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多样化信息教学技术的支持之下,混合式教学技术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和特征受到高职院校教师的普遍重视,开展混合式跨文化交际教学是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基于此,文章探讨跨文化交际教学的现状,分析混合式教学应用的优势,实现具体的教学路径构建。研究认为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关注学生的混合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视野。进一步改善学生跨文化意识,以达到交际应用作为教学的目标,以增进教学实践,拓展教学方式。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能力
引言
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社会适应能力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特点和需求的培养模式,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主要指教学内容的混合、教学方法的混合,教师需要在跨文化教学的过程当中,融合每个教学单元的知识点,结合跨文化的知识线条,采用慕课和微课的形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形成跨文化的“大单元”。有研究证明,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具有重要价值。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难点
跨文化交际能力指一个人在跨越不同文化背景的情境中,能否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在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越发重要,对于高职学生而言,要想顺利地就业,并具有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就需要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之上,夯实英语水平,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不仅是一种交流工具,也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高职学生只有掌握他人的语言,理解并适应其文化背景,才能透过不同礼节、行为准则、价值观等,看到不同人群的行为逻辑,更好地与他人交流,为职业发展服务[1]。这需要学生不断学习和了解对方的文化,尊重并适应其文化差异,了解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姿势等非语言信号在不同文化中的理解和使用方式,细心观察和学习他人的非语言沟通方式,了解并意识到自己文化的局限性和偏见,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文化,跨越传统思维框架,接受新观念和经验,并不断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达到理想效果,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改善。
二、混合式教学在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
(一)教学现状调查
为了全面了解混合式教学,在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笔者对于教师的跨文化教学方法、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集中在湖北地区,共调研10所高职院校的20名教师,通过调查和了解教师普遍认可文化与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强调跨文化学习行为对于语言习得以及背后文化理解的重要性。但是诸多教师也表示在跨文化教学时,现有的教材并不能够完全满足教学的需求。大部分学生有一定的跨文化知识的积累,但是缺乏对文化背景的认识,也缺乏对跨文化交际过程当中交际策略的知识储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次教学探究进行对比实验设计,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组教学[2]。
(二)混合式教学应用过程
1.研究对象
选择某高职学校2022级学生,按照班级分组,每组40人。一班为实验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18—21岁,二班为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18—21岁,以《导游英语》这门课程为例,对学生进行前测与后测。
2.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英语交际技巧,如问候、介绍自己、提出建议等;(2)了解并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和礼仪规范;(3)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跨文化沟通,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内容和活动: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交际特点。比较美国、中国、日本等国家的交际习惯和礼仪规范,引发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兴趣。组织角色扮演和模拟对话,让学生练习不同国家的问候方式和自我介绍的文化差异,如美国人喜欢直接称呼名字;而中国人喜欢使用姓氏加尊称。以就餐礼仪为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餐桌上的礼仪规范,如美国人餐前要说一句祷告;日本人在吃饭时会发出吃饭的声音;英语国家的人们更倾向于使用称赞来表达自己的情感[3]。
评估方式: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的表现评估;文化差异的讨论和理解程度评估;跨文化交际方案设计的评估,包括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可行性。
二班采取常规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学:
制定文化沟通方案,分小组让学生设计一个跨文化交际方案,以解决在国际商务会议上可能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要求学生在方案中考虑到不同国家的交际方式、礼仪规范以及如何解决潜在的误解和冲突。
一班进行混合式跨文化交际教学:
为了实现高职混合式英语教学的有效实施,课程设计需要明确定义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在职业领域中所需的专业英语能力,在“慕课”资源库当中搜索适合学生学习的相关资料。课程设计需要确定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平台之间的平衡比例,学校和教师需要通过检测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对哪部分的内容更感兴趣,通过在线投票制定出有效的教学计划,从而契合学生的需求。课程内容的安排和讲解可以通过面对面的教学进行,而练习、作业和在线答疑等可以借助电子学习平台完成[4]。
让每组学生在混合教学平台上进行资源搜集,并上传自己的预习成果,考虑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资源,优化教材选择、多媒体资源的利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在线学习平台上的资源,设计课堂教学活动,组织小组讨论、实践练习、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设计在线测验、作业等形式的评估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反馈和指导。重视课程的持续改进与创新,根据教学实践的反馈意见,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两个班级的学生均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活动,并统一对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后测,获得调查数据。进行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60分以上为合格,跨文化知识水平调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职场案例知识、职场交际策略和英语国家背景、习语和俗语,两个部分各10道题目,满分100分。
数据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混合式教学应用结果
实验组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见表1。
实验组学生跨文化知识水平高于对照组,见表2。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涉及语言、文化和非语言沟通等多个方面,培养难点主要体现在语言障碍、文化差异、非语言沟通和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和反思。实验组所采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了线上教学的优势,不断深化学生的学习和体验,逐渐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增进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理解与友谊,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思考与总结
(一)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教学中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1.深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高职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但如果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则会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显得力不从心。“混合式”教学应用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当中,可以促进高职学生在国际交流中的沟通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跨越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的语言、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有效地沟通和理解,更好地解读并适应不同文化的交流方式。现代社会的职业发展已经逐渐趋向国际化,而不同的文化环境往往对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与“混合式”跨文化交际的学习和实践,高职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文化的社会环境,并且能够更加自如地处理跨文化交流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对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全球化思维的培养[5]。
2.提高教学方式的灵活性
混合式教学结合传统学习和在线学习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实验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求选择在线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减少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更好地实现学习和工作的需要,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效果。很多学生在接受混合式教学之后,表示自己在实践实习的过程当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可以在慕课微课平台进行短视频的观看,及时解决自己知识的盲点,这样碎片化的知识积累起来,帮助自己解决了工作过程当中的很多问题,与外国人在职场当中进行了更加顺利的交流,在不知不觉当中夯实了自己的英语学习水平,也提升了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可以获取到更多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课件、教学视频、在线讨论,丰富了教材内容和学习体验。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与国内外学生、教师进行交流和合作,拓宽了视野、增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线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慕课”“微课”等课程平台当中,更加有效地管理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混合式教学平台也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之间交流与互助,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各种形式的学习评估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二)混合式跨文化课程的构建路径
1.确定合适的在线学习平台
教师可以选择使用学校或第三方平台上的在线学习资源,如学习管理系统(LMS)或教育应用程序,提供课程资料、在线讨论和测试等功能,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讨论。
2.设计合理的课程结构
课程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和需要,将面授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讲解重点知识和技能,而将练习、讨论和反思等活动移至在线学习环节。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使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活动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的丰富资源,如教学视频、网络资源和互动课件等,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设计在线讨论、小组合作和个人作业等活动,促进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4.提供定期的反馈和评估
教师可以运用在线学习平台上的测验和作业功能,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和反馈,组织在线讨论、书面反馈和面谈等方式,及时指导学生的学习进展和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收集学生的反馈和评估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课程设计,以不断改进混合式教学课堂的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混合式教学对于提升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多方面的效果,既可以改善学生职场交际的具体应用水平,又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的交际视野。构建高职英语混合式教学课堂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平台,合理设计课程结构,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活动以及定期反馈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高职学校和教师只有通过不断改进和创新,才能使混合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育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元勇.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与策略研究——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22 (04): 28-32+39.
[2]侯炜征. “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国际化人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究[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22 (03): 116-119.
[3]王志凤.跨文化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英语教育途径探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 22 (02): 77-80.
[4]陈梅佳,余法红.5G背景下高职跨文化交际英语口语沉浸式学习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22, (43): 49-52.
[5]陆丽娜.智慧教学环境下中高职贯通应用德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2, (12): 106-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