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园秉持“儿童是天生的探索家”的儿童观,以主题探究式学习为方法,建构出了以“世界即课堂,探索即生长,玩学探合一”为理念的“小小探索者”课程体系。其中,问题是激发幼儿探索与学习的“锚”。借由“好”问题,幼儿联结已知和新知,玩中学、玩中探,在主动探索中积极思考,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法,进而提升认知经验、学会协同创造、丰富情感体验。那么,到底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如何基于问题来驱动幼儿的探究式学习呢?
一、“好”问题的特点与类型
好的问题能够驱动幼儿去主动思考,有利于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探索者课程中,这些问题仿佛一个引擎,能够点燃幼儿巨大的学习潜力。
(一)“好”问题的特点
1.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学习是从兴趣和动机开始的,有好奇心就有了注意的倾向,就有了主动学习的欲望,也就有了探究的可能。作为探究式学习开展的第一步,问题的设计要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幼儿有可能提出更多的子问题。例如“我们怎么给大树保暖过冬”这个问题,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允许幼儿提出“为什么要给大树保暖”“大树是怎么生长的”“其他植物怎么过冬”等子问题。
2.具有适宜性和操作性
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既要让幼儿获得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机会,同时还要保证探究所需的直接资源是便捷的、容易获取的。比如“火星上有什么”这个问题虽然能引发幼儿的极大兴趣,但在现有的技术和条件下,幼儿很难去实地获取相关的资源和信息,不具有探究的操作性。
3.应该蕴含一定的教育价值
以“城砖上为什么有字”这一探究问题为例,首先,幼儿可以从中获得涂写、使用文字和符号的经验;其次,明城墙的城砖是实名制的,探究此问题有助于萌发幼儿的责任感,学会对自己、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最后,幼儿通过仔细观察、触摸城砖上的文字,能够感知“凹”“凸”的特征,通过体验拓印,感受阴刻、阳刻的技法,进而获得观察比较、使用工具与技术等的经验。
4.能链接幼儿的真实生活
“好”的问题要能与幼儿的生活发生联系,让幼儿能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探究,并会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影响。在幼儿园的操场上有一棵泡桐树,幼儿发现这棵树和一般的树不太一样,并提出“这棵泡桐树是活着还是死了”的问题。经过一番探究,幼儿一致认为泡桐树已经死了,于是把这个发现告诉给了负责后勤的老师。得知枯死的树枝随时会有掉落的危险后,幼儿就和老师一起请来专业师傅截掉枯树的树枝,成功地化解了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5.具有探究的持续性
“好”的问题能维持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让幼儿长时间地投入其中,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从而有机会进行更深人、更广泛的学习和探究。例如,在“植物”主题中,“哪些因素会影响植物生长”这个问题,就能够让幼儿开展与种植相关的实验,探究光照、水、土壤等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而保证活动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进行。
(二)“好”问题的类型
好问题可以源自教师个人的兴趣特长,可以是园本课程的内容,也可以是幼儿的生活经历,抑或社会的重大事件或问题。根据问题的功能,我们将驱动性问题分为三类,即任务导向的问题、角色导向的问题、思维导向的问题,下面以大班“城墙”主题为例具体阐述。
1.任务导向的问题
任务导向的问题直指幼儿探究式学习的目标与结果,有助于教师和幼儿明晰问题解决的具体路径,同时在操作中理解行为背后的核心概念与价值意义。如在“如何搭建城墙”这个问题的驱动下,幼儿会想办法收集各种适宜的材料,并通过一定的搭建技能与方法,参照城墙的主体结构,完成搭建城墙这一终极目标。幼儿看似在进行一个程序性的任务,但行动的背后其实是对城墙形式与结构的探究与了解。
2.角色导向的问题
角色导向的问题,顾名思义就是以角色身份进入一个特定的情境,通过收集与角色相关的信息,体会角色的所思所想所做,以更加真实的身份参与探究。例如“如果你是士兵,敌人进攻时该如何防御”这个问题,可以让幼儿代入城墙上的士兵这一角色身份,去想象敌人进攻和作战防御时的情形,感受防御工具的必要性,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3.思维导向的问题
