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中文官之冠的演变与发展

2024-08-16 00:00韩子妍
名家名作 2024年19期

[摘 要] 冠帽是我国传统服饰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相较于服装而言冠帽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文人墨客的冠帽尤其如此。文官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和国家的脊梁,承担着人民殷切的期盼,而这些全都融入文官所戴的冠帽中。在文官之冠漫长的演变中,对官员职责的警醒、道德的约束,使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蕴含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古装影视剧十分盛行的今天,庞大的受众使得其在大众传播层面的力量已经无法忽视,因此其对传统服饰文化的体现更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观众的看法和认识,基于传统服饰研究的艺术创作才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

[关 键 词] 传统服饰;文官冠帽;进贤冠;幞头;文化保护

古装剧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电视剧类型,拥有十分庞大的受众群体,无论是以真实历史为背景还是虚构背景的剧集都屡见不鲜。对比早些年与近几年的古装剧,我们发现,大家在审视古装剧服饰时愈发严格,越来越多的古装剧会尽可能地还原当时的服装饰品以及环境,以提高整个剧集的历史真实性。随着观众对于服装布景以及其历史真实性还原度的高要求,近年来,古装历史电视剧普遍把对传统服饰的还原作为作品的宣传卖点之一,不断上升的讨论度和关注度促使大家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中国传统服饰上。在我国各类古装影视剧中,文官这一形象的出现不在少数,大多数时候文官是作为代表中华文化的温良与博大的形象而出现在影视作品中的,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然而大多数影视剧都将目光放在了女性角色的服装与头饰上,而忽视了更加能够代表我国传统文人气质的文官之冠。

一、进贤冠

冠帽在传统服饰中一直有着重要的文化地位,《礼记》中记载:“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意思是说想要讲礼仪首先要注意的就是举止得体、态度端庄、言辞恭顺。想要做到举止得体,服饰的注重必不可少。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和“衣冠上国”的美称,其服饰上的讲究也与礼仪有着莫大的关系。中国作为“衣冠上国”,向来讲究衣冠不分家, 古人认为,冠礼是礼仪的开始。“故曰冠者礼之始也。”这说明了冠帽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唐代诗人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写下:“良相头上进贤冠,猛将腰间大羽箭。”其中所提到的“进贤冠”就是古时候文官所佩戴的礼冠。进贤冠,也可简称为“进贤”,是由先秦的缁布冠演变而来的,因为头上有梁,所以也可称为梁冠,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文人官员的象征性冠帽之一。文官所戴的冠帽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与漫长的演变历程,而且蕴含着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是值得人们仔细研究的冠帽种类。

首服也称“头衣”,泛指一切裹首之物,主要包括冠、冕、巾、帽。戴帽子,是古人穿衣打扮的重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冠帽不仅代表着礼仪得体,还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到了后期,我们可以根据冠帽样式和装饰的不同,来判断佩戴者的身份地位。

(一)秦汉时期

在先秦时期,由于人们的生存方式以狩猎为主,因此帽子也多为各类野兽皮毛所制,这种皮质的帽子被称为“弁”,弁的形制上锐小、下广大,像人的两手做相合状。此时帽子已经初具“身份象征”这一功能,部分贵族和奴隶主会戴冠帽以示自己高贵的身份,而普通百姓则用布裹住自己的头发。先秦时期的文官在上朝等重要场合所戴的帽子为“爵弁”。弁比冕冠的等级低一等,是贵族和官员所戴的冠帽,是最早的朝冠。而爵弁亦作“雀弁”,是古代礼冠的一种,比冕次一级,用于祭祀。赤黑色布做的叫爵弁,是文官所戴。而与之相反的武冠则用白鹿皮所做的皮弁来进行区分。而这一时期演化出的缁布冠就是后世进贤冠的前身。

至汉代,《后汉书·孝灵帝纪》载:“著进贤冠,带绶”,进贤冠式早在汉代时期就已初显。周代,“三礼”的形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礼”制时代,服饰在最初的穿着作用上演变出更多的制度,逐渐形成以衣冠来区分百姓与贵族的衣冠礼制。到了汉代,在此前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和筛选,恢复了部分周礼的价值取向,形成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汉族服饰的制度体系。《后汉书·志·舆服下》载:“秦雄诸侯,乃加其武将首饰为绛袙,以表贵贱,其后稍稍作颜题。汉兴,续其颜,却摞之,施巾连题,却覆之,今丧帻是其制也。名之曰帻。帻者,赜也,头首严赜也。至孝文乃高颜题,续之为耳,崇其巾为屋,合后施收,上下群臣贵贱皆服之。文者长耳,武者短耳,称其冠也。”[1]汉代早期的进贤冠总体呈现出一种前高后低的形态,从侧面透空的“三角形”的“持发”用具到衬在介帻上,逐渐结合为一个整体,结构由展筩(也就是“梁”)、冠梁、耳、屋(介帻)和颜题组成。

