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及儿童文学翻译思考

2024-08-16 00:00:00袁梦王蓓
名家名作 2024年19期

[摘 要] 儿童文学译作是我国儿童文学读物的亚系,对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长期处于文学翻译研究的非核心区域,有待进一步加强。《哈利·波特》作为国外畅销儿童文学作品,自2000年引入中国后,迅速在国内广大儿童中传播开来。通过反思《哈利·波特》的翻译过程,从多维角度剖析儿童文学译介的有效策略,为未来世界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译入和中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传播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关 键 词] 儿童文学译作;翻译研究;翻译策略

西方儿童文学从18 世纪开始逐渐发展起来。此类作品通常主题清晰、故事情节有趣、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西方儿童文学作品逐步通过翻译引入国内,受到了我国儿童读者的欢迎,也是我国儿童文学读物的重要来源[1]。儿童文学翻译作品有别于一般成人文学作品,既要达成一定的知识、情感、技能和审美等目标,又需具备童真童趣,做到寓教于乐;也有别于一般国内儿童文学作品,它可以让儿童体验异域风情,培养国际视野,滋养儿童全面成长。不同时期均有大量儿童文学作品引入国内,例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幸福王子》《铁木尔和他的队伍》《哈利·波特》等。J.K.罗琳(J.K. Rowling)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其代表作《哈利·波特》至今已发行7册,全球累计销量超5亿册,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儿童文学读物之一[2]。本文以J.K.罗琳《哈利·波特》译著作为案例,通过挖掘《哈利·波特》在翻译层面受到我国儿童喜爱的原因以及运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为我国儿童文学的翻译实践与理论提供部分借鉴。

一、儿童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儿童文学相关翻译理论

中国儿童文学翻译涉及一系列相关理论和方法,这些理论和方法旨在确保儿童读者能够理解原作,并且与中文语境和文化相契合[3]。常见的翻译理论如下:

等值转换理论:等同转换理论是中国儿童文学翻译的核心理论之一,即翻译应以等同或近等同的方式传达原作的意义和情感。这意味着译者应该尽可能保持原作的风格、情节和文化元素,同时适应儿童读者的理解能力和文化背景。

平衡理论:平衡理论强调译者在传达原著内容的同时要平衡儿童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文化差异。这意味着译者需要根据儿童读者的年龄、经验和认知能力,对原作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以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翻译版本的作品。

文化转换理论:文化转换理论认为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原作和目标文化之间的差异。译者需要了解儿童读者的文化背景,将原作中的文化元素转化为他们熟悉和接受的形式,以使翻译版本的作品更贴近儿童读者的文化环境。

读者导向理论:读者导向理论强调翻译应该以读者的需求和喜好为出发点。译者应该根据儿童读者的年龄、兴趣和阅读能力,进行适当的语言和内容调整,使译作更具吸引力和可读性。

除了以上理论,中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还需要考虑译者的创造性和灵活性,以确保翻译版本的作品能够兼顾原作的精神和儿童读者的需求。此外,译者还需要密切关注儿童文学市场的动态和趋势,以及儿童读者的阅读喜好和心理需求,以不断提升翻译质量和读者体验。

(二)儿童文学著作的译介

20世纪初至今,儿童文学译作在中国的传播历程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展,西方儿童文学作品开始被大量引入中国。这一时期的翻译作品以《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等经典作品为主,它们为中国的儿童读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视角和阅读体验[4]。1949年以后,儿童文学译作的引入和翻译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此时,苏联和东欧的儿童文学作品成为主要译介对象,让中国儿童了解到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和文化内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文学翻译事业迎来了空前的繁荣。这一时期,国内译者对全世界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译介,翻译作品不仅数量众多且质量上乘。

