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省工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4-08-14 00:00张雨田梁顺强许鸿善
发展 2024年5期

2023年以来,甘肃省工信系统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树立的“大抓工业、大干工业、大兴工业”鲜明发展导向,全力落实落细“强工业”行动各项措施,加快发展和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工业发展呈现出存量优化、增量扩大、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有力支撑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甘肃省工业发展情况及特点

(一)工业运行稳中向好创出“新业绩”

工业增速位次创新高。2023年,全省工业增加值3389.6亿元、同比增长6.8%,工业增加值占全省GDP(11863.8亿元)比重28.6%,较2022年提升0.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较2022年(6%)提升1.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6%)3个百分点,居全国第4位,增速比2022年、2021年分别前移9个、13个位次,跻身全国第一方阵(见图1、图2)。

工业三大门类中,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采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4%、5.9%、4.4%,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2.2%、12.2%、25.6%。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通用设备制造和金属制品等11个行业工业增加值实现两位数增长。分支柱产业来看,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机械(20.7%)、有色(15.9%)、电子(13.4%),分别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2.6、0.3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比重排名前三的分别是石化、有色、电力,占比分别是32.6%、18.6%、10.4%(见图3)。

与部分省份比较来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在西部十二省(区)排名第3位,分别比宁夏(12.4%)、西藏(87%)低4.8个、1.1个百分点;在西北五省(区)中排名第2位,分别比新疆(6.4%)、青海(5.6%)、陕西(5.0%)高出1.2、2、2.6个百分点(见图4)。

部分地区带动引领作用凸显。9个市州和兰州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超出全国平均水平,4个市州和兰州新区增速超出全省平均水平(见图5)。金昌市2023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省第一,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22%。

上规入库企业拉动作用显著。截至2023年12月底,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21户,净增329户,累计达2724户。新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的工业增加值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7个百分点,对全省贡献率35.5%(见表1)。

(二)项目建设推进有力跑出“加速度”

工业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3年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1%,排名全国第4位,连续3年实现高位增长,位列全国第一方阵。工业三大门类中,采矿业投资增速突破三位数;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31.3%;制造业投资增长11.0%,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50.2%、19.5%;

项目建设进度有序推进。全年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项目1296个、完成投资1811.6亿元,其中,实施“三化”改造项目300个、投资超200亿元,酒钢集团炼钢焦炉、金川集团铜阳极泥、白银集团白银炉等重点项目全面完成。玉门总投资410亿元的甘肃巨化高性能硅氟材料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

项目谋划储备蓄势赋能。成功举办2023年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甘肃),签约产业合作项目153个、签约金额2498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占比超过一半。推进绿色环保产业招商引资,全省绿色环保项目已开工68个,到位资金42.53亿元、增长15.7%。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按下“快进键”

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23年全省轻工业比重较2022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轻重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22年的12.1:87.9调整至2023年的12.3:87.7。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7%和7.1%,较2022年分别提高0.7个和1.2个百分点。民营经济工业增加值占比21.7%、提升1.1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速9.9%、提升0.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1个百分点、提升0.3个百分点。地方企业工业增加值占比29.7%、提升1.5个百分点,增加值增速8.8%、提升0.4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长2.5个百分点,与2022年持平。

着力构建产业链发展新格局。深入推进千亿级产业集群(链)提升行动,着力构建链群引领、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了7个千亿级产业集群,1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累计达到462家,同比增长超40%,占全省14条重点产业链上企业总数的32%,成为产业创新转型升级的主力军。

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全省新增新能源装机1200万千瓦、总量超过5000万千瓦、占比排名全国第2,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13万千瓦、排名全国第4。新认定国家级绿色工厂34个、绿色设计产品8个和绿色工业园区2个。白银市和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别人选生态环境部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

(四)科技创新提质增效蓄势“增动能”

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2023年全省紧盯产业共性技术需求,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领域,争取到国家科研项目经费19.3亿元。安排省级工业转型资金2250万元对各类创新平台予以奖励和支持,其中新产品奖励资金达870万元(三分之一用于奖励主要研发人员)。依托行业骨干企业,全省创新联合体达到11家,集聚省内外296家单位协同创新,推动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培育创建各类技术创新平台54个,全方位孵化发展同位素、凹凸棒、无线电、核产业、新能源电池等领域高端产品。兰州助剂厂、定西高强挂牌“新三板”上市。

行业龙头企业研发投入力度持续加大。金川集团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单晶动力镍钻锰酸锂正极材料批量制备技术攻克了中高镍材料单晶化的难题,首创了单晶材料的表面梯度掺杂技术并实现稳定批量生产。酒钢集团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在含有氯化物、酸等苛刻环境下具有良好的耐蚀性能和较高的力学性能,广泛应用在核电、石油、化工等具有强烈腐蚀介质的领域。白银集团复杂含碲物料中碲资源化关键技术攻关及工程化,打通从含碲渣至精碲的制备工艺流程,碲综合回收率达80%以上。

省属企业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强化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建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原创技术攻关清单,对35项“卡脖子”技术和99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进行联合攻关。截至2023年12月底,已经联合攻克了“卡脖子”技术3项、重大关键技术19项。2023年省属企业完成研发投入121.2亿元,同比增长14.77%,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7%,带动实现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1.48%。

(五)数实融合纵深发展打造“强引擎”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速。2023年全省新建成5G基站2.12万个、累计建成5.8万个。兰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庆阳)枢纽节点与其他国家枢纽节点直连链路。兰州市被工信部、财政部认定为全国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是西北五省区唯一入选省会城市。拓展“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累计13个项目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组织的大赛奖项。全省5G应用已经融入40多个国民经济大类,加速向工业、交通、医疗等重点领域拓展。

