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路径和措施研究

2024-08-15 00:00:00孙童
公关世界 2024年13期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教学工作也在不断地提升和完善,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必须相应地提高。对于高职院校而言,高职教师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力量,而教师教学能力的水平则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本文旨在探究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路径和措施研究,以期为高职院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和发展方案。

关键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构成因素

引言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是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与教学相关的素质和能力,是高职教师能否胜任教学工作的关键,也是评估高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高职院校需要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和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从而让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构成因素

高职教师应该具有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进行目标和内容的制定,设计合理的课程资源和评价方式,同时注重评价方式的创新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由以下因素构成:(1)宏观层面的专业建设。即高职教师在专业建设方面具有积极参与并提出建议的能力。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专业教学实践环节、设计课时与开课顺序,设计专业层次教学研究方案等方面,高职教师应积极参与,并具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能力。通过参与专业建设,高职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发展趋势,把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更加全面和科学的指导;(2)中观层面的课程开发。即高职教师在课程开发方面具有制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设计课程资源、设计课程评价方式、设计课程层次教学研究方案等能力。在课程开发过程中,高职教师应该具有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进行目标和内容的制定,设计合理的课程资源和评价方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3)微观层面的教学实施。即高职教师在教学实施方面具有制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设计评价方式、设计教学改革方面研究方案等能力。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高职教师应该具有创新意识和灵活应变能力,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和策略,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还应该注重评价方式的创新和改进,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1]。

二、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

高等职业教育在当今社会中的地位极为重要,不仅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介于职业教育和普通本科教育之间的类型,高等职业教育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高职教育教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实践操作上。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实践操作来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同时高职教育还注重实习环节的设计,在校期间安排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具竞争力;(2)高职教育教学具有情境的再现性。高等职业教育注重模拟真实职场环境,教学过程中会引入大量实际案例,模拟企业应用环境。在教学中教师会将课程内容与实际情境进行结合,以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把学生放入真实环境,创造情境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知识,不仅有助于学生熟悉职场工作,更可以让他们在学校期间就形成职业素质[2];(3)高职教育教学具有应用意义上的高等性。高等职业教育传授的不仅是普通职业教育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更是针对未来职业市场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推动产业发展、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任务,不仅需要传授基础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并熟悉未来职业市场的需求,适应市场和工作的变化,不仅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一)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路径

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路径主要有两种,即自发和外推,自发是指教师根据自身需求主动发挥自身潜力来提升教学能力;而外推则是指利用外部力量如教育机构等开展活动来推动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对于高职教师而言,内外结合是最有效的途径,而其中需要考虑政府、教师教育机构、教师任职学校以及教师本人4个方面的因素[3]。包括:(1)政府在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出台行业规范、政策法规等手段来规范教育行业,推动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加大对教育行业的投入,提高教师教学硬件设施及软件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2)教师教育机构也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教师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教师培训、研讨活动等方式来促进高职教师的学习和进修,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还可以与高职学校合作,开展实践教学、教学研究等活动,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更多的支持;(3)高职学校自身也承担着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责任。高职学校可以通过改进教学管理模式、提高教学评价体系等方式,为教师的教学实践创造更好的环境,同时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搭建平台,提供资源,让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成为现实,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4)教师本人是高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决定因素。作为主体,教师本人需要始终保持教育教学的创新精神,积极参加教师培训、研讨会等活动,注重自身的教学反思,不断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模式,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措施

1.完善政策制度,提供保障教学能力发展的宏观环境

政策的制定以及实施能够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加稳定的制度保障,涉及高职教育的多个方面,包括高职教师的职称评定、学术评价、工作评价体系等方面,同时也涉及高职教师的薪酬福利待遇、住房保障等实际问题。政府应当出台相应政策,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完善的制度支持,建立规范、公正、透明的职业发展机制,推动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营造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教师是教育最基础、最核心的要素,关系到教育质量和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要想提升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和资源保障,需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高职教育的综合保障水平,特别是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率,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优化教育质量和资源配置的结构,同时加强各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完善城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推广教育技术应用等科技创新方面的措施,为高职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

