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用典是借古抒怀,以古证今。在比较中学习用典,能够促进学生高阶思维发展,提高其文化审美与创新表达能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以苏轼的两部作品为例,探究比较式学习的具体路径,聚焦用典,以问题为引领,进行比较式质疑;提供学习支架,进行比较式分析;选准表达支点,进行比较式运用;关联拓展迁移,进行比较式评价,从而实现“为什么用典”“如何用典”“用典如何”的问题解决进阶,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赤壁;用典;高阶思维;比较阅读;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23-0053-04
【作者简介】1.梁全德,江苏省邳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邳州,221300)语文教研员,高级教师,江苏省乡村培育站导师;2.胡晓虹,江苏省徐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徐州,221018)高中语文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
《文心雕龙》中将“用典”解释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在言义关联上,用典是通过提炼语言含蓄表达自我心志;在思维表达上,用典体现古今关联,是联想的具体化;在文化传承上,用典可以实现古今文化感悟的共鸣、对话与延续。而在比较中学习用典,通过灵活变式用典的内容及言语形式,解决认知矛盾与冲突,能够促进高阶思维发展、提高文化审美与创新表达能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一、以问题为引领,进行比较式质疑
问题引领需要关注问题生成的方式,问题来源于文本、学生、学习过程等要素之间的矛盾。将学生的认知冲突问题化,生成层进式问题,使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这样生成的问题才能起到引领教学、驱动学习的作用。比如,在分析统编语文教材高中必修上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周瑜决胜赤壁之战这一典故时,学生问道:(1)同是讲述赤壁之战,为什么《赤壁赋》的主人公是曹操,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主人公是周瑜呢?(2)能不能把两部作品的内容直接调换呢?若不能直接换,是否可以改造后在《赤壁赋》中用周瑜的典故,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曹操的典故呢?
学生所提的问题关联了课堂的教学要素,抓住了内容指向——用典。从思维的角度看,所提问题是比较式问题,具有思辨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从内容上看,学生的提问是对用典实质的不理解,表现在“为什么用典”“如何用典”两个方面。此时,教师需要将学生的认知冲突分解转化为层进比较式问题:(1)为什么用这个典故而不用那个典故;(2)尝试置换典故;(3)评价置换后是否出彩。以学生所提的比较式问题为起点,生成真实的问题情境,实现学生、文本等方面的多元对话,通过层进式问题驱动教学过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二、提供学习支架,进行比较式分析
“为什么用这个典故而不用那个典故”实则是“为什么用典”的下位问题。要了解这个下位问题,首先要明确“为什么用典”这个上位问题。“在作品中恰当地使用典故,能够收到蕴藏深意、替代叙事、引发联想等艺术效果”[1]172。用典绝不仅仅是凸显作者的才气,也不仅仅是隐晦蕴藉的表现,而是关联了词或文的“形”与“实”两个层面。所谓“形”,是指词或文的表现形式,包含内容选择、结构组织、手法运用、语言表达等,比如词的篇幅短小,字数相对固定,所以语言要高度凝练,而用典可以达到这些艺术效果,尤其是“以典代叙”。“以典代叙”是指“事典摘取人物、地点或情节等核心要素来征引故事的隐形叙事特点”[2]33。比如苏轼的这两首词都与赤壁有关,是“以典代叙”的典型,增加了语言的张力。所谓“实”,是指词的主题或情感,比如苏轼的这两部作品就是用古人写自己,明写古事暗指今事。由此可以看出,可以从情感、内容、结构、手法、语言等角度分析用典的妙处,而情感是重中之重,它决定了内容选择、结构组织、手法运用、语言表达等。
在比较分析“为什么不可直接置换典故”的时候,可以从词的“形”与“实”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支架,解决了学生不知如何分析的困惑。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对两部作品的比较,关注用典的“形”与“实”,不仅明确用典的用意,还要探究作者是如何选择典故、组织语言、形成风格的,以此来表现用典的深意,实现用典的“形”“实”统一。“典故的色彩与整个诗的色彩、典故的情感与整个诗的情感便达到了协调,典故也因此成为诗歌语言结构的有机部分而‘淡化’了本身的‘特殊性’” [3]19。也就是说,分析“为什么用典”的问题要放在整首诗文的具体语境中去理解,要结合具体的内容、结构、语言来分析。
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支架后,采用填表的形式(见文末表1),组织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在比较分析两部作品的用典之后,再思考“能否直接置换”就很明了了。若是直接置换典故的话,无论从情意表现,还是内容与结构的组织、手法的运用、语言要求等方面均是不成一体的。这一教学流程不仅使学生理解了用典的意义,也初步回答了学生的质疑,但是还没有进行深入分析。
三、选准表达支点,进行比较式运用
要思考“能否置换典故”,就要先明确苏轼选典、用典的方式,从而运用苏轼用典来置换典故,即比较式运用的支点。选典、用典要考虑“在词原有的传统形式内,将历史故事、前人语典提炼为适合词的语言、韵律等特色的典面进行叙事”[2]37,“在当下语境与原语境的时空跳跃中产生一定的陌生化审美”[1]172。
苏轼选典多是“同类比附”,即“抓住典故与现实的关联点,以同类联想的原则为某地、某人或某事附加上相关的历史典故”[1]172。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赋》都是由赤壁分别联想到周瑜、曹操,但因抒发的情感不同而各取典故的不同方面或角度。