早期的进贤冠除了上文所述的形态以外还有一些不同的形态,初期的进贤冠有的并没有颜题,西汉时期诞生了没有帻的“无帻进贤冠”,这种无帻冠与普通进贤冠的区别在于没有介帻的部分,是单体结构,看起来更单薄。

大约在东汉末年,初步确立了由冠上的梁数来对不同等级的官员进行区分的方式,此时的进贤冠分为一梁、二梁和三梁,且上至朝廷官员、下至小吏都可以佩戴进贤冠。公侯等贵族的冠用三梁;其次是俸禄在中二千石及以上的官员用二梁冠;自这以下的用一梁冠,梁数多寡是尊卑等级的标志。进贤冠最早是儒士所戴,后来逐渐发展为文官、公侯以及一些宗室成员所常戴的一种礼冠。进贤冠诞生于汉代,是中国传统冕冠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是因为其广泛的适用性,还因为进贤冠有着独特的文人内涵。进贤冠的“进贤”二字,可以理解为戴此冠者有着向天子进献贤能人才之责任,冠上的梁意为国家之栋梁。品阶越高的官员冠上的梁越多,意味着承担了更重的社会责任,这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人的责任感,在重视文化的朝堂上逐渐演变成文官所戴之冠。这是一种对文化的追求与礼仪的重视相结合所形成的服饰风尚。在经典影视剧《三国演义》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刘备登基后,诸葛亮作为丞相所戴的冠就是进贤冠。

随着汉代的结束,进贤冠作为日渐成熟的文官象征符号被传承了下去,记载入舆服制度。到了晋代,冠梁部分逐渐变成了“人”字形,冠耳逐渐升高,几乎可与冠梁最高点取齐。两耳之间的间距变小,屋帻变为平顶,且佩戴发簪。魏晋时期的进贤冠虽然较前朝有了一些改动和变化,但总体形态上还是延续了汉代的传统。两汉时期以三梁为贵,到晋代增至五梁。自此,进贤冠在封建历史中延续了千年的生命,逐步成为文官的代表服饰之一,在整个传统衣冠文化中的地位难以忽视。

(二)唐宋时期

进贤冠的发展在唐朝时期经历了一次较大的转折,产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展筩和介帻的合体,二是金珰附蝉的出现。唐前期,进贤冠的冠梁部分由人字形演变成卷棚形,冠耳逐渐扩大,且由尖变圆。展筩横跨于介帻之上,呈卷棚式。展筩高大,有些甚至高过冠耳。开元、天宝以后,冠梁部分与介帻融为一体,不再单独出现。中间有固定头发所用的发簪,发簪短而小,远看与冠耳连为一体。唐中期,开始出现以金珰附蝉为装饰的进贤冠,以蝉纹为花样雕刻于冠前的立牌上。《后汉书》曰:“武冠,一曰武弁大冠,诸武官冠之。侍中、中常侍加黄金珰,附蝉为文,貂尾为饰,谓之‘赵惠文冠’。”从《后汉书》的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金珰附蝉在此前通常是出现于武冠上的装饰。

蝉,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不一样的寓意。自古以来,蝉代表着复活与永生,这种象征意义来自蝉独特的生命周期,由幼虫变成蝉蛹,在地下蛰伏,只为了最后能够羽化重生,飞上天空。古人以此对蝉赋予很深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内涵,使得“蝉”成为一种代表纯洁、崇高和灵性的精神象征。所以用蝉纹对进贤冠进行装饰,也代表了古时候文人墨客对更高精神追求的自我鞭策。自唐代时期金珰附蝉的装饰出现在进贤冠上,后延续至五代乃至宋初,对宋代的貂蝉冠的诞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到了宋代,商品经济和文化教育高度发展,人们的穿着打扮也更加多姿多彩。各种新鲜样式的冠帽开始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得进贤冠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变得更加简化,冠体的前额造型趋于饱满,且附梁于其上,正中衬额花装饰。此时的进贤冠前额占据冠的主体地位,后部是独立的冠耳,从后向前围住冠额,再用簪子固定住头发。而在官场上,进贤冠依然沿用了唐代的制式,但其不再作为文官日常上朝所佩戴的冠帽使用,而是作为文官参加重要场合时所穿戴的朝服中的礼冠,在祭祀典礼或者隆重朝会时佩戴。《宋史·舆服制四》中记载:“进贤冠为漆布为之, 上缕纸为额花, 金涂银铜饰, 后有纳言。以梁数为差, 凡七等, 以罗为缨结之。”[2]宋代进贤冠后增加了“纳言”这一结构,“纳言”原本为汉代尚书佩戴帽帻上的装饰,将其加入文官较重要且庄严的朝服冠上更多的是一种提醒,督促文官谨记身上所肩负的向皇帝忠言纳谏之责任。

