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路径探析

2024-08-21 00:00周觅
新闻研究导刊 2024年11期

摘要: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启动实施,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的探索和发展。总结建设模式、探索发展路径,对数字教材出版可持续发展、助力教育数字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营造数字教材出版生态环境层面,近几年来,国家颁布相关标准、教育部前后下发一系列文件,指导数字教材的研发、出版和推广。随着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数字资源储备和线上教学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数字教材编写与出版奠定了基础,数字教材出版的生态环境初步形成。在高等职业教育特征层面,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具有突出技术技能性、突出职业性、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等显著特征。数字教材具有融媒体、交互性、智能化等优势,能够在高职教学中有效发挥其作用,协助师生更好完成教学工作。基于此,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分析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征和数字教材的耦合程度,提出数字教材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和建议,即国家事权,确定正确价值导向;夯实质量,紧扣职业教材需求;关注技术,建立更深层次交互;注重体验,形成课程共享社群。文章期望为高等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教材;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数字化出版;教育数字化

中图分类号:G237.9;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4)11-0232-04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建设数字中国”。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推进教育数字化”[1],其后教育部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其数字化建设是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因承载着具体课程内容,其在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更为显著。在此背景下,2023年底高等职业教育(下文简称为高职)数字教材建设步入快速发展时期,引起各方广泛关注。其中出版单位作为出版主体,策划出版优质数字教材既是职业职责,又是职业使命。本文基于高职数字教材发展现状,从三个维度总结取得的成效,并针对职业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即精品数字教育资源不够丰富,师生对数字教材的应用还不够重视,数字技能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尚需要完善,职业学院数字化教育缺乏统筹规划等,提出一系列数字教材高质量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一、成效之维:政府主导 环境营造

分析高职数字教材发展现状,总结成效、剖析存在问题、明确发展方向,是助推数字教材出版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实践,高职数字教材在政府主导、营造数字教材生态环境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为今后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政府主导,为数字教材建设提供保障

教育数字化是开启智慧教育的重要前提,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政府从各层面着力推动数字教材建设。政府制定、颁布国家标准,教育部等相关部门下发一系列文件,主导、指导、规范数字教材建设,使数字教材建设成为自上而下的编辑、出版、应用、推广行为。这是中国高职数字教材建设取得成效、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这方面的成果有二:

第一,国家颁布相关标准,涉及或定义“数字教材”。2018年《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电子课本信息模型》GB/T 36453中出现“电子课本”概念[2]。2022年,以“数字教材”命名的国家标准《数字教材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GB/T 41469颁布 [3]。然而高等教育与数字教材相关的国家标准尚未出台,关于定义时至今日尚未形成完整而权威的准确文字表述。对此,部分学者对“数字教材”的定义提出自己的意见,有效补充了人们对数字教材概念的理解和认知。通过“中国知网”检索论文关键词“数字教材”可见,早在2004年马会如等就将目光投向数字教材[4]。但这仅是个别研究,并未形成规模化实践。毛芳等认为,数字教材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整合学习交互、工具等,正式出版并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数字内容产品[5]。李光亮则认为,数字教材是指利用各种数字技术手段,将特定课程教学内容数字化、在线化、交互化,以获得比传统纸质教材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阅读体验和传播效果的数字出版物[6]。笔者总结现有代表性研究成果,通过对比上述不同规范及论文中相似定义,分析共性,认为数字教材具有以下共识特征:教育内容立足课程标准、教育目的服务教学活动、教育媒介基于网络平台。

尽管国标、规范类制订尚需完善,但相关研究仍在继续,为数字教材的制度化、标准化、体系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教育部前后下发相应文件,指导数字教材研发出版。2011年《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数字化教材建设”,数字教材相关概念明确出现在教材建设指导文件中,引起教育界、出版界初步关注。此后,2018年《教育课程教材改革与质量标准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开展包括数字教材在内的新形态教材的研发、试点和推广等,2021年《“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要求进行“纸质教材的数字化改造,形成更多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数字化教材”,2023年《关于组织开展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高等教育教材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再次强调建设数字教材等新形态教材,持续拉高数字教材的关注度,促使部分院校、出版单位等开展实践。同时,各级优秀教材评选文件明确将数字教材纳入申报范围,使数字教材拥有与纸质教材同等地位,这也打消了编辑出版数字教材的作者和出版单位不能参与评奖评优的顾虑。2023年底高职数字教材建设迅速发展,诸多产品陆续上线发售。