在这一词一赋中,苏轼的用典不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那样一词多典,甚至典中典,而是浓墨重彩于一人一事,铺叙构篇,多描写,重场面,树形象。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了周瑜的动作神情,重写“灰飞烟灭”等场面,以此突出周瑜的形象;而《赤壁赋》描写了曹操“酾酒横槊”的细节、征战赤壁的场面,以此突出曹操的形象。
通过平常熟知的内容起到见新见奇见妙的效果,这体现了用典的创新性。苏轼运用的赤壁典故恰恰是人们所熟悉的,避免了艰涩难懂之感,又能给人以推陈出新之感,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明确苏轼的选典、用典方式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赤壁赋》中能否以写周瑜的英雄豪气来衬托自己的人生短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能否借曹操的老当益壮来衬托自己的年老无为,进而在文笔上采用如上的用典呢?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提醒学生可以利用原诗词中的相关内容,依照苏轼用典来写。有的学生写道,“在《赤壁赋》中用周瑜的典故:助孙策,破城池,夺江东;护仲谋,守天堑,战曹兵,火烧连营,血漫长江,赤光冲天,败孟德,运筹帷幄。周公瑾,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曹操的典故:“遥想孟德当年,正当壮年,刺董卓,杀吕布,挟天子以令诸侯,战官渡,所到之处,莫敢不从。”这样写来,都有了豪气,并以短句为主,增加了气势,但还是存在内容顺序不当、语意重复、与文词风格不符等问题。此时,笔者进一步组织学生合作探究,讨论分析,逐一解决问题。
比如在《赤壁赋》中用周瑜的典故存在语意重复、顺序不当等问题。最终经过讨论,修改为:“方其助仲谋,守天堑,火烧连营也,烟火漫江,赤光冲天,羽扇纶巾,运筹帷幄,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曹操典故的仿写片段虽与后面的年老无为有关联,但并不符合“念奴娇”词牌的词句布置,“刺”“杀”二字并不能有豪气之感。最终经过讨论,修改为:“遥想孟德当年,暮阳弥刚中,益壮老当,横槊赋诗,酾酒间(弹指间),舳舻千里罗布。”修改之后,更符合苏轼的用典风格,更符合各自的文气与情意表达需要。如此学习典故,学生既深入体会了诗人抒发的情感,又理解了用典用意,感悟用典在具体诗文中的个性表达。
我们解决了可以置换的问题,但是置换后的语言表达与原来文中的语言表达相比效果有什么差异?这是涉及“用典用得如何”的问题。学生可以将自己所写内容与原文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思辨妙用典故。比如,《赤壁赋》原文中多处引用曹操的诗歌等内容,更能体现出曹操文武双全,而且采用曹操的诗词更能激发对曹操功业的联想。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原文中将周瑜的“少”与苏轼的“老”形成对比,周瑜年轻时叱咤风云,而苏轼自己“早生华发”;改写后,写了曹操的老当益壮,与后面的“早生华发”进行比较,二者虽聚焦“年老”,但原文中“少”与“老”的对比更加鲜明深刻。
四、关联拓展迁移,进行比较式评价
除了深入探究“用典用得如何”的问题,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迁移,提供《苏辛词说》等文献资料,让学生进行比较式思辨、诗词文的用典比较、同作者的用典比较、不同作者的用典比较等,写出评析用典的文章,师生交流评价,从而进一步理解“如何更好地进行典故的选择与运用”。譬如,苏轼诗词中就有同句同典的现象,如《浣溪沙·自适》与《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其五)》,都用了龚遂卖剑买牛的典故,都有“卖剑买牛吾欲老”,表达了自己的归隐之意。以此生发,可以从诗词表达的角度进一步探讨同典运用的不同之处。再如,大部分人认同苏轼是豪放派词人,但顾随先生说周郎之典不是苏轼豪放风格的体现,而是“浮浅率易矣” [4],据此可以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思辨评价。
新的时代语境、新的社会实践等必然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新的话语体系,[5]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因此,在比较式评价的基础上,还可以由“古典”迁移到“今典”,结合时代楷模、大国工匠等材料,点拨学生运用《念奴娇·赤壁怀古》写周瑜的语句形式来表达相关时代主题,然后进行评价交流。以抒写时代楷模为例,如“南仁东——仁东廿载,大窝凼之中,追梦直指,天眼苍穹,一路中遍及千山万野”“卢永根——永根耄耋,病榻念忠诚,千万尽献,糟糠布衣,淡泊间大写无字丰碑”等。如此,在拓展迁移、创新运用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用典的语言力量,体验用典效果,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学生不仅要学习用典的用意,还要学习用典的表达,深入理解不同题材、不同作者甚至同一作者用典的个性特征,实现“为什么用典”“如何用典”“用典如何”的问题解决进阶,从而在语言文字运用中促进高阶思维、审美创造的发展,提升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冯婵.论北宋词用典的主题及艺术手法[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5(11):170-175.
[2]冯婵.论苏轼以典代叙与词的叙事性[J].中华文化论坛,2014(2):33-38.
[3]葛兆光.论典故:中国古典诗歌中一种特殊意象的分析[J].文学评论,1989(5):19-30.
[4]顾随.苏辛词说[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111.
[5]王丽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路径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21(11):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