此外,宋朝受到进贤冠的影响衍生出来的貂蝉冠和獬豸冠均属于进贤冠类,为执法者所佩戴的冠帽。貂蝉冠的出现受到唐代进贤冠形制的影响,是一种将笼纱罩在进贤冠外层,前额金珰附蝉为饰,后插貂尾,纱两旁同样饰以玉蝉的冠帽,因有貂有蝉,所以被称为“貂蝉冠”。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宋朝文官冠帽在进贤冠基础上产生的许多横向的变种,为我国传统服饰文化锦上添花。

(三)进贤冠的消失与总结

明代基本沿袭宋代进贤冠制度,在细节上又作补充,这个时期的进贤冠更多地被称为“梁冠”。直到清代以后,满蒙文化替代中原汉族文化掌控主流,进贤冠制度被废除,才结束了它漫长的使用生涯。

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进贤冠的演变和发展以唐朝为界限大致分为两个时期,在唐朝的幞头72ziU2qK6ryBG3Z7LiSjxA==流行前一直是朝堂上文官所佩戴的主要官帽,在中国传统首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进贤冠在漫长的朝代更迭中不断演变和发展,在中国冠帽史中一直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早期上至公侯官员,下至小吏皆能佩戴,除了其所代表的文人精神和责任,广泛的应用性也是进贤冠能够一直被使用的原因之一。

二、幞头

在以宋朝为背景的古装电视剧《清平乐》中,有大量的文官头冠以及服饰的展现画面,对不同等级官员所戴的进贤冠和貂蝉冠都有正确清晰的体现。然而,在剧集中我们可以观察到相比正式庄严的进贤冠,更多时候出现在文官头上的是各式各样的幞头。

历代冠帽按职业和阶级分,种类繁多,秦汉多戴冠,而唐宋开始则更加流行戴巾。幞头诞生于汉朝时期,最早只是用来包裹头发的一块布,称为“幅巾”,隋朝对其进行改造,加入了硬质材料使幞头的外形更加硬挺,也称为“巾子”,后在初唐走向全社会流行,逐渐演化出许多不同的形状。幞头在唐代乃至后世的官服体系中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超过了进贤冠、鹖冠等成为日常朝堂上的主流冠帽,比起有着金梁装饰的进贤冠,幞头显得更加素雅简洁,其是由黑色的纱巾包裹制作而成,所以也叫“乌纱帽”,后世“乌纱帽”甚至成为官位的代名词。所以,我们在以唐宋为背景创作的影视作品中看到最多的官帽就是幞头。在电视剧《神探狄仁杰》和《长安十二时辰》中我们都可以看到大量不同阶级人群的幞头造型,这也比较符合唐朝时期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均可佩戴幞头的情况。除了在官场上的使用的幞头,还产生了如跷脚幞头、女式簪花幞头等不同的演化,这主要得益于其广泛的使用范围,也从侧面展示了唐朝蓬勃发展的经济与文化。

除了裹头部分的巾外,幞头后面的翅也经历了多样的变化,从一开始只是幞头裹头部分多余的垂于脑后的布条,逐渐被加入硬质材料变成更加硬挺的“翅”,也称为“脚”。我们看到的宋代官帽大多是长翅直脚幞头,其诞生于宋朝初期,特点是头两侧的翅又长又直,异常醒目。长翅在最初诞生时的主要作用是隔开朝臣之间的距离,防止大臣在朝堂上窃窃私语,后来逐渐带有象征性含义。长翅被认为是仙鹤和凤凰的翅膀,象征着高高在上、不可动摇的君权。在以宋代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中,如《大宋提刑官》《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等,均可以看到长翅直脚幞头的身影。

三、结束语

纵观文官冠帽的发展史,其实也能从中看出中国传统汉族服饰的进化和演变,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变得更加美观,在美学和人文含义上也有所增强,这是中华文化不断积累的文化硕果。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加强也迫在眉睫,影视剧中的服化道均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我们并不能用百分百还原历史的标准去衡量艺术创作的好坏。但艺术的创作不能毫无根据,任其随意发展,影视艺术作为受众群体庞大的大众传媒之一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至少应该做到不对传统文化产生负面影响。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从影视剧对历史上真实的衣冠形制不断研究,力求真实感,可以看出大众对我们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好的影视作品的服化道具能够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观众的文化自信,让更多国人甚至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传统服饰。

参考文献:

[1]李甍.展筩与金蝉:唐代进贤冠样式的演变[J].美术大观,2023(6):141-145.

[2]陶辉,潘莹.宋代冠礼服饰演变的再探析[J].服饰导刊,2020,9(5):1-8.

作者单位:山东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