2.研究探索教学能力发展的可操作模式

针对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问题,可以采用校本模式和继续教育机构模式,两种模式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学校和继续教育机构可以相互配合,给教师提供更全面的教育培训和支持,促进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校本模式是以学校为基础的培训模式,主要是针对在教学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和解决,强调实践探究和共同进步,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实际教学问题。在这种模式下,学校会组织相关人员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帮助教师解决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帮助教师更好地实践,提高教学技能和水平。校本模式的优点在于实用性强、操作性突出,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优势,为教师提供最实用的教育培训,教师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探索,逐渐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4]。同时还能够加强学校内部的教育共同体建设,增强师生之间的互相信任和合作。

继续教育机构模式是基于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模式,主要是通过外部培训与研究机构来进行教育培训,注重专业培训和知识更新,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模式中,继续教育机构不仅提供基础理论和知识培训,还会为教师提供一系列实践训练,帮助教师掌握更多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水平。继续教育机构模式的优点在于教育资源多样化、教学内容专业化,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各类培训和实践课程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能够满足教师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的学习需求。

3.立足学校,优化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平台,构建共生的教学团队

高职教育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教师的教学能力则是高职教育的核心。为了提升高职教育的质量,学校需要为教师们提供全面的培训和评价制度,并构建一个共生的教学团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学校应该构建一个全面的教师评价体系,包括定期的教学评估和指导,用于评估教师的教学能力、课程设计和教学效果。教师评价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不仅要考虑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还要考虑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评估结果应该提供给教师,并与他们一起讨论实施改进措施,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支持。评价体系的建立需要考虑到高职教育的特殊性,由于高职教育的学生群体相对年轻,缺乏社会经验,故而评价标准需要更加严格。针对这个问题,学校可以采用多项指标进行评价,如教学方式、教材选择、教学资源等,同时评价结果不仅需要对教师的优点进行肯定,也要指出教师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使教师能够及时反思调整自己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以提升教学效果[5];(2)学校应该鼓励教师之间合作,从而互相借鉴和学习。教师团队应该是一个多样化的群体,由具有不同专业背景、教学经验和文化背景的教师组成,有助于建设一个富有成效和具有活力的工作环境。在团队中,教师们可以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和资源,讨论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相互学习和借鉴,同时学校应该为教师团队提供培训、交流和讨论的平台,以便教师能够定期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学技能。

4.启发教师的自觉,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自主发展

在培养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能力发展的目的。教师应该认清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理解高职教育的目标和本质,掌握教育教学理论以及科学的教学法和教学方法,了解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其在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注重教学能力的继续发展和提高,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技能和教育教学理论,及时回顾自己的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6]。通过不断地自我提升和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观念,才能够真正做到教师教育流程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

除了明确教学能力发展的目的之外,教师还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教师需要采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转变教学观念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教育教学的创新,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教学思路,以满足新时代对高职教育的更高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情境的再现性和应用意义上的高等性,使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为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国民素质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于高职教师而言,其教学能力的发展路径主要有自发和外推两种,在内外结合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政府、教师教育机构、教师任职学校以及教师本人4个方面的因素。要培养高职教师教学能力,需要从政策制度的完善、可操作模式的研究探索、学校平台的优化和教学团队的建设以及教师的自觉和自主发展等措施,推动高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从而有力地推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雪莲.“双师型”外语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逻辑理路及推进策略[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4,33(02):80-87.

[2]何婉亭.“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路径研究[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4(03):54-58.

[3]张海妮.高质量发展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品位·经典,2023,(14):131-133.

[4]郑丽华.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路径研究[J].秦智,2023,(05):126-128.

[5]陈丰丹,王思颖.协同视角下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1,30(04):21-24.

[6]耿晓哲.浅议高职院校教师执教能力发展路径[J].就业与保障,2021,(09):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