力。2021年,阿里巴巴积极实施“热土计划”,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全国832个脱贫县当年在阿里平台的农产品销售额达到1281亿元[4]。分析各大电商平台精准扶贫的案例,可以使学生理解电商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扶贫事业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三)树立网络安全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电子商务安全就是指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交易安全。将思政内容融入电子商务安全专业知识之中,有助于同学们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一是学习我国电子商务安全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网络空间安全管理方面问题的基础性法律,该法对于保障我国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促进网络空间法治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网络安全宣传周”是针对我国重点领域和行业网络安全问题,由中央网信办会同教育部、公安部等部门举办的系列主题宣传活动。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应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认真学习网络安全法规,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向公众普及网络安全常识,树立网络安全的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心。二是分析网络安全案例,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根据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部门发布的报告,2022年4月,美国国家安全局从境外对我国的西北工业大学进行了网络攻击[6]。西北工业大学拥有众多在航空航天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的国家顶级专家和团队,承担了许多与国防有关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近年来,我国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各行业的龙头企业以及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经常受到境外黑客的秘密攻击,国家安全、金融安全、生产安全和公民的个人信息受到了严重危害。分析该案例,学生能够充分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牢固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厚植爱国情怀,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进而激发学习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热情,提高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
(四)增强诚信经商意识,树立依法经营的服务理念
在网络营销活动中,时常出现以假乱真、虚假广告、刷单好评、倒卖个人信息等缺乏诚信意识的违法违规现象,这些违反交易规则的行为,严重影响电商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学习网络销售涉及的法律知识,知悉违法经营的法律责任,有助于同学们树立诚信意识,增强法治观念,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是树立诚信意识,培养合法守约的经营理念。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遵守交易规则,未来的电商经营者应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不仅应该知悉电商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还应当清楚违法经营的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等法律责任;不仅要了解平台内经营者违反交易规则可能承担的三倍赔偿或十倍赔偿等法律后果,还应当了解电商平台未尽到审核和监督义务可能承担的连带赔偿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在将来的从业过程中,做到依法合规经营,保障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进而促进电子商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二是分析不当网络销售的典型案例,将依法经营的理念根植于心。2020年11月,快手直播带货的某知名网红被消费者质疑销售假燕窝。随着该事件在网络上的迅速发酵,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依法立案,查明该网红团队在销售燕窝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行为,对其做出行政处罚,罚款90万元。该网红团队随后向消费者共计退赔6198万元[7]。分析该网红售假事件,有助于学生了解电商虚假宣传的法律后果。销售者不仅要退还货款,还要承担三倍价款的惩罚性赔偿,除此之外,还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电商专业的学生应从该案例中吸取教训,正确看待各种网红促销现象,树立以诚信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实施的途径
(一)增强专业课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提高课程思政修养
新时代对专业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将立德树人确定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专业课教师应适应新时代要求,增强课程思政意识,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一是加强自身修养,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专业课教师应加强师德修养,严守师德规范,将教书育人工作与加强自身修养相结合。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较长,其思想感情、处世哲学、道德境界和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专业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举止端庄,言谈文明。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唯有如此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信赖,才能正确地影响和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二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增强课程思政意识。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各种现实问题,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8]。为了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水平,专业课教师应关注电子商务发展的最新进展,学习相关法律知识,了解党和国家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支持。为了丰富课程思政教学素材,专业课教师应关注国内外时事政治,了解民众关注的社会问题和舆论热点,及时发现和收集最新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持续不断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
