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单元视角下的拓展阅读教学,既满足主题意义建构的应然要求,又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要求教师在选择和设计阅读材料时,要遵循单元教学的关联性、整体性和实践性,关注选材的针对性,明确教学目标,利用好配套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关键词】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拓展阅读;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4)23-0019-03
【作者简介】刘世磊,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高级中学(江苏苏州,215127)教师,一级教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单元是承载主题意义的基本单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对于单元内容作适当的补充,在教学活动中拓展主题意义,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1]单元视角下的拓展阅读是指在每个学习单元中,教师结合课本内容,拓展相关主题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主题意义的建构和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和译林版高中英语单元中的Extended reading板块不同,本文讨论的拓展阅读是指教师基于学生特点、依据本单元师生共建的学习体验来选择、修改和使用的阅读素材,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讨论主题。
拓展阅读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遵循教育性和教学性两大原则[2],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各项语言技能。单元视角下的拓展阅读尤其注重单元主题的关联性、板块的整体性和活动的实践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遵循以下教学策略。
一、分析学习需求,关注选材的针对性
拓展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需求分析。拓展阅读要满足各方面尤其是学习者的需求,教师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普遍的语言水平、文化背景、生活经历、学习目标和阅读兴趣,有针对性地选择阅读材料,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能力的提高。好的拓展素材既要在深度和广度上促进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和探索,又要兼顾词汇和语法的难度,避免过度教学和超前教学。在改编素材时,教师既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原文的文义和吸引力,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和语言水平。
例如,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Unit 4 Living with technology的单元话题是“人与科技的和谐共处”,单元主语篇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iendly or frightening?引导学生用谨慎、辩证的态度对待人工智能技术,积极思考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和科技共处。单元教学完成后,笔者发现学生基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体验,对未来科技发展的利弊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思考和讨论的欲望。基于此,笔者补充了上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中科幻小说Frankenstein的导读和选段,让学生分组讨论小说中弗兰肯斯坦创造怪物的动机和后果,引导学生想象弗兰肯斯坦和怪物之间的对话,深入思考人类与科技的关系,探讨伦理、道德和社会发展等重要议题,提高他们对于人和科技共处的认识和理解。任务设计如下。
【Task】Work in groups and discuss the questions. Imagine a conversation between Dr. Frankenstein and his creation. What questions do you think the creature would ask? How would Dr. Frankenstein reply?
二、明确教学目标,体现单元的关联性
作为单元学习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拓展阅读的教学目标应该紧紧围绕单元教学目标延续和补充课堂教学,探究单元主题意义的内涵和外延,共同完成课程目标。在设定拓展阅读目标时,教师应注意与单元内各语篇兼容互补,彼此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体现单元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关联性。具体而言,教师应检视拓展语篇的教学目标是否呼应单元教学目标,两者在理解与表达、文化与情感等维度是否保持一致。
例如,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三 Unit 1 Nature in the balance的单元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理解环境保护问题,但是缺乏对这个问题的深刻思考,易忽视自己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
为了呼应单元教学目标,笔者在完成教材单元教学之后,补充了拓展语篇The Legacy Of “Silent Spring”。该文描述了对农药使用带来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的警示,呼吁人们关注并采取行动保护自然环境。笔者将该拓展阅读的教学目标设定为:(1)通过分析文中的自然描写,深入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2)通过讨论小说中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认识到个体和社会应改变行为以保护环境。这体现了拓展阅读作为单元教学延伸的特性,与单元目标协同,指向课程目标的达成。
三、利用配套资源,深化单元的整体性
高中教材单元结构体系相对完整,除了传统的听、说、读、写板块外,往往还增加了丰富的“弹性学习内容”和“自主学习资源”。
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配套的Workbook中Appreciating language板块为学生提供了鉴赏文学作品、扩展阅读范围的资源,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该板块引导学生进行泛读或者其他形式的语言鉴赏训练,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 Unit 1 Lights, camera,action!为例,本单元通过电影讲稿、影评和剧本等语篇帮助学生了解电影制作的相关知识,感受光影世界的魅力。Workbook中拓展阅读语篇为专著Breaking into the Movies的节选Inside the brain of a movie star。该篇围绕着两个核心问题“Does an actor feel?”和“Should he feel?”展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并客观地提出“Talented actors are able to do these things at the same time”。这个拓展语篇既丰富了本单元的语篇类型,又围绕着“光影世界”这条主线,从“演员和表演”这个微观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主题意义,进行深度思考,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笔者还梳理了练习册Appreciating language板块中的拓展阅读,发现它们各有侧重,或是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或是提供了相关文化背景和历史知识,或是深度讨论了主题,体现了单元的整体性。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Appreciating language板块为例,笔者列举其他三个单元的单元主题、拓展语篇和拓展语篇的特征,发现这些拓展语篇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也能促使他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相关话题。(见表1)
四、联系生活实际,践行单元的实践性
新课标强调单元教学中核心素养立意和结果应用,期望单元学习能关联学生生活,在任务的引领下让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同伴合作,运用所学完成任务,以此发展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其中,单元拓展阅读作为灵活的教学资源,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其学习策略、培育其自学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译林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1 Food matters时,设计综合实践性任务如下:In groups, choose a dish you would like to make,research the recipe for your chosen dish and make a video of how you make the dish. You are supposed to present your video to the rest of the class. 为了帮助学生完成这项单元主任务,笔者拓展了两个语篇,其中一个是英文菜谱,让学生熟悉英文菜谱的语言特色和结构特征,指导学生积累相关语言,作为模仿类资源;另一个是食物视频制作的注意事项,让学生了解如何制作出有吸引力且内容丰富的食物视频,作为指导类资源。
学生通过拓展语篇资源完成实践性任务,既提高了语言能力,又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促进跨学科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单元视角下的英语拓展阅读是单元的延伸和拓展,是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深入理解,还能够综合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在实践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教学目标,利用配套资源,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拓展阅读与单元教学紧密相连,协同完成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高中英语单元教学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