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园本研修 赋能教师成长

2024-08-14 00:00:00卢莎莎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4年7期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使教育工作给教师带来欢乐,使每天的上课不致变成单调乏味的义务,那就请你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吧。”教研既是解决教师教学问题的方式之一,也是每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我园在课程游戏化精神的引领下,一直致力于创新园本研修机制,通过教研实现教师经验共享、理念交流、思维碰撞,从而促进教师教育资源有效整合。

一、基于现状,发现问题

1.教师队伍现状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自身发展要点、对园本研修的需求不尽相同。我园是一所创办仅5年的幼儿园,共4轨12个班,现有专任教师24名,以年轻教师居多,有一定经验的发展型青年教师较少,经验丰富的成熟型教师则更为稀缺。

2.时代发展现状

时代在发展,教育也不曾停止改革的步伐。近几十年来,儿童教育的理念不断革新,如: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注重集体教学到自主游戏。国家也相应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引导学前教育的发展,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每一次的改革,都需要幼儿园通过一次次园本研修,将政策落地、让理念生根。

3.个性化发展需求现状

教师是具有不同个性、能力特长的个体。教师的能力水平也各有异同,如:有的教师擅长绘画、舞蹈等技能,但理论功底较弱;有的教师擅长理论总结但组织活动的能力较弱;有的教师擅长案例撰写,但分析提炼能力较弱……我们根据教师兴趣与特长的差异性,将园本研修对象划分为科研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并结合教师各自擅长的领域划分园本研修内容,在提升教师共性能力的基础上培养有专业特长的个性教师。

二、根据发展需求,准备研修计划

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面临着各种问题。管理者需从实际出发,思考园本研修的焦点,将教师面临的问题归类梳理,找到共性问题,以及影响教育质量、教师发展的核心问题,从而制订园本研修短期、中期、长期计划并有序实施。

1.组织形式的调整

在我们园,原先的园本研修在计划、组织到实施都遵循着自上而下的模式,即园部根据教育局要求及幼儿园发展需要制订园本研修计划,进而组织教师研修。在这一模式下,教师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效果不太理想。注意到这一问题后,我园以生活课程教研为试点,尝试对园本研修的模式进行调整,即将自上而下的模式转变为自下而上,并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其需要及发展方向,由教研组将问题归纳整理后交予园部制订研修计划。此外,我们鼓励教师自由组成教研团体、自主选择研修内容,并向全园展示阶段性研修成果。这不仅加强了管理者与成员之间的依存和对话关系,也为成员营造了富有创新、合作的研修环境,让园本研修更能体现教师的自主精神。

2.研训内容的重构

基于上述思考,我们重构研修内容,即以多个主题交叉进行、一个主题螺旋深入为主要方式展开培训,具体内容如下:

(1)多个主题交叉式进行

在园本研修的大主题下,往往还会分为多个小主题,这些小主题常常交叉式进行。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又能保证小主题之间的关联性。例如,在幼儿园生活课程的主题研修中,我们将生活活动这一大主题分为四个小主题展开研讨,包括生活活动问题优化、生活活动组织方式调整、生活活动价值点的把握、生活课程审议等。一日生活各环节不能割裂进行,教师应将其作为一个整体看待。因此,在确定主题方向后,教师需完整地对班级一日活动进行观摩、记录,并在观摩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整理,便于后期进行交叉式主题研讨。例如,在讲到生活活动组织方式时,教师也可将生活习惯的自主化培养有机结合,提高研讨效率。

(2)一个主题螺旋式深入

高质量的教师研修主题不应一成不变,而应随着研训的深入做相应调整。例如,在本学期重点研修的幼儿生活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研讨过程中,一开始我们研讨的重点聚焦于幼儿在园各个生活环节的组织方法上,如入园、盥洗、如厕、午睡等。但是,随着主题研修的深入,我们发现“生活课程”这一概念可以更加宽泛,除了吃饭、睡觉等常规活动,还可延伸到幼儿的游戏等诸多方面。随着教研主题的螺旋式深入,教师对“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的认识得以深化,不仅能更有效地组织并指导幼儿活动,也促进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成长。

三、设立评价机制,共享研修成果

园本研修的内容、形式、策略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积极参与程度。管理者应精心设计研修活动,并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当的方式组织实施。如:在组织方式上,可采用管理者主持、骨干教师轮值、无领导小组讨论等方式;研修手段可选择现场诊断、网络研修、主题审议等方式;研修形式上可安排专家引领、小组互助、个体自学;等等。鼓励每个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经验水平选择研修活动,在参与过程中提升自我,获得成就感与能力感。

管理者还可通过设立评价机制,了解教师参与园本研修的过程和结果。因此,研训活动结束后,管理者应对教师的能力水平进行评价,以做出价值判断,并注意提高评价的有效性。我园主要通过交流式反馈和体验式分享这两个途径进行评价。

1.交流式反馈

我们通过建立交流式反馈这一模式,鼓励教师借助“四个1”(带1个或系列问题来;带1个或系列收获回;贡献1个有价值的建议或经验、问题等;留下1个未知空间,即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待日后完善)策略主动收集问题并分析,让教师在“对话”中引发思考,进而达到与教师交流反馈的目的,从而帮助教师对本次的研修内容进行梳理与反思。

2.体验式分享

有些针对性较强的研修活动并不需要所有教师都参与,考虑到这一点,我们采用了体验式分享的方式,鼓励参与个别化研修组的教师将同一主题相关的研修内容进行反思整合、交流分享。这一形式既是研修活动的评价策略,也将研修内容经过自身思考、再加工后传递给更多人,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经验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