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气候变化、资源缺乏等问题日益凸显,培养公民的绿色技能越来越重要。继续教育因其独特的教育性质,有助于满足发展绿色经济的需求、响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诺和培养公民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澳大利亚作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领头雁”,从绿色技能教育政策到实践,都为继续教育如何培养公民绿色技能提供了有益参考。根据澳大利亚绿色技能教育政策及实践,继续教育在培养公民绿色技能方面可进行顶层设计,开发绿色技能教育体系和制度,精准施教保证绿色技能教育项目的实现,利用数字转型以赋能全社会公民绿色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继续教育;绿色技能;澳大利亚;公民
[中图分类号]G720"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4-3985(2024)16-0082-08
2023年8月12日,“国际青年日”以“迈向可持续世界的绿色技能”为主题,旨在促进全民培养、习得和支持可持续和资源节约型社会所需的知识、能力、价值观和态度[1]。绿色技能包括使人们能够在职业环境中使用的绿色技术和工艺以及横跨多领域的技能。绿色技能习得的表现是借助各种知识、价值观和态度,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出对环境友好的决策。当今世界面临气候极端变化、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发和资源短缺等危机,成人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和消费的主力军,掌握绿色技能对世界环境大有裨益。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主张所有学习者需具备促进可持续发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公民掌握绿色技能是环境所迫与时代所需,继续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环,助力公民绿色技能培养是题中应有之义。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推崇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国家,早已意识到培育公民的绿色技能至关重要。2009年,该国签署了“绿色技能协议”,其宗旨是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体系,为社会和企业培育能够推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进步的专业人才[2]。澳大利亚当局审时度势,促进职业教育与绿色技能协议的有机结合,为国际绿色技能培养提供了新思想和新路径。
一、继续教育培养公民绿色技能势在必行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的巨大变化,继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显著,继续教育因为其教育形式的灵活多样,在培养公民绿色技能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继续教育承担起培养公民绿色技能的任务,有助于满足发展绿色经济的现实需求,响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诺并帮助公民养成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一)发展绿色经济的现实需求
1989年,英国经济学家大卫·皮尔斯(David Preece)在其著作《绿色经济的蓝图》一书中首次阐述了绿色经济的理念。他提出,绿色经济构建于传统产业经济的架构之上,以市场为驱动力,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为目标。这一理念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响应了人类对环境保护和健康的需求,是产业经济演进的一种表现[3]。2015年12月,国际社会迎来了气候变化应对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178个国家的缔约方正式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巴黎协定》(The Paris Agreement)。这一国际法律文书的签署,见证了全球各国共同的承诺: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齐心协力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条件。《巴黎协定》为各国提供了一个跨越2020年之后持续采取行动的弹性框架,不仅开启了全球向净零排放目标迈进的崭新篇章,也为未来几十年的全球气候行动指明了方向[4]。随后,2019年12月,欧盟进一步彰显了其对环境保护和气候行动的承诺,通过了《欧洲绿色协议》(European Green Deal)[5]。该协议的通过标志着欧盟将气候与环境挑战视作推动政策创新的催化剂,致力于将这些挑战转化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路径。通过这一大胆举措,欧盟旨在引领其成员国走向一个更加绿色、繁荣的未来,确保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既满足当前需求又不损害未来世代的福祉。《巴黎协定》和《欧洲绿色协议》这两个重要协议共同构成了全球及区域层面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石,展示了国际社会在保护地球家园方面做出的坚定承诺和不懈努力。它们不仅是政策制定的重要指引,更是全球团结协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生动体现,同时也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契机。