(二)数字化教育成效显现

数字化教育近年来卓有成效,数字资源储备和线上教学取得明显效果,给高职数字教材编写及出版奠定了基础,与政府政策一起为数字教材出版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一,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相关数据,可以了解职业院校数字化教育基本情况:超过70%的职业学校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超过60%的教师具备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能力;在资源交互应用方面,职业教育的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数字化课程资源有效使用率达到64%;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已上线200余门虚拟仿真类课程,服务于课堂内外多场景下的仿真应用教学;职业教育数字化相关专业在校生人数约占职业学校在校总人数的34%[7]。这组数据充分说明数字化教育环境已初步形成,并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数字教材的推广和使用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第二,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形成微课、动画、视频、案例、题库等多类型数字资源储备,成为数字教材编写的素材基础。第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教师线上教学除了积累丰富的数字资源外,还进行了有效的教学实践,初步培养了数字教材编与教的教师素质。

二、特征之维:数字教材与高职教育特征的深度耦合

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具有突出技术技能性、突出职业性、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等显著特征[8]。而数字教材所具有的融媒体、交互性、智能化等优势[9],与高职的“教”“学”特征相耦合,能使数字教材的优势在高职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协助师生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

(一)高职数字教材的职业性构建

职业性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属性之一,高职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提升学生职业素养,而职业情境构建是达成此教学目标的关键环节[10]。高职教材侧重结合职业典型作业或工作过程形成模块化、任务化、项目化的编写体例,即将工作过程和与之对应的知识、技能分解为多个项目、模块或任务,按照工作流程的先后顺序组织教材结构进行教学。高职数字教材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融媒体的先天优势,通过整合不同类型的媒体资源,如音频、视频、三维动画、虚拟仿真等构建更为真实的职业情境,并在教学过程中便捷展现。例如实际工程施工现场录像、竞赛获奖选手比赛模拟视频都可作为情境元素植入数字教材中,直接为学生学习提供优质实践操作范例,甚至通过虚拟仿真带入职业角色,线上体验工作场景[11]。目前数字教材逐渐呈现出的多终端特点及普遍实现的精确检索功能,也可使学生在实训、实习等过程中时时处处通过手机端碎片化地、有针对性地反复学习具体工作步骤或工艺环节,辅助工作,从而使教材成为“产教融合”“工学结合”互动新平台。

(二)形成多方参与、动态更新的高职数字教材新生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从法律层面对高职教材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主要内容包括:鼓励行业组织和企业等参与职业教育教材开发;通过活页式教材等多种方式动态更新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等教材内容;运用信息技术开发网络课程等[12]。高职数字教材在行业企业参与、“三新”动态更新、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1.构建多方参与的教材建设新生态

以企业参与高职教材建设为例,传统纸质教材大多采用吸纳企业专家进入编写团队的方式体现“校企合作”。企业专家提供实际工程案例、实训方案等内容,促使教材贴近职业技术技能要求。但企业的参与往往停留在教材出版的编写阶段,无法深入参与教材建设全过程。数字教材的交互性打破学生、教师、作者(企业)和编辑在教材建设中呈现的编写、出版、使用、反馈单一线性关c6120dd1454d48427e8486128219612436c6df48ab669e023d083f41b8228761系,构建网络化甚至立体化关系,四者理论上均可彼此直接联系,那么企业作为作者之一,可直接与学生、教师、编辑沟通,提出建设性意见,深度参与教材建设。

2.形成动态更新的知识循环系统

《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对专业课程教材有明确要求,“反映产业发展最新进展,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及时吸收比较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13]。传统纸质教材因修订、印刷周期等限制在这一方面有所滞后,而动态更新是数字教材的优势之一。更新内容经过出版单位审核后,即可在高职数字教材中添加或替换。而诸如跳转链接标准规范等官方网站的相关资源,或可实现自动循环更新。

三、路径之维:坚持正确导向 提升教材质量

如上所述,高职数字教材出版的生态环境已经初步形成,目前已有多家出版社进行高职数字教材出版实践,并建成提供配套服务的数字教材平台。总结现已出版的高职数字教材大多具有如下功能:第一,基本功能,在教材阅读界面中可完成页面颜色、翻页模式、页码跳转等基本设置;第二,学习功能,可添加书签,在具体词句处划线、标注笔记,并形成列表,可精确检索查询等;第三,教学功能,提供图片、二维动画、三维交互动画、即测即评等功能,并在定义、专有名词等处设置悬停文本,鼠标停在此处即可弹出对应注释或拓展内容,提供扩展链接,获取、查询最新资讯等。数字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优势明显,但是目前高职数字教材尚在起步阶段,市场品种少,多作为样例进行出版与使用试点,还未出现具有相当用量与影响力的典型教材以供作者、出版单位等学习研讨,大家普遍“摸着石头过河”。笔者从编辑出版角度出发,基于高职教材与数字教材特征,对高职数字教材建设与出版进行以下思考。

