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少先队为依托创新小学思政教育

2024-08-19 00:00:00段海亮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24年7期
关键词:英山研学少先队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正式组织,是学生认识党、认识民族和国家、认识中国革命历史的开始,因此少先队在开展思政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优势。英山县实验小学以少先队活动为思政教育的支点,通过主题活动设计、师生共同参与、家校社区互动等方式,整合学科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小学生思政教育开展得生动活泼、触及心灵。

开发少先队德育课程,在“知情意行”中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

学校结合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特征,开发少先队德育课程,通过引发学生积极的内心情感体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学校首先从少先队活动礼仪规范抓起,开设少先队礼仪学堂,内容包括“怎样佩戴红领巾”“为什么要维护红领巾的整洁”“队礼为什么要高高举过头顶”“敬队礼时为什么要有标准的动作”“为什么要有严整的队容”“队员为什么要维护少先队的荣誉”等,让学生在一系列“低、小、细、实”的问题和操作中,逐步培养个人服从组织的意识和行为并领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感悟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个人成长、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从小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认真落实在“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具体行动中。

学校还深度挖掘少先队发展史中蕴含的红色基因:从北伐战争时期的劳动童子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共产主义儿童团,到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儿童团、解放战争时期的少年先锋队,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一建立的中国少年儿童队(后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少先队作为党的“预备队”,与“先锋队”“突击队”有着一脉相承的红色基因。学校从《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中“我们的队名”“我们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我们队的目的”“我们的入队誓词”“我们的呼号”等方面着手,通过开展讲述英雄故事、走访英模家庭、祭扫烈士陵园等活动,培养学生对党的朴素情感,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坚定的政治态度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努力成长为具有伟大志向、中国精神、民族气节的新一代。

强化少年队活动实践性,将抽象的思政内容转化为学生实际体验

以学校第一次少代会为例,从“少代会是什么”“为什么要召开少代会”“怎样召开少代会”“如何选代表”“代表如何履职”的知识建构,到小代表们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征求队员的意见、建议,再到用书面形式提交大会讨论,整个过程中学校构建了以“我是主人”为主题的活动课程体系,唤醒每一名少先队员的主人翁意识——不仅要成为自身成长的主人、学校发展的主人,更要成为时代发展的主人、祖国未来发展的主人。

学校以倒计时30天的方式每天展示少代会的筹备过程,以此调动每一名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小耳朵听民声”“小眼睛看校园”“小嘴巴讲文化”“小小手写提案”等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征集817份提案,充分增强学生民主参与的意识与能力,而小代表们也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认真履职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少先队的忠诚与热爱。

在这种集民主化、具体化、生活化与丰富性、整合性、生成性于一体的实践中,我们看到少先队员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与社会责任感。

开发少先队活动资源,构建“合力育人”的思政教育环境

学校依托少先队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不仅实现了教师、课程、活动等思政资源的大整合,也很好地实现了学校、家庭和社会育人资源的大融合,逐步建立起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体系。学校结合新时代对教育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小脚丫行万里路”研学课程体系,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亲近大自然。

学校将研学课程纳入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需要,回归生活世界、注重综合学习、关注知行合一,重点设计了围绕探究、服务、体验三个方面的研学课程,有计划、分阶段、设主题、分模块地整体推进。考察探究型研学课程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走进科技馆、博物馆及大自然去观察、发现、研究;社会服务型研学课程让学生走进养老院、福利院、幼儿园去奉献自己的爱心;参观体验型研学课程让学生走进工厂、军营感受祖国的发展、家乡的变化。

比如,在“小脚丫·爱家乡”研学活动中,学生走进农耕中心,学习科学知识,了解家乡资源;走进博物馆、图书馆、二十五军集结地,听革命老前辈讲故事,展望历史卷轴,感受英山魅力;走进利生源,观摩美食的生产加工制作,了解家乡的美食文化;走进四季花海、鸡鸣森林公园,感受家乡“森呼吸”的优质空气和美好环境……学校充分让学生在“行走的社会大课堂”,通过亲身经历与现场体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创新少先队活动方式,立足本土,着眼社会,紧跟时代

结合时事开展活动。学校开展“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系列主题活动,大力弘扬“少年强,则国强”理念,号召学生了解国家大事,关心国家发展。同时,结合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以全县发展理念为依托,通过对“七个新英山”“毕昇故里 康养英山”“中国好空气 英山森呼吸”等全县发展战略的宣传,让学生形成人人都是主人翁、人人为英山发展作贡献的观念。

开展主题队会。在清明节,开展致敬先烈主题队会,结合英山红色文化底蕴,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烈勇往直前、不胜不休的精神。在建党节,开展弘扬红船精神主题队会,通过学习我们党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感受在党的正确引领下,国家取得的长足发展,让学生充分意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在植树节,开展人人争当护绿使者活动,通过设计一句护绿提示语,自制一块护绿广告牌,完成一件护绿任务,接受植树节教育。定期开展主题队会,让学生围绕不同的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充分了解社会、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组织志愿服务活动。长期组织学生开展“志愿学雷锋”活动,唱响“学习雷锋好榜样”,加深学生对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在学习生活中时刻关注雷锋精神,形成学雷锋的氛围,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美丽县城建设中。结合英山特色,在学生中开展“红领巾讲解员”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到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开展志愿讲解,不仅有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还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英山的文化和红色历史,增强建设家乡的意识。

开展文化传承活动。英山文化底蕴深厚,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毕昇就是英山人,通过组织学生参观毕昇纪念园,体验活字印刷术,大力弘扬传承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毕昇精神”。同时,英山是中国产茶大县,通过组织学生体验英山云雾茶传统制作技术,感受非遗魅力,让学生在体验中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加强榜样教育。不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和班会,聘请英山本地各行各业优秀代表人物担任辅导员,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让先进典型讲亲身经历,如:全国人大代表王金初,讲述他五十年如一日带领乡村发展经济,让群众增收致富;党的二十大代表邹倩,讲述她三十年来待孤寡老人如父母、孝老爱亲的亲身经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近年来,学校通过丰富少先队活动、强化少先队组织建设,发挥少先队的榜样示范作用,激发学生的荣誉感和进取心。六(5)中队胡文瀚同学被评为2023年度黄冈市“新时代好少年”。“新时代好少年”评选活动在学生中形成了“树榜样力量,学榜样事迹”的浓厚气氛,让学生学有榜样、行有示范、赶有目标,引导学生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全面健康成长。

总之,以少先队为依托,创新小学思政教育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同时,加强与家庭、社会的沟通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小学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猜你喜欢
英山研学少先队
词语接龙
小读者(2024年9期)2024-06-01 07:02:32
去研学
认识少先队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不老的少先队
让少先队走向校外
少先队活动(2020年6期)2020-07-27 01:34:54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少先队学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少先队活动(2018年9期)2018-12-29 12:18:40
研学之旅
英山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