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因美而精彩,教育因爱而永恒”。近年来,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以下简称“武师附小”)为达成“让每个人成为独特而优秀的自己”的办学目标,坚持深入推进美育工作,全方位贯彻“以美立校、以美育德、以美益智、以美养性、以美健体,塑造儿童美丽人生”的理念,通过实施“四个变革”,向孩子们呈现一个缤纷多彩的课程百花园。
建构高雅校园环境
美育隐性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建设艺术化的校园环境文化。走进武师附小,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版《弟子规》,以此提醒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从日常细节做起”。巨大的笑脸墙格外醒目,一张张绽放着激情与梦想的笑脸,传递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理念,迎接着每一位到校的师生。全校各班开展“让每面墙壁都会说话”活动,每个班都开辟有艺术园地,让每位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作品。艺术墙上,学生自由泼墨挥毫,尽情涂鸦,校名、楼名、校训由教师书写。廊柱成为师生固定的书法展示区。“每日一书”“每月一展”成为师生盼望的交流平台。校园广播站开辟了美育教育专题,校园网站定期推荐艺术之星和艺术先锋班。2022年暑期,借校园改造契机,学校重新装修舞蹈、声乐、电子琴、古筝、小提琴、尤克里里、书法、绘画等专用功能室。就这样,通过一方石、一处景、一条廓、一间室的精雕细琢,一个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环境文化已悄然形成。
开展“四色”教育活动。践行“孩子第一”的活动理念,提出了“让队旗更红,让心灵更美,让未来更好”的活动宣言,努力实现“自信、自主、自强、自立”。
开展“我爱祖国”的红色教育活动。队旗飘飘系列队会课,教师转换为辅导员角色,不当指挥,不包办,而是做背后的策划者、支持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开展“我爱他人”的橙色教育活动。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博爱精神。
开展“绿色天使在校园,绿色天使在家庭,绿色天使在社会”的爱绿、护绿系列绿色教育活动。
开展“我爱自己”的蓝色教育活动。建立“小雏鹰诚信服务公司”。总体原则是自己的公司自己管,自己的员工自己聘,充分体现学生民主管理,自我教育。
打造阳光教师队伍
学校艺术教育的长足发展,必须有优质的师资队伍。多措并举,共进行远。
定期组织教联体成员校跨校开展艺术教研教改讨论活动,通过观课、议课、同课异构、教学竞赛、集体备课等形式同研共商,提升教师艺术教学基本功,实现优势互补。利用数字赋能,打造教联体学校名师课堂,利用网课、微课,提高教学技能。学校音乐、美术教师5人在教育部“一师一优课”活动中获部级优课,并在省级精品课、微课比赛、黄鹤美育节、市级论文、讲课比赛多次获奖。艺术教师参与的省级课题《“拓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高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质量的研究》成功结题。书法课题《加强书法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策略与实践研究》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研讨工作。
通过“阳光教师俱乐部”来培养优秀艺术教师。所有教联体学校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分别加入武师附小兰亭书法社、高雅阅读馆、春蕾合唱团、梦之声乐队、青春舞团,利用每周二、周四晚开展活动,其中一大批潜能课程教师脱颖而出。在湖北省“烽火实验杯”书法教育成果评展活动中,学校荣获一等奖26个,二、三等奖102个。
从社会聘请艺术专家每周来校辅导,为学生授课,也为教师授课,全面提升艺术教学水平,建立品质教学资源。派遣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比赛活动,搭建交流平台。
开设多元艺术课程
开展基础性的艺术课程。严格按照教育部课程设置要求,一至四年级每周两节音乐、美术课,五六年级每周一节,面向全体,全面开课。为打造艺术高效课堂,我们提出了尚美课堂的理念:崇尚雅致,向美求真。
开展多元的特色课程。全员性的欣赏课程包括音乐欣赏,美术、书法、电影鉴赏,经典诵读等。在毕加索的油画里,欧阳询的书法和经典诗词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不断提升。
开展个性化的“双减”课程。“双减”之后,教育如何回归本位?开展社团活动能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进一步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提升社团活动的效率,学校丰富了社团项目。社团项目越丰富越能激发学生潜能,发展不同的兴趣爱好,使得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社团活动。学校给实际资源,按学科门类开设,每学期开设90多个社团。学校的管理、时间、场地、师生情况、特色文化和品牌、校外研学基地、劳动实践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盘活这些资源,丰富社团活动,从而调动学生对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开展艺术特色活动
开展广泛的课程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才能更好地提高社团活动的效率,在活动中开启艺术教育新篇章。
开展专题活动,形成传统。定期组织班级、年级、校级专题教育活动,用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熏陶学生,用健康向上的艺术实践感染学生。学校心桥艺术节、云上艺术节、云合唱、每日一书、廊柱书法,每月一展、艺术先锋班评比、运动会、足球和篮球联赛,家长开放日、手抄报评选、作业展等,都成为学校有特色的传统教育活动。
注重第三课堂活动延伸性。校外开展的实践活动,我们顺应需求,把它当作短途研学旅行。把竹艺、剪纸、文曲戏课程引进校园。文曲戏是武穴地方戏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开设戏曲班,小演员们表演的《草鞋老太爷》唱段在黄冈市戏曲进校园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创新管理品牌学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全国硬笔书法教育百强学校荣誉称号……有10000多名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各类艺术、征文、运动会比赛中获奖。体操小将郭芳廷荣获全国第一届青年运动会女子团体第四名,并被授予“国家健将级”运动员称号。附小毕业生胡娉婷自小学习琵琶,是中央音乐学院琵琶专业研究生。
艺术教育带来了师生素质的整体提升。学生先后五次受邀到香港、中央电视台、湖北电视台演出。教师的发展凸显高尚情操、高雅气质、高深学识三高特征。让小草长成最好的小草,让乔木长成最好的乔木,美育,已经成为激活武师附小的最强生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