当前,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发展绿色经济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无论是企业绿色转型,还是新兴的绿色产业,都需要大量与之适应的新型技能人才。由此,市场需要大量有关绿色技能的教育与培训。继续教育在培养绿色技能上将大有可为,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二)响应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诺
进入21世纪,特别是近几年,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话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2000年9月联合国召开的世纪峰会上,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SD)被列为 21世纪人类发展的基本模式[6]。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7]。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教科文组织应对挑战的举措。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了一种涵盖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的全生命周期学习策略,其核心目标是赋予每位学习者一系列关键技能。这些技能不仅涵盖了基础知识,还融入社会情感意识与实践行动,以及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整合这些知识、技巧、价值观和态度,学习者能够对气候危机的复杂性有深刻理解,认识到各个挑战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能洞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成人学习和教育全球报告(五)》在成人学习和教育范围内有关全球公民身份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协同作用的调查显示,在一些国家,成人学习和教育的课程涵盖整个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主题,而侧重点往往是有关环境保护的具体问题,如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8]。可见,国际上普遍认可继续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而绿色技能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技能,有助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因此,继续教育助力培养公民教育绿色技能是对可持续发展教育承诺的响应。
(三)培养公民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无论是远古时期人们对未知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害怕,还是工业化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深刻改变和无情索取,直至当代社会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都清晰表明了生态环境是支撑人类生存的根本[9]。由于部分人的环境意识淡薄,为自身获取利益而不惜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导致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生态系统受到毁灭性打击。然而,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的经济发展不是长远之计,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最终会反噬人类自身,极端的气候变化就是如此。198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成立,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信息[10]。当时就有科学家估算,全球经济因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高温10年间损失约16万亿美元[11]。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并非耸人听闻,气候变化的确已经严重影响到经济发展。
生活在环境急剧变化的情况下,成人迫切需要具备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不是指被动接受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而是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自己的能力和行为,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以避免对环境继续造成破坏的同时,使自身拥有从容应对环境变化以维持自身生存竞争力的能力。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成人适应环境的能力刻不容缓。同时,环境教育的实施对继续教育的地位产生了积极影响。在教育体系中,继续教育往往被忽视,当前国际社会对绿色教育的大力倡导为继续教育提供了展示其价值和潜力的绝佳机会。继续教育凭借其教育对象广泛、教学形式灵活等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公民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二、澳大利亚绿色技能教育政策及实践的经验探寻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发达国家,十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政府较早意识到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自2009年开始签订了“绿色技能协议”,而后又制定了“绿色技能行动计划”,以保证协议的落实。这些政策指导澳大利亚的继续教育向绿色方向转型。在绿色技能行动中,澳大利亚的技术和继续教育学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新型学徒制是实施技能教育的重要抓手。同时,为保障继续教育绿色发展,澳大利亚的“三位一体”教育战略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 绿色技能教育政策指导继续教育向绿色方向转型
