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县域能源属于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影响县域经济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与能源消耗问题,如何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已成为县域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以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循化县)为例,对其能源消耗情况进行分析,阐述循化县节能工作开展情况及现存问题,提出基于能源节约的循化县低碳经济发展优化建议。
关键词:县域能源 低碳经济发展 现存问题 优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8-160-02
引言
国家可持续发展“双碳”战略的持续推进,为县域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各地区逐渐加大绿色转型发展力度,重点对能源消耗进行控制,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近年来,青海省循化县也逐渐将低碳经济发展提上日程,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能源消耗,获得了良好的节能效果。不过受众多因素影响,循化县在能源建设及低碳经济发展中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仍需将能源节约作为主要方向,探究低碳经济发展优化路径,以促进循化县健康稳定发展。
一、循化县能源消耗情况分析
循化县全名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属于青海省海东市下辖县,2022年该县生产总值39.49亿元,同比下降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8亿元,同比增长4.1%,占全县生产总值18.7%;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7亿元,同比下降4.7%,占全县生产总值32.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9.4亿元,同比下降1.6%,占全县生产总值49.1%。在能源消耗上,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耗量为0.3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23%,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3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10.47%;2022年全县综合能源消耗量为12.4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78%,单位GDP能耗为0.32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7.63%。
二、循化县节能工作开展情况及现存问题
(一)节能工作开展情况
现阶段,循化县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满足“双碳”政策要求,将节能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积极推进节能工作实施。
1.落实目标责任。循化县相关政府部门在工作中,重点落实节能工作决策部署,成立了节能工作协调机构,全面组织各行业主管部门以及重点用能单位开展“双控”工作部署,明确目标任务。县政府在县域发展年度计划中融入了年度能耗总量及强度,并对相关部门及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评价考核,对于节能成效显著的单位给予相应奖励。
2.调整产业结构。循化县重点开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效,以地区实际发展情况为主,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并且重点把控新增用能关口,全面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2022年,全县重点开展了高能耗项目审查,并认真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工作,实现了对能耗入口的有效把控,避免了不合理用能、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建设。
3.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循化县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循化县光伏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分配管理办法》,明确收益分配公示公告制度。先后投资3.71亿元建成了两座光伏电站,使全县62个退出村群众直接或间接收益。目前,两座光伏电站收益5898万元,已成为广大脱贫户、监测户的“阳光存折”。当前,循化县登记投资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户数达到50户,建成容量达2006KW,完成投资238万元;积极组织力量多次实地勘察,准确掌握光能资源分布情况,初步确定在白庄镇来塘、积石镇羊圈沟、清水乡唐赛等8个地块布局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总占地面积达13900余亩,实现并网发电,建成后发电容量将达500兆瓦,将有效巩固光伏产业基础。
(二)现存问题
近年来,循化县在节能工作上全面开展目标责任的落实,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并大力利用光能资源争做“碳路先锋”。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仍面临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规模以上工业能耗较大。通过对循化县能源消耗情况分析可知,2022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0.38吨标准煤/万元,同比增长10.47%,可见工业发展中能源消耗量仍然较高,不利于节能发展及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二是,低碳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低碳意识不强。当前循化县并未建设出足够的低碳基础设施,在交通系统、水系统、能源系统、固体废料处理系统等设施建设上力度不足,未能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并且受传统观念影响,一部分企业不具备较强的低碳节能意识,仍以生物能源为主,未能积极应用新能源,致使能源消耗居高不下。三是,欠缺较强的科技支撑能力。为更好地实现节能目标,不断提升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循化县逐渐开展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建设工作,将清洁生产作为关键实施绿色改造,并在产业发展中引入了相应的绿色技术。不过由于科技支撑能力限制,实际应用的技术手段仍无法很好地满足绿色低碳改造要求,并且,存在创新平台缺乏、高水平人才数量不足等情况,无法获得良好的科技创新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产生了限制。
三、基于能源节约的循化县低碳经济发展优化建议
(一)注重规模以上工业节能降耗
一是,科学处理发展与节能的关系。现阶段循化县工业经济得以稳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节能降耗压力,因此循化县应重点做好经济发展与节能关系处理工作。实践环节,循化县需要将关键点放在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上,通过积极推进节能技术改造工作,使县域工业企业拥有较高的能源管理水平,实现各类能源的高效利用,避免出现能耗增长过快情况,促进工业企业发展的同时,获得良好的节能降耗效果[1]。二是,重点挖掘重点耗能行业节能潜力。循化县众多行业中,电力热力供应业、制造业等属于能源消耗较大的企业,同县域能源消费规模存在密切的联系。因此,循化县将关注点放在重点耗能行业上,强化能源消耗水平控制,出台相应节能降耗优惠政策,挖掘其节能潜力,不断提升高耗能行业节能水平。三是,加大重点用能企业耗能监控力度。全县能耗总量中,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消耗量占比较高,若想降低万元增加值能耗和万元GDP能耗水平,循化县应积极开展重点能耗企业节能降耗管理工作。相关部门需要对重点能耗企业进行深入分析,详细掌握其生产及能源消费情况,做好企业能源统计监测工作,要求企业科学制定节能降耗目标,以此提升节能效果。