(二)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教学对于专业课教师是一项新的挑战。实践中,部分高职学生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课程思政可有可无,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帮助不大。一些专业课教师缺乏课程思政教学经验,教学方式单一,思政内容缺乏生动性,这种形象更加剧了部分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偏见[9]。因此,改革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尤为迫切。一是思政内容和时事热点相结合。为了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学习的兴趣,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事热点、具体案例结合起来。如,在学习电子商务安全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引入西北工业大学受到网络攻击的案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如何进行网络安全防护,随后学习《网络安全法》的有关规定和作用等思政理论内容。学生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国家安全和网络安全意识,又激发了学习网络安全防护技术的热情,真正达到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学习互相融合的目的。二是课程思政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比如在网络销售教学单元,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遇到虚假宣传的网购经历,接着组织学生讨论消费者遇到虚假宣传后如何维权,商家应承担什么样的责任,然后再引入某知名网红涉嫌虚假宣传对消费者进行赔偿的案例,让学生以消费者和销售者的不同角度去体会虚假宣传和销售伪劣产品的危害,使学生了解违法经营的法律责任,树立诚信经营意识和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销售理念,为将来成为一个依法经营、遵守交易规则和商业道德的电商人做好思想准备。三是思政内容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电子商务基础》每个教学单元都有实训任务,在指导学生实训操作时融入思政元素,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如,在进行网店运营实训时,可以要求学生将自己家乡的特色农产品和传统工艺品作为网店的主推商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征,为家乡农产品上行和品牌推广贡献力量。通过实训操作悄然融入乡村振兴、回报家乡和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对学生的价值选择和精神追求起到了正确引导作用[10]。四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为了丰富教学方式,增强教学效果,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内,应该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例如,每年的“网络安全宣传周”在9月左右举行,课程思政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网络安全宣传周的相关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大学生在线”举办的网络安全知识线上答题活动,也可以组织学生分发网络安全宣传资料、在班级黑板报和校园宣传栏创建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宣传文案等。丰富多彩的校园宣传活动,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安全使用网络和防范网络诈骗的能力,树立学生的国家安全观念和保密意识。
(三)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促进教学水平提升
由于缺乏课程思政教学的经验,许多课程思政教师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提高课程思政素养、收集教学素材、探索教学方法等方面,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评价缺乏动力和热情。为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应构建和完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一是从多个维度构建客观公正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首先,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考核的参与主体应包括专业课教师、学生、督导、学校党委等部门和人员,应从课程思政教学的参与性、专业性、主导性多个方面保障教学质量评估的客观性[11]。其次,评价的对象不仅包括参加课程思政学习的学生,也包括实施教学的专业课教师。评价的方式应采用问卷调查、问题讨论、个人访谈等能够真实表达学生和教师观点与意愿的形式。评价的范围应覆盖学习和教学的各个方面,如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学习热情与课堂参与程度,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治观念,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和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对教学效果的反思等[12]。二是构建教学质量评价反馈机制。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是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促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式发展[13]。因此,学校应当建立课程思政评价档案,构建对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反馈机制与跟踪体系,将质量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的专业课教师,鼓励和督促专业课教师对反馈的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做出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和具体改进措施,对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不断优化,从而建立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管理的良性循环,推动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三、结语
当前,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而行已成为高职院校育人工作的共识。在《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认真研究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和实施途径,充分发掘思政元素,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思政素养,改革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掌握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诚信意识和法治观念,厚植家国情怀,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
[基金项目:云南旅游职业学院“双高”专业群建设专项课题“《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023YLZY06]
参考文献:
[1] 韩宪洲.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与实践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2022(23):20-22.
[2] 商务部.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2)[EB/
OL].(2023-06-09)[2024-03-10].http://images.mofcom.gov.cn/dzsws/202306/20230609104929
992.pdf.
[3] 欧阳日辉.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1):1-15.
[4] 阿里巴巴发布“热土计划2022”18项举措扎扎实实助力乡村振兴[N].消费日报,2022-07-28(B1)
[5] 薛虹.网络安全法治建设十年有成[J].保密工作,2022(10):9-11.
[6] 单志广.新时代网络安全的发展趋势、面临挑战与对策建议[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3(20):45-54.
[7] 胡水英.网络直播营销中的食品安全监管问题与治理[J].食品与机械,2023,39(12):65-69.
[8] 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02):50-58.
[9] 刘圆圆.“三全育人”背景下电子商务类“课程思政”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电子商务概论课程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2(21):46-48.
[10] 柳西波,丁菊.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创新与实践[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03):5-6.
[11] 胡洪彬.迈向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的体系架构与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22(04):66-74.
[12] 许耀元.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J].智库时代,2020(03):209-211.
[13] 张璐,刘冰,郭林彬.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3):29-32.
(作者单位:云南旅游职业学院 云南昆明 650221)
[作者简介:郭超,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电子商务。](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