步入21世纪,澳大利亚从传统经济模式向绿色经济体系转型。为确保国家顺利迈入可持续、低碳的经济发展阶段,各级政府积极采取措施。当时,澳大利亚正处于新一轮产业升级和技术革新的浪潮中,依据澳大利亚能源市场运营者的全国电力生产预估,到2034或2035年,可再生能源有望占据总发电量的85%[12],这表明澳大利亚能源格局的绿色转型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转型不仅孕育了新兴的就业机遇,也深刻重塑了就业市场的结构。随着经济朝向环保方向演进,传统行业如采矿业、化石燃料发电以及高能耗的制造业正经历萎缩,其提供的职位数量逐渐减少。相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可再生能源领域以及废物分类回收等行业的绿色岗位数量显著增加,绿色职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就业市场的新亮点和增长引擎。面对经济的加速转型和就业结构的剧变,政府深刻认识到,提升民众的绿色技能不仅能够推动绿色经济的繁荣,还能预先应对潜在的结构性失业风险,因此,绿色技能培训成为能源结构调整与绿色经济发展的必要之举。自2009年起,政府相继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绿色技能的指导性文件,包括2009年的《绿色技能协议》(Green Skills Agreement)、2010年的《绿色技能行动计划》(Green Skills Action Plan),以及覆盖2009—2012年的《国家职业教育培训系统可持续政策及行动计划》(National VET Sector Sustainability Policy and Action Plan)。这些文件详细规划了所要实现的绿色技能目标、绿色技能教育的实施方式以及与产业界合作的具体策略[13],为澳大利亚全面推动绿色技能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引领澳大利亚职业与继续教育体系向绿色化转型。
首先,“绿色技能协议”及随后推出的绿色技能教育政策,使澳大利亚的多数行业开始认识到绿色经济对绿色技能的迫切需求。这些举措不仅深化了公众对绿色技能价值的认知,增强了其社会认同感,而且切实推进了绿色技能教育与澳大利亚全国职业培训框架的无缝对接。通过将绿色技能元素有机整合进教育体系,澳大利亚确保了人才培养与绿色经济需求的紧密契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2009年,澳大利亚政府签署“绿色技能协议”,其目的在于指导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机构,针对个人、企业和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开展相关技能培训,使其满足并适应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要求。澳大利亚在绿色技能开发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主要得益于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教学融入职业教育课程。该协议期望在满足澳大利亚质量培训框架的要求下制定新的绿色技能标准;通过对开展绿色技能培训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能力标准来保障绿色技能培训质量。为满足绿色技能的要求,该协议还建议相关部门审查和修改现有技能培训服务,利用再培训的方式,帮助那些因绿色经济转型导致其工作受影响的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更新技能[14]。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以维持澳大利亚全球竞争力为己任,助力澳大利亚发展更具创新力的绿色经济。在澳大利亚,各州政府与包括企业雇主、雇员代表、职业培训部门和社区组织在内的多方利益相关者携手合作,共同创建基于行业需求导向的职业训练计划,同时确立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技能方针。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每年有超过170万人参加职业继续教育与培训。根据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的统计,对绿色技能需求最迫切的行业包括建筑业、运输与物流、可再生能源、农业以及制造业。这些行业都寻求大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要求人才不仅掌握绿色技能,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其次,澳大利亚为实现净零经济,于2023年12月发表了题为《清洁能源时代净零经济的劳动力需求》的报告,为继续教育助力净零经济的实现提供了数据支撑和建议指导。报告指出,澳大利亚政府要实现到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需要进行大规模但并非前所未有的劳动力转型。此次劳动力转型将需要新一代工人,这些工人可以从现有的能源部门选拔,也可以通过新途径进入清洁能源领域。未来30年将出现新的工作岗位、技能、资格证书、培训途径、技术和行业。因此,澳大利亚将需要考虑包括整个教育、培训、移民、采购和工作场所在内的协调与平衡,以确保一条可持续和公平的净零化道路[15]。净零转型为振兴澳大利亚教育和培训部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这种转变也向澳大利亚提出了一个重大挑战,即如果不调整劳动力管道,技能短缺可能会在2050年达到净零,错过扩大工业基础的机会。因此,净零转型与绿色技能教育相辅相成、相互成就。在实现净零经济的目标下,澳大利亚的继续教育可以通过与行业合作来发展更加多样化的劳动力,并为后代创造可持续的就业机会。
综上,在澳大利亚绿色技能教育政策的指导与推动下,澳大利亚的继续教育朝着绿色转型,培养绿色技能人才成为澳大利亚继续教育绿色转型的重要标志。