(一)国家事权,确定正确价值导向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应“确保教材建设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价值导向……要旗帜鲜明擦亮教材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底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坚决守住价值观防线”[14]。高职数字教材作为教材的重要类型,首先应把握正确的价值导向,充分利用其融媒体、交互性等特征灵活而恰当地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思政内容与教材内容相契合,体现专业特色,贴近专业实践,“润物细无声”地向学生传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夯实质量,紧扣职业教材需求

高职数字教材应以“内容为王”,夯实教材质量。明确优质内容才是数字教材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以优质内容为基础,融媒体等技术的应用才能锦上添花。高职数字教材在组织编写过程中一方面应注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突出高职职业性、实践性等特征,充分利用先进数字技术转化企业优质资源,更好地构建教材职业性;另一方面需要遴选来自不同院校且具有多年教学经验、工程经历的作者团队审慎编写,从源头管理教材质量;在编辑过程中,严格遵守“三审三校一审读”流程,把握价值取向、提高内容质量;在出版过程中,协调数字教材平台进行文件格式转换,根据要求添加动画、视频、音频、课件、下载资源等数字资源,完成后期制作;出版后,注意通过数字教材平台等途径收集反馈意见,及时更新教材内容,修复可能出现的程序错误。

(三)关注技术,建立更深层次交互

科技的不断进步推动高职数字教材的改革和更新。仅以交互这一特性为例,目前高职数字教材的交互程度较低,多停留在单一的在线答题、注写笔记等功能,而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数字技术的日趋成熟使更为自然的人机交互成为可能,更多技术的接入也进一步促使深层次人人交互的形成。高职数字教材作为数字产品,应始终保持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敏感度,吸纳新技术,使数字教材真正“智能化”“活起来”。当然,这无疑对出版单位及服务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注重体验,形成课程共享社群

当前在校高职学生是“数字土著”[15]一代,具有倾向于从多种数字渠道获取信息,并行或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在处理文本信息之前先处理图,同时与多人进行协调和沟通,偏爱既有用又有趣的学习等学习特征。数字教材具有的融媒体、交互性、共享性甚至碎片化、多终端等特质契合“数字土著”的学习逻辑、方式与习惯。依托数字教材,视频、二维动画、三维交互动画等形式的大量应用,比图文更具冲击力,学习参与感更强,契合“数字土著”一代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通过数字教材平台或建设供学生讨论课程内容、交流心得体会、分享见习趣事的社群,使知识和经验能够共享;丰富的跳转链接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有力途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数字教材相较于传统纸质教材,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未来应不仅仅局限于课程内容本身,而是最终扩展形成相关的课程群落、专业社区。

另外,鉴于传统纸质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被取代,高职数字教材在发展前期可作为纸质教材的补充进行编辑出版和营销。结合高职教材实践性、应用性的特色,灵活定位,针对性建设,侧重开发工作手册、实训手册等教材服务于教学形式不局限于教室教学的实践课程,最大限度发挥数字教材可移动、可视化、灵活共享的优势。

四、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出版已经起步,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要想实现上述目标,还需数字教材的编撰、出版等相关人员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也需科技企业的积极配合,技术不断升级、不断优化,多方合作使数字教材出版得以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中国政府网,(2022-10-25)[2024-02-16]. https://www.gov.cn/xinwen/2022-10/25/content_5721685.htm.

[2] 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信息技术学习、教育和培训电子课本信息模型:GB/T 36453-2018[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1.

[3] 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数字教材 中小学数字教材元数据:GB/T 41469-202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2:1.

[4] 马会如,徐纪涛.对学校数字化教材建设的探索[J].中小学电教,2004(11):62-64.

[5] 毛芳,李正福.我国高等教育数字教材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出版参考,2023(5):11-16.

[6] 李光亮.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功能演进、发展难题与对策[J].出版参考,2023(7):5-9.

[7]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2):迈向智慧教育的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3:31-35.

[8] 胡万达.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与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策略[J].重庆开放大学学报,2022,34(4):3-14.

[9] 张值胜.职业教育智能化数字教材建设思考[J].中国编辑,2022(6):67-70,75.

[10] 吴宏梅.高职教育“职业性”的内涵特征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0(4):11-17.

[11] 方斌. VR技术在数字教材建设中的应用策略[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6):110-111,120.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Z/OL].中国政府网,(2022-04-21)[2024-02-16]. 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1/content_5686375.htm.

[13]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的通知[Z/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2022-10-25)[2024-02-1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moe_714/202001/ t20200107_414578.html#02.

[14] 李鹃.教材建设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正确价值导向[Z/ OL].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2-08-22)[2024-02-16]. https://www.ccdi.gov.cn/pln/202208/t20220822_212952.html.

[15] 顾小清,林仕丽,汪月.理解与应对:千禧年学习者的数字土著特征及其学习技术吁求[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1):23-29.

作者简介 周觅,编辑,研究方向:编辑实务、建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