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现状为思想认知上深入度不够、教材解读上全局观不够、整体设计上系统性不够。究其原因,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内涵的理解不准确、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流程不熟练、对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展开不充分。因此,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要通过教材的解读,让“部分”变“全局”;要通过内容的设计,让“零碎”变“系统”;要通过活动的实施,让“局部”变“整体”。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问题现状;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23-0078-0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重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借助单元整体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这条内容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由于单元整体教学内容不同,教师需要通读教材,整体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根据一定的主题对数学知识进行一定的整合,再加以拓展。这样可以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注重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性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数学知识。从结构上建构数学知识,不仅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其次,这条要求也是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是教育体系的基础,单元整体教学能帮助学生构建自我发展的内驱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促进他们的高质量发展。
一、当前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
《课程标准》颁布后,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笔者在本地区展开调研,发现当前的单元整体教学存在以下现象。
(一)思想认知上深入度不够
“完形主义”(格式塔心理学)强调:教师要站在单元整体的高度把握课堂教学。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重视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的定位,这是他们“重知识轻思维”的传统教育思想的表现,也是他们对单元整体教学特征理解不透彻的体现。
(二)教材解读上缺乏全局观
纵观当前的小数教学课堂,部分教师仍然是按照教材编排的课时顺序解读教学内容,不能从单元的层面上辨别各个课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种教材的解读是片面的,难以帮助学生整体把握单元学习内容。
(三)整体设计上系统性不够
哈纳的“主题教学理论”强调,教师要根据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仍然是基于教材编排的最小授课单位——“课时”进行教学,过于依赖教材的篇幅和数量,忽视了统整相关联或相类似的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使得授课内容碎片化、零散化、无条理化。因此,教师要主动整合教学内容,以便学生系统性构建数学知识结构,并明白“单元教学”不是课时教学的简单叠加。
二、剖析当前单元整体教学的问题
(一)对单元整体教学内涵的理解不准确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起指向性作用的是“核心素养”,虽然教师认可“核心素养”的培养价值,但是,有部分教师反映,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核心素养目标“不易落地”。这种情形出现的原因有三:一是教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认识不够,且有畏难情绪,不能够轻易地尝试;二是教师对理念的认识不够,导致教学的碎片化;三是缺失交流互动的平台,个别教师能够自行拟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但是无法在教研组集体备课或教研活动中呈现。
(二)对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流程不熟练
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流程要体现完整性和流畅性。一般来说,完整的单元教学设计包括前期对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中期的单元教学设计,以及后期的单元教学的实施。前期的单元教学内容分析中,教师要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在适当减少教学时间的同时提高教学效率。整合教学内容,不是随意地调整教学的先后顺序,也不是简单地删减教学内容,而是基于学生学情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是对新知识的适当拓展,是对教学内容的灵活机动。
(三)对单元整体教学实施的展开不充分
让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有以下两种原因导致单元整体教学的开展困难:一是教学任务和负担过重但精力和时间有限,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多采用讲授式教学。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收,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二是部分教师发现在短时间内,单元整体教学的成效与现有课时教学方式的成效区别不大,但是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上的投入却远远大于在现有课时教学方式上的投入。因此,一些教师倾向于现有的课时教学。
三、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
针对实际教学中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现状和原因分析,笔者以问题为导向,研究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解读教材,让“部分”变“全局”
在解读教材时,首先是教师单独解读相关的教材,随后,在教研组内进行集体交流与研读,以此实现解读教材的主体从“个体”转为“团体”,解读教材的内容由“课时”转为“单元”,解读教材的视角由“部分”转为“全局”。
1.初步感知,基于个体的解读
教师对教材进行解读的要求有五方面:一是熟悉《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的教学要求;二是对比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三是知晓本单元在本学段和本知识领域的地位与作用;四是了解本单元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核心素养;五是规划本单元的课时内容、单元教学目标、分课时教学目标、单元教学重难点和分课时教学重难点。
2.深入把握,基于集体的研读
在教研组内讨论交流,重新修订单元教学目标和分课时教学目标,明确单元知识点和分课时知识点,以确保教研组内形成统一的教学认识,促进教师对单元整体内容的把握。
(二)整合内容,让“零碎”变“系统”
基于单元整体的教学活动应包含完整的五个阶段:分析、开发、设计、实施、评价。审视这五个阶段,存在着这样的问题:重视学情分析,忽视教材分析;重视三维目标,忽视核心素养目标。因此,在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学情,在知识的纵向关联、横向渗透中,审慎地筛选、删减教学内容,补充教学素材,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让整合后的内容由“零碎”变“系统”。
1.搭建“脚手架”,基于知识的纵向关联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将“点状”的知识进行纵向关联,多方位地解读教材,多角度地分析学情。例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本单元的学情基础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重点是“将一位数乘法的算理和算法迁移到两位数乘法”,包括“两位数乘10的口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的笔算(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用三个数连乘解决实际问题”六个方面的内容,为后续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乘三位数”打下基础,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2.形成“互联网”,基于知识的横向渗透
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将数学知识进行纵向的关联,还要将知识进行横向的渗透,即拓展相关的知识,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变得更深刻,让他们的数学思想变得更多元。例如,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笔者在保留教材原有知识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见表1)。通过内容整合和适当的补充,不仅使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更加流畅,还使得平面图形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进一步丰富了数学思维的网络结构。
3.打开“百叶窗”,基于知识的条块融合
同一个单元中的数学知识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进行条块式的融合,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例如,可以将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按条块式融合的方式进行课时整合(见表2)。
(三)实施活动,让“局部”变“整体”
在完成了前期对教材的解读和内容的设计之后,接下来是活动的实施。教师在课堂中,要通过本质问题的驱动、核心思想的贯穿、关键节点的互动,将课堂氛围营造得更轻松、更活跃。这样的课堂活动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建构知识网络,完善认知系统,深化思维深度,拓宽数学方法的应用范围,实现从“局部”到“整体”的转变。
1.驱动,借助本质问题
教师要设计本质问题,用问题链引领学生展开探究与生成。例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就可以运用问题链引发学生探究。课始,用“你会算吗”唤醒学生的计算经验,让学生感受12×3的多种算法;接着,用“有联系吗”,引导学生将横式与竖式进行对比与分析(如图1);然后,用“还会算吗”,让学生计算“48×2”与“3×12”,引导他们初步概括竖式计算的算理和算法,发展他们的运算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最后,用“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梳理、讨论、总结和提升,总结算理和算法,迁移更多的笔算整数乘法,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
2.发展,借助核心思想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找准单元整体中蕴藏的核心思想,将核心思想贯穿教学uR/OBoL8/bUT1uF2o314oQ==的始终,便于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思想。例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和除法”,本单元的核心数学思想是“转化”。因此,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即“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跟着向右移动几位,商不变”,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一转化过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有效联系,还能有效促进学生的整体数学思维的发展。
3.互动,借助关键节点
“关键节点”是教学中的关键点,教师要善于利用“关键节点”引导学生展开探究、交流与互动,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例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师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24×12”,学生有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用问题“这些方法你能看懂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引导学生展开辨析与释疑,从而逐步构建出完整且严谨的数学知识结构。
综上所述,单元整体教学要在教材的解读中,将“部分”变“全局”;在内容的设计中,将“零碎”变“系统”;在活动的实施中,将“局部”变“整体”,提升学生的整体建构能力,发展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周群梅.单元整体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小学教学设计,2024(8):7-9.
[2] 吴积良.新课标理念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J].天津教育,2024(6):19-21.
[3] 陈煦,孔凡哲.指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理论阐释[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4(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