(二) 新型学徒制助力继续教育绿色实施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学徒制,包括1973年推出的“国家学徒制支持计划”。这一系列政策推动了学徒制规模的显著增长,并建立了独特的职业与继续教育体系。1998年的“新学徒制”改革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它通过国家统一制定的资格框架、质量框架及教育培训包来规范学徒培训。新学徒制的特点是以政府和企业为主导,强调灵活性和多样性,并将学徒培训扩展到传统行业之外的职业领域,从而扩大继续教育的范围并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教育质量。通过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的合作,澳大利亚的学徒制有效结合了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为劳动力市场培养了大量技术熟练的专业人才。同时,新型学徒制在净零时代也成为澳大利亚继续教育得以向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新能源学徒计划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23年,澳大利亚政府推出了新能源学徒计划。从2023年1月1日起,新能源学徒有资格在学徒期间获得高达10000美元的报酬,并与行业导师一起工作[16]。新能源学徒计划适用于在清洁能源行业工作的澳大利亚学徒,多达40种职业符合资格被列入澳大利亚学徒优先名单。参加新能源学徒计划,需要满足以下四点要求:一是获得优先名单上列出的三级、四级证书,文凭或高级文凭资格;二是针对优先名单上被确定为清洁能源职业的职业进行继续教育与培训;三是受雇于清洁能源行业的组织,大部分工作都在清洁能源领域;四是愿意签署一份声明,说明学徒对在清洁能源领域培养技能的承诺。优先名单中确定了澳大利亚学徒激励制度的优先职业,与清洁能源有关的职业被特别提及[17],是优先名单的重要组成部分。若想成为新能源学徒,要联系澳大利亚的学徒支持网络。同时,这项计划还为雇主提供优待,即如果雇用了新能源学徒,雇主将继续有资格获得优先工资补贴。举例来说,2023年1月1日,Rachel开始了为期4年的电气技术电工三级证书的学习,并将从事屋顶太阳能安装工作,年薪30040美元。除了可观的收入,Rachel还将在每个学习年度和学徒期结束时获得2000美元的学习奖励,累积可达10000美元,以及个性化的非财务支持服务。Rachel的雇主有资格获得大约8430美元的工资补贴。
通过这一计划,澳大利亚为拥有绿色技能的人员提供丰厚待遇,同时也优待那些选择雇佣绿色技能工人的雇主。这一激励措施支持政府对清洁能源行业的投资承诺,并为澳大利亚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人才。
(三) “三位一体”战略保障继续教育向绿色方向发展
澳大利亚的绿色技能实践实行“国家—区域—个体”的三位一体教育战略。这一战略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具体,采取了包括提出国家行动计划、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资助计划、实施绿色技能策略、培养商人的节能意识、为中小企业提供绿色知识和技能在线指导、成立行业技能委员会等一系列措施,保障澳大利亚继续教育朝着绿色方向发展。
澳大利亚政府在推动绿色技能教育方面采取了多层次策略,在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以及微观个体层面上形成了一个综合的教育与培训体系。在国家层面,政府推出一系列行动计划,重点关注教育系统的可持续性改进和对职业教育及培训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体包括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技能整合到所有教学模块中,提升教师及评估人员的能力,确保他们能够有效传授相关知识。地方政府也不甘落后,如新南威尔士州2008年启动了绿色技能计划,投资开发环保课程,加强在线资源建设,并支持企业捕捉绿色经济中的机遇。该策略既鼓励商业从事环保实践,又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技能教育与培训。在企业层面,众多公司积极投身于员工培训,强化创新思维和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行业技能委员会的建立使企业与产业发展保持同步,识别和培养所需的绿色技能。此外,企业之间通过搭建网络共享平台,不断优化课程和资格认证标准,以保证绿色技能继续教育的现代性和相关性。这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打造可持续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澳大利亚政府的国家战略、区域发展和微观个体的“三位一体”战略有力助推了澳大利亚绿色技能的发展和教育,满足了绿色经济的市场需求。这一战略的实施为澳大利亚培养具备高水平绿色技能的人才、推动绿色经济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可靠保障。
三、继续教育培养公民绿色技能的本土应对
借鉴澳大利亚绿色技能教育政策及实践,我国应全力投入,以政策为引领、以实践为推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多维度并行、多措施并举的策略,全面协调并优化各类资源的配置。通过顶层设计、精准施教和数字转型,切实为继续教育培养公民绿色技能提供参照。
(一)顶层设计:开发绿色技能教育体系和认证制度
国家的持续繁荣与人类的永续生存,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推进。要解决这一宏大议题与眼前利益的矛盾并挣脱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关键在于国家的引领与调控,整合社会各层面资源,打造一个既彰显体制特色又符合国情的绿色技能培育系统。面对蓬勃发展的绿色经济,优化绿色技能认证体系显得尤为迫切。这要求在现行的国家职业资质框架内创设多层次的绿色技能资质证明,同时实施有效的分类管理或特殊标注。例如,澳大利亚积极开发绿色技能“教育培训包”,涵盖多个环保领域,为完成课程者提供国家认证,同时将绿色元素融入传统专业培训,推动了技能包的绿色升级。