二、《哈利·波特》及其译本相关概况

(一)《哈利·波特》的内容概述

1989年,J.K.罗琳产生创作《哈利·波特》的灵感,此后开始创作这部具有魔幻主义和英雄主义色彩的小说。历经几年的写作,《哈利·波特》第一部手稿于1996年完成,并于1997年公开发表。此后,《哈利·波特》收获了许多忠实粉丝,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哈利·波特热”,长期占据世界最畅销书目排行榜的显耀位置。故事讲述了一个叫哈利·波特的男孩复仇的故事。他自幼失去父母,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在11岁时偶然进入霍格沃茨魔法学校学习魔法。在那里,哈利结识了好友罗恩和赫敏,三人一同探索魔法世界的奥秘。他们和邪恶的伏地魔及其追随者展开斗争,勇敢地保护魔法石、解开密室之谜、参加三强争霸赛,并在最终决战中击败伏地魔,保卫了魔法世界的和平,也成功为父母复仇。这一系列故事讲述了友谊、复仇和冒险等主题,成为全球读者喜爱的经典之作。

(二)《哈利·波特》译作

2000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第一次以中文译本的形式出版,由著名译者马爱农执笔翻译。这个译本受到了一定的关注,但初期销量并不高。然而,随着该系列小说在全球范围内的热潮扩大,越来越多的中国读者开始对《哈利·波特》产生兴趣,对中文译本的需求也大幅增加。马爱农的翻译以音译为主,尽量保留原著的幽默感和魅力。他还特别注重对细节和文化背景的处理,为求原作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他巧妙地将原著中的英国文化元素和魔法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得中文译本在翻译成果上更具中国特色。然而,这种音译的方式并不是没有争议的。在中文译者的努力下,这本小说成功地契合了中国儿童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

三、《哈利·波特》翻译策略及反思

(一)《哈利·波特》翻译策略

《哈利·波特》作为儿童文学读物,译者在翻译时巧妙地运用了多样化的翻译手法和富有儿童趣味的表述,成功地保留了原文生动活泼的风格,并重新刻画了不同角色独特鲜明的形象。

1.词汇层面。相比成年人,儿童的词汇量匮乏、阅历尚浅,更偏爱运用简单直白的词汇。因此,儿童文学的语言表达需要通俗易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依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阅读偏好,精心挑选词汇,规避那些复杂生僻的词汇[5]。翻译时应紧密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和学习环境,确保所选词汇与儿童的认知水平相匹配,运用他们熟悉且易于理解的词汇,帮助他们领悟原文深意,激发其阅读兴趣。

译者大量使用音译法,保留原作词汇的韵味和特色,并且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含义。

例1.将Muggle音译为“麻瓜”,指世上没有魔法才能的人,“麻瓜”让读者联想到汉语里的“呆瓜”“傻瓜”,保留了原作中对非魔法人的称呼的特色。

例2.将Quidditch音译为“魁地奇”,这个词已经被中文读者广泛接受和熟知,是魔法世界中由巫师骑着飞天扫帚参加的球类比赛,魁字的偏旁是“鬼”字,让读者能联想到魔幻色彩。

例3.将Hogwarts音译为“霍格沃茨”,保留了原作中学校的名称和特色。

例4.将Wingardium Leviosa音译为“羽加迪姆勒维奥萨”,虽然这个咒语能看出两个英语词根wing-(翅膀)和levi- (升起),但是译者并未将两个词根进行翻译,而是翻译成非常拗口的“羽加迪姆勒维奥萨”,是为了适应剧情需要——罗恩在练习这个咒语的时候因为太长而读错。

译者同样使用了大量意译法,可以帮助儿童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中的概念和情节,同时也运用了中文读者更熟悉和易于理解的词汇,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和情感表达。