(二)加大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低碳意识
首先,将工作关键点放在低碳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废物再利用。基于能源节约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若想获得良好的低碳经济发展效果,减少能源消耗,循化县需要做好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包括固体废料处理系统、水系统等等。一是,注重低碳交通方式发展,积极建设步道体系,构建出符合本县实际情况的交通街巷体系;二是,加大垃圾处理系统构建力度,针对城乡生活垃圾,实施分类收集、处理,通过有效回收实现废物资源再利用,实现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目标;三是,积极推进污水处理项目实施,结合本县实际需求,重点开展人工湿地、污水管网建设工作,对原有污水收集以及处理系统等进行优化完善[2],对非传统水源,如再生水、雨水等加大开发力度,获得更高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四是,加大LED节能灯具推广使用力度,从而获得低碳照明的效果。其次,实施低碳试点,提升低碳意识。只有具有较强的低碳节能意识,才能确保县域群众更好地参与到节能及低碳经济发展工作中。循化县需要做好宣传培训工作,借助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进行低碳理念的宣传教育,可以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也可通过电视等进行宣传,定期开展与低碳经济、能源节约有关的宣传活动,使群众形成较强的低碳意识,进而能够主动参与到低碳经济发展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还需发挥基层组织、社团的引领作用。并且,循化县还应积极开展低碳试点建设,不断总结并推广成功的低碳工业、低碳能源等经验,逐步扩大低碳经济发展覆盖面,最终促使全县向低碳发展转型。
(三)强化低碳技术研发应用
一是,有机融合传统产业链与创新链。循化县应将关注点放在产业链上下游及关键技术环节,全面推进技术攻关,实现产学研用深入结合,在此基础上有效转化科技成果。实际环节,循化县还应针对不同领域,重点做好绿色低碳融合工作,在多方合作下,进一步提升产业绿色发展科技水平[3]。二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循化县需要做好低碳科技企业培育工作,整合优质资源,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能力,获得更好的节能降碳效果。还应重点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使各个发展阶段、规模的企业可以协同发展,共同建设产业生态,形成更加完善的融通发展模式,有效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三是,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技术转化与推广工作。循化县需要重点关注传统产业,在传统产业中引入各种先进的绿色低碳技术,如低碳零碳工业流程再造、清洁高效用煤技术等。实施技术推广的同时,积极开展供需对接活动,引导县域各个企业大力应用节能低碳型产品与设备,实现新材料、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此外,循化县为提升各企业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的积极性,可落实相应保险补偿机制,为绿色低碳技术推广提供支持。四是,实施传统行业升级改造示范。循化县应针对重点用能行业和企业,着重开展相关低碳零碳技术示范工程,如富氢气体冶炼、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不断积累经验[4]。为实现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应用,循化县需要加大资金投入,重点促进绿色氢能应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等领域发展,最终发展出节能降碳效果好的重点工程,带动传统产业逐渐向绿色、节能、低碳方向发展。
(四)推进县域工业低碳式发展
工业领域能源消耗量大,因此循化县低碳经济发展中,应重点推进县域工业低碳式发展,结合县域经济实际发展情况,找准工业低碳式发展重点。一是,科学调整高能耗行业结构,对现有设备、技术进行全面分析,及时更新陈旧、能耗大的设备,强化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能源高效利用,进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最大程度上避免能源消费总量大幅提升。构建完善的工作机制,将新上项目节能减排、能耗等指标融入其中,在能源节约、绿色发展的基础上,确保县域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二是,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到县域工业发展中,促使县域工业企业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加以重视[5]。根据循环经济实际发展要求,在县域工业布局过程中,应重点防止出现分散发展的情况,避免重复建设问题,导致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针对县域专业化分工及协作,应注重产业集群发展,重点突出群体优势,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同时,将市场风险发生概率降至最低。为强化县域产业间的联系,循化县应注重产业链不断延伸,构建出“链网式经济”。通过经济集约发展,一方面,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使产业间形成密切的联系,避免出现较大的能耗物耗,促进各项资源良好转化,最终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青海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县域经济主要处于工业化初期或中期阶段,具有低产出、高污染、高能耗等特征。循化县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全县综合能源消耗、单位GDP能耗较高,虽然近年来循化县逐渐提高了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过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了实际节能效果。因此,循化县需要重点探究基于能源节约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注重规模以上工业节能降耗、加大低碳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升低碳意识、强化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推进县域工业低碳式发展等措施,降低发展能耗的同时,实现县域经济低碳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申泽渊,赵海波,李伟康,等.面向偏远地区低碳发展的风—光—沼—储综合能源微网多目标规划方法[J].太阳能学报,2023(07):71-79.
[2] 任秀秀,颜蔚兰.民族地区经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研究[J].市场论坛,2022(02):77-81.
[3] 张焕波,宁留甫.推动“三北”地区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23(07):49-55.
[4] 闫鹏飞,刘晓明.资源型地区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探析[J].经济师,2024(03):42-43+45.
[5] 梁毅,徐超飞.基于突变理论的低碳经济发展综合评价[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4):51-56+77.
(作者单位: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统计局 青海海东 811100)
[作者简介:李鸿艳(1993—),女,回族,青海门源人,本科,中级统计师,研究方向:能源统计分析研究。](责编: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