由此可见,为促进继续教育在培养公民绿色技能方面的发展,需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一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继续教育相关部门要统筹人社、农业、环保等主管部门以及各行业协会的职能,互诉需求、互通有无,探讨行业层面、社会层面的绿色技能需求。二是完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21年1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国务院相关机构对《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最终制定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2021年版)》,其中属于绿色技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的资格类别为水平评价类[18],即对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分级发证,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开始对绿色技能职业资格进行不同等级的评价。但涉及水平评价类的绿色技能职业资格与各行业的融合程度还不够,仍需基于各行业的特性和岗位需求,逐步在已有的职业资格认证中引入绿色技能的标准和要求。三是以培养绿色技能人才为核心,开发绿色职业技能标准,设立一批专门的绿色职业资格。通过国家策略指导、跨部门协同、技能创新、终身学习及资质评定,构建一个全面的绿色技能生态系统,进而打造从绿色岗位需求前瞻、职业标准设定、持续教育培训到专业资格认可的闭环系统,确保绿色技能开发、教育与认证的无缝衔接与高效运行。
(二)精准施教:保证绿色技能教育项目作用的实现
社交平台领英发布的《全球绿色技能报告2023》指出,对于组织来说,仅仅创造更多的绿色角色是不够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要求工人在工作中学习绿色技能[19]。因此,比起培养专业化的绿色技能人才,提升现有专业技能以及跨职业的绿色技能对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更有帮助。从澳大利亚的绿色技能教育政策可以明显看出,政府高度重视提升现有劳动力的绿色技能。政府为那些尚未掌握绿色技能的人员提供专门化教育,帮助他们有效地将技能绿色化,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环境保护需求。与此同时,借助新型学徒制度,澳大利亚成功培育出一群既懂经营又技艺精湛的企业家和工人。
因此,使绿色技能教育达到最大效用、培养公民绿色技能的关键是精准施教。面对绿色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我国的继续教育不可盲目开设全新的绿色技能专业,而应针对现有劳动力类型,分门别类地增设绿色技能要求,对不同类型劳动者实行精准施教。一是对在企员工进行绿色技能教育。例如,对已有的汽车维修工人进行新能源汽修方面的继续教育与培训,进而使已掌握基本汽修技能的工人掌握新能源汽修技能,从而适应当今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继续教育需要与行业展开更深入的合作,学校与企业应携手合作,加强对员工的绿色技能教育,缩小技能差异。这不仅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还能促进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对在企员工进行绿色技能教育的难点是如何使其积极参与。结合我国目前包括很多私营企业在内的大部分企业都有党组织这一事实,我国在对员工进行绿色技能教育时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导作用,通过积极宣传,激发员工参与绿色技能教育的热情。这些举措能确保员工掌握包容性增长和可持续经济发展所需的关键技能,塑造他们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合格绿色工人。二是针对年轻人特别是即将步入职场者的绿色技能教育。要着力开发吸引年轻人的绿色技能教育项目,精准捕捉年轻人的工作需求,让绿色技能继续教育做好技能形成与年轻人需求匹配的工作,考虑技能供给与绿色、传统产业的年龄结构之间的动态互动。针对现有绿色市场需求开发的绿色技能项目应尽可能发挥其作用。继续教育要在劳动力与劳动力市场两者之间精准搭建绿色技能教育通道,实施绿色技能教育项目。此类教育既有助于培养公民的绿色技能,也能有效缓解当前普遍面临的“就业难”问题。
(三)数字转型:赋能全社会公民绿色技能培养
如前所述,针对已有技能人员进行绿色再教育是继续教育培养公民绿色技能的出发点,也是较为重要的部分。除了已有技能傍身的在岗员工之外,对其余大量公民开展绿色技能教育是难点。面对如此复杂的教育群体,继续教育亟须借助互联网、大数据。
一是创立一个专注于继续教育的在线绿色技能教育平台。该平台致力于普及绿色技能的相关政策指导与教育资源,增强公众对绿色技能的认识,并协助用户筛选出与个人需求匹配的教育项目。此外,平台要搭载简明易用的评估功能,使用户能够全方位分析自身的绿色技能状况,即时捕获行业对于绿色技能的需求变化及未来趋势,以此为基础做出更加理性和前瞻性的学习及职业发展规划。二是创建绿色技能与职位对接平台。构思一个绿色技能与就业岗位对接机制,旨在深化成人、企业和公共部门对当前劳动市场绿色技能需求的认知。通过尖端技术驱动的技能预测与配对模型,该平台允许用户通过标准化档案展示其资质与实践经历,为具备绿色技能的求职者开辟就业通道,激发大众投身于绿色技能提升的积极性,从而加速绿色经济的发展步伐。三是打造虚拟绿色实践平台。运用虚拟仿真技术为学习者提供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直观感受绿色转型中的创新技术。该平台可帮助学习者从继续教育与培训平滑过渡至职场,确保所学技能可以满足绿色经济的实际需求。综合澳大利亚利用新型学徒制进行绿色技能教育以及我国老龄人口持续增长的情况,上述三种平台都可嵌入学徒制体系,通过线上“学徒制”帮助老年人参与、体验线上绿色技能教育平台,服务老年人的绿色技能培养。
综上所述,绿色经济的兴起预示着未来就业市场将向绿色领域迈进,而这一转型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持续发展的过程。绿色技能的培养任重道远,继续教育应肩负起责任。澳大利亚通过大力发展实用的绿色技能,提高了公民的环境意识,构建起一个追求绿色环保的社会。通过澳大利亚的实践经验可以看出,继续教育可以从培养实用绿色技能、帮助公民实现绿色就业着手。绿色就业岗位的培育涉及多维度考量,涵盖行业特性、职业定位、所在产业链环节及消费者行为等诸多方面。因此,继续教育绿色技能教育体系必须具备灵活性与前瞻性,以便快速响应新状况、解决新问题并应对各种挑战,同时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通过借鉴和学习优秀的绿色技能教育经验,逐步实现从培养具有绿色技能的工人到培养掌握绿色技能的公民过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United Nations.International Youth Day 2023(August 12)Green Skills for Youth:Towards a Sustainable World Concept Note[EB/OL].(2023-08-12)[2024-06-19].https://social.desa.un.org/sites/default/files/inline-files/Concept%20Note%20IYD2023%20.