思维导向的问题以思维黄金圈理论为基础,其由内而外的提问方式,更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与思维力,也更能帮助幼儿获得对事物的理解。通常我们把思维导向的问题分为三类:事实性问题,如“城墙是什么样子的”,聚焦城墙的形式,旨在探究城墙的造型和结构,有固定的答案;概念性问题,如“怎么才会不打仗”,探讨的是战争与和平的概念;辩论性问题,如“破旧的明城墙还要不要保留”,此类问题的答案没有对与错,幼儿可以自由发表观点,发展思辨能力。
二、基于问题设计与组织探究活动
主题探究性活动以问题贯穿始终,从而确保幼儿学习的一致性与连续性。基于问题的“小小探索者课程”设计与组织有以下四个主要步骤:
(一)创设学习情境,师幼共创问题
教师首先要创设一个充满挑战和吸引力的学习环境,通过在教室中设置情境、投放邀请物,或者带领幼儿进入真实现场等方式,充分调动起幼儿的好奇心,并鼓励他们运用多种感官,近距离与环境进行互动。情境创设的目的是让问题浮出水面,这个问题可以是教师提出的,也可以是幼儿提出的。
1.教师主导设计问题
教师主导设计问题,要避免一厢情愿,要以倾听幼儿的想法、了解幼儿的兴趣为基础。教师可以和幼儿聊聊关于这个话题他们所知道、想知道的,并鼓励他们用语言、绘画、泥塑等多元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时,教师还要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问题背后的关键经验进行分析,思考问题背后幼儿可以掌握的领域目标以及可以理解的概念。
2.幼儿自主提出问题
幼儿能够自己提出问题,表明其已经能够在已知和新知之间建立联系,并产生了认知冲突,进入一个疑难情境。安德烈·焦尔当在《学习的本质》一书中说:只有当个体进入了提问步骤,他才会试图去理解,才开始学习。在我们看来,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通常,我们会借助问题墙(板)、马赛克、“KWL”表格等方法,协助幼儿记录或收集已有经验和希望探究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筛选、提炼,与幼儿共同生成可以持续探究的“好”问题。
(二)聚焦探究问题,进入探究循环
探究循环包含“进入探究→探索发现→梳理理解→迁移运用”四个步骤,是幼儿探究式学习的“内核环”(见图1)。我们以此作为设计与开展探究活动的重要支架,努力让幼儿的经验形成结构、走向深度。
探究循环的每一步会预设或生成相关的活动,以大班探究性主题“成长”中的一个驱动性问题“什么是成长”为例。进入探究环节,教师通过谈话、投放绘本等铺垫经验,激发幼儿对于成长这个话题的兴趣。探索发现环节,教师引导幼儿从两个方面来探究成长带来的变化。首先,通过比较“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的变化,说说自己的本领,感受成长过程中外貌和能力等的显著变化;其次,以“换牙”事件为契机,结合绘本故事,理解成长其实是一个人内心不断强大的过程,这是成长带来的隐形变化。梳理理解环节,教师组织成长辩论会,让幼儿对“成长到底是快乐的还是烦恼的”展开交流与碰撞,体会成长过程中不同的心理体验,并借助“成长是什么”诗歌的创编,梳理关于成长的零散经验。迁移运用环节,在“我是小主人”“大班哥哥姐姐”等体验活动中,幼儿学会管理自己、服务别人,让成长中的责任感得以体现。
(三)生发问题链,推动持续深究
一个完整的探究性活动不会只设计一个驱动性问题,而是有一系列子问题,通常称作问题链。问题链中的子问题层层递进,能有效助推幼儿的思考与探究,让幼儿的经验不断迭代。以探访甘熙故居活动为例,在生发的“老物件”项目活动中,问题链共有5个驱动性问题,分别是“金陵十八坊是做什么的”“什么是老物件”“你家有哪些老物件”“小孩子有没有老物件”“为什么要有老物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层层建构与持续探究,幼儿从最初对老物件历史背景与内容的了解,逐渐转向对老物件意义的探讨,最后抵达对收集这一概念的本质理解:原来收集就是一种爱的传递,可以把美好的记忆留下来,收集的东西就是我们宝贵的成长礼物。
再以中班探究性主题“社区”为例,问题链中的四个子问题“社区是什么样子的”“社区是怎么运作的”“我们可以为社区做什么”“为什么要有社区”,将探究活动的各部分有效统整为一个有机整体,从而驱动幼儿对“社区”主题的深度探究。
(四)指向问题解决,开展真实表现性任务
在一系列问题的驱动下,幼儿由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将认知技能与真实生活相联系,展开了问题解决的探索行动。在探究式主题实施的最后,我们会设计一个真实、具体的行动任务,即真实表现性任务,让幼儿有机会将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理解与经验,迁移运用于一个新的情境。如大班“节日”主题活动最后的表现性任务是“如何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班级的节日”。幼儿讨论商量出自创节日叫什么名字、定在哪一天、如何来庆祝等,这是对“节日的构成元素有哪些”这个问题的理解与运用。他们还会讲述节日背后的故事,会和同伴、成人以特定的方式一起庆祝节日,这是对“为什么要过节”这个问题的学习与反馈。由此幼儿也初步理解了节日的内在意义,即“节日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是一种身份认同的文化符号”。
真实表现性任务指向问题的最终解决,在激发幼儿表现与挑战的同时,能够很好地提高幼儿学习的效能感,让成人发现幼儿学习动力的同时,也让幼儿享受自我创造的愉悦。教育要培养幼儿面向未来的思维与能力,而这些可以在基于问题的探究式学习中落地生根、慢慢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