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及其队伍素质要求

2024-08-15 00:00:00王芸蕾
公关世界 2024年13期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当前新形势下高职教学管理工作的独特特点及对管理队伍提出的新的素质要求。通过分析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教学管理的实践案例,本文指出高职教学管理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同时,教学管理队伍必须具备专业化、综合化和创新化的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提升高职教学管理水平,推动高职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新形势;高职;教学管理;工作特点;队伍素质要求

引言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教学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变化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因此,深入剖析新形势下高职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明确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要求,对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在科技革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中,高职教育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已成为高职教育转型的关键词,它们像双翼般承载着教育与市场的对接使命,努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市场竞争力。数字化、智能化教学BMS83/3pPZMYgle0ZYys6Q==技术的崛起,则像一股清新的风,吹散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迷雾,为个性化、终身化学习描绘出崭新的蓝图。而国际化的趋势,更是将高职教育的舞台扩展至全球,促使其在全球教育体系中寻找定位,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教育资源,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然而,这些令人振奋的发展趋势背后,也隐藏着诸多挑战。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深化,需要双方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这不仅要求高职院校具备更强的市场敏感度和创新能力,也要求企业更深入地参与到教育过程中来,共同为人才培养把脉[1]。数字化、智能化教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则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而国际化趋势的推进,则要求高职院校具备更开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强大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不仅需要高职院校加强与国际先进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也需要其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二、高职教学管理工作的新特点

(一)学生主体的多样性与教学管理的人性化

当前,高职学生群体的多样性日益凸显,这种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年龄、背景、兴趣等方面,更体现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上。这就要求高职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更加人性化,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需求。为了实现教学管理的人性化,高职院校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职业规划,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课程和学习路径[2]。其次,提供多样化的课程选择和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学习节奏。再次,建立灵活的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能力评价和素质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应用,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状况。此外,教学管理的人性化还要求高职院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需求,建立健全的学生服务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支持和帮助。通过人性化的教学管理,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与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学内容必须注重实践性,紧密结合行业企业需求。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需求。因此,高职教学管理工作必须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为了实现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性,高职院校需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深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引入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标准,使教学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产一线[3]。同时,高职院校还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模式。例如,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这些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教学管理,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评价的多元化与教学质量的监控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评价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还应注重过程评价、能力评价、素质评价等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应用。这些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状况,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和参考[4]。同时,为了确保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实时监控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这种监控不仅包括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还包括对实践教学、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的监控。通过全方位的监控和反馈机制,高职院校可以确保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高职教学管理队伍的素质要求

(一)专业化的教学管理知识与技能

专业化的教学管理知识与技能是高职教学管理队伍的基本素质。教学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涉及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教学资源配置、教学质量监控等多个环节[5]。因此,教学管理队伍必须具备扎实的教育学、管理学等专业知识,熟悉教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现代教学管理技术和工具。专业化的教学管理知识与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能力。能够根据学校定位和市场需求,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课程和教学进度;(2)教学资源的配置和优化能力。能够合理调配教学资源,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3)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估能力。能够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4)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维护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为了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定期组织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综合化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

综合化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是高职教学管理队伍的重要素质。教学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环节,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具备出色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综合化的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统筹安排教学工作;(2)沟通能力。能够与教师、学生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沟通,及时传达教学信息和要求;(3)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团队成员紧密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4)危机处理能力。能够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确保教学秩序的稳定。为了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教学管理人员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

力[6]。可以通过组织团队建设活动、模拟演练等方式,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团队合作和危机处理能力。同时,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准确传递。

(三)创新化的教学理念与科研能力

创新化的教学理念与科研能力是高职教学管理队伍的核心素质。在新形势下,高职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教学管理人员具备创新化的教学理念和科研能力,以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创新化的教学理念与科研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创新教学理念。能够关注教育前沿动态,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2)科研能力。能够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探索教育教学规律;(3)学术交流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分享教育教学成果[7]。为了提升教学管理队伍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鼓励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可以设立教学研究项目、组织学术论坛等方式,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同时,加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科研指导和培训,提高其科研素养和能力水平。

四、高职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策略

(一)加强培训与学习,提升管理队伍专业水平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管理队伍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和管理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完善的培训与学习机制,为教学管理人员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机会。首先,定期组织专题培训,邀请行业专家、教育学者等分享前沿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经验,帮助教学管理人员拓宽视野、更新观念。培训内容应涵盖教学管理理论、教学方法创新、教育信息化应用等方面,以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其次,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参与学历提升和在职教育,通过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参加专业认证等方式,深入学习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最后,建立学习共同体,鼓励教学管理人员之间开展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探讨问题、共同成长[8]。通过举办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促进教学管理人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管理队伍结构

为了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高职院校应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优化管理队伍结构,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首先,设立明确的晋升通道和职业发展路径,让教学管理人员看到自己在学校的发展前景和成长空间。通过制定清晰的岗位职责和任职要求,明确教学管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其次,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将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表现与薪酬、晋升等挂钩,体现优绩优酬的原则。通过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进取心[9]。此外,注重精神激励和情感关怀,增强教学管理人员的归属感和使命感。通过表彰优秀、树立典型等方式,让教学管理人员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同时,关心教学管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家庭生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三)强化实践教学,促进管理队伍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显著特色,也是提升教学管理人员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管理队伍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首先,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参与实践教学活动,如实验实训、课程设计、顶岗实习等。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教学过程,了解实践教学的特点和需求,提升自身的实践指导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其次,建立实践教学与管理人员双向交流机制[10]。一方面,选派优秀的教学管理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或实训基地负责人等职务;另一方面,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为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最后,注重实践教学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鼓励教学管理人员将实践教学中的创新成果、典型案例等进行总结提炼和宣传推广,以促进实践教学与管理工作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高职教学管理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为核心,努力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学管理体系。同时,教学管理队伍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其素质的提升和队伍的建设更是刻不容缓。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学管理队伍,才能推动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晓蕾.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生涯管理研究[J].学周刊,2024(02):4-6.

[2]孟佑文.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方略探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6):56-57+60.

[3]赵娜.新形势下高职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思路[J].现代职业教育,2022(32):166-168.

[4]董良.探究新形势下对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的思考[C]//福建省商贸协会.华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经验交流会2021论文汇编(五).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2021:3.

[5]王红.基于精益管理理念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研究[J].黑河学刊,2020(02):12-14.

[6]谢文娜,李菲.产教融合下的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特点与策略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3(04):160-164.

[7]宋金照.基于就业能力培养的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途径探究[J].山西青年,2022(15):169-171.

[8]吕苏南.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职教学管理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3(10):113-116.

[9]史琪.人本理念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改革路径研究[J].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23(05):72-75.

[10]范晓雨.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浅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3(05):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