pdf.
[2]杨华,刘春路.澳大利亚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探索——基于对澳大利亚“绿色技能协议”的政策解读[J].当代职业教育,2016(1):110-112.
[3]许远.适应绿色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体面劳动——面向新时代的我国绿色技能开发策略及展望[J].职业技术教育,2023(18):7-15.
[4]United Nations.The Paris Agreement[EB/OL].(2016-11-04)[2023-08-23].https://www.un.org/en/climate change/paris-agreement.
[5]European Commission.The European Green Deal[EB/OL].(2019-12-11)[2023-08-23].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19_6691.
[6]United Nations.The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EB/OL].(2009-09-05)[2023-08-23].http://www.un.org/millenniumgoals/.
[7]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王之佳,柯金良,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52.
[8]UNESCO.5th Global Report on Adult Learning and Education[EB/OL].(2022-06-15)[2023-08-23].https://uil.unesco.org/adult-education/global-report/5th-global-report-adult-learning-and-education-citizenship-education.
[9]庞利.成人生态环境教育探析[J].当代继续教育,2014(3):25-27.
[10]花东文,王健.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综述[J].区域治理,2020(3):138-140.
[11]Callahan C W, Mankin J S.Globally Unequal Effect of Extreme Heat on Economic Growth[J].Science Advances,2022(43):3726.
[12]俞昀.澳大利亚绿色技能人才培养路径及启示[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5):1-6.
[13]李旭东.澳大利亚绿色技能教育及实践[J].世界教育信息,2012(4):59-61+79.
[14](澳)Linda Condon,赵鹏飞.澳大利亚的绿色技能政策和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5(15):30-38.
[15]Australia Government. The Clean Energy Generation[EB/OL].(2023-10-03)[2023-08-23].https://www.jobsandskills.gov.au/publications/the-clean-energy-generation.
[16]Australian Government.New Energy Apprenticeships Program[EB/OL].(2023-03-03)[2024-01-26].https://www.dewr.gov.au/australian-apprenticeships/resources/new-energy-apprenticeships-program-flyer.
[17]Australian Government. The Australian Apprenticeships Priority List Factsheet[EB/OL].(2022-03-30)[2024-01-26].https://www.dewr.gov.au/australian-apprenticeships/resources/australian-apprenticeships-priority-list-factsheet.
[18]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目录[EB/OL].(2021-12-02)[2024-07-02]. https://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SYgundongxinwen/201710/t20171024_280005.html.
[19]Linked in Economic Graph. Global Green Skills Report 2023[EB/OL].(2023-02-22)[2024-06-19].https://economicgraph.linkedin.com/content/dam/me/economicgraph/en-us/global-green-skills-report/green-skills-report-2023.pdf.
[作者简介]吕延菲(1999- ),女,山东泰安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读硕士;何爱霞(1973- ),女,山东泰安人,曲阜师范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 曲阜" 273165)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2019年教育学一般课题“继续教育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机理与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BKA190224,课题主持人:何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