例5.将“Marauder’s Map”意译为“活点地图”,以突显地图的关键功能,即显示出逃犯的位置,并且更易于中文读者理解其含义。

例6.将“Dementor”意译为“摄魂怪”,以突出怪物的主要特征和作用,即吸取人们的幸福和灵魂。

例7.将“Pensieve”意译为“冥想盆”,以传达盆子储存和观看记忆的功能和形象。

例8.将“Death Eaters”意译为“食死徒”,以强调这些人的邪恶本质和与死亡相关的形象。

例9.将“Horcrux”意译为“魂器”,以准确传达出这些物品是用于分割巫师灵魂的重要工具。

2.句子层面。儿童的阅读能力尚处于发展中,碰到难以理解的句式往往会拖慢其阅读节奏,甚至成为阅读的绊脚石,长期接触这类句式可能会打消儿童的阅读兴趣。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需充分考虑儿童读者的这一特点,灵活调整句式,易于儿童读者理解[5]。

在翻译中译者大量进行了拆句,适时调整句子结构和语序,以更好地传达原作中的信息和情感。这种独特的处理方式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融入故事,感受角色的情绪和氛围。

例10.原文:Harry held the wand tightly,his heart poun-ding with fear as he faced the dark wizard.

译文:哈利紧紧握住魔杖,心中充满了恐惧。他面对着那个黑暗的巫师,心脏怦然跳动。

译者有时会进行句子的重组,使句子更加自然流畅,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

例11.原文:With a flick of his wand, the door swung open.

译文:他挥动魔杖,门应声打开了。

在这个例子中,原句中的动作“with a flick of his wand”出现在句首,这种句式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为了使句子表达更自然,译者选择将动作短语放到句末,这样更符合汉语的语序习惯。

通过句子的重组,译者在保持原作本意的前提下,使句子更加通顺和易读,有助于儿童流畅地阅读翻译后的文本,更好地理解原作中的情节和意义。

(二)《哈利·波特》策略反思

尽管译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但偶尔还是会出现一些失误。译者应当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儿童文学作品翻译的进步提供有利借鉴。

1.译文存在单位翻译错误。这类错误比较低级,本应在翻译校对中予以避免。

例12.原文:“We’re only a few miles from Hogsm-eade,”said Ron.

译文:“我们只离霍格米德几公里远,”罗恩说。

在这个例子中,“miles”被错误地翻译为“公里”,而实际上在英文中,“miles”应该翻译为“英里”。这是一个典型的单位转换错误。

2.译文存在多义词的翻译失误。这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深度不够有关,应该在翻译前仔细审读每个词的意思,避免失误。

例13.原文:“The Dursleys had everything they wanted... but they didn’t even know they were poor, because they didn’t know they were missing anything”.

译文:“德思礼一家拥有一切他们想要的……但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很穷,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缺少什么”。

在这个例子中,原文中的“poor”被直译为“穷”,但实际上,这里指的是德思礼一家精神上的贫乏和无知,而不是物质上的贫穷。因此,直译可能导致读者误解原文的意图。

这些例子表明,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尤其是像《哈利·波特》这样具有丰富文化背景和特定术语的作品,译者需要格外注意保持原文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同时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四、结束语

《哈利·波特》译本通过巧妙的语言选择和表达方式,成功地将魔法世界和角色的特质进行了再现,使读者沉浸其中。然而,翻译中也存在一些失误和挑战。首先是文化差异的处理。中国读者并不熟悉原作中的英国文化和历史背景,因此译者需要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同时,适应中国读者的文化背景[6]。其次,一些具有英国特色的细节无法完全传达给中国读者,导致一些文化元素的丢失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此外,翻译中还可能存在一些翻译错误或不准确的问题。由于翻译过程中存在理解和诠释的主观性,译者可能有时候会出现疏漏或选择不恰当的表达方式,导致原作意义的偏离或失误。

参考文献:

[1]胡东平,李焱.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品对外译介的困境与出路[J].今古文创,2023(29):119-121.

[2]王伟.《哈利·波特》在中国的译介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20.

[3]谢天振. 译介学导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周子淳.英国儿童文学汉译史研究(1898-1966)[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23.

[5]王珏.功能目的论视角下儿童文学归化翻译策略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7.

[6]曹明伦.语域再现和译者的虚拟社会角色:兼谈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J].中国翻译,2016,37(1):112-115.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