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文纪录片以人为核心,通过生活化的情景镜头,真实、深刻地展现人间百态。2022年5月,一部由央视网、上海文广影视集团以及哔哩哔哩视频网站共同制作的、名为《人生第二次》的人文纪录片在互联网平台上线。其以先行者的姿态探索人文纪录片的创作,为纪录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这部作品展示了一群普通人在生活中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难,思忖万千后的决绝和不屈,呈现出深刻的人生观和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这种方式,纪录片传递了对生命珍贵性和对未来的积极展望,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获得情感共鸣和可以深入思考的空间。文章以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二次》为研究对象,通过大语言模型ERNIE Bot(文心一言)抓取其各集关键词,探究其叙述故事的内在逻辑,从叙事设计和创新传播实践两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二次》在叙事设计上,通过单元剧结构模式、串联式叙事、哲学视角下的思辨表达等,生动讲述了当代中国人的故事。在创新传播实践上,其通过全媒体思维下的互动传播机制,创新传递多元价值观念。文章旨在通过对《人生第二次》的研究,为人文纪录片领域的叙事设计和创新传播实践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路。
关键词:《人生第二次》;人文纪录片;叙事设计;情感共鸣;创新传播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1-0240-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3年度扬州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重点项目“媒介融合与价值熔铸——新时代音乐综艺的发展路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CX20230165
(一)单元剧结构模式:加强多维度叙事语境的塑造
《人生第二次》采用单元剧结构模式,通过“罗生门式”的叙述手法构建和排列每个独立的内容单元,这种方法源自电影中的逐步回顾情节。它将连续的故事分割成多个部分,每一个部分都有独特的主旨。这种做法让剧情既有纵深的推进,也有横跨的冲突,观众仿佛置身片中[1]。如单元剧《圆》从父母、卫卓和警察三个主人公的视角呈现了家庭的温情。然而,制片人在结束时把焦点转移到了其他人身上:那些被遗弃的母亲、失去爱的丈夫,甚至是一辈子无法实现梦想的农民。《圆》通过深入的探究和广阔的展示,揭示完美和残酷的亲情主题。笔者利用大语言模型ERNIE Bot(文心一言)抓取《人生第二次》各集主旨关键词(见表1),探究其多维度叙事的内在逻辑。不难发现,虽然各集主旨大有不同,但都蕴藏着该片对个体生命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全新诠释与建构。
(二)串联式叙事结构:合理编排拼贴碎片化记忆
对于人文纪录片来说,如何呈现社会记忆至关重要。优质的纪录片不仅要确保真实性,还要合理安排各个元素,并利用适当的艺术处理手法展示作品的核心内容,实现事实与艺术的融合[2]。为了有效保存和传递社会记忆,人文纪录片通常选择容易让观众理解的串联式结构。这种逐步推进的方法基于逻辑或时间空间,通过逐层深化,维持着一种无法逆反、不能颠覆的状态,从而尽可能保证事情的发展连贯性,满足观众了解新事物的过程顺序需求[3]。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为了防止观众因信息的狂轰滥炸而“集体遗忘”,采用逐步推进的故事讲述模式可以帮助观众梳理自己的记忆,进而形成明晰的思考逻辑。
《人生第二次》第5集《是》,通过逐步递进的方式展示了一系列心理上受委屈的人们向最高人民检察院提出诉讼的过程。两个案例在片中的呈现方式既遵循事情发展的顺序,又互相穿插,能使观众深刻体会到他们内心的苦痛、愤怒与无力感,最后只得选择与过去的自己达成和解,卸下沉重的负担,重新开始生活。纵览整部纪录片,“圆缺”“纳拒”“是非”“破立”彼此呼应,8个主题明确的故事串联起来,融合了各种社会记忆,这些故事既各自独立又紧密关联。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表现出了中国人民再次站起来的决心,以及面对生活挑战的乐观态度。《人生第二次》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增强了观众的社会归属感,唤醒了观众的集体记忆。
(三)哲学叙事:以中国传统哲学对人生话题进行影像思辨
《人生第二次》每一集的标题皆为单字,《圆》《缺》《纳》《拒》《是》《非》《破》《立》相互呼应。庄子在《天地》中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看法:“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行。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4]这便是庄子对生命产生的解释。“泰初”即宇宙始源,物在未形的时候,没有间隙,是为一体,而一旦流动,就有了停滞,便有了形,于是产生了万物。相互呼应的单字标题不仅仅展现了汉字的博大精深,还展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
关于电视艺术的哲学叙事,即“通过对电视艺术形态、语言、思维元素、手段、时空等的多文化分析,将电视艺术最终提炼为‘多元’与‘重构’这一对立统一的哲学命题”[5]。在圆与缺、纳与拒、是与非、破与立之间,东方传统的处世哲学和辩证思维支撑起创作者真挚的情感想象和影像表达。只有当文本与镜头达到和谐时,纪录片才会实现客观与主观、真实与纪录、审美与艺术的统一[6]。在视听层面,影片通过蒙太奇技巧来解决剧情矛盾。例如在《缺》中,当小金子返回祖父的家时,画面展示的是一头母牛正在喂养它的两个孩子,这种亲子间的深厚感情让人感同身受。而主题叠加的影像则赋予了单一视角无法表达的独特意义:它揭示了那些遗弃子女的父母的罪行。这个画面也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心灵,从而引发他们的反思。
(一)人文题材: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建立互动参与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事业和生活、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存在和死亡,人类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可以在文艺作品中找到启迪”[7]。人文纪录片本身就承载着传播大众之声、反映社会面貌、表现人民群众生活的重要任务。
《人生第二次》纪录片贴近大众生活,符合大众认知,更容易引起大众的精神共鸣[8]。导演在选题时,把目标受众定为最广大的普通人群体,这为该片的广泛传播、播放量与反馈量的提高提供了保证。
