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课”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2024-08-15 00:00:00张建德
公关世界 2024年13期

摘要:本文的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思政课”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和路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还能推动动漫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本文首先介绍“大思政课”的内涵,归纳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然后系统分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创新实践路径,给出了应用效果的评价措施,为高职院校动漫专业的思政教育提供可行性建议和实践经验启示。

关键词:“大思政课”;中华传统文化;动漫专业;思政教育

引言

“大思政课”是一种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实践性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它对于推动高职动漫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大思政课”的宏观视野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融入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这一实践与研究旨在探索并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专业技能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大思政课的内涵

“大思政课”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它突破传统思政课的框架,将课堂延伸到社会大课堂,以更宽广的视野、更深度的内容、更灵活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它紧密结合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大势,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大思政课”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实现知行合一。

(二)“大思政课”强调跨学科的融合与贯通

它不仅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还注重与专业课程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思想政治素养。这种跨学科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大思政课”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

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1]。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素养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在动漫创作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创作出更具内涵和深度的作品。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这种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仁爱、和谐、诚信等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于塑造学生的道德品格和人格魅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价值观的内涵和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三)推动动漫产业的创新和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还能推动动漫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艺术元素和创意灵感,这些元素和灵感可以为动漫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动力。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学生可以创作出更多具有独特风格和内涵的动漫作品,推动动漫产业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这种融合有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高职动漫专业的学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学习和创作动漫作品,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传递给更广泛的受众。这种传承和弘扬不仅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还能推动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

三、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一)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i2wUCogl3SxFnpEmXZXsig==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表现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将传统文化融入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并尝试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文化自信心,并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然而,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应用中华传统文化时,仍存在一些问题:

1.传统文化内容的融入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在动漫专业课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引入仍然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挖掘其内涵和价值。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难以形成真正的文化自觉。

2.教育方式单一

部分高职院校在传授传统文化时,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影响了传统文化在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的效果。

3.缺乏专业师资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需要既具备动漫专业知识,又了解传统文化的教师。然而,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缺乏这样的专业师资,导致传统文化在动漫专业课程中的融入不够深入和全面。

(二)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实践与研究内容,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从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践与研究内容建议:

1.课程设置与内容整合

(1)增设传统文化课程模块。在动漫专业课程体系中,专门设置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课程模块,涵盖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使学生全面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2)增设传统文化实地考察课程。组织学生前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遗址、博物馆或文化村落进行实地考察,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

(3)融合传统元素于动漫创作课程。在动漫创作课程中,引入传统故事、民间传说、历史人物等作为创作素材,指导学生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漫角色设计、场景构建和故事情节中。

2.实践教学与项目合作

(1)开展传统文化主题动漫创作实践。鼓励学生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动漫短片或插画创作。通过实践,让学生深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尝试用动漫语言进行表达。

(2)传统文化元素提取与转化实践。要求学生从传统文化中选取特定的元素(如京剧服饰、国画技法、民间工艺等),尝试将其转化为动漫角色、道具或场景设计。通过这一实践,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传统文化元素的内涵,并学会如何将其巧妙地融入动漫创作中。

(3)传统文化动漫创作工作坊。组织工作坊形式的实践活动,邀请业界专家或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动漫创作。在工作坊中,学生可以亲手制作动漫短片或插画,通过实际操作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动漫创作的乐趣。

(4)校企合作开发传统文化动漫项目。与动漫企业或文化机构合作,共同开发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动漫项目。通过项目合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市场需求,提升动漫创作的实际应用能力。

(5)校企合作传统文化动漫项目实训。与企业合作,开展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动漫项目实训。学生可以分组参与项目,从项目策划、角色设计、动画制作到后期剪辑等各个环节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训,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动漫产业的运作机制,并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3.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

(1)采用案例教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动漫作品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元素和创作技巧,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

(2)传统文化动漫创作比赛。举办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动漫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作品中。比赛可以设立多个奖项,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并提升创作水平。

(3)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虚拟创作。借助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手段,创建虚拟的传统文化环境或场景,让学生在其中进行动漫创作。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沉浸式的创作体验,并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4.师资培训与团队建设

(1)加强教师传统文化培训。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和培训,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传统文化动漫创作。

(2)建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动漫教师团队。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学术背景和兴趣,形成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动漫教学团队,共同推动传统文化在动漫教育中的融合发展。

5.评价与反馈机制建立

(1)建立传统文化动漫作品评价体系。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对学生的传统文化动漫作品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激励他们不断提高创作水平。

(2)收集反馈意见并持续改进。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方式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针对问题和不足进行持续改进和优化,不断完善传统文化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中的实践与研究内容。

通过以上实践操作环节的增加和实施,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动漫创作能力,有助于推动高职动漫教育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文化素养的动漫人才。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

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评价,可以从文化传承与理解、思政教育实效性、教学质量与效果以及课程满意度与反馈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评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所在。

1.文化传承与理解

(1)增强文化认同感。通过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高职动漫专业的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提升创作水平。传统文化为动漫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学生在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能够拓展创作思路,提升动漫作品的创意和艺术性。

2.思政教育实效性

(1)深化思政教育内涵。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具体,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文化元素的融入度。评价动漫专业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融入是否自然、贴切,是否真正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特色。

(3)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是否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能否在作品中恰当运用传统文化元素。

(4)价值观内化程度。评价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后,是否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否在动漫创作中体现出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

(5)社会责任感提升。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增强了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否能够在作品中传递正能量和积极信息。

3.教学质量与效果

(1)教学方法评价。教师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团队讨论、实践创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教学内容评价。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高职动漫专业的特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元素和案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教学内容还应注重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补充新的文化元素和创作理念。

(3)教学效果评价。可以通过作品展示、课程论文、学生反馈等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作品展示可以直观地反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课程论文可以深入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思考;学生反馈则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课程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内容。

4.课程满意度与反馈

(1)学生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以便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社会反响与评价。观察社会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反响,以评估课程在社会层面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结语

综上所述,“大思政课”视域下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既关乎民族文化血脉的延续,也关系到未来动漫行业人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的培育。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还能推动动漫产业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因此,应积极探索和实践这种融合模式,为培养具有高素质和创造力的动漫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郭慧婷.传统文化入课堂,高校思政教学的新思路[J].品位·经典, 2023(12):172-175.

[2]陆鑫婷,李其融.将历史与实践相结合助力高校思政教育体系构建[J].时代报告. 2023(11):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