典型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全省“5G+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应用持续深化,开展工业互联网一体化进园区“百城千园行”等宣贯培训活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场景不断丰富,金川公司基于数字孪生的有色工业大板镍终端产品智慧工厂示范项目实现智能化排产、全自动生产和实时在线监测。依托“兰石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兰石集团开展“5G+工业互联网”典型场景创新应用。

两化深度融合成效显著。新认定省级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32个,大型工业企业5G渗透率达到34%、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60.8%、同比提高15.8个百分点,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61.6%、同比提高8.6个百分点,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57.9%、同比提高8.9个百分点。

(六)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提升构筑“硬支撑”

产业基础能力持续提升。已发现有用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11种,居前5位的有32种,居前10位的有61种。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位列全国第6位,其中:镍、钴、铂族金属产量均位列全国第1,世界第3、4、7位;电解铝、精炼铜、锌、铅产量位列全国第5、6、7、17位。筛选65条细分产业链,3批次认定53户“链主”企业,石化、有色两条传统优势产业链超过千亿级。重点工业品产量实现新突破,精炼铜、电解铝、集成电路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300万吨、600亿块。

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下降。2023年贸易依存度(4.14%)较2022年(5.21%)下降1.07个百分点,产业自主可控安全性逐渐增强。从出口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增长47.4%;铜材及其制品出口额增长152.9%;未锻造金(银)出口额增长175.5%。从进口看,镍锍、燃料油进口增势明显,镍锍进口额增长25.1%;燃料油进口11.7亿元,2022年同期无进口。

细分产业链自主创新步伐加快。全省支柱产业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酒钢集团成功开发316H第四代核电快堆用不锈钢,产品已供货霞浦核电快堆示范项目,高端剃须刀片用超高碳马氏体不锈钢成功替代进口材料,市场份额达80%以上;白银有色集团研发出国内首条完整短流程高纯金属铼制备生产线,高纯铼条纯度达到99.99%以上,满足涡轮叶片生产需求;兰州石化生产的羧基丁腈橡胶产品XNBR-3304各项指标均达到优级品标准,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金川集团研发成功4N无氧铜、4169高温合金、超大口径白铜管、手撕镍带、医用钻铬钼合金等一批“拳头”产品。

二、制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一)工业经济总量有待进一步做大

2023年,甘肃省规上工业企业数量(2724户)仅占全国规上工业企业数量(48.29万)的0.56%,与周边省份陕西(7512户)、新疆(4668户)、内蒙古(3771户)、贵州(5367户)、四川(18062户)相比,都存在不小差距。甘肃省工业增加值总量排名全国第27位,工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0.85%,低于甘肃省GDP在全国占比(0.94%);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28.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1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总量在西部12省(区)中排名第9位(仅高于宁夏、青海、西藏),但增速排名第3(仅次于西藏、宁夏),高于西部平均水平(6.4%)1.2个百分点。

(二)产业园区承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从横向来看,甘肃省开发区数量与贵州、陕西相当,但整体经济总量偏小,缺乏代表性园区,4个国家级经开区平均GDP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成;从纵向来看,6个国家级开发区GDP是40个省级开发区总和的1.6倍,有10个省级开发区GDP不足5亿元。从效益分析,开发区工业用地平均投资强度4040万元/公顷,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47%、西部平均水平的54%;用地税收为148万元/公顷,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2.5%、西部平均水平的38.8%。

(三)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有待进一步加快

工业企业生产信息化程度不高,2023年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和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9、21.1、0.1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进度缓慢,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中,甘肃省仅3家企业入选,分别较邻近省份四川、陕西、新疆入选企业少18家、15家、2家,仅多于宁夏1家。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与举措

(一)健全指标评估体系,在“提质增效”上出实招

目前,全国各省区市正在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建议甘肃省委托工业领域智库单位及第三方评估机构,立足甘肃省情、资源禀赋、工业现状等,准确把握发展方向和自身定位,建立健全新型工业化指标评估体系,对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情况开展关键指标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找准短板弱项,对各市州和兰州新区,采取因地制宜、“一区一策”,推动全省工业经济提质增效。

(二)用好国家政策机遇,在“产业集聚”上求突破

组建完善“精通政策、熟悉市场、了解产业”专业招商团队,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改造提升石化、冶金、装备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大数据等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新型储能、人工智能、商业航天制造等未来产业,配套发展检验检测、工业设计、智慧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打造产业集聚发展高地。

(三)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核心竞争”上见实效

全面梳理甘肃省重点产业领域技术难点,瞄准科技发展前沿、产业需求,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项目目录,创新科研院所、高校、企业联合攻关机制,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拓展科研平台,加强对外资源对接,加快兰白协同创新高地建设,争取更多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布局甘肃。探索“兰州大学+中科院兰州分院”龙头带动模式,整合省内“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资源,努力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全面推动创新甘肃建设,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

(四)用足数字经济利器,在“融合发展”上下功夫

进一步夯实网络设施和产业基础,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制造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制造业“双创”发展,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加大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力度,开展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诊断服务。加快庆阳“东数西算”工程建设,构建数字经济全产业链,为工业生产制造赋智赋能。建立“企业上云”智慧产业园区,优化制造业全产业链和产品生命周期,提高实体经济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水平。

(五)优化区域经济布局,在“协调发展”上做文章

树立全省“一盘棋”思想,打造协同创新的“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增强对周边省份的资源整合能力。吸收京津冀协同发展经验,支持兰白定、河西、平庆等地区加陕同城化,提高城市群协同发展水平。借鉴长三角“千亿县”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甘肃省具有地方特色的县域工业。举全省之力再创“兰州制造”辉煌,辐射带动省会三县五区、兰州新区及各市州工业发展。谋划布局一批优质项目,推进河西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