《人生第二次》展现了各色人等面临生命重要节点时的真实情感,成功引发了观众的深刻共鸣。这种情感的传递与接收构成了互动仪式链的基础,使观众能够深入理解主角的人生境遇,从而提升对内容的接受度和传播力。同时,该纪录片鼓励观众思考自身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责任,有助于构建一种积极向上、勇于面对困难的群体认同感[9]。随着群体认同的不断增强,纪录片信息的传播范围也越来越广,其通过日常生活的细微变化不断塑造人们的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和社会记忆。
《人生第二次》以真实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片段为载体,构建了一套共享的社会符号系统。“每个人都期望引导和控制在场的其他人所作出的回应。”[10]这些符号包括但不限于坚韧不拔的精神、亲情的力量、人生的转折等,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共同的价值认知和生活体验,进而形成互动传播的动力。参与互动活动的人们,会通过关注和情感交织产生一种共享的情绪体验和身份认同,从而塑造出新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二)媒体融合:创新传播渠道,共享符号系统
在综艺立身和短视频文化消费的共同作用下,基于长纪录和社会观察基因的沉浸式人文纪录作品的发展空间正逐步被压缩[11]。传统媒体几乎无法做到如此精准的信息检索与及时投递,导致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从事广播电视行业的人员来说,如何利用创新思维去扩展和尝试,将过时的体制转变为全新的创作观念和生产方式,以更好地满足时代进步和观众需求,改革现有的结构,解决生存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12]。
《人生第二次》不仅在传统电视媒体上播出,还在网络平台、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上投放与传播,形成了一个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创新发展的完整全面的传播矩阵,提升了纪录片的传播速度与知名度[13]。另外,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电子设备的普及,观众获取音频和视频资源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这扩大了纪录片的受众范围和影响力。
(三)选择投放:精准定位受众群,构建群体认同
“纪录片的‘在场纪录’与民族志的‘田野调查’一样,都将‘真实’建立于主体与对象性‘他者’的亲在共存关系之上。”[14]《人生第二次》以人文主题为基础,强调感情、深层次思考及内在含义,精准定位受众,制片方战略性地选择在B站播出。
B站作为以年轻人为核心的文化社区,既是年轻人文化价值观输出的平台,也是塑造引领年轻人价值观的平台。其具有内容与社交双重属性,内容属性主要以视频为载体,而社交属性则通过平台互动及其独特的弹幕文化来呈现[15]。
选择在B站投放的原因有三:
其一,广大年轻群体需要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引领,本片中主人公面对人生的重大转变时,展现出的乐观、勇敢、尊严、信念,恰好能给青年观众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其二,相较于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B站长视频用户更多,而且设有纪录片、电影专栏,能精准吸引客群。
其三,B站更注重视频的质量与内涵,吸引了一大批知识水平高的观众与作者,这些用户的素质明显高于其他视频平台,而纪录片恰好契合其需求。
人文纪录片《人生第二次》深深根植于现实,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实际,引发了观众共鸣。在泛娱乐化及新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国产人文纪录片要提高专业水平,提升视听观赏价值。纪录片创作者要加快适应媒介变化,强化矩阵传播,拓展受众思维,丰富传播形态,扩大市场空间,持续创作具有人文和美学元素的高品质作品,为开辟中国纪录片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康世伟.纪录片具身性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21.
[2] 刘春晓.人文历史纪录片多元价值及表现手法[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0.
[3] 颜亚男.齐鲁文化视角下非遗纪录片的创作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23.
[4] 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8:614.
[5] 高鑫.多元与重构:电视艺术的哲学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1):58-62.
[6] 陈文耀.诠释学视阈下纪录片的真实性问题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2016.
[7]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
[8] 高佩祥.生态纪录片的美学特征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23.
[9] 刘洁.治愈系文化传播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21.
[10] 陈静茜.表演的狂欢:网络社会的个体自我呈现与交往行为[D].上海:复旦大学,2015.
[11] 罗虹.多维度叙事语境下的现实质感与表达:解读纪录片《人生第二次》[J].电影评介,2022(21):79-82.
[12] 周航宇.嵌入国家治理体系的县级融媒体业务系统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3.
[13] 郑亮,徐维岭.新媒体平台视频内容生产与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编辑,2023(11):84-89.
[14] 谢卓婷.在场、建构与“他者”伦理:从人类学视角看纪录片的“真实”[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4,17(2):289-301,389-390.
[15] 曾军,王玉琦.新华社B站号的青年用户群体行为研究[J].青年记者,2023(22):67-70.
作者简介 白天浩,研究方向:文化传播。 乔晓鹏,讲师,硕士生导师,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媒